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7 18:11: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案纸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①河西走廊位于中国西北部,因地处黄河以西形似走廊而得名,专指祁连山脉(走廊南山)与走廊北山(马鬃山、合黎山、龙首山)之间的呈东南—西北走向的狭长通道。它之所以能成为多元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通道,是由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所决定的。河西走廊南与青藏高原毗邻,北与蒙古高原接壤,东与黄土高原相会,西与塔里木盆地连接,地处四大地理单元的交汇地带。
②河西走廊东起乌鞘岭西侧的古浪峡,西至甘新交界的星星峡,东西长900余公里,南北宽数公里至100多公里不等。河西走廊地势南高北低,分为南部祁连山地、中部走廊平原、北部低山丘陵与荒漠四大地貌单元,内部除山地、河谷、冲积平原以及绿洲、湖泊外,大部分地区为沙漠戈壁。河西走廊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的干旱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燥,风沙频繁,冷热变化剧烈。祁连山的冰雪融水在走廊腹地形成了石羊河、黑河和疏勒河三大内陆水系。得益于这三大水系的灌溉滋润,河西走廊内部形成了武威、张掖—酒泉、玉门—敦煌—瓜州三大绿洲区,成为宜农宜牧的丰饶之地和名副其实的孔道。古代史籍中就有“河西殷富”“凉州之畜为天下饶”“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之说。
③在历史上,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河西走廊是众多民族迁徙的必经通道。费孝通先生将河西走廊及相邻地区称为西北民族走廊,德国学者费迪南德·冯·李希霍芬将其称为“民族交往的大道”。作为一条民族大通道,历史上先后有乌孙、月氏、匈奴、鲜卑、突厥、吐蕃、吐谷浑、回纥(鹘)、党项、蒙古族、回族以及汉族等几十个民族栖息于此。这些民族或辗转迁徙,或世代居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西北疆域,在交融与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多元一体格局,河西走廊成为“华夷交汇”之地。
④特殊的地理位置使河西走廊早在中西交流开启之际就成为古丝绸之路的襟带要冲。河西走廊是中国古代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是深刻认识人类交流与融通的典型样本。通过河西走廊,能够进一步理解人类文明交流的艰难历程、强大动力以及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⑤张骞通西域之所以被称为“凿空”,就在于这一空前壮举经河西走廊正式开启了中原与西域的官方交流和直接贸易。此后,汉朝通过捍卫道路畅通和安全,为过往使者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保障,增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政治互信,使河西走廊从此成为“开远夷,通绝域”的走廊和中外文化交流长河中最安全、最繁忙、最便捷的陆路通道。汉、唐、元、明、清等朝在河西走廊设有完备的驿站体系,以巨大的财政投入保障丝绸之路的正常运行。位于敦煌市的世界文化遗产悬泉置遗址出土的简牍文书,真实记录了汉朝为维护丝绸之路畅通与安全所付出的巨大努力。英国学者彼得·弗兰科潘认为:“河西走廊通向西部的帕米尔高原,高原以西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中国为一条横跨大陆的交流通道打开了大门———‘丝绸之路’就此诞生。”博望侯张骞不畏艰难险阻、开拓进取的英雄气概为后世所继承,一代又一代的使者、行旅在声声驼铃中艰难前行,互通有无,互学互鉴,成为持续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强大动力。
⑥河西走廊的阳关、玉门关、嘉峪关作为闻名天下的交通要塞,是古丝绸之路黄金段的重要节点,其与周边的城邮亭燧和边墙堡寨等防御工事共同构成了有力的保障体系,维护着丝绸之路的安全与畅通,使东西商贸往来与多元文化的交流融汇绵延不断。李希霍芬认为:“从中亚出发穿越沙漠和高山,经甘肃到广袤富饶的西安府山谷,这里曾多次生发出高级的文化,艺术与科学十分繁荣。”季羡林认为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以莫高窟为代表的敦煌文化延续近两千年,是世界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华文明与其他各民族文明交流融汇的结晶,是人类文明不断融会贯通的典范。敦煌文化彰显着文化包容、文化交融、文化共存、文化创新的精神品质和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深度诠释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
