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综合复习训练(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必修2生物与环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章群落及其演替综合复习训练(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必修2生物与环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5-17 20:38: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 综合复习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生态学家对某地云杉林中四种林莺的生态需求进行了研究,四种林莺主要觅食位于树皮和树叶上的植食性昆虫,觅食部位如下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种类 觅食对象所在部位
栗颊林莺 树顶新生针叶区、嫩芽区
黑喉绿林莺 中上部新生针叶区、嫩芽区、较老针叶区
栗胸林莺 老针叶区、无地衣区、有地衣覆盖的中层枝条区
黄腰白喉林莺 无地衣区、有地衣覆盖的较低树干与中层枝条区
A.该地云杉林中四种林莺的全部个体构成了一个种群
B.栗颊林莺与黑喉绿林莺觅食部位的差异可以减弱种间竞争
C.研究栗胸林莺的生态位还包括天敌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D.林莺属于次级消费者,可以加速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进行
2.东亚飞蝗是一种农业害虫,如何有效控制和防治东亚飞蝗的繁衍和扩散,一直是科学家们研究的重点之一。蝗卵的死亡原因有干瘪、霉烂及寄生三种,研究人员对3月降水量与越冬蝗卵霉烂死亡率的关系进行分析,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利用寄生关系使越冬蝗卵大量死亡,属于生物防治
B.出生率和死亡率是东亚飞蝗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降水量等环境因素属于影响蝗虫种群的密度制约因素
D.若某年3月降水量多,则该年爆发蝗灾的概率较大
3.在500mL的烧杯中加入含单细胞藻类M和N的池塘水,并向其中投入适量的草履虫。一段时间后发现藻类M和N的数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草履虫喜欢吃藻类N
B.没有草履虫时,藻类N的竞争力比藻类M弱
C.单独培养时,藻类N的K值是150个
D.在a点时,藻类M、N的出生率不一定相同
4.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分为不同类型。在不同的群落中,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不尽相同。以下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爬行动物往往以尿素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
B.森林生物群落中的阴生植物叶绿体颗粒小,呈浅绿色
C.全年高温,湿润的热带雨林中乔木往往有板状根,树的分支发达
D.分布于我国华北等地的落叶阔叶林夏季枝叶茂密,呈绿色,冬季则树叶枯落;树冠发达,林冠往往整齐;芽具有鳞片,树皮厚
5.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选项有(  )
①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②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③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时,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
④热带雨林的花多数是风媒花
⑤弃耕的农田一定会演替形成森林
⑥芦苇是湿地的优势物种,与其和浮萍等植物在竞争阳光时处于优势有关
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6.为研究退耕还林的群落演替规律,利用“把同一时间内的不同群落当作同一群落不同演替阶段”原理,调查随退耕年限的变化,群落中不同植物类群的物种数变化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在第二年人工种植乔木,草本植物的物种数的峰值会推迟
B.随着退耕时间的延长,群落对光能等环境资源的利用更充分
C.群落演替过程中,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形成提供了适宜条件
D.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群落演替主要表现为植物的更替
7.土壤是无数小动物的家园,常见的有蜘蛛、鼠妇、蜈蚣、马陆、蚯蚓,以及多种昆虫,等等。若要对某未知土壤的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进行研究,描述正确的是(  )
A.不可用目测估计法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
B.吸虫器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大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可利用土壤小动物的趋光、避高温等特性对土壤中的动物进行收集
D.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
8.自然界中常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生态学家高斯利用三种不同的草履虫:双小核草履虫(a)、大草履虫(b)和袋状草履虫(c),做了两组实验:一是把a、b放在某个容器中混合培养,结果如图1;二是把b和c放在某个容器中混合培养,结果如图2。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a、b两种草履虫的生态位重叠明显
B.b、c两种草履虫的生态位重叠区域较少
C.生态位重叠往往与种间竞争是密切相关的
D.即使资源丰富,若两物种间发生生态位重叠也会对双方造成不利影响
