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冲刺训练题(三)数学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届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冲刺训练题(三)数学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5-17 19:58:35

文档简介

2024 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冲刺训练题(三)参考答案
1. 答案:D【详解】因为M x x 1 ,N 1, 2 ,所以M N x x 1
2、答案:B【详解】因为复数 z 2 5i 1 2i 12 i ,所以 z 对应的点为 12,1 ,位于第二象限.
(a a )
3.答案:B【详解】因为 a 为等差数列,S 8 1 8 8 4(a a ),所以a a 2,所以a a 2n 8 1 8 1 8 3 6 .
2
4.【答案】C【详解】选项 A:当满足a∥ ,b∥ ,a∥b时, , 可能相交,如图:用四边形 ABCD 代表平
面 ,用四边形 AEFD 代表平面 ,故 A 错误;选项 B:当满足a ,b ,a b时, , 可能相交,如
图:用四边形 ABCD代表平面 ,用四边形 AEFD 代表平面 ,故B错误;选项C:因为a ,a∥b b ,
又b ,所以 ∥ ,故a ,b ,a∥b是 ∥ 的一个充分条件,故 C 正确;
当满足 a∥ ,b∥ ,a与b 相交时, , 可能相交,如图:用四边形 ABCD代表平面 ,用四边形 AEFD 代
表平面 ,故 D 错误;
5.【答案】D【详解】由题意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 p πx ,又因为 F F A ,
1 2
2 6

则点 p 3

,又因为点A 在双曲线的渐近线 b 上,所以 b 2 3A , p
y x ,

2 3 a a 3
2
所以双曲线的离心率 b 4 21e 1 1
2
a 3 3
1 sin sin 1
6.【答案】C【详解】由 tan tan ,得 ,
cos cos cos cos
π
于是sin cos cos sin cos ,即sin( ) sin( ) ,
2
π π π π π π
由 (0, ) , (0, ),得0 π,0< ,则 或 π,
2 2 2 2 2 2
π π π
即 2 或 (不符合题意,舍去),所以 2 .故选:C
2 2 2
7.【答案】D【详解】设正四面体 ABCD 的棱长为 a ,则其内切球、棱切球、外接球的半径分别为
6 2 6
a、 a、 a .由题意知,球O 的球心落在正四面体的几何中心,即内切球、棱切球、外接球公共
12 4 4
6
的球心,又球O 的半径为定值 6 。当球O 是正四面体 ABCD 的外接球时,棱长a最小,此时 a 6 ,
4
第 1 页 (共 9 页)
{#{QQABAYAQogiAAJBAARhCAwHgCAKQkAACCAoOBBAIoAAACBNABAA=}#}
6
得 a 4 .当球O 是正四面体 ABCD的内切球时,a最大,此时 a 6 ,得a 12
12
故正四面体 ABCD的棱长的取值范围为 4,12 .故选:D.
8.【答案】A【详解】由题意知,设 BAD CAD ,则 BAC 2 ,如图所示,
S S S
由 1 1 4 6 1 4 6ABC ABD ACD 可得 3 2sin 2 3 sin 2 sin ,
2 2 5 2 5
整理得3sin 2 2 6 sin ,即sin (3cos 6) 0,又因为sin 0 ,所以 6cos ,
3
所以 2 1 2 2 2cos 2 2 cos 1 ,所以sin 2 1 cos 2 ,
3 3
2 2 2
在 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a 3 2 2 3 2cos 2 13 4 9,所以 a 3 ,
17
2 2 2
2 AB 2 AC BC 2 9 2 4 9 17 AH 2
由中线长公式,中线长 AH , 2
4 4 4
9 答案:BCD
1 2
x 2x ln x
x(1 2 ln x)
10.答案:ACD【详解】对 A:由题意可知 f x 的定义域为 0, , f (x) x ,
4 4
x x
1
令 f (x) 0,解得 x=e 2 ,当 x 0, e 时, f (x) 0,当 x e , 时, f (x) 0,故 A 正确;
1
对 B:当 x= e 时, f x 取得极大值为 f e ,故 B 错误;
2e
对 C:由上分析可作出 f x 的图象,要使方程 f x m有两个不等实根,只需要 y m与 f x 有两个交
点,由图可知, 1 m 0, ,所以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
1
0, ,故 C 正确.
2e 2e
ln x
0
2 1
对 D:设曲线 y f x 在 x , y0 0 处的切线经过坐标原点,则切线斜率 1 2 ln x x0 0 ,解得 ln x ,k 0
3 3
x x
0 0
1 1 1
x e 3 ,所以切线斜率 k ,所以切线方程为 y x ,故 D 正确.
0 3e 3e
11.答案:ABD【详解】对于 A,设点 B 在准线 l 上的投影为D ,准线 l 与 y 轴交于点 E ,
QB BD BF 3 3
又 QB 3 BF , BD BF ,则 ,所以 BF ,故 A 正确;
QF EF 1 4 4
3
对于 B,设点A 在准线 l 上的投影为点M ,易证 AQF AQM ,又 AQF ,
8
p 1
π π AF 2 2
FAQ MAQ ,即 MAF , AFy , 1 cos 2 ,故 B 正确;
8 4 1
2
π
对于 C,分两种情况:当点 A, B都在第一象限,设 AFy , 0,
2


