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6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典例分析与精选好题(讲义)数学四年级下册人教版
典例分析一
.一台拖拉机上午耕地4.15公顷,下午比上午少耕地0.5公顷,这台拖拉机全天一共耕地多少公顷?
【答案】解:4.15+4.15-0.5
=8.3-0.5
=7.8(公顷)
答:这台拖拉机全天一共耕地7.8公顷。
典例分析二
.同学们进行跳远比赛。冬冬跳了3.14米,明明比冬冬少跳了0.29米,晶晶比明明多跳了0.35米。晶晶跳了多少米?
【答案】解:3.14-0.29+0.35
=3.49-0.29
=3.2(米)
答:晶晶跳了3.2米。
典例分析三
.王老师买来三本书,价格分别是7.60元、5.65元、6.10元,他付出50元钱,应找回多少钱?
【答案】解:50-(7.6+5.65+6.1)
=50-19.35
=30.65(元)
答:应找回30.65元。
精选好题
1.小红和小兰一起为“希望工程”捐款。小红捐了21.5元,小兰比小红多捐了6.7元,小兰捐了多少元?
2.为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同学们积极收集废纸。一班和二班一共收集了76.28千克,其中二班收集了36.2千克,一班比二班多收集多少千克?
3.妈妈买了15千克大米,第一周吃了5.8千克,比第二周少吃1.4千克,两周共吃多少千克?
4.书柜高1.8米,小兰身高1.35米,她站在凳子上刚好和书柜一样高,凳子高多少米?
5.某书店搞促俏,打折后《趣味数学》一本6.68元、《语文阅读》一本10.24元、《漫画书》一本7.98元、《脑筋急转弯》一本5.55元。红红只有14元,她能买这四本书的哪两本书?
6.小明的妈妈有80元,她要买一个足球和一条裤子,请问她还剩下多少钱?
7.
(1)书店里新购进了3种书,张红都很喜欢。她有100元,买这三本书够吗?
(2)李静买了其中两本书,她付给售货员50元,没有找零,问:她买的是哪两本书?
8.妈妈买了1块面包、1瓶酱油.她交给售货员10元,售货员应该找回多少元?
9.小刚和小强在书店里都想买一本《少年百科全书》,但小刚差4.8元,小强差3.6元,两人合买了一本,余下1.8元。这本《少年百科全书》多少元?
10.一根长2.45米的木桩打入河底,现在测得木桩水上部分长0.75米,水中长1.05米,求这根桩打在泥中的长度是多少米?
11.奶奶带了100元去超市,买蔬菜花了32.9元,买水果花了27.1元,奶奶还剩多少元?
12.抢红包了。妈妈发了100元的红包,其中哥哥抢了36.8元,姐姐抢了18.9元,剩下的是妹妹的,妹妹抢了多少元?
13.水果批发店上午卖出水果2.08吨,比下午少卖0.52吨。全天一共卖出多少吨水果?
14.张爷爷家4月份水,电、气的费用如下表。
费用名称 水费 电费 天然气费
单位/元 24.8 56.42 38.00
(1)天然气费比电费少多少元?