9.科研人员对某地被毁灭的自然群落演替到稳定状态的过程进行了45年的追踪研究,调查各种植被类型及其丰富度的变化情况,部分统计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自然群落的演替速度较裸岩快,原因是受到了人为干扰的作用
B.该地各植被在不同高度上的分布体现了种群的垂直结构
C.该地演替到第35年左右达到稳定,此后群落中的物种组成可能发生改变
D.根据不同类型的植物丰富度推测,该地区稳定后的群落类型是草原
10.生态生化学研究发现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相互作用——化感作用,比如,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分泌物对环境中其他植物或微生物产生有利或不利的作用。这种作用广泛存在于植物群落中,对群落的结构、演替、生物多样性等存在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化感作用让植物群落中难以出现多物种共存现象
B.利用化感作用可以对农作物病害等进行有效防治
C.群落中某一种群形成特定的生态位可能与化感作用密切相关
D.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的化感作用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
11.生态位是群落研究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群落生态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群落因其中不同生物的生态位不同而使其更快达到相对平衡状态
B.觅食生态范围较宽、食物种类较多的动物种群更不易被淘汰
C.调查某种植物的生态位应调查其在区域内的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内容
D.每种生物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不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12.为了研究和保护我国东北地区某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研究人员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获得了该保护区内某些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的相应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标记重捕法相比,采用该技术进行调查对东北豹的生活干扰相对较大
B.研究人员使用该技术调查东北豹的种群数量时,所用到的方法是样方法
C.保护区内华南虎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是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D.该技术不可用于调查该保护区内某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的老年个体数和幼年个体数
13.烟粉虱是农业主要害虫之一,对化学农药抗性较强。烟粉虱的发育依次经历卵、1龄若虫、2~3龄若虫、4龄若虫和成虫,烟盲蝽主要捕食烟粉虱的若虫和成虫。研究人员将两种不同虫态的烟粉虱置于同一培养皿中,测试烟盲蝽的猎物选择偏好,部分实验结果如下表。
组别 烟粉虱虫态 被捕食量(只)
猎物1(30只) 猎物2(30只) 猎物1 猎物2
1 2~3龄若虫 1龄若虫 15.0±3.0 9.5±1.9
2 4龄若虫 18.3±3.0 6.8±1.2
3 成虫 24.3±1.7 1.8±0.5
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可通过标记重捕法统计存活猎物数量,再计算出被捕食量
B.烟盲蝽对烟粉虱的捕食存在明显偏好,更偏好2~3龄若虫
C.烟盲蝽与捕食烟粉虱卵的天敌联合使用可增强防治的效果
D.利用天敌进行防治既能减轻烟粉虱危害又能避免化学污染
14.间作指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早在西汉年间,《氾胜之书》中已有关于瓜豆间作的记载,明代以后麦豆间作、棉薯间作等已较为普遍。下列关于间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不同高度的农作物进行间作,充分利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提高了对阳光的利用效率
B.在麦田、瓜地中间作豆类植物,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体现了种间关系中的“互利共生”
C.进行间作的两种植物之间,生态位往往高度重叠,形成较为激烈的种间竞争
D.棉薯进行间作,可以错开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增加农田光合作用的总时间
15.黔金丝猴和藏酋猴为梵净山同域分布的两个物种。为了研究二者的生态位分化关系,在梵净山保护区进行野外监测,调查结果如图。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梵净山的黔金丝猴和藏酋猴存在生殖隔离
B.结果显示黔金丝猴活动高峰早于藏酋猴约2小时
C.结果表明两种猴在觅食策略上未实现生态位分化
D.每种生物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16.在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中,某小组设计的采集小动物的装置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对不知名的小动物可记为“待鉴定××”,并记录下其特征
B.采集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性
C.金属筛网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
D.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
二、多选题
17.轮叶黑藻(冠层型水草)在富营养条件下,能迅速生长覆盖水面,对于密刺苦草(草甸型水草)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有人开展不同密度团头鲂对轮叶黑藻和密刺苦草的影响研究,结果如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轮叶黑藻的遮蔽作用会引起水体底层缺氧