第 2 页 (共 9 页)
{#{QQABAYAQogiAAJBAARhCAwHgCAKQkAACCAoOBBAIoAAACBNABAA=}#}
1 1
1 BF 1
由焦半径公式可得 AF , π 1 sin , S ABF ,
1 cos 1 cos 2 1 cos 1 sin
2
令 f 1 sin 1 cos 1 sin cos sin cos ,
π
设 t sin cos 2 sin 1,1 ,且 2t 1 sin 2 ,
4
1 1 1
S
ABF 2 2 π 1 t t 1 4 ,当且仅当 时取得最小值.
2 1 t 2
2
π
当点 B 在第二象限时,设 AFO , 0, ,
2
1 1 1
则 AF , BF ,所以 S ABF ,
1 cos 1 sin 2 1 cos 1 sin
π
同理令 t sin cos 2 sin 1, 2 2
4
,且 t 1 sin 2 ,
2
2 1 cos 1 sin t 1 3 2 2 ,
1 1 π
所以 S 3 2 2 ABF ,当且仅当 时取得最小值,
3 2 2 4 4
综上,△AFB 面积的最小值为3 2 2 ,故 C 错误;
1 1
对于 D,当点 A, B都在第一象限, QF , BF ,
sin 1 sin
1 QB 1 1
则 QB ,所以 1,即 QB BF , S S ,
sin 1 sin AQB AFBBF sin 4
QB 1
当点 B 在第二象限时,同理可得 1,即 QB BF , S S 3 2 2
BF sin AQB AFB

