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马说》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积累文言词汇,如“祗”“骈”“食”等,掌握常见文言句式。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千里马、伯乐、食马者的形象。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文言语感。
运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分析文章寓意和写作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价值与机遇的关系。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
重点文言字词的理解与积累。
千里马与伯乐寓意的领会。
2. 难点
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文章的现实意义。
三、教学方法
1. 诵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2. 问题引导法: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激发思维碰撞。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来看一个伯乐相马的故事:传说中,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问,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也称为伯乐。 第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宇,千脆称他为伯乐,延续到现在。 从这则故事中,我们了解了“伯乐’这个名字的由来: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人。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伯乐鉴马有关的文章—— 《马说》 (二)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宇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州) 人,韩愈祖籍于河北省昌黎县,自谓郡望(在某一区域或范围内的名门望族)昌黎(因昌黎韩氏是名门望族),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旧时对男子的尊称),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以载道”,反对浮华文风,提出“惟陈言之务去”,推动了文学发展,被后世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昌黎先生集》传世,代表作品有 《币说》《祭十二郎文》等。 (三)知识拓展 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唐宋八大家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四)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 死于/槽枥(cáo 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 (dàn)。食(sì)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xiàn),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通假字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同“饲”喂 才美不外见 同“现”,表现 食之不能尽其材 同“才”,才能,才干 其真无马邪 同“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却不会经常有。因此即使有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屈辱,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能凭借日行千里的能力而著称。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像普通的马一样来喂养它。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能力,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不能表现出来,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做不到,怎么能够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却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足以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面对着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大概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吧! 本文可以分为哪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决定性作用。 第二部分(2):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 第三部分(3):辛辣地讽刺了“食马者”的浅薄无知,点明中心。 (五) 精读文本,深入探究 提出问题:文章围绕千里马写了哪些内容?千里马的遭遇是怎样的? 无千里之名,被低估,不受重视 无应有待遇,被虐待,才美难现 悲惨 无用武之地,被无视,无人理解 你是怎么理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的? 表现了作者对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不满和愤慨。 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或:其真不知马也。 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作者为什么要写千里马?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分别象征什么? 作者写千里马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借千里马不遇伯乐来比喻自己怀才不遇的处境,表达自己的愤懑之情;二是通过千里马的遭遇来引起人们对人才被埋没这一现象的关注和思考。 在文中,千里马象征着有才华的人;伯乐象征着能发现和赏识人才的人;食马者则象征着那些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甚至摧残人才的统治者或当权者。作者通过对这三者关系的阐述,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压抑、被埋没的不合理现象。 学生讨论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一是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不能识别人才、不重视人才,甚至摧残人才的愤慨和不满;二是强调了伯乐对于千里马的重要性,暗示在现实社会中需要有善于发现和任用人才的人;三是反映了作者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与无奈,借千里马的遭遇来抒发自己渴望被赏识、被重用的愿望。同时也提醒人们要重视人才,合理使用人才,让人才能够充分发挥其才能。 (六) 拓展延伸 课文借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揭露了封建社会怎样的社会现实? 观点:作者借千里马表达了“有了伯乐,才能发现人才”的观点,井指出“干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亦即人才常有,而善手发现和选用人才的伯乐却不常有。 情感:寄寓了作者对人才遭屈辱、被埋没的感慨、悲愤之情。 (七)写作特点 1.托物寓意:文章以托物寓意的写法,借助伯乐和千里马的传说,将愚妄浅薄的统治者比作“食马者”,将人才比作“千里马’,集中闸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摧残和埋没人才的现象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寓深刻思想手具体形象之中。 2. 中心突出:本文贯穿全文的是“不知马”这句话。文中连用十一个“不”字,说明“不知”所造成的恶果,痛斥“食马者”的无知,由此导出全文的结句“其真不知马也”,点明了中心。 (八) 课堂小结 本文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伯乐和千里马为喻,提出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见解,讽刺了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摧残埋没人才的愚昧和香庸,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强烈愤慨之情。 (九)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 以“我心中的千里马”为主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对人才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
反思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效果,如导入是否有效激发兴趣,文意疏通是否扎实,讨论是否深入等。
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反馈,以便调整教学策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