B.密刺苦草可能生活在更深的水层
C.结果表明团头鲂只取食轮叶黑藻
D.据图推测该水体中团头鲂的K值约为1尾·m-2
18.生态位是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可分为基础生态位和实际生态位。前者是指物种所能栖息的理论上的最大空间,即在没有竞争和捕食的胁迫下,能够在更广的条件和资源范围内得到生长繁殖;后者是物种实际占有的空间。下图是某地区三种动物觅食活动的时间分布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气候适宜、空间充足的条件下,三种生物占据的生态位为基础生态位
B.三种动物活动时间不同,减少生态位重叠,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研究某动物的生态位,不止研究其活动规律,还需要研究它的食物、天敌等因素
D.三种动物只在特定的时间段活动有利于对当地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
19.生态位重叠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生态位相似的物种生活在同一空间时分享或竞争共同资源的现象。为了研究不同种鸟类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科研工作者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对三个鸟类种群B1、B2和B3的生态位重叠指数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所示。生态位重叠指数越大,表明不同物种或分类间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越高。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物种 B1 B2 B3
B1 - 0.11 0.55
B2 - - 0.22
A.调查三种鸟类的生态位时,需研究相关食物、天敌等
B.三种鸟类之间长时间的竞争一定会使其生态位重叠程度增大
C.据表格数据可知,B2和B3两种鸟类之间的竞争最激烈
D.三种鸟类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有利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20.因过度放牧造成某草原生物多样性的丧失,通过不断地种植耐旱、抗风沙能力强的植被控制流沙,生态环境得以逐步恢复。如图表示生态恢复过程中,该草原群落类型的演替及其植物种类数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群落演替过程中,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分层现象能提高对光能、空间的利用率
B.该草原恢复过程中群落的物种增多,营养结构变复杂
C.该草原群落演替一般是一个种群代替另一个种群的过程
D.物种丰富度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三、非选择题
21. 《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于2023年4月 1日起施行,这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研究者基于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的一项野外增温实验平台,进行了气候变暖与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环境保护的相关研究。
(1)湿地生物群落区别于海洋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为 。红嘴鸥是黄河三角洲常见的一种越冬鸟一般在春季繁殖,研究人员要研究该鸟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 等。
(2)冬季时决定黄河三角洲的红嘴鸥越冬种群大小的是 (多选)
A.出生率 B.死亡率 C.迁入率 D.迁出率
(3)研究者在2015年11月到2020年11月期间,模拟增温使土壤温度显著提高2.4℃。下图数据表明 。
据研究在增温样地的大部分年间,优势种由芦苇转变为碱篷。科研人员判断某些物种是优势种的依据是 。
22.蛇岛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主要分布着我国特有的物种蛇岛蝮,同时也是东北亚大陆候鸟迁徙的主要通道。由于蛇岛蝮缺少天敌和淡水资源,仅以每年春秋两季迁徙经过蛇岛的小型鸟类作为主要的食物来源,因此食物和生态因子成为限制蛇岛蝮种群数量的主要因素。
(1)蛇岛岩石裸露,从主峰山脊延伸下降,形成6个沟系,其中栾树林主要分布在各沟的阳坡,草甸分布在海拔100米以上的山脊,这体现了蛇岛群落的 结构。
(2)某年科研人员用标记重捕法调查了蛇岛蝮的种群数量,初次捕获5796条,并做上标记,重捕条数为5339条,其中标记个体为1855条,则种群数量的估算值为 条(四舍五入取整数)。
(3)自从建立保护区以来,蛇岛始终处于封闭状态,因此蛇岛蝮种群符合“”形曲线增长的规律,经过近40年的调查发现,种群数量已经接近环境容纳量,根据已有数据并利用模型模拟理想环境中未来60年内蛇岛蝮种群的数量变化,结果如图甲所示。则在40年的调查过程中,蛇岛蝮种群的增长率的变化趋势是 ,未来60年,限制蛇岛蝮种群数量上升的因素主要有 。
(4)从蛇岛蝮的分布上看,蛇岛蝮在不同生境中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并略有季节变化。如图乙所示,蛇岛蝮在灌丛分布较多;但研究发现蛇岛鸟类大多在灌丛与树林的边缘活动,灌丛和树林内部鸟类较少,结合上文推测蛇岛蝮在灌丛内部的数量很 ,密度 。秋季时,草甸中的草比春季时更茂盛,而蛇的数量有所下降,而灌丛中蛇的数量有所增加,推测原因可能是 。
(5)蛇岛蝮捕猎时可以通过颊窝的感热细胞,准确地探测到外界的热力,然后通过三叉神经发出神经冲动产生信号,传递到大脑的视觉四叠体,大脑再根据热力的分布产生猎物的完整影像,蛇岛蝮通过热成像系统捕猎,用到了生态系统的 信息,体现了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
23.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动植物种类丰富。某湖泊湿地中植物有挺水植物(芦苇为主)、浮水植物、沉水植物(黑藻、苦草等),还有大量的浮游藻类,受周围工厂排污和生活污水的影响,导致该湖泊水质变差,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的现象。
