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1张PPT。富有的是精神
--谢冕作者简介谢冕,1932年生,福建福州人。196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历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诗探索》杂志主编。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20世纪80年代初,他率先发表《在新的崛起面前》一文为现代诗辩护。该文影响深远,与孙绍振《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徐敬亚《崛起的诗群》一起被称为“三个崛起”论,为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发展扫清了理论障碍。二十多年来,谢冕教授一直站在当代诗歌评论前沿,关注诗歌的健康发展。著有专著《湖岸诗评》《共和国的星光》《文学的绿色革命》《新世纪的太阳》《大转型──后新时期文化研究》(合作)、《1898:百年忧患》《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散文随笔集《世纪留言》《永远的校园》《流向远方的水》《心中风景》,主编《二十世纪中国文学》(10卷)、《百年中国文学经典》(8卷)、《百年中国文学总系》(12卷)等。专著《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北大介绍北京大学——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大学,建于1898年,当时为京师大学堂。1912年后改为北京大学。在辛亥革命前,京师大学堂已办了310余年,却没有培养出多少人才。后蔡元培到北大任校长,并聘请了许多学有专长和具有革新思想的人物,如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人到北大任教。北大这个名词常和爱国运动联系在一起。我们都知道五四运动是在北大首先发起的,后来北大以5月4日为校庆纪念日。北大也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之一。解放后,1985年,设有24个系,1个学院(下设三个系),21个研究所和7个研究中心,并设有研究生院。1996年,设有38个系,7个学院,52个研究所和62个研究中心,并设有研究生院。
在1998年5月4日,北大举行了百年庆典,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大建校100周年时作了深情的演讲。在此期间北大还在京举行了大学校长论坛。演讲的介绍
演讲活动是一种渊远流长的社会现象,始终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简单地说,演讲是在听众面前就某一问题表示自己的见解或阐说某一事理。 演讲是一种语言表现,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中,以有声语言和相应的体态语言为手段,公开向听众传递信息,表达见解,阐明事理,抒发感想,以期达到感召听众的目的,是一种直接带有艺术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关五四运动1919年5月3日,北京市民各阶层举行了多种形式的集会。当日下午,政界人士组织了国民外交协会,一致决定5月7日举行各界参加的北京大游行。 但是,北京的青年学生已经没有耐心等到5月7日了,就在外交协会开会的同时,他们就已经在筹备和酝酿5月4日的示威游行了。北京大学的青年学生当晚做出决议,联合各界力量,坚持不在和议上签字。他们除了通电全国支持外交协会定于5月7日国耻纪念日举行大游行外,还定于5月4日齐集在天安门举行学界大示威。
5月4日晨,北大学生起草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向全国人民提出了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戳而不可以低头。”
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再一次地显示了“公理战胜强权”的真理。北京大学掀起的爱国主义运动在这启蒙交织着救亡的时代,已不再仅仅是个性的自由主义了。它更要争取的是整个民族的自由解放。这种爱国主义运动不仅给北洋政府以沉重的打击,也对那些宣扬所谓自由主义的西方列强以迎头一棒,让他们明白这种来自西方的自由主义武器西方人又是何等的威力。 基础自主预习
学业达标评价
素能综合检测一、阅读课文,把文章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1~4),作者告诫学子们要珍惜这难得的机会,充分认识来到北大的意义和责任。
第二部分(5~15),着重体现了他对学子们的关怀和教诲,这部分是这篇演讲稿的主体。
第三部分(16),总结点题,在指出北大物质条件很差的同时,强调其精神的富有,用一个“精神富有”把前面的内容统摄为一个整体,收束全文,点明题旨。思考下面问题:
1.在课文第二部分作者阐述了哪几个问题?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参考):
(1)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
(2)要抓紧一切时间读书。
(3)要学好语言,包括外国语言和本国的古代汉语,还要学写毛笔字,认识繁体字。
(4)要把文学当做事业去做,不能游戏文学。2.“书呆子”“聪明人”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参考):
“书呆子”不是通常所说的读死书、死读书的“两脚书橱”,而是指能抓紧一切机会埋头苦读,动脑思考,以充实自己、塑造自己的学子。
“聪明人”也不是指通常所说的那种脑瓜机灵、反应敏捷的人,更不是指那些投机取巧、耍小手段、玩小聪明的人,而是指有理想、有目标,并能坚定不移地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人。3.作者说北大富有的是精神,如何理解这个“精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参考):
“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做人和做学问的统一,爱国和敬业精神的统一。4.看图分析北大校徽的含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该题为图文转换题。该图案为变形的“北大”
两字,可以从其形象上加以联想和想象,但联想和
想象不能脱离“北大”这一特定的事物,要结合其
“大学”的特点。
答案(参考):①“北”为两背向之人,“大”为一负重者形象,既可解为人上有人,学无止境;又可解为北大学生要担负国家兴亡之重任。
②“北”为跨河之桥,“大”为行走人形,既可解为做学问过得“桥”方可登堂入室,又可解为入北大如同万人同挤独木桥,过得桥来者,皆为人中龙凤。
③“北”为围墙且设大门,“大”为人形,既可解为入得此门,学海无涯,天高地阔,又可解为出得此门难上加难——喻北大学风之严。一、积累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曙光(shǔ) 署名(shǔ)
甘薯(shǔ) 蜀汉(shǔ)
B.校徽(huī) 微小(wēi)
徵音(huī) 麾下(huī)
C.前瞻(zhān) 赡养(shàn)
辗转(zhǎn) 谵语(zhān)
D.愉快(yú) 逾越(yú)
揄扬(yú) 不虞(yú)
【解析】选B。“徵”读zhǐ。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立意 标新立异 坐落 变幻莫测
B.原型 原形毕露 坚韧 共商国是
C.风声 谈笑风生 苛求 千头万序
D.其实 名副其实 洗礼 走马观花
【解析】选C。“序”应为“绪”。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所以,你们到北大来,我第一要劝你们的,是做书呆子。___先做书呆子,______才能做聪明人。一开始就想做聪明人,什么都没有,而要天才,做神童,那才是真正的呆子。聪明绝顶,目空一切,这是北大学生容易犯的毛病。我们要_____这种小聪明,争取将来的大______。
A.除非 然后 充 杜绝 聪明
B.除非 然后 装 防止 智慧
C.只有 然后 充 防止 聪明
D.只有 然后 装 杜绝 智慧【解析】选D。“除非”表示唯一的条件,相当于“只有”,常跟“才、否则、不然”等连用;“只有”表示唯一的条件,下文常用“才”或“方”呼应。“充”是“冒充”的意思;“装”是假装的意思。“杜绝”指制止,消灭(坏事);“防止”指预先设法制止坏事发生。“聪明”指智力发达,记忆和理解能力强;“智慧”指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解析】选B。A项,“举一反三”指从一件事类推而知道许多事情,可改为“牵一发而动全身”。C项,“网开一面”指把捕禽兽的网打开一面,比喻用宽大的态度来对待。D项,“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可改为“情不自禁”。5.(2009·四川高考)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这位曾经驰骋乒坛的名将已经回到祖国,现就任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从事运动医学的教学与研究,为国家的体育事业贡献他的力量。
B.参加研制神舟七号飞船的全体科技工作者,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人民的热切关注中,经过不懈努力,神舟七号飞船终于成功发射。
C.西班牙将投资8.2亿欧元,在我省建立世界上最大并最具竞争力的硅金属工厂,其生产能力、技术手段和产品质量,均将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D.去年六月以来,成都市锦江区的廖先生和两位朋友多次去灾区送温暖,迄今为止,他们共走访了二十多个社区、近四百户家庭和三千多公里路程。【解析】选C。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熟悉病句类型,然后查主干,看枝叶,悟逻辑,以找出语病。A.介词“于”多余。B.前后主语不一致,可把最后一句改为“终于使神舟七号飞船成功发射”。D.“走访”与“路程”不搭配。6.请仿照例句,取一个人名(姓氏不限),指出其所化用的成语,并解释此成语。
