(共35张PPT)
阅读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1. 什么是人物形象分析
2. 从哪些方面分析人物形象
3.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1. 什么是人物形象分析
人物形象分析就是通过一个人物的言行举止分析他的性格
和感情等各种方面的因素。分析这个人物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 思想感情,或者这个人物代表了一种什么样的理念或典型。
概 念
2. 从哪些方面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文章中对人物的描写着手。包括对人物
的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分 析 角 度
外貌描写是对人物的体貌特征进行描写,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体
型、姿态等,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
印象。例如:他, 一张圆圆的脸上镶嵌着两只大又圆的眼睛,时而忽闪忽
闪,流露出一股可爱的神态, 一会儿眼珠左转右转,十分机灵地眨着眼,高
翘的鼻子下长着一张灵巧的小嘴。
外 貌 描 写
神态描写专指脸部表情,是对人脸各部分动作和变化的描
写,它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性格,
反映人物品质,使文章更加真实,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例如:
她闭着眼睛,绝美的脸庞显露出一丝痛苦的神情。
语言描写,是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的一种描写
方法,语言在某种程度上能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揭示人 物的身份与社会地位。例如:我举起奖杯,走下领奖台,不由自主地 来到王兰面前,说: “这里面有你多少心血啊!奖杯应该是你的。”
动作描写,是文章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来表现人物性格的一种
手法。动作可以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道德品质和性格特征。例如: 她蹑手蹑脚地走到蝴蝶旁,猛地一弯腰,双手把花朵上的蝴蝶一捧; 又小心地把双手露出点儿缝,把头靠在手缝儿上看, 一不小心让蝴蝶 飞出了双手。
动 作 描 写
心理描写,是文章中直接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一种手法。它能细
致地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例如:我演的是
“小丑”,可我的心灵是美的。我给了大家欢乐,大家给了我幸福。
我想:我是幸运的。内心的喜悦一下子涌遍了全身,我真的心花怒放
了。
1. 寻找描写这个人物的相关语句;
2. 确定属于哪种描写类型;
3. 体会人物的性格、品质与情感。
分析人物形象的步骤:
读一读,说说妈妈是个怎样的人。
①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维持生计,生活很
拮据。②母亲常安慰家里人: “ 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
了一大笔财富。”
问 题 一
1. 寻找描写这个人物的相关语句。我们可以在第②句找到描写妈妈的内容。
2. 确定属于哪一种描写类型。属于语言描写。
3. 体会人物的性格与情感。妈妈的这一句“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
于有了一大笔财富。”体现出这位母亲人穷志不穷,追求精神上更可贵的东西,她
认为人要诚实守信,这便是拥有财富。
解 析
这段文字通过对妈妈的语言描写,塑造了一
个人穷志不穷,追求精神上更可贵的东西的人物 形象。她教导我们要诚实守信,这便是拥有财
富。
答 案
答 案
仔细读一读,说说文章是如何描写逃难的人的 他们是一群怎样的人
①一个寒冷的冬天,南加州沃尔逊小镇上来了一群逃难的人。②他们面呈菜色,疲
惫不堪。③善良而朴实的沃尔逊人,家家烧火做饭,款待他们。④这些逃难的人,
显然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食物了,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
地吃起来。
问 题 二
1. 寻找描写这个人物的相关语句。我们可以在第②、④句找到描写逃难人的内容。
2. 确定属于哪一种描写类型。属于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
3. 体会人物的性格与情感。 “他们面呈菜色,疲惫不堪” “他们连一句感谢的话也
顾不上说,就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可以看出这群人已经经过长途跋涉,食不果
腹,非常疲劳。这里的描写准确地表现出逃难人的样子,令人心生怜悯。
解 析
这段文字通过对难民的神态描写和动作描
写,体现出这群人已经经过长途跋涉,食不果 腹,非常疲劳,令人心生怜悯。
答 案
答 案
读一读,说说妈妈是个怎样的人。
①一天,我陪患病的母亲去医院输液,年轻的护士为母亲扎了两针也没有扎进血管
里,眼见针眼处鼓起青包。②我正要抱怨几句, 一抬头看见了母亲平静的眼神——
她正在注视着护士额头上密密的汗珠,我不禁收住了涌到嘴边的话。③只见母亲轻
轻地对护士说: “不要紧,再来一次!”④第三针果然成功了。
问 题 三
1. 寻找描写这个人物的相关语句。我们可以在第②、③句找到描写母亲的内容。
2. 确定属于哪一种描写类型。属于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
3. 体会人物的性格与情感。面对护士的失误,母亲不但没有抱怨,反而平静地看着
护士,还鼓励她。从“平静、注视、轻轻地说”这些词中,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宽
容、关爱晚辈的人。
解 析
这段文字通过对母亲的神态描写和语言描
写,体现出母亲是一个宽容、关爱晚辈的人。
答 案
答 案
仔细读一读,说说伽利略是个怎样的人
①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 “两个铁球, 一个10磅重, 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
来,10磅重的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②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
问。③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