综上, AQB 的面积大于3 2 2 ,故 D 正确. 故选:ABD.
11 2 11
12.【答案】20 【详解】由 (1 2x) a a x a x a x0 1 2 11 ,
1
令 x 0 可得 a 10 , a C ( 2) 22 a a 211 11 ,∴ 0 1 .
11 2 11
在 (1 2x) a a x a x a x0 1 2 11 中,令 x 1,可得a a a a a 10 1 2 3 11 ,
∴ a a a 202 3 11
25
13.【答案】 【详解】根据题意,设甲获胜为事件A ,比赛进行三局为事件 B ,
79
3 3 3 1 2 3 2 3 2 2 2 3 2 3 27 79 , 3 3 3 27 ,
P(A) C ( ) C ( ) ( ) P(AB)
3 4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5 125
27
故 P(AB) 25
P(B | A) 125 .
P(A) 27 79 79
5
5
第 3 页 (共 9 页)
{#{QQABAYAQogiAAJBAARhCAwHgCAKQkAACCAoOBBAIoAAACBNABAA=}#}
x x 1
14.【答案】 0 a 1【详解】不等式 1 ax e a 1 x ,即a x x 1,
e
x 1 x2 x e x 2
设 h x x ,
x h x 1 ,
e x xe e
设 t x x x e x 2, t x e 1 0,所以 t x 单调递增,且 t 0 1, t 1 e 2 0,
所以存在 x 0,1 ,使 t x 0,即h x 00 0 0 ,
当 x , x 0 时,h x 0,h x 单调递减,当 x x , 时, h x 0,h x0 单调递增,
x
x e 0 x 1
所以h x h x 0 0 , 0 x
e 0
x
x e 0 x 1 x x 1 x 1 2x 0 0 0 x 1因为e x 1,所以h x h x 0 0 0 0, 0 x
e 0
x x
e 0 e 0
当 x 0 时,h x h 0 1,当 x 1时,h x h 1 1,
x x 1
不等式 1 ax e a 1 x 有整数解,即a x x 1有整数解,
e
1
若 a 1时,即 1,因为函数h x 在 ,0 上单调递减,在 1, 上单调递增,
a
1 1
所以 x Z 时,h x min h 0 , h 1 1 ,所以h x 无整数解,不符合题意,
a a
1
当 0 a 1时,因为h 0 h 1 1 ,显然0,1是 a h x 1的两个整数解,符合题意,
a
综上可知, 0 a 1 .
Sn 1
15.【详解】(1)解:由题意知:数列 是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
n 2
S S
n 1 n 3 n(n 3)当 n 1时, 1 a 2,所以 2 n 1 ,整理得: S 1 n , .................2 分
1 n 2 2 2
n(n 3) (n 1)(n 2)
又当n 2 时,a S S n 1n n n 1 , ..................3 分
2 2
因为a 21 满足上式, ..................4 分
所以a n 1,故数列 a 的通项公式为 a n 1n n n ..................5 分
1 1 1 1
(2)解:由(1)知a n 1,可得 n , ..................6 分 a a n 1 n 2 n 1 n 2n n 1
1 1 1 1 1 1 1 1 1 n
故 ; .................8 分
a a a a a a 2 3 3 4 n 1 n 2 2 n 21 2 2 3 n n 1
1 1 1 n
解法 1:由 a ,可得 n 2n 1 , ..................9 分
a a a a a a 2 n 2
1 2 2 3 n n 1
n n
即 2 ,则 2 , ..................10 分 2 n 2
2 n 2 max
第 4 页 (共 9 页)
{#{QQABAYAQogiAAJBAARhCAwHgCAKQkAACCAoOBBAIoAAACBNABAA=}#}
n 1 1

2
又由 2 n 2 4 16 , ..................12 分 2 n 4
n
1
当且仅当n 2 时取等号,故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 . ..................13 分
16
1 1 1 1 1
解法 2:由 n 2 , ..................9 分
a a a a a a 2 n 2
1 2 2 3 n n 1
2
1 1 1 1 1
可得 2 , ..................10 分
2 n 2 n 2 n 2 4 16
1 1 1
当 n 2 4 ,即n 2 时, 2 , ..................12 分
2 n 2 n 2 16 max
1 1
则 ,故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 . ..................13 分 16 16
1 2 2
16.V V h S ..................1 分
B PCD P BCD BCD
3 3
1
V h S , AB 2CD , S 2SP ABCD , ..................2 四边形 分ABCD ADB BCD
3
S 3S
四边形ABCD BCD ,V 3V 2 2 .................3 分 P ABCD P BCD
延长 BC,AD,设 BC 的延长线和 AD 的延长线交点为 M,连接 PM,
则平面 PAD 和平面 PBC 的交线 l 为直线 PM .................5 分
证明:取 AD 的中点 E,连接 PE, PA PD ,E 是 AD 的中点,
PE AD , 平面PAD 平面 ABCD,平面PAD 平面 ABCD AD ,PE 平面 PAD,PE AD ,
PE 平面 ABCD, .................6 分
1 2 2 1
V V PE S , S BC CD 2 ,即PE 2 .................7 分
B PCD P BCD BCD BCD
3 3 2
以点 B 为坐标原点,以直线 BA、BM分别为 x, y 轴,以过点 B 作平面 ABCD 的的垂线为 z 轴,建立空间直
角坐标系B xyz ,如图所示. .................8 分
则 P(3,1, 2) ,C(0,2,0) , D(2,2,0) ,M (0,4,0) ,
CD (2, 0, 0), PD ( 1,1, 2) ,PM ( 3,3, 2) , .................9 分
设 PN PM ( 3 ,3 , 2 ) ,则DN PN PD (1 3 ,3 1, 2(1 )) , .................10 分
m CD 0 2x 01
设平面 PCD 的法向量为m (x , y , z ) ,则
1 1 1 ,即 ,
m PD 0 x y 2z 01 1 1
第 5 页 (共 9 页)
{#{QQABAYAQogiAAJBAARhCAwHgCAKQkAACCAoOBBAIoAAACBNABAA=}#}
令 z 1,得m (0, 2,1) , .................11 分
1
n CD 0
设平面 CDN 的法向量为n (x , y , z ) ,则 , 2 2 2
n DN 0
2x 02