⑦对于河西走廊的重要地位和独特作用,学界用“战略支点”“多元互构”“互嵌”“卯榫”等概念来解读和阐释,有“国家走廊”“文化走廊”“民族走廊”“交通走廊”“战略要道”“过渡地带”“十字路口”“绿洲桥”“连通器”“黄金路段”等不同称呼。以上不同说法都指向河西走廊“通”的特性。
(摘编自田澍《河西走廊:联通与融通》)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河西走廊的得名有两大原因:一是其地理位置在黄河以西;二是其是一条狭长通道,处在四大地理单元的交汇地带。
B.河西走廊大部分地区是沙漠戈壁,气候干旱,除了三大绿洲区以外,很难耕种畜牧。因此,河西走廊自古贫困落后。
C.汉朝曾投入了巨大的财政资金来保障丝绸之路的正常运行,这在敦煌市悬泉置遗址出土的简牍文书中有真实的记录。
D.敦煌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敦煌文化能彰显中华民族博采众长的文化自信,因此它能够深度诠释丝绸之路精神。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凿空”意为开通,张骞出使西域被称为“凿空”,是指其开通了中原与西域的官方交流和直接贸易,对人类文明进步具有开创性意义。
B.文中引用季羡林的论断是为了证明作为四大文化体系之一的中国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四大文化体系的交汇地点也在中国的观点。
C.因为河西走廊具有独特的地理位置,所以中国历史上重要朝代几乎都把它视为必争之地,它是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发展的重要保证。
D.“卯榫”本指建筑木构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学界用此概念解读和阐释河西走廊的地位和作用,利用了不同文化间的共通性,非常形象生动。
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三段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汉武帝在河西走廊移民屯田,修筑长城,建立邮驿体系。
B.隋炀帝在青海、新疆设郡,在张掖召见西域各部首领。
C.元世祖创立帝师制度,册封西藏高僧萨班的侄子为首任帝师。
D.明孝宗利用嘉峪关,闭关绝贡,向吐鲁番施压,震慑四方。
4.本文摘编自《河西走廊:联通与融通》,标题中“联通”和“融通”分别指什么 请结合文本分析。(4分)
5.新时期的“一带一路”建设就根植于古丝绸之路,如何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发挥河西走廊的作用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认识。(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雷雨(节选)
曹禺
片段一
[四凤端茶,放朴园前。]
周朴园 四凤,———(向四凤)叫你给太太煎的药呢
鲁四凤 煎好了。
周朴园 为什么不拿来
鲁四凤(看蘩漪,不说话)
周蘩漪(觉出四周的征兆有些恶相)她刚才跟我倒来了,我没有喝。
周朴园 为什么 (停,向四凤)药呢
周蘩漪(快说)倒了。我叫四凤倒了。
周朴园(慢)倒了 哦 (更慢)倒了!——(向四凤)药还有么
鲁四凤 药罐里还有一点。
周朴园(低而缓地)倒了来。
周蘩漪(反抗地)我不愿意喝这种苦东西。
周朴园(向四凤,高声)倒了来。[四凤走到左面倒药。]
周 冲 爸,妈不愿意,你何必这样强迫呢
周朴园 你同你母亲都不知道自己的病在哪儿。(向蘩漪低声)你喝了,就会完全好的。(见四凤犹豫,指药)送到太太那里去。
周蘩漪(顺忍地)好,先放在这儿。
周朴园(不高兴地)不。你最好现在喝了它吧。
周蘩漪(忽然)四凤,你把它拿走。
周朴园(忽然严厉地)喝了它,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
周蘩漪(声颤)我不想喝。
周朴园 冲儿,你把药端到母亲面前去。
周 冲(反抗地)爸!
周朴园(怒视)去!
[周冲只好把药端到蘩漪面前。]
周朴园 说,请母亲喝。
周 冲(拿着药碗,手发颤,回头,高声)爸,您不要这样。
周朴园(高声地)我要你说。
周 萍(低头,至周冲前,低声)听父亲的话吧,父亲的脾气你是知道的。
周 冲(无法,含着泪,向着母亲)您喝吧,为我喝一点吧,要不然,父亲的气是不会消的。
周蘩漪(恳求地)哦,留着我晚上喝不成么
周朴园(冷峻地)蘩漪,当了母亲的人,处处应当替孩子着想。
周蘩漪(四面看一看,望望朴园,又望望周萍。拿起药,落下眼泪,忽而又放下)哦!不!我喝不下!