(1)该湖泊的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浮游藻类形成了群落的 结构,该结构的形成与 有关,这是群落中 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2)河蚬能通过滤取水中微小生物和有机碎屑为食,使水质变清;科研人员设计了不同河蚬密度的实验以研究河蚬对富营养化水体的改善效果,结果如图1所示(注:TN、TP分别表示水体总氮量和总磷量)。据图1可得出结论: 。
(3)调查发现,在水质铰差、水体混浊,富营养化的水体中沉水植物较少。科研人员通过进一步实验,探究不同河蚬密度对沉水植物数量的影响,结果如图2。
a.随河蚬密度的增大,引起沉水植物数量逐渐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b.由以上实验可推测,河蚬对富营养化水体改善的作用机理是: 。
24.为探究外来物种入侵的原因,研究者在加拿大一枝黄花(SC)入侵地以其入侵不同阶段的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对本土植物物种常见优势种的生态位变化进行了定量分析,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表:不同入侵梯度样地中常见本土植物的生态位宽度
本土植物物种 SC入侵梯度(株数/m2)
0 5月7日 11月13日 >18
①野老鹳草 0.6753 0.4864 0.3955 0.1991
②禺毛茛 0.2 0.3827 0.3997 0.4894
③天胡荽 0.2982 0.3476 0.3816 0.4503
④蛇含委陵菜 0.3875 0.4727 0.4869 0.5878
⑤细柄草 0.6979 0.6864 0.7885 0.8715
⑥白茅 0.7695 0.5438 0.466 0.3839
⑦雀稗 0.8876 0.4648 0.281 0.1993
(1)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 ,可用丰富度反映其数量。
(2)由表中数据可得,随SC入侵密度逐渐增加, (填表中序号)的生态位宽度明显减少,这说明 。
(3)研究者测量了上述几种植物体内氮元素的含量,发现SC体内氮元素含量远高于生态位宽度明显减少的植物,据此可初步推测SC能成功入侵的原因是 。为进一步验证该推测,科研人员探究了氮元素(用铵态氮处理,单位:mmol·L-1)对SC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影响,部分结果如下图(对照组用10mmol·L-1铵态氮处理)所示。
实验结果表明,SC能成功入侵的机制是: ,从而提高自身的环境适应能力。
(4)相关部门接收到SC的举报信息后,一般采取的措施为在其种子成熟前连根拔出,分析其原因为 。
25.捕食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种间关系。在自然界中,有些捕食者种群和猎物种群的数量变化呈现如图所示的周期性波动。
(1)捕食是 的现象,研究捕食者和猎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属于 水平的研究。
(2)图中a之后的一段时间,捕食者种群数量下降,主要原因可能是猎物种群数量减少导致捕食者的 加剧。
(3)捕食对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根据捕食者为泛化种(可吃多种类型的食物)还是特化种(仅摄取一种类型的食物)而不同。对于泛化种来说,捕食通常可以 (填“提高”或“降低”)物种多样性;对于特化种来说,根据被捕食的物种是优势种还是劣势种而有所不同:如果被捕食的是 ,则捕食能提高物种多样性,反之,物种多样性会呈现下降趋势。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
【分析】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详解】A、根据题干,该地云杉林中四种林莺的生态需求不同,属于不同物种,应该分属于不同种群,A错误;
B、栗颊林莺与黑喉绿林莺觅食部位既有相同部位也有不同部位,这种觅食部位的差异可以减弱种间竞争,B正确;
C、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研究动物的生态位包括其食物、天敌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C正确;
D、林莺觅食位于树皮和树叶上的植食性昆虫,属于次级消费者,消费者可以加速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进行,D正确。
故选A。
2.A
【分析】据图分析,降水量越多,越冬蝗卵霉烂死亡率越大。
【详解】A、利用寄生、捕食等种间关系可以用于生物防治,因此利用寄生关系使越冬蝗卵大量死亡,属于生物防治,A正确;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B错误;
C、环境因素对种群的作用强度与该种群的密度无关,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C错误;
D、据图可知,若3月降水量多,则蝗卵霉烂死亡率高,所以推测爆发蝗灾的概率较小,D错误。
故选A。
3.D
【分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详解】A、由烧杯中两种藻类数量变化可知,当存在草履虫时,藻类M数量一直在下降,而藻类N的数量在增加,表明草履虫喜欢吃藻类M,藻类N与藻类M的竞争作用减弱,使得藻类N的生长情况好转,A错误;
B、图中只有草履虫存在时藻类数量变化的数据,无法得知没有草履虫时两种藻类的竞争力,B错误;
C、当藻类M、N混合培养且存在草履虫时,藻类N的K值约150个,该实验只能知道藻类M、N混合培养且存在草履虫时藻类N的K值,无法确定单独培养时藻类N的K值,C错误;
D、出生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a点时藻类M的数量在下降,表明其出生率小于死亡率,而此时藻类N的种群数量是在上升,表明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但两者的出生率不一定相同,D正确。
故选D。
4.D
【分析】群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不同物种的天然群聚,根据群落的外貌和物种组成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将陆地的群落分为不同类型。
【详解】A、荒漠生物群落中的爬行动物往往以固态尿酸盐的形式排泄含氮废物,以减少水分的散失,A错误;