(2)张爷爷带120元缴水,电、气的费用,够吗?通过计算说明。
参考答案:
1.28.2元
【分析】直接用小红捐的钱加6.7元即可。
【详解】21.5+6.7=28.2(元)
答:小兰捐了28.2元。
【点睛】熟练掌握小数的加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3.88千克
【分析】先算出一班收集的千克数,再用一班收集的减去二班收集的,即可得到一班比二班多收集的千克数。
【详解】76.28-36.2-36.2
=40.08-36.2
=3.88(千克)
答:一班比二班多收集3.88千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小数减法的实际问题,熟练掌握相关计算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3.13千克
【分析】根据小数加法的意义,用第一周吃的大米重量加上1.4,就是第二周吃的大米重量,然后再加上第一周吃的大米重量,即可求出两个周一共吃的大米重量。
【详解】5.8+1.4+5.8
=7.2+5.8
=13(千克)
答:两周共吃13千克。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求出第二周吃的大米重量。
4.0.45米
【分析】小兰身高+凳子高=书柜的高,即书柜的高-小兰身高=凳子高。
【详解】1.8-1.35=0.45(米)
答:凳子高0.45米。
【点睛】熟练掌握小数之间的加减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趣味数学》和《脑筋急转弯》或《漫画书》和《脑筋急转弯》。
【分析】将其中两本书的价钱相加,只要价格不超过14元即可;依此计算并解答。
【详解】6.68+5.55=12.23(元)
12.23<14
7.98+5.55=13.53(元)
13.53<14
答:她能买四本书的《趣味数学》和《脑筋急转弯》,也能买四本书中的《漫画书》和《脑筋急转弯》。
【点睛】熟练掌握多位小数的加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11.7元
【分析】一个足球是34.8元,一条裤子是33.5元,先计算出它们一共需要的钱,用加法计算,再用80元减去买一个足球和一条裤子一共需要的钱即可。
【详解】34.8+33.5=68.3(元)
80-68.3=11.7(元)
答:她还剩下11.7元。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的计算,熟练掌握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7.(1)够
(2)《昆虫记》和《童年》
【分析】(1)根据加法的意义,求出这三种书一共多少元钱,再和100元进行比较即可判定;
(2)找出两本书的价钱正好是50元的即可。
【详解】(1)25.38+24.62=50(元)
50+38.99=88.99(元)
88.99<100,够
答:她有100元,买这三本书够。
(2)25.38+24.62=50(元)
答:她买的是《昆虫记》和《童年》。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小数加法的实际应用以及小数大小的比较,找出题中所给的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即可。
8.2.45元
【详解】10-2.70-4.85=2.45(元)
答:售货员应该找回2.45元.
9.10.2元
【分析】根据题意义可知,如果再给小刚4.8元,给小强3.6元,加上余下的1.8元,他们两人还可以合买一本,说明一本《少年百科全书》的价格等于4.8+3.6+1.8=10.2元。
【详解】4.8+3.6+1.8
=8.4+1.8
=10.2(元)
答:这本《少年百科全书》10.2元。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10.0.65米
【详解】2.45﹣0.75﹣1.05
=1.7﹣1.05
=0.65(米)
答:这根桩打在泥中的长度是0.65米.
11.40元
【分析】先计算出花掉的钱数,即32.9+27.1=60元,进而用100元减去花掉的钱数,问题即可得解。
【详解】100-(32.9+27.1)
=100-60
=40(元)
答:奶奶还剩40元。
【点睛】先计算出花掉的钱数,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2.44.3元
【分析】根据减法的意义,用红包的钱数减去哥哥和姐姐抢的钱数就是剩下的钱数。
【详解】100-36.8-18.9
=63.2-18.9
=44.3(元)
答:妹妹抢了44.3元。
【点睛】本题考查小数减法,明确其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3.4.68吨
【分析】上午卖出的水果吨数+比下午少卖的吨数=下午买的吨数,上午卖的吨数+下午卖的吨数=全天一共卖的吨数,据此列式解答。
【详解】2.08+(2.08+0.52)
=2.08+2.6
=4.68(吨)
答:全天一共卖出4.68吨水果。
14.(1)18.42元
(2)够;计算见详解
【分析】(1)用电费的钱数减天然气的钱数即可,依此列式并计算。
(2)水费+电费+天然气费=水、电、气的总费用,依此列式并计算,再与张爷爷带的钱数进行比较即可。
【详解】(1)56.42-38=18.42(元)
答:天然气费比电费少18.42元。
(2)24.8+56.42+38
=81.22+38
=119.22(元)
119.22元<120元,够
答:张爷爷带120元缴水,电、气的费用,够。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多位小数的减法计算,以及应掌握小数的连加计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