(1 3 )x (3 1) y 2(1 )z 02 2 2
令 y 2 ,可得 n (0, (2 1 ),1 3 ) , ................12 分
2
6
平面PDC与平面DCN 夹角的余弦值为
3
m n (2 1 ) 1 3 6
cos m , n , ................13 分
| m || n | 2 23 2(1 ) (1 3 ) 3
1
解得: 或 3, .................14 分
3
6
即在直线 l 上存在点 N,平面PDC与平面DCN 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
3
2
此时 PN 5 或 PN 6 5 .................15 分
3
17、【详解】(1)设最低正常使用零下温度的第 60 百分位数为 a ,
由直方图可知最低正常使用零下温度在 0,20 的频率为 0.4,
在 0,30 的频率为 0.65,因此最低正常使用零下温度的第 60 百分位数 a 一定在 20,30 内,..............1 分
则有0.01 10 0.03 10 0.025 a 20 0.6,解得a 28,
所以最低正常使用零下温度的第 60 百分位数为 28℃. ..................3 分
(2)①由题意可知 X 的可能值是 0,1,2,3, X B 3,0.6 , .................5 分
0 0 3P X 0 C 0.6 0.4 0.064; ..................6 分3
1 1 2P X 1 C 0.6 0.4 0.2883 ; ..................7 分
2 2 1P X 2 C 0.6 0.4 0.432 ; .................8 分3
P X 3 3 3 0 C 0.6 0.4 0.2163 ,
所以 X 的分布列为
X 0 1 2 3
P 0.064 0.288 0.432 0.216
第 6 页 (共 9 页)
{#{QQABAYAQogiAAJBAARhCAwHgCAKQkAACCAoOBBAIoAAACBNABAA=}#}
..................9 分
②由题意可知,设抽到A 类锂电池的数量为Y ,则Y B 10,0.35 , .................10 分
若抽到 k 块的可能性最大,
P Y k P Y k 1
则 P k k 10 kY k C 0.35 (1 0.35) ,k 0,1, ,1010 , , ..................12 分
P Y k P Y k 1
k k 10 k k 1 k 1 11 kC 0.35 0.65 C 0.35 0.65 ,
10 10
即 ..................13 分 k k 10 k k 1 k 1 9 k
C 0.35 0.65 C 0.35 0.65 ,10 10
7 11 k 13k ,
即 解得2.85 k 3.85, ..................14 分
13 k 1 7 10 k ,
由于 *k N ,故 k 3. ..................15 分
18、【详解】(1)解:设所求轨迹 上的任意点为( , ),与 2 + 2 = 2对应的点为( 1, 1),
= 1 1 =
根据题意,可得{ √2 ,即{ 2
= 1 =

2 1 √2
2 2
代入方程 2 + 2 = 2,可得 2 + ( )2 = 2,整理得 + 2 = 1,
√2 2
2
所以曲线 的轨迹方程为 + 2 = 1. - ------5 分
2
(2)方法一:解:设 ( 1, 1), ( 2, 2), ( 3, 3), ( 4, 4),
设直线 的方程为 = + 1 6 分,
= + 1
联立方程组{ 2 ,整理得( 2 2 + 2)
2 + 2 1 = 0, 8 分
+ = 1
2
2 1
则y1 + 3 = 2 , 1y3 = 9 分, t +2 2+t2
x1 1
2
又因为 = ,点 ( 1, 1)在椭圆 +
2 = 1 上;
y1 2
1 1 y y
所以y = = 1 = 13 2 2 ; 11 分 2+t y1 2 2+(x 1) 2 1 31
x1 1 y 3 4x3= y3 + 1 =
1 +1= 1 , 12 分
y1 2 1 3 2 1 3
3 1 4 1 3 4 ( , ),同理可得 ( 2 , 2 ), 13 分
2 1 3 2 1 3 2 2 3 2 2 3

