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巩固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巩固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7 20:03:5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巩固练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基础知识综合
文学组的同学搜集到课内文字资料。请你帮助完善,完成各题。
雨还在下着,我的小桃树千百次地俯下身去,又千百次地zhēng扎起来,一树的桃花,一片,一片,湿得深重,像一只天鹅,羽毛渐渐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1.有同学对文中加点字的读音、依据拼音写汉字和词语的类型有疑问。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又千百次地zhēng扎起来”,这里的zhēng应写作“挣”。
B.“欲绽的花苞”中的绽是错别字,应写作“淀”。
C.“就在那俯地的刹那”中“刹”是多音字,此处应读作“chà”。
D.“时隐时现”是并列短语,意思是有时隐没,有时出现。形容隐隐约约、依稀可见的状态。
2.文中画线句有表达欠妥之处,请你找出修改恰当的一项。( )
A.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闪着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B.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时隐时现的射向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C.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有时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
D.像风浪里航道上的指示灯,时隐时现的嫩黄的光,嫩红的光漂亮。
3.赋予花木人格化的描写是诗词的常用手法。一位同学找了吟咏“四君子”的诗句作为补充材料。请你帮他挑出没有使用拟人修辞方法的一句( )
A.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元·王冕《墨梅》)
B.我爱幽兰异众芳,不将颜色媚春阳。(明·郑网《兰花》)
C.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清·郑燮《竹石》)
D.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唐·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二、综合性学习
4.综合性学习
金秋十月,学校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活动一:承习俗
(1)古代诗歌中,“月”是常见的意象。下面与“月”有关的诗句中,哪两句写到了传统节日?
A.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B.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D.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2)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唐代诗人在传统节日记事抒怀的作品,《九日齐山登高》是其中的一首,请你认真阅读,回答问题。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你注意到这首诗中描写的节日习俗了吧,请写出你学过的,同样描写这个节日习俗的两句诗。
(3)对联的基本要求
①必须是两句,而且这两句字数一样多。
②头一句与第二句所用短语的结构与词性应当相同或相似,即是说必须形成对偶的修辞格。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两句就可以称作对联:“国家富强”是主谓短语,“人民幸福”也是主谓短语:“国家”与“人民”都是名词,“富强”与“幸福”都是形容词。
③两句的内容必须有必然的联系,如果内容没有联系,即使符合前两点要求,也不能叫做
④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
请根据对联要求,解答下面的问题。
你认为下面三个选项中,哪一个选项的内容不可以作为对联,请具体说出两个理由。
A.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B.百花迎春满地香,幸福临门多喜气
C.东风化雨山山翠,政策归心处处春
三、诗歌鉴赏
阅读《望岳》,按要求回答问题。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5.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自近而远,从朝到暮,由望岳想象将来登岳,结构巧妙,浑然天成。
B.颔联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泰山神奇秀丽、高大巍峨的特点。
C.颈联中“生”“入”二字,具体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D.诗歌着力描写了泰山的整体形象和诗人的感受,流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
6.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①这里春红已谢,没有赏花的人群,也没有蜂围蝶阵。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
②“我在开花!”它们在笑。
③“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④每一穗花都是上面的盛开,下面的待放。颜色便上浅下深,好像那紫色沉淀下来了,沉淀在最嫩最小的花苞里。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那里装的是什么仙露琼浆?我凑上去,想摘一朵。
⑤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关于生死的疑惑,关于疾病的痛楚。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7.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一部分的大意。
8.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应该怎样理解?
9.第一段画线句中运用的动词“挨”和“接”能否互换?为什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外婆大部分时候跟着我生活,有时也送到乡下由我妈照顾。我妈家大业大,又是鸡又是狗又是牛,整天忙得团团转。能专心照顾外婆的,只有我。
我在阿勒泰,外婆便跟着我。我白天上班,她一个人在家。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她一看到我,赶紧高高挥手。
每到周六周日,只要不加班我都带她出去闲逛。逛公园的绿化带,逛超市,逛商场。每到那时,她被我收拾得浑身干干净净,头发梳得一丝不苟。一手牵着我,一手拄杖,在人群中慢吞吞地走啊走啊,四面张望。