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
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
问 题 四
1. 寻找描写这个人物的相关语句。我们可以在第③句找到描写伽利略的内容。
2. 确定属于哪一种描写类型。属于心理描写。
3. 体会人物的性格与情感。这里对伽利略的心理描写表现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
着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从他的推断,也能看出他实事求是,严谨认真的态度。
解 析
这段文字通过对伽利略的心理描写,体现出
伽利略是一个不迷信权威,执着追求真理的人, 同时,他实事求是,严谨认真。
答 案
答 案
读一读下面的片段,说说这篇文章运用了什么描写 具有什么作用
①吉鸿昌同志是共产党员。在党的领导下,他坚决抗日,尽力为党工作。蒋介石恨他,把他
逮捕了。
②吉鸿昌被送到北平。刚一下车,敌人就给他看一份电报,上面写着“立即处决”四个字,
妄图吓唬他,要他投降。吉鸿昌看了,平静地说: “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
③有一次,反动头目何应钦亲自审问,要吉鸿昌招出抗日活动的秘密。吉鸿昌把眼睛一瞪,
大声说: “抗日是四万万五千万中国人的事情,有什么秘密!只有蒋介石和你们,跟日本人勾勾
搭搭,尽干些祸国殃民的坏事,才有见不得人的秘密。”
练习
答案: 这段文字通过对吉鸿昌的神态描写和语言的描写,塑造了一个不畏惧死亡、从容不迫的爱国主义英雄的形象。
分析:考查对人物的评价。
(1)寻找描写这个人物的相关语句。我们可以在第②、③段找到具体描写吉鸿昌的内容。 (2)确定属于哪一种描写类型。文段有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
(3)体会人物的性格与情感。第②段中,对于吉鸿昌的语言描写: “行啊!你们什么时候动手 ”体现出吉 鸿昌的冷静、不畏惧死亡,第③段中对他的表情、语言的描写,可以看出吉鸿昌敢于说真话,他坚决抗日,从 容就义。
读一读,体会文中的护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①一个护士问那个男人: “孩子的妈妈呢 你为什么不叫她妈妈来 ”男人埋下头,低低地说:
“我们离婚很久了,我找不到她。”护士皱了皱眉头,默默地坐下来,轻轻握住女孩凉凉的手,
柔声说: “女儿乖,妈妈在,妈妈在。”
②在以后的日子里,那位护士像一位真正的妈妈那样, 一有空就守在女孩病床前,握住她的手,
跟她说话,讲故事,轻轻地唱歌,直到那女孩完全醒过来。
③人们把赞扬的目光投向那位充满爱心的护士,护士的脸微微红了,说: “我记得读过一句名
言,母爱可以拯救一切。”
答案: 这段文字通过对护士的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的描写,字里行间都体现出这是一个充满了爱心、善良的
人。
分析:考查对人物的评价。
(1)寻找描写这个人物的相关语句。我们可以在第①、②、③段找到描写护士的内容。 (2)确定属于哪一种描写类型。文段属于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
(3)体会人物的性格与情感。文中的护士为了挽救女孩的生命,对她付出了深深的“母爱”,其中的动作描 写、神态描写以及她的语言,都体现出这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善良的人。
读一读,体会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①我站在一旁,心里却涌出一种捅马蜂窝的强烈渴望,那多么有趣啊!②当我被这个淘气的欲望
鼓动得难以抑制时,就找来妹妹,趁着爷爷午睡的当儿,悄悄溜到走廊通往后院的小门口。③我
脱下褂子蒙住头顶,用扣上衣扣儿的前襟遮盖下半张脸,只露一双眼。④又把两根竹竿接绑起
来,作为捣毁马蜂窝的武器。⑤我和妹妹约定好,她躲在门里,把住关口,待我捅下马蜂窝,赶
紧开门放我进来,然后把门关住。
答案: 这一段通过对“我”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塑造出一个天真、淘气、胆大心细、可爱的儿童形象。
分析:考查对人物的评价。
(1)寻找描写这个人物的相关语句。我们可以在第①、②、③、④句找到描写“我”的内容。 (2)确定属于哪一种描写类型。文段中对“我”的描写属于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
(3)体会人物的性格与情感。文中第①句话是对“我”的心理活动的描写,体现出我是一个有好奇心的孩
子,同时也很淘气。第②句体现了“我”胆大心细的特点;第③、④句是对“我”的动作描写,对于捅马蜂窝 我是有充足准备的,体现出“我”的天真、淘气、可爱。
1. 什么是人物形象分析
人物形象分析就是通过一个人物的言行举止分析他的
性格和感情等各种方面的因素。分析这个人物寄托了作 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或者这个人物代表了一种什么样
的理念或典型。
忆一忆
2. 从哪些方面分析人物形象
分析人物形象可以通过文章中对人物的描写着手。包
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来分析。
忆一忆
3. 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1)寻找描写这个人物的相关语句。
(2)确定属于哪一种描写类型。
(3)体会人物的性格与情感。
忆一忆
读一读,体会文中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①那孩子有时能把弹丸打偏一米,而且忽高忽低。我便站在他身后不远,看他打
那瓶子,因为我还没有见过打弹弓这么差的孩子。那位妇女坐在草地上,从一堆 石子儿中捡起一颗,轻轻递到孩子手中,安详地微笑着。
②“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母亲平静地说, “关键是他做了没有。”我沉默
了……过了很久,那男孩的频率逐渐慢了下来,他已经累了。他母亲并没有说什么,还是很安详地捡着石子儿,微笑着,只是递的节奏也慢了下来。
练一练
解 析
1. 寻找描写这个人物的相关语句。我们可以在第①段找到描写母亲的内容。
2. 确定属于哪一种描写类型。属于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
3. 体会人物的性格与情感。文中通过对母亲的神态描写:安详、平静、微笑,动作
描写: 一直给儿子递石子,以及语言“我告诉他,总会打中的。” “关键是他做了 没有。”从这些透露出这是一个温柔的,充满母爱的妈妈,她的爱是无形的,潜移 默化地教导着孩子。
这段文字通过对母亲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和
语言描写,塑造了一个温柔的,充满母爱的妈妈的 形象,她的爱是无形的,潜移默化地教导着孩子。
答 案
答 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