又因为 , , 三点共线,可得 1 = 2 , 14 分
1+2 2+2
即 2 1 1 2 = 2( 2 1), 15 分
2 1
2 2 3 2 1 3 2( 2 1 1 2)+3( 2 1) 7( 所以 = = = 2
1)
3 2 4 3 1 4 = 4 , 16 分 2 1 2 1
2 2 3 2 1 3
tan 1
所以 = = . 17 分
tan 7
第 7 页 (共 9 页)
{#{QQABAYAQogiAAJBAARhCAwHgCAKQkAACCAoOBBAIoAAACBNABAA=}#}
方法二:解:设直线 的方程为 = ( 1), ( 1, 1), ( 2, 2), ( 3, 3), ( 4, 4),
= ( 1)
联立方程组{ 2 2 ,整理得(1 + 2
2) 2 4 2 + 2 2 2 = 0,
+ = 1
2
4 2 2 2 2
则Δ = ( 4 2)2 4(1 + 2 2)(2 2 2) > 0,且 1 + 3 = 2 , 1+2 1
3 = , 1+2 2
3 2+4 2 3 4
可得 ( 1 + 3) 1 3 = 2 = 2,所以 3 =
1 ,
2 1+2 2 1 3
1 3 1 4 可得 3 = ( 1) =
1 ,
1 1 2 1 3 2 1 3
3
所以 ( 1
4
, 1 ),下同方法一。
2 1 3 2 1 3
19、【详解】(1)根据题意可知,不等式 x 2e sin x ax 1在[0, ) 上恒成立,
x 2 x设 F x =e sin x ax 1, x 0,则F 0 0,F x =e cos x 2ax ,
x x设 g x F x =e cos x 2ax ,则 g 0 0, g x e sin x 2a ,则 g 0 1 2a,
若 g 0 0,存在区间 0, t ,使 g x 在区间 0, t 上单调递减;
则 g x g 0 0,则F x 在区间 0, t 上单调递减,
1
则 F x F 0 0,不满足题意,故 g 0 1 2a 0 ,即a .
2
1 x 2 x 1 2
下证明:当 a 时,不等式成立,因为 2x 0, x 0 , F x =e sin x ax 1 e sin x x 1,
2 2
x
1 2 x x
设m x =e sin x x 1,则m x =e cos x x e 1 x,
2
x设 n x =e 1 x ,则n x x x=e 1 0,所以n x =e 1 x 在[0, ) 上单调递增,
x x则 n x n 0 0,则m x =e cos x x e 1 x 0 成立,
x 1 2
故m x =e sin x x 1在[0, ) 上单调递增,则m x m 0 0,所以F x 0恒成立,得证,
2
1
综上知, a . ..................5 分
2
(2)当 x x x 2nπ, (2n 1)π 时, f x e cos x,设 r x f x e cos x,
x
则 r x e sin x 0,则函数 r 2nπx 单调递增,r x r 0 0, f x 单调递增, f 2nπ e 1 0
4n 1
4n 1 ( )π 1 4n
f π e 2 0 x ( 2nπ, π) , f (x ) 0n n , 0 0
2 2
f (x) 在 ( 2nπ, x )上单调递减, (x , (2n 1)π)n n 上单调递增, 0 0
第 8 页 (共 9 页)
{#{QQABAYAQogiAAJBAARhCAwHgCAKQkAACCAoOBBAIoAAACBNABAA=}#}
1 4n
2nπ
1 4n π
又 f 2nπ e 0 , (1 2n)πf ( π) e 2 1 0, f ( (2n 1)π) e 0
2
1 4n
x ( 2nπ, π) , f (x ) 02n 2n ,
2
1 4n
x ( π, (2n 1)π), f (x ) 02n 1 2n 1 .
2
(4n 1)π x
f ( (4n 1)π x ) e 2 n
(4n 1)π x
sin( (4n 1)π x ) e 2 n sin x
2n 2n 2n
1 4n
由于, x ( 2nπ, π), (4n 1)π x x , (4n 1)π x xe 2n e 2n f ( (4n 1)π x ) f (x ) 02n 2n 2n 2n 2n 1 ,
2
1 4n
由于 f (x) 在 ( π, (2n 1)π) 上单调递增, (4n 1)π x x x x (4n 1)π2n 2n 1 2n 1 2n .
2
2
累加得 x x x x ··· x x (2n n)π1 2 3 4 2n 1 2n . ..................11 分
x x x x
(3)要证 (e 2 x 1)e 1 sin(x x ) sin x x cos x 即证e 1 2
x
sin(x x ) e 1
x
sin x x (e 2 cos x )
2 1 2 1 2 1 1 2 1 2 1 .
x