周朴园 萍儿,劝你母亲喝下去。
周 萍 爸!我——
周朴园 去,走到母亲面前!跪下,劝你的母亲。[周萍走至蘩漪面前。]
周 萍(求恕地)哦,爸爸!
周朴园(高声)跪下!
[周萍望着蘩漪和周冲;蘩漪泪痕满面,周冲全身发抖。]
周朴园 叫你跪下![周萍正向下跪。]
周蘩漪(望着周萍,不等周萍跪下,急促地)我喝,我现在喝!(拿碗,喝了两口,气得眼泪又涌出来,她望一望周朴园的峻厉的眼和苦恼着的周萍,咽下愤恨,一气喝下)哦……(哭着,由右边饭厅跑下)
片段二
周朴园 什么
鲁大海 他!我的儿子
鲁侍萍 他的脚趾头因为你的不小心,现在还是少一个的。
周朴园(冷笑)这么说,我自己的骨肉在矿上鼓动罢工,反对我!
鲁侍萍 他跟你现在完完全全是两样的人。
周朴园 他还是我的儿子。
……
[仆人领着大海进,大海站在左边,三四仆人立一旁。]
鲁大海(见侍萍)妈,您还在这儿
周朴园(打量大海)你叫什么名字
鲁大海(大笑)董事长,你不要同我摆架子,难道你不知道我是谁么
周朴园 你 我只知道你是罢工闹得最凶的工人代表。
……
周朴园 好,那我把那复工的合同给你瞧瞧。
鲁大海(笑)你不要骗小孩子,复工的合同没有我们代表的签字是不生效力的。
周朴园 哦,(向仆人)合同!(仆人由桌上拿合同递他)你看,这是他们三个人签字的合同。
鲁大海(看合同)什么 (慢慢地,低声)他们三个人签了字。他们怎么会不告诉我就签了字呢 他们就这样把我不理啦
周朴园 对了,傻小子,没有经验只会胡喊是不成的。
鲁大海 那三个代表呢
周朴园 昨天晚车就回去了。
鲁大海(如梦初醒)他们三个就骗了我了,这三个没有骨头的东西!他们把矿上的工人们卖了。哼,你们这些不要脸的董事长,你们的钱这次又灵了。
周 萍(怒)你混账!
周朴园 不许多说话。(回头向大海)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鲁大海 开除了
周 冲 爸爸,这是不公平的。
周朴园(向周冲)你少多嘴,出去![周冲愤然由中门下]
文本二:
话剧导演的主要工作是从文本出发,分析、解构剧本,帮助演员了解、理解和“消化”整个故事和情节脉络,把握剧中人物的发展方向。演员对剧中人物的创造是从想象开始的,而导演则需要通过诠释剧本来帮助演员进行这一想象的过程,让其真实地体会到自己的角色,从而使得角色有血有肉地在规定情境之中“诞生”出来,能够真实地感知和反映人物应有的状态和情绪。
演员表演的节奏主要体现在语言和动作两个方面。语言的节奏变化体现在台词上,而动作则是指演员的肢体动作。就语言节奏而言,话剧导演应深度剖析文本,帮助演员深刻体会剧中角色,找到特定角色的特定性格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反应,从而使得语言节奏更加准确,在兴奋时加快语速、在发怒时提高音调等等,使得人物的语言在符合其内心情感的同时又富于生活气息,这样才能将角色“演活”。就动作节奏而言,其本质与对语言节奏的把握一脉相承,有所不同的是还需注意角色的舞台行动是否“像人”,即是否符合现实生活中人们行动的客观规律。
(摘编自邓昊《话剧导演创作初探————如何帮助演员完善舞台表演》)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蔡漪采用拖延、让四凤拿走药等方式拒绝喝药,但最终在周朴园和周萍的劝说下,万般无奈、含泪悲愤地把药喝了。
B.“喝药”原本是一件很普通的生活小事,但在周家却最终演变成全面的矛盾冲突,由此可以看出周家家庭关系的扭曲。
C.周冲为蔡漪说情,为鲁大海打抱不平,他天真无畏的形象与周萍不敢违抗父命、懦弱妥协的形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D.周朴园对家人实行封建家长制,说话随处带有命令口吻,不容许家人挑战他的权威,表现出绝对的专制和极端的冷酷。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片段一“喝药”这一情节中,四凤是一个功能性的角色,她没有鲜明的面目、典型的个性,但在情节发展中却起到重要作用。
B.片段一中蔡漪的“倒了”“不愿喝”“不喝”等字眼不断刺激周朴园“倒了来”“喝了它”的步步紧逼,这便是戏剧语言动作性的体现。
C.片段一中“喝了它,不要任性,当着这么大的孩子”这句话隐含着潜台词,言外之意是“当母亲的人应当替子女着想,保重自己身体”。
D.片段二中“笑”“慢慢地,低声”“如梦初醒”这些舞台说明,生动地描写出鲁大海看到复工合同前后的心理变化,体现他稚嫩的个性。
8.文本一主要展现了哪几类矛盾冲突 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4分)
9.学校将进行《雷雨(节选)》的排演。如果你是导演,你将从哪些方面对演员进行指导,使演员完善舞台表演 请结合文本二,以周朴园为例进行说明。(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谏逐客书
李斯
①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人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从,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②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