中国的取名是一门艺术,有很多人名意蕴含蓄,耐人寻味,比如焦若愚,就取自成语“大智若愚”,意为才智出众的人表面看来好像愚笨,不炫耀自己。又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可先选择适当的成语,然后整合成人名,再对成语加以解释。
答案(参考):孙一诺,就取自成语“一诺千金”,意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形容说话算数,所许诺言信实可靠(×慧中—秀外慧中,×如饴—甘之如饴)7.根据下面所提供的材料,回答问题。
《新闻周刊》就新技术对年轻人成长影响的利与弊,分别征询与统计了全球65位经济领袖的看法,其结果见表1和表2。请概括这两个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答:以上数据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要仔细理解图表内容,抓住要害,表述时要简洁、准确。
答案(参考):接受调查的绝大多数经济领袖认为网络对年轻人的成长,其积极作用远大于消极作用,而电子游戏对年轻人的成长则是有害无益的。 8.(2009·浙江高考)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并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
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____________古体与律体之辨跟诗歌史联系起来,就是古体的典范——汉魏晋诗与律体的典范——唐诗之辨。
①那么,为什么讲求声律、对偶等形式技巧就是品格低呢?
②他们认为,诗歌的审美方面、形式技巧方面对于人的道德修养没有正面的价值。
③以这种价值观去看诗歌的体裁样式,古体诗就高于律诗。④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本来可以不讲,但是如果要进入到诗歌领域去谈诗的话,那么,在形式方面人为的工巧因素越多,其价值就越低。
⑤抛开诗歌的内容不论,单从形式上看,近体诗要讲求声律、对偶等,这些讲求在理学家看来,是其在品格上低于古体诗的重要原因。【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要注意把握整个语段的意思,注意句与句之间的衔接、呼应,做到句序合理,衔接、呼应自然。从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看,第⑤句是对文段首句“理学家为什么崇古抑律”这一问题的回答。第①句又是针对第⑤句近体诗追求声律、对偶而“品格上低于古体诗”提出的疑问。②③④句则是对第①句问题的解答。从第②句的“没有正面的价值”,第④句的“既然诗歌的审美方面没有价值”,第③句的“以这种价值观去看”,②③④句排列顺序应为②④③。
答案:⑤①②④③9.作者认为为学与做人应是什么关系?“成一个人”的标准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文意的理解能力。在整体把握全文大意或文章主旨的前提下,找到问题所在的文段深入理解,可摘用原文语句,也可用自己的话概括表达。
答案(参考):为学的目的在于“为学做人”。智、仁、勇三者兼备,能做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10.作者认为怎么样才能“不惑”?“仁者不忧”的原因又是什么?试各分点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首先要根据题干提示找到相应的文段,然后深入分析,在理解的基础上抽取重要信息进行概括。
答案(参考):(1)①须有相当常识,②做事须有专门知识,
③有遇事能断的智慧,④有根本判断力。
(2)原因:①儒家“仁”的人生观认为宇宙和人生永远不会圆满,因此不做事才算失败,肯做事便不会失败 。由此我们就不会忧成败。②儒家“仁”的人生观认为无一物为我们拥有,既无所得,当然无所失。因此我们便不会忧得失。11.本文主体部分的论述和论证有何特点?这样写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结构及其作用的评价鉴赏能力,要正确理解段落之间和段落内部的组合关系,合理地归纳整理。它一般包括层次、段落、过渡、照应、开头、结尾等。
答案(参考):引用孔子的话作为中心论点,先总述,后并列展开论述,层次清楚;每一层又都以问句起头。这样不仅条理分明,而且促人思考。12.看今天我国社会道德水平,和古代比,和发达国家比,都有一定差距,有人认为这是由于文化和信仰的缺失造成的。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不拘泥于本文内容,结合本文内容,可以适当拓展。
答案(参考):(1)提高全民族文化修养;(2)突出儒学经典、从古代文化里接受熏陶;(3)经济与文化同步发展,衣食足而知礼节;(4)借鉴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