即证 f (x x ) f (x ) x f (x )1 2 1 2 1 .
x
f (x) e cos x ,设 t x f (x) e cos x
x
t x e sin x, x 0 时 t (x) 0, t(x)在 (0, )上单调递增,即 xf (x) e cos x 在 (0, )上单调递增,
设 h(x) f (x x ) f (x ) xf (x ), (x 0) ,h (x) f (x x ) f (x )1 1 1 1 1 ,
由于 f (x) 在 (0, )上单调递增, x x x f (x x ) f (x ) 1 1 1 1 ,h (x) 0, h(x) 在 (0, )单调递增.
又 h(0) 0, x 0时 h(x) 0 f (x x ) f (x ) xf (x ) 0 f (x x ) f (x ) xf (x )1 1 1 1 1 1
因此 f (x x ) f (x ) x f (x )1 2 1 2 1 恒成立,
原不等式恒成立,得证. ..................17 分
第 9 页 (共 9 页)
{#{QQABAYAQogiAAJBAARhCAwHgCAKQkAACCAoOBBAIoAAACBNABAA=}#}2024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冲刺训练题(三)
数 学
本试卷共 4页,19小题,满分 150分。考试用时 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 2B铅笔在
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
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8小题,每小题 5分,共 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设集合M x lg x 0 , N x Z e ex e2 ,则M U N
A. 2 B.{1, 2} C. x 1 x 2 D. x x 1
2.在复平面内,复数 z 2 5i 1 2i 对应的点位于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已知等差数列 an 的前 n项和为 Sn,若 S8 8,则 a3 a6
A.1 B.2 C.4 D.6
4.设 , 是两个不同平面, a,b是两条不同直线,则 ∥ 的一个充分条件是
A.a∥ ,b∥ ,a∥b B. a ,b ,a b
C. a ,b ,a∥b D.a∥ ,b∥ ,a与b相交
2 2
5. x y已知双曲线 1(a 0,b 02 2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 F
2
a b 1
,F2,且 F2与抛物线 y 2px( p 0)的
π
焦点重合,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与抛物线的准线交于 A点,若 F1F2A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6
A 21. 13 B.3 C. 3 D.
3
π (0, ) (0, π6.已知 , ),且 tan tan
1
,则
2 2 cos
π π
A. 2 B. 2
2 2
π π
C. 2 D. 2
2 2
数学试卷 第 1页 (共 4页)
{#{QQABAYAQogiAAJBAARhCAwHgCAKQkAACCAoOBBAIoAAACBNABAA=}#}
7.已知半径为 6 的球O的球心到正四面体 ABCD各个顶点的距离都相等,若正四面体 ABCD与球O的球面
有公共点,则正四面体 ABCD的棱长的取值范围为
A. 2,4 3 B. 2 3,6 3 C.[4, 4 3] D. 4,12
8.在△ ABC 4 6中,角 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 c 3,b 2, BAC的平分线 AD的长为 ,则BC
5
边上的中线 AH 的长等于
17
A B 4 2
17
. . C. D. 4 3
2 3 4 3
二、选择题:本题共 3小题,每小题 6分,共 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
部选对的得 6分,部分选对的得部分分,有选错的得 0分.
1 n
9.已知变量 x和变量 y的一组成对样本数据 (xi , yi )(i 1,2, ,n)的散点落在一条直线附近, x xi ,n i 1
1 ny yi ,相关系数为 r ,线性回归方程为 y b x a ,则n i 1
A.当 r越大时,成对样本数据的线性相关程度越强
B.当 r 0时,b 0
C.当 x