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 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缺是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说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昭》《虞》《武》《象》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 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③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问,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④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10.下列句子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例句:西取由余于戎
A.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B.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D.夫晋,何厌之有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遂散六国之从”中的“从”同“纵”,合纵,是六国联盟抗秦的策略。
B.“五帝三王”,其中“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和虞舜,“三王”指夏禹、商汤和周武王。
C.“来丕豹、公孙支于晋”中的“来”为使动用法,与“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的“从”用法不同。
D.黔首,战国时期和秦代对平民的称呼,含义与当时常见的民、庶民相同。如《侍坐章》中的“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斯作《谏逐客书》,针对秦王驱逐客卿的政令发表意见,意在劝说君王收回成命。
B.作者极力铺陈秦王所喜好的珍宝等,表面是赞美秦国富足,实则是在批评秦王声色误国。
C.本文以秦王所好类比,以珍宝、美女、音乐设喻,反复论证非秦国所产便排斥的荒谬,选取的标准应该快意、适观,有益于人。
D.文章以“取人”与上文“选物”作比较,突出“取人”不可“不问可否,不论曲直”一概逐之的不可取。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2)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人民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14.秦王看了李斯这篇《谏逐客书》后,“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请从所持立场和论证方法等角度简述这篇文章能够令秦王接受的原因。(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虚实交错,今昔对照,通过阔大的时空领域抒发早年抱负至今未实现之情。
B.颔联用夸张手法极写水面的宽阔和水的力量,意境宏丽,雄跨今古。
C.颈联自叙身世,于诗境极闷极狭的突变与对照中,表现自己的处境凄凉落寞,是诗歌意旨所在。
D.尾联笔锋一转,凝聚着诗人对国家时局的忧虑,深刻地显示出杜甫晚年的精神痛苦。
16.颔联写在岳阳楼上看到的雄奇壮观景象,颈联写的却是自己身世的孤苦和处境的凄凉。两者对于表达中心思想分别有什么作用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曾皙的志向是:在暮春三月和好友一起在沂水沐浴,然后“ , ”。
(2)《桂枝香·金陵怀古》“ , ”两句,写出了诗人登高望远时所看到的开阔高远的深秋金陵江山景象。
(3)学习了张孝祥的《念奴娇·过洞庭》后,小桢被词人的高洁忠贞所感动,选取了上片“ ”与下片“ ”两个语意相近的句子组合作为人生座右铭,立志成为光明磊落、心地纯洁的人。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俗话说“小酌怡情,大饮伤身”,如何掌握好度 一起来看古人能控制酒量的“智能杯”————公道杯。
公道杯整体釉色青翠,由杯和托两部分组成,杯与杯托的外腹部均刻有划花菊瓣纹,鸡笼式杯座凸印缠枝莲纹,寓意“清廉”。
这只杯子最有特色的地方,是杯中有一位老人(即“公道佬”),这也是公道杯得名的原因。与其他杯子不同,① :当向杯中注酒时,如果只有八分满,即可品尝到美酒;但若酒高过“公道佬”的胸部,杯中之酒则迅速从杯内泄光,流到下面承接的杯托之中。