B、森林生物群落中的阴生植物叶绿体颗粒大,呈深绿色,可以充分利用光能,B错误;
C、全年高温,湿润的热带雨林中乔木往往有板状根,树的分支不发达,C错误;
D、分布于我国华北等地的落叶阔叶林夏季枝叶茂密,呈绿色,冬季则树叶枯落;树冠发达,林冠往往整齐;芽具有鳞片,树皮厚,D正确。
故选D。
5.C
【分析】1、生物群落的概念:在同一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是由一定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组成。
2、群落结构是由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进化过程中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作为一个群落所具有的空间分布情况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的特点是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水平结构具有镶嵌现象。
【详解】①玉米只是一个种群,不能体现群落的分层现象,①错误;
②由于阳光、温度和水分等随季节而变化,该群落的外貌和结构也会随之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体现了群落的季节性,②正确;
③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因素与外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是只有群落的结构受到干扰或破坏时,才会出现群落的演替,③错误;
④温带早春季节开放的花多数是风媒花,不少植物的果实有翅,便于传播,④错误;
⑤弃耕的农田能否演替成森林还要取决于所在环境的气候条件,⑤错误;
⑥芦苇是挺水植物,与浮萍等植物在竞争阳光时处于优势地位,因此芦苇是湿地的优势物种,⑥正确。
故选C。
6.A
【分析】群落演替: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详解】A、分析曲线图,经过了一年退耕还林的群落再经过6年左右,其草本植物的丰富度最大,该过程发生的是次生演替,如果第2年在该地区人为种植一些乔木,并加以保护,因为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则草本植物的丰富度达到最大的时间提前,A错误;
B、群落演替,使得物种组成越来越复杂,优势植物越来越高大,使得生态系统对光能的利用率提高,B正确;
C、群落演替过程中,随着环境和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前一阶段为后一阶段的形成提供了适宜条件,C正确;
D、群落演替主要表现为植物的更替,而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场所,动物也发生更替,D正确。
故选A。
7.D
【分析】大多数土壤动物身体微小,不适于用样方法进行调查,在这类研究时,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即用一定规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来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
【详解】A、目测估计法是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A错误;
B、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无法用镊子取出,因此通常用吸虫器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B错误;
C、可利用土壤小动物的趋暗、趋湿、避高温等特性用诱虫器对土壤中的动物进行收集,C错误;
D、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通常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进行调查,D正确。
故选D。
8.D
【分析】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和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产生原因是群落中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详解】AB、将大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放在一起培养时,虽然初期两种草履虫都有增长,但由于双小核草履虫增长快,最后排挤了大草履虫的生存,双小核草履虫在竞争中获胜,故竞争力强的类型为双小核草履虫,从生态位的角度分析,说明两种草履虫生态位重叠明显,竞争激烈;而图2表明大草履虫和袋状草履虫的生态位重叠区域较少,竞争程度较小,两者可稳定共存,AB正确;
C、生态位重叠往往与种间竞争是密切相关的,一般情况,生态位重叠越明显,种间竞争就会越激烈,C正确;
D、两物种间发生生态位重叠,会发生种间竞争,同时也会使群落中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发生协同进化,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D错误。
故选D。
9.C
【分析】根据柱形图分析,在45年之间,草本层物种数增加,之后减少处于动态平衡;灌木层物种数增加,之后减少处于动态平衡;乔木层物种数一直在增加。
【详解】A、该自然群落的演替为次生演替,裸岩上的演替为初生演替,次生演替的演替速度较初生演替快的原因是次生演替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A错误;
B、该地各植被在不同高度上的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B错误;
C、该地演替到第35年左右达到稳定,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顶极群落)后,群落内的物种组成还会发生改变,比如鸟会迁徙,C正确;
D、在45年之间,草本层物种数增加,之后减少处于动态平衡;灌木层物种数增加,之后减少处于动态平衡;乔木层物种数增加,之后稳定处于动态平衡,因此,该地区稳定后的群落类型是森林,D错误。
故选C。
10.A