n 1 x, yn 1 y 时,成对样本数据 (xi , yi )(i 1,2, ,n,n 1)的相关系数 r 满足 r r
D.当 x

n 1 x, yn 1 y 时,成对样本数据 (xi , yi )(i 1,2, ,n,n 1)的线性回归方程 y d x c 满足 d b
n n
(xi x)(yi y) (xi x)(yi y)
r i 1参考公式: n n ,b
i 1 n .
(xi x)2 (y 2 2i y) (xi x)
i 1 i 1 i 1
ln x
10.设函数 f (x) 2 ,则( )x
A.函数 f (x)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0, e
1
B.函数 f (x)有极小值且极小值为
e
1
C.若方程 f (x) m

有两个不等实根,则实数 m的取值范围为 0,
2e
D.经过坐标原点的曲线 y f (x)的切线方程为 x 3ey 0
数学试卷 第 2页 (共 4页)
{#{QQABAYAQogiAAJBAARhCAwHgCAKQkAACCAoOBBAIoAAACBNABAA=}#}
11.已知抛物线C : x2 2y 的焦点为 F,准线为 l,点 A ,B在C上( A在第一象限),点Q在 l上,以 AB为

直径的圆过焦点 F ,QB BF 0 ,则
3 3π
A.若 3,则 BF B.若 AQF ,则 AF 2 2
4 8
1
C.△AFB的面积最小值为 D.△AQB的面积大于
4 3 2 2
三、填空题:本题共 3小题,每小题 5分,共 15分.
12.若 (1 2x)11 a 2 110 a1x a2x a11x ,则 a2 a3 a11 = .
13. 3选手甲和乙进行乒乓球比赛,如果每局比赛甲获胜的概率为 ,乙获胜的概率为 2 ,采用五局三胜制,
5 5
则在甲最终获胜的情况下,比赛进行了三局的概率为 .
14.已知 a≥0,若关于 x的不等式 1 ax ex a 1 x 有整数解,则 a的取值范围为 .
四、解答题:本题共 5小题,共 77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13分)
S 1
已知数列 a n n 的前 n项和为 Sn,数列 是公差为 的等差数列,且an 2 1 2


(1)求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
1 1 1
(2)若存在 n N*,使得 a a ≥ 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1 2 a2a3 anan 1 an 1
16.(15分)
在四棱锥 P ABCD 中,底面 ABCD为直角梯形,CD / /AB, ABC 90 , AB 2CD,三棱锥
B PCD 2 2的体积为 ,平面 PAD与平面 PBC 的交线为 l .
3
(1)求四棱锥 P ABCD的体积,并在答卷上画出交线 l(注意保留作图痕迹).
(2)若 AB 2BC 4,PA PD ,且平面 PAD 平面 ABCD,在 l上是否存在点N ,使平面PDC
与平面DCN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6?若存在,求 PN 的长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
数学试卷 第 3页 (共 4页)
{#{QQABAYAQogiAAJBAARhCAwHgCAKQkAACCAoOBBAIoAAACBNABAA=}#}
17.(15分)
在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中国科学院的科研团队带来了可以在零下 70摄氏度
到零上 80摄氏度范围内正常使用的宽温域锂电池,为新能源汽车在冬季等极端温度下的使用提供了技术
支撑.中国新能源汽车也在科研团队的努力下,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已知某锂电池生
产商对一批锂电池最低正常使用零下温度进行了检测,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
(1)求最低正常使用零下温度的第 60百分位数;
(2)以抽样检测的频率作为实际情况的概率:
①若随机抽取 3块电池,设抽到锂电池最低正常使用零下温度在 20,50 的数量为 X ,求 X 的分布列;
②若锂电池最低正常使用零下温度在 30,50 之间,则为A类锂电池.若以抽样检测的频率作为实际情
况的概率,从这批锂电池中随机抽取 10块,抽到 k块为“A类锂电池”的可能性最大,试求 k的值.
18.(17分)
2
将 x2 y2 2上各点的纵坐标变为原来的 倍(横坐标不变),所得曲线为 E.记P 2,0 ,Q 1,0 ,
2
过点 P的直线与 E交于不同的两点 A,B,直线 QA,QB与 E分别交于点 C,D.
(1)求 E的方程;
tan
(2)设直线 AB,CD的倾斜角分别为 , ( , 0),求 tan 的值.
19.(17分)
已知函数 f (x) e x sin x .
(1)若 f (x)≥ ax2 1对于任意 x [0, )恒成立,求 a的取值范围;
2n
2 f (x) 2( )若函数 的零点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构成数列 x , n N*n ,证明: xi 2n n π;
i 1
(3)对于任意正实数 x1, x2 ,证明: ex2 x2 1 ex1 sin x1 x2 sin x1 x2 cosx1.
数学试卷 第 4页 (共 4页)
{#{QQABAYAQogiAAJBAARhCAwHgCAKQkAACCAoOBBAIoAAACBN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