原来,“公道佬”体内有一根倒U形管,② 。低的一端是出水口,穿过杯底与杯外的大气连通;高的一端是进水口,通过暗口与杯中的美酒相连。当公道杯内液体高过倒U形管的顶端时,容器内的液体会持续通过倒U形管,从充满液体的高的进水口一端向低的出水口流出。蕴含物理原理的公道杯也就因此被用来讲述“( )”的道理。
③ ,酒里彰显中庸。小小的杯子,集科学、哲理与情趣于一身,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18.将下列句子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有若无,实若虚B.其进也锐,其退也速
C.满招损,谦受益D.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活中最常见的光是太阳光,它是一种由多种波长的光组成的混合光。当太阳光照射到地球时,其实已经在大气中衰减了,所以照射到地球上的太阳光并没有那么强烈。
但是激光不同,激光只能输出一个颜色的光波,颜色非常纯净。①激光的能量很强,②从起始点出发,如果传输过程中没有遮挡就不会停止;③且其方向性明确,光源不会在传播过程中出现散射的情况,准直性高。④你可能不敢相信,激光的亮度可能比太阳光的亮度还要强。(A)直射人的眼睛可能会使视网膜被损坏,如果长时间被激光照射还可能造成失明。
对于参加演唱会的粉丝们来说,现场动听的歌声让人 ,不少人想通过拍照或录像的方式记录精彩时刻。(B)与此同时,一些场馆为了防止版权不受侵害,会在演出开始前使用激光照射现场以示警。在其他场景下,镜头也有可能受到激光照射而损坏。比如夜间的灯光秀、激光笔等等,都可能是让镜头损坏的“ ”。
20.“这就导致受到激光照射的地方光照强度很高。”这句话出现的位置,最恰当的是( )(3分)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1.请在文中画横线的两处填入恰当的成语。(4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AB两句表述不当,请作修改。(4分)
四、写作(60分)
23.请以“又是一年春草绿”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①立意自定。②不少于800字。③不得抄袭。④卷面整洁。
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3分)C(A.“处在四大地理单元交汇地带”不是河西走廊得名的原因;B.“自古贫困落后”错,“孔道”“河西殷富”等表明河西走廊整体是丰饶的;D.原文不存在因果关系。)
2.(3分)B(文中引用季羡林的论断应该是要证明与河西走廊密切相关的敦煌和新疆地区是世界四个文化体系汇聚的中心的观点。)
3.(3分)D(文章第三段围绕河西走廊是民族交融之地展开论述,ABC三项都有利于民族的和谐发展,D项属于民族对立。)
4.(4分)①联通是指河西走廊的地理位置,它联通着青藏高原、蒙古高原、中原和西域四大地理单元;②融通是指河西走廊的作用和地位,它是经济贸易融合互利、民族交融互通、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通道。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5.(6分)①加强对河西走廊的保护和建设,保证河西走廊的贸易畅通;②推进我国的民族政策,加强河西走廊的民族互信与民族融合,保证民心相通;③加强河西走廊的文化遗产保护,保证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通。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3分)A ( “在周朴园和周萍的劝说下”错误,是周朴园借两个儿子周冲与周萍向周繁漪侧面施压,从而逼迫周繁漪喝药。)
7.(3分)C(“言外之意是‘当母亲的人应当替子女着想,保重自己身体’”错误,应是“不保重身体,也应当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样子”。)
8.(4分)①周朴园与蘩漪的冲突:封建专制主义与个性解放思想的矛盾斗争。②周朴园与鲁大海的矛盾冲突: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阶级斗争。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9.(6分)①从故事和情节脉络上帮助演员把握周朴园这一角色,明确其封建家长和资本家这双重身份。②从语言上指导,如面对蘩漪的反抗,要用提高音调展现发怒的状态。③从动作上指导,如手指四凤这一动作应该是有力的,展现他的专横。
(评分建议: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赋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10.C 例句与C项都是介宾短语后置句。A项为判断句,B项为否定句中宾语前置,D项为疑问句中宾语前置。