看到人行道边的花,喜笑颜开:“长得极好!老子今天晚上要来偷……”看到有人蹲路边算命,就用以为只有我听得到的大嗓门说:“这是骗钱的!你莫要开腔,我们悄悄眯眯在一边看他怎么骗钱……”在水族馆橱窗前,举起拐棍指指点点:“这里有个红的鱼,这里有个白的鱼,这里有个黑的鱼……”水族馆老板非常担心:“老奶奶,可别给我砸了。”进入超市,更是高兴,走在商品的海洋里,一样一样细细地看,还悄声叮嘱我:“好生点,打烂了要赔。”
除此之外,大部时间她总是糊里糊涂的,总是不知身处何地。常常每天早上一起床就收拾行李,说要回家。还老是向邻居打听火车站怎么走。但她不知道阿勒泰还没通火车。她只知道火车是唯一的希望,火车意味着最坚定的离开。在过去漫长的一生里,只有火车带她走过的路最长,去的地方最远。只有火车能令她摆脱一切困境,仿佛火车是她最后的依靠。
她总是趁我上班时,自己拖着行李悄悄跑下楼。有一次我回家,发现门把手上拴了根布条,以为是邻居小孩子恶作剧,就解开扔了。第二天回家,发现又给系了一根。后来又发现单元门上也有。原来,每次她偷偷出门回家,都认不出我们的单元门,不记得我家的楼层。对她来说,小区的房子统统一模一样,这个城市犹如迷宫。于是她便做上记号。这几根布条,是她为适应异乡生活所付出的最大努力。
我很恼火。我对她说:“外婆你别再乱跑了,走丢了怎么办?摔跤了怎么办?”她之前身体强健,自从前两年摔了一跤后,便一天不如一天。我当着她的面,把门上的布条拆掉,没收了她的钥匙。她破口大骂。又哭喊着要回四川,深更半夜地拖着行李就走,我筋疲力尽,灰心丧气。第二天我上班时就把她反锁在家里。她开不了门,在门内绝望地号啕大哭。我抹着眼泪下楼。心想,我一定要赚很多钱,总有一天一定要带外婆离开这里。
我和她生活在一起,却终日在她的世界边缘徘徊。——奇异的,难以想象地孤独着的时光如蚕茧中的世界。
每天我下班回家,走上三楼,她拄着拐棍准时出现在楼梯口。那是我今生今世所能拥有的最隆重的迎接。每天一到那个时刻,她艰难地从她的世界中抽身而出。我向她百般承诺,带她回四川,坐火车回,坐汽车回,坐飞机回。想尽一切办法回。回去吃甘蔗,吃凉粉,吃一切她思念的食物,见一切她思念的旧人……但是我做不到。
我妈把外婆接走那一天,我送她们去客运站,再回到空旷安静的出租屋,看到门把手上又被系了一块布条。终于痛哭出声……
10.文章写了“我”与外婆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11.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句中加点的词。
每天下班回家,一进小区,远远就看见外婆趴在阳台上眼巴巴地朝小区大门方向张望。
12.文章两次写到外婆在“我”家门把上系上布条,分别是哪两次?两次系布条的目的是什么。
13.外婆走后,“我”终于痛哭出来,结合文章内容思考“我”为什么而哭?
五、文言文阅读
登飞来峰
[北宋]王安石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三峡
[北魏]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巳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登泰山记(节选)
[清]姚鼐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①,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②。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③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④,五鼓⑤,与子颍⑥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⑦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⑧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⑨,而皆若偻。
(选自《惜抱轩诗文集》,有删改)
【注释】①中岭:即黄岘岭,又名中溪山。②天门:泰山峰名。③徂徕(cú lái):山名,在泰安城东南。④戊申晦:戊申这一天是月底。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⑤五鼓:五更。⑥子颖:朱子颍。⑦摴蒱(chū pú):古代的一种赌博游戏。这里指博戏用的“五木”。五木两头尖,中间广平,立起来很像山峰。⑧正:纯,不杂。⑨绛皓驳色:或红或白,颜色错杂。
14.下面对《登飞来峰》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千寻塔指建在宝林山上的一座塔,诗中称之“千寻塔”,一是说塔的位置更显其高,同时也极写诗人登临之高。
B.“浮云”指眼前的困难、障碍,比喻阻挠变法的小人或一切阻碍历史前进的势力。
C.诗人登高远望,似觉天地万物皆可尽收眼底,“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借景说理,语意双关,既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又表现出作者归隐山野的矛盾心理。
15.下面对《三峡》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乘奔马、御风飞行作比,表现出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
B.“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良多。这是作者对春秋景象的综合描述和赞美。
C.“绝 多生怪柏”一句,显示着旺盛的生命力和坚强的意志,给山水间投入了一股生命的活力,使人顿觉生意盎然。
D.选文先写概貌,再做分述,布局自然,思路清晰,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16.用“/”给《登泰山记》(节选)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及 既 上 苍 山 负 雪 明 烛 天 南
17.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时殊世异,有些词语沿用至今,但词义已发生变化。请写出《三峡》中加点词语的古今义。
词语 古义 今义
至于 ① 表示另提一事
沿 ② ③
或 ④ 常用于选择复句的关联词
18.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2)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
19.郦道元在《三峡》中用精彩之笔描绘三峡景色,融情于景,有声有色,险峻中不乏清朗秀丽,情趣中又含肃杀凄冷。在情景交融中引用渔者的歌作结,这样设计文章结尾有什么好处?
20.联系《登泰山记》(节选)内容,说说文章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干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吗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链接材料】
己亥杂诗
(龚自诊)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21.韩愈,字退之, 代文学家。
22.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一食或尽粟一石(有的人)
B.才美不外见(同“现”)
C.食之不能尽其材(才能、才干)
D.执策而临之(面对)
23.“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表现了食马者怎样的神情和心理?
24.本文运用什么手法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政治主张?