【分析】1、生态位指生物在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是物种所有生态特征的总和,即生态位是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一个物种的生态位不仅包括其所在的空间位置,还包括其所占有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存在差异,同一种生物在不同类型的群落中所处的生态位一般不同,不同物种占据着不同生态位,这有利生物对阳光等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
2、化感作用是指生态生化学研究发现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存在以化学物质为媒介的相互作用。
【详解】A、植物或微生物的代谢分泌物可对环境中其他植物或微生物产生有利或不利的作用,即化感作用也可能会促进植物群落中出现多物种共存现象,A错误;
B、化感作用可用于杀灭植物病原体微生物等,实现对农作物病害的有效防治,B正确;
C、群落中某一种群特定生态位的形成和该种群与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关系有关,而化感作用会影响种间关系,C正确;
D、生物之间及生物与环境间的化感作用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
故选A。
11.D
【分析】生态位是指一个种群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和作用。不同生物的生态位不同,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和空间。群落中的种间竞争出现在生态位比较近的种群之间,生态位较近的种群对资源和空间的需求相同点更多。
【详解】A、群落因其中不同生物的生态位不同,减少了生物之间的竞争,使群落更容易达到相对平衡状态,A正确;
B、觅食生态范围较宽、食物种类较多的动物种群,其生态位更广,容易在激烈的竞争和多变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更不容易被淘汰,B正确;
C、调查某种植物的生态位应包括其在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和其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内容,C正确;
D、每种生物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D错误。
故选D。
12.C
【分析】标记重捕法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和范围大的动物。
【详解】A、红外触发相机监测野生动物方法是一种新型调查手段,特别适用于对活动隐秘的大中型、珍稀兽类、鸟类的记录,标记重捕法需要捕捉动物并标记后再次捕捉,标记重捕法干扰更大,A错误;
B、研究人员使用该技术调查东北豹的种群数量时,东北豹活动能力强,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有机会拍到栖息地内所有的东北豹,不属于样方法,B错误;
C、保护区内华南虎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是物种之间及生物与环境之间协同进化的结果,C正确;
D、该技术有机会拍到栖息地内所有的某大型野生哺乳动物,包括老年个体数和幼年个体数,D错误。
故选C。
13.A
【分析】1、种群是某一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总和,具有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四个基本特征,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密度,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性别比例也可影响种群密度。
2、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1)互利共生: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人体中的有些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2)捕食: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3)竞争: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等。(4)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
3、防治害虫的方法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机械防治。其中生物防治对人类生存环境无污染。
【详解】A、标记重捕法是用于调查种群数量的,不可以通过标记重捕法统计存活猎物数量,计算出被捕食量,A错误;
B、由图表可知,烟盲蝽对烟粉虱的捕食存在明显偏好,更偏好2~3龄若虫,从被捕食量可以看得出,B正确;
C、利用生物防治,烟盲蝽与捕食烟粉虱卵的天敌联合使用可增强防治的效果,C正确;
D、利用天敌进行防治既能减轻烟粉虱危害又能避免化学污染,D正确。
故选A。
14.A
【分析】间作是一种种植方式,其核心是在同一块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
【详解】A、不同高度的农作物进行间作,充分利用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提高了对阳光的利用效率,A正确;
B、大豆根瘤中的根瘤菌和大豆为互利共生关系,而麦田、瓜地间作豆类植物能充分利用光能,各作物间不是互利共生关系,B错误;
C、进行间作的两种植物生态位往往重叠程度不高,种间竞争不激烈,C错误;
D、棉薯间作,棉花和薯类株高不同,可提高农田中光能的利用效率,但二者的生长周期基本相同,没有错开,D错误。
故选A。
15.C
【分析】生态位: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
【详解】A、黔金丝猴和藏酋猴为梵净山同域分布的两个物种,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因此梵净山的黔金丝猴和藏酋猴存在生殖隔离,A正确;
B、根据左图可知,黔金丝猴在上午10点相对活动强度最大,藏酋猴在上午12点相对活动强度最大,因此黔金丝猴活动高峰早于藏酋猴约2小时,B正确;
C、根据左图可知,黔金丝猴和藏酋猴活动时间不完全相同,根据右图可知,黔金丝猴在树上采食行为占比大于藏酋猴,而地上采食则相反,因此两种猴在觅食策略上实现了生态位分化,C错误;