11.C “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中的“从”为使动用法,使……跟从。用法相同。
12.B “实则是在批评秦王声色误国”错,目的是同秦王对待客卿的态度进行比较,指出秦王用物跟用人态度的矛盾。
13.(1)因此,泰山不舍弃任何土壤,所以能那样高大;河海不舍弃任何细流,所以能那样深广。(4分)(“ 是以”“让”“择”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 既然这样,那么(您)看重的只是美色、音乐、珠宝、玉器,而轻视的却是百姓。这不是用来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策略。
(“然则” 1分;“重”1分;“此非……也”,判断句1分;句意通顺1分)
14.①立场上,从秦国立场出发,为秦国能“跨海内、制诸侯”着想而发的言论,使秦王乐于接受;②论证上,使用对比论证法,使秦王能够清晰地认识到用客之利与逐客之弊,令秦王折服。
15.C 写孤舟老病之身,并不是本诗意旨。
16.①颔联写洞庭湖的壮阔,衬托了作者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洞庭湖的阔大与作者胸襟的博大,可谓相得益彰;②颈联写个人的不幸遭遇,但是在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之间,作者却置个人于度外,从而更加突出了作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情感。
(评分建议: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17. (1)风乎舞雩 咏而归(2)千里澄江似练 翠峰如簇(3)表里俱澄澈 肝肺皆冰雪
(评分建议:每句1分。错1字该句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 C 语段内容围绕“公道杯”的工作原理展开,八分满是其特点,过满则溢,有度则可品尝美酒。
A.不恰当,语出《论语·泰伯》,曾子用虚实关系讲求学境界。有学问像没有学问一样,满腹知识像空无所有一样。B.不恰当,语出《孟子·尽心章句上》,意思是如果前进太猛,那么后退也会很快,意为欲速而不达。C.恰当,语出《尚书·大禹谟》“满招损,谦得益”,意思是骄傲自满招致受损,谦虚谨慎会得到益处。D.不恰当,语出《道德经》,意思是长和短是互相参照而体现其差异,高和下是相互对比而确定其高低,为世间万物相互转化的规律。
19. ①公道杯永远倒不满 ②开口一端低一端高 ③杯中诠释公道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处,依据冒号之后的两个并列分句,“如果只有八分满,即可品尝到美酒”“但若酒高过‘公道佬’的胸部,杯中之酒则迅速从杯内泄光”,可知杯中的酒是永远倒不满的,所以此处可填“公道杯永远倒不满”。②处,依据后文解释的U形管两端的设计,“低的一端是出水口”“高的一端是进水口”,可知U形管的两端一低一高,所以此处可填“开口一端低一端高”。③处,对应参考后一句“酒里彰显中庸”,该两句相互对称,文段的话题是“公道杯”,故可以填“杯中”,和“酒里”对应,填“诠释公道”和“彰显中庸”对应,所以此处可填“杯中诠释公道”。
20. D 第③句“且其方向性明确,光源不会在传播过程中出现散射的情况,准直性高”,是说激光的准直性高,而“这就导致受到激光照射的地方光照强度很高”中的“这”指的就是激光的准直性高这一特点,故这句话应放在第④处,正好与后句“激光的亮度可能比太阳光的亮度还要强”衔接紧密。
21. 示例:流连忘返/恋恋不舍/心潮澎湃 罪魁祸首
第一空,语境是说现场动听的歌声让粉丝们舍不得离开,或让他们心情非常激动,故填写“流连忘返”“恋恋不舍”“心潮澎湃”。流连忘返:留恋不止,忘了回去。原本指因迷恋于游乐,而忘了回去。现多指因留恋美好的景物或事物而舍不得离去。恋恋不舍:原形容极其爱慕,不能丢开。现多形容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心潮澎湃:心里像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第二空,语境是说夜间的灯光秀、激光笔等都可能是让镜头损坏的主要原因,故填写“罪魁祸首”。罪魁祸首:指作恶犯罪的头目,也指灾祸的主要原因。
22. A句后一分句改为“眼睛如果长时间被激光照射还可能失明”,或“长时间照射还可能造成失明的后果”。B句改为“因此,一些场馆为了防止版权受侵害”。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句,后一分句“如果长时间被激光照射还可能造成失明”成分残缺,两种改法:一种改为“眼睛如果长时间被激光照射还可能失明”,另一种改为:“长时间照射还可能造成失明的后果”。B句,“与此同时,一些场馆为了……”不合逻辑,前句“不少人想通过拍照或录像的方式记录精彩时刻”和后句之间是因果关系,故应把“与此同时”改为“因此,一些场馆……”;“防止版权不受侵害”否定失当,应删除“不”。
四、写作(60分)
23. 参照2023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