25.本文和链接材料都围绕人才问题发表了看法,请说说两文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试加以说明。
六、作文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风雨中,大树依然坚定地站立,玫瑰花被请进室内,那棵狗尾草在风雨中不停地摇晃,可它努力地挺直了腰身。同学们,面对生活中的艰难坎坷,面对歧视,我们应该选择坚强。
请以“风雨中的狗尾草”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
…………○…………内…………○…………装…………○…………订…………○…………线…………○…………
) (
※※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
) (
…………○…………外…………○…………装…………○…………订…………○…………线…………○…………
)
(
…………○…………内…………○…………装…………○…………订…………○…………线…………○…………
) (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外…………○…………装…………○…………订…………○…………线…………○…………
)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第1页 共4页 ◎ 第2页 共4页
参考答案:
1.B 2.A 3.D
4. (1)C (2)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B项两句中,“满地香”与“多喜气”不构成对偶(或短语结构与词性不同)。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而“香”是平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而“气”是仄声。故B项不可以作为对联。
5.A 6.尾联化用了孔子的“登泰山而小天下”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意愿。富有象征性和启发性,不仅写出了泰山的雄奇,而且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7.作者看花以及由此带来的感悟。 8.看到这盛开的紫藤萝瀑布,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和美好,睹物释怀,感悟到生命的永恒,心中的疑惑、痛楚化为精神的宁静。 9.不能互换。紫藤萝花成串地开,串与串之间用“挨”贴切;一串花中朵与朵上下依次开放,用“接”很恰当。
10.外婆每天趴在阳台上等“我”回家;“我”带她出去闲逛;“我”开外婆系在门上做标记的布条;“我”上班时将她反锁在家里;“我”看到外婆系在门上的布条,痛哭出声。 11.运用了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外婆期盼“我”回家时的神态,表现了外婆的陌生城市的孤独和对“我”的依赖。 12.在“我”家生活时期,外婆为了通过布条找到“我”的家;离开时,是为了表达她对“我”的牵挂与不舍。 13.“我”希望与外婆一起生活,却无力陪伴她而感到愧疚;“我”忽视了外婆对故乡的思念而感到愧疚;“我”忽视了外婆的孤独而感到愧疚。所有的哭都因为“我”的愧疚而来。
14.D 15.B 16.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17. 到了 顺流而下 顺着 有时 18.(1)空旷的山谷中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2)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 19.突出三峡峡谷悠长,烘托肃杀寂静的凄凉氛围。 20.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以及内心的喜悦之情。
21.唐 22.A 23.作者通过对食马者动作和语言的描写,表现了食马者洋洋自得的神情和以知马者自居的心理。 24.托物寓意。希望统治者善于发现人才,重用人才,使人才能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 25.两文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不同。《马说》一文通过伯乐来发现人才;而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表现的人才选拔是不拘一格,即多途径、多层次、多方面地选拔人才。
26.范文:
风雨中的狗尾草
只有在失败、挫折中成长才能历练自我、超越自我。因此,面对风雨,我总是从容淡定,坚信风雨过后,一切都会柳暗花明。因而每次狂风暴雨之后,我都会触摸成功之花,闻到属于自己的芬芳。
那一晚的雨平和而清冷,城市上空的灯火渐次绽放然后混合在一起,竟成为一种有些血腥的颜色。我徘徊在雨中,那种刺骨的冰冷一直凉到脚底。风雨中,我失意得如一只流浪的狗,没有方向地乱窜……
一想起试卷上的叉叉圈圈,我的心就如针刺一般。此刻的风雨毫不留情地将我摧毁,把考试失利的伤痛推向了极点。迷乱中我踏上那沧桑而古老的老桥,这儿曾是我儿时的乐园,曾是我成长的起点。老桥以它那博大的心胸接纳我,用它那深沉的静思化解我的忧伤。就连那漾起春波的绿水,也似乎在启示着我要冷静思考,突出重围。
冷冷的雨把周围空气里的温度带走,把燥热的泥土变得冰凉,黑夜把荆棘、蒿草的轮廓涂抹成黑色,在这失去温度的寂静里,我小心翼翼地摸索着回家的路……
到站了,雨停了。可心还在滴血,成绩下滑的痛楚一直萦绕于心头。“回来了?”爸爸一边抽烟一边问道。“嗯。”我低声地应答。“考试成绩怎么样?”他又问。“很差。”我吞吞吐吐地说道。他沉默了,眼睁睁地看着那烟烧到了尽头,不留痕迹地滚落下来。我想:我的命运也大概如此吧。可没想到父亲心平气和地说:“没事,咱重来,你也有过属于自己的辉煌,我们把它找回来。”
是啊!面对挫折,我应更加坚强,努力地找回那属于自己的春天。
高山那边是大海,只要我们信念坚定,就会迈向人生的大海。然而在前行的路途中,我们会遭遇风雨、历经坎坷……只要我们不忘努力,不断奔突,就会走出困境,实现梦想。
在挫折中,我得到了历练;在雨季里,我学会了坚强。在那无尽的黑夜中,希望如一支烛火,照亮人生的道路。在努力血拼中,我闻到幽兰的芬芳,看到人生的未来……
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远,不管生命中还有多少风和雨,我都会一路走来,一路歌。因为风雨中,成功之花绽放在生命的枝头,我欣然地触摸到生命的芬芳……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