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师大附中高三历史学科三模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
1. 中国文字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下表是关于“夏”“秋”两字甲骨文的解读。由此可
知,文字的创制反映了( )
简体汉字 甲骨文 文字构造 文字解读
上方的 “日 ” 代 表太阳高悬;
人在太阳下活动,会感到非常的
夏 下方是一个侧面的呈半跪状
炎热,于是就要坐在一边休息
上方是由头、身、足组成的究古 人将蟋蚌当作秋天的代表:主
秋 整的蟋蟀的造型;下面的“火”火 堆成“人”形,表示农耕之后
由三峰焰形组成 人们对土地进行焚烧播种
A.天文历法习惯的形成 B. 形神兼备的书法艺术
C.华夏早期文明的发轫 D. 闲暇有度的农耕生活
2. 汉武帝宠幸中朝官,并从中选拔了一批官吏出任外朝太臣,如卫青、霍去病、桑弘
羊、主父偃等,这些人有的在经济上贯彻盐铁官营,实行均输平准,改革币制,有
的代替皇帝巡行各地。由此可见,中外朝制度( )
A. 实现了君权与相权间的平衡 B. 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
C. 从辅佐皇权演变为反噬力量 D. 优化了中枢权力结构
3. 淳熙八年(1181)以朱熹为代表的士大夫群体对岳飞的评价仍有一定的保留,如“若
论数将之才,则岳飞为胜。然飞亦横,只是他犹欲向前厮杀”。至嘉定十七年(1224),
史学家李填评论岳飞时,却已摆脱了上述评价模式,变为“更称其勇与义、才与德
兼二长 ”。这一变化( )
A. 反映了两宋重文轻武的时代特征 B. 源于士大夫群体对岳飞认知深化
C. 体现了士大夫重视理学的教化功能 D. 实质是学者对岳飞形象的政治评价
4. 明中后期,“大抵日本所须,皆产自中国……如饶之瓷器,湖之线棉,漳之纱绢,松
之棉布,尤为彼国所重”。 闽人“闻日本可市……即以财货往市之,得获大利而归”,
吴越之民“往则载货扬航以市海为名,归则镕金附身”。 上述现象的出现( )
A. 有利于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 B. 动摇了小农经济的统治地位
C. 有利于商业航海技术的提升 D.体现了重商主义思想的传播
5. 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1200 人, 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包括军务、
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 都
是由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制定的。据此可知密折制( )
A.体现了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 B.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
C. 使得信息收集广泛决策高效 D. 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
高三历史试卷 第I页 共6页
{#{QQABSQYK1Q4oggi4AkIAMJSBAACALR4gLCAAwwUF2yCCAAiQOsQIGkAjJAGCoCMKxQoOAAOBqAMQsKACAJANSAABNIAA=B}#A}A=}#}
{#{QQABSQYK1Q4oggi4AkIAMJSBAACALR4gLCAAwwUF2yCCAAiQOsQIGkAjJAGCoCMKxQoOAAOBqAMQsKACAJANSAABNIAA=B}#A}A=}#}
{#{QQABSQYK1Q4oggi4AkIAMJSBAACALR4gLCAAwwUF2yCCAAiQOsQIGkAjJAGCoCMKxQoOAAOBqAMQsKACAJANSAABNIAA=B}#A}A=}#}
{#{QQABSQYK1Q4oggi4AkIAMJSBAACALR4gLCAAwwUF2yCCAAiQOsQIGkAjJAGCoCMKxQoOAAOBqAMQsKACAJANSAABNIAA=B}#A}A=}#}
{#{QQABSQYK1Q4oggi4AkIAMJSBAACALR4gLCAAwwUF2yCCAAiQOsQIGkAjJAGCoCMKxQoOAAOBqAMQsKACAJANSAABNIA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