D、不同物种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群落中每种生物占据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是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
故选C。
16.A
【分析】调查土壤中身体微小不适合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而采用取样器取样法,样方法用于调查植物的丰富度.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使用放大镜;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详解】A、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可记为“待鉴定XX”,记录下它们的特征,A正确;
B、采集的原理应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暗、避高温、趋湿的生活习性,B错误;
C、金属筛网可阻止泥土滑落,但小动物可向下移动,便于收集,C错误;
D、灯罩的功能是为了保证更多的光线和热量集中到土壤样品,D错误。
故选A。
17.CD
【分析】群落的垂直结构指在垂直方向上,群落的分层现象。轮叶黑藻(冠层型水草)分布在水的上层,密刺苦草(草甸型水草)分布在水的下层,其分布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水体富营养化:水中N、P含量过多,导致浮游生物大量繁殖,降低了水中的溶解氧,引起水生动物大量死亡。
【详解】A、轮叶黑藻(冠层型水草)在富营养情况下,迅速生长覆盖水面,轮叶黑藻的遮蔽作用会引起水体底层光照不足,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减少,导致缺氧,A正确;
B、根据题干信息:轮叶黑藻(冠层型水草)分布在水的上层,对于密刺苦草(草甸型水草)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可见密刺苦草(草甸型水草)分布在水的下层,B正确;
C、据图可知,在随着团头鲂密度的增大,轮叶黑藻的覆盖度降低,密刺苦草的覆盖度增大,说明团头鲂更多地选食黑藻,取食密刺苦草较少,C错误;
D、根据结果不能推测该水体中团头鲂的K值是多少,D错误。
故选CD。
18.BCD
【分析】1、分析题曲线可知,甲乙丙三种动物觅食活动的时间相互重叠,说明三种动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但三者的活动高峰时间相互错开,有利于降低它们之间的竞争压力,这种相互错开觅食,也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资源和空间等;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
【详解】A、由题意可知,生物的所有环境条件都是最适宜的,而且没有竞争者和捕食者,这样的生态位叫基础生态位,但甲乙丙之间属于竞争关系,因此三种生物占据的生态位不是基础生态位,A错误;
B、由图可知,乙和丙的活动时间比甲更晚,说明乙、丙比甲更适于夜间捕食,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
C、由生态位的概念可知,研究某动物的生态位,不止研究其活动规律,还需要研究它的食物、天敌等因素,C正确;
D、甲乙丙三种动物之间属于竞争关系,三种动物只在特定的时间段活动,有利于降低它们之间的竞争压力,有利于对当地资源环境的充分利用,D正确。
故选BCD。
19.BC
【分析】生态位是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指物种在生物群落或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角色。对于某一生物种群来说,其只能生活在一定环境条件范围内,并利用特定的资源,甚至只能在特殊时间里在该环境出现。这些因子的交叉情况描述了生态位。生态位主要是指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种群在时间、空间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
【详解】A、研究动物生态位时,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A正确;
B、三种鸟类之间长时间的竞争一般会使其生态位重叠程度减小,B错误;
C、B1和B3两个种群生态位重叠指数较高,对资源利用的相似程度较高,B1和B3两种鸟类之间的竞争最激烈,C错误;
D、不同生物占据不同的生态位有利于充分利用环境资源,D正确。
故选BC。
20.AB
【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作群落演替,包括出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详解】A、该群落演替过程中,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分层现象越来越复杂,能提高对光能、空间的利用率,A正确;
B、由图可知,该草原恢复过程中群落的物种逐渐增多,营养结构变复杂,B正确;
C、群落演替是随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强调优势种的取代,而非群落的取而代之,C错误;
D、群落外貌特征和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D错误。
故选AB。
21.(1) 群落的物种组成 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2)ABCD
(3) 土壤温度升高导致土壤盐度增加 不仅数量多,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也很大
【分析】 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动物,研究其生态位,需要研究的方面有: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它物种的关系等;研究植物的生态位要研究它们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不同生物之间充分利用环境资这源。
【详解】(1)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标志,湿地生物群落区别于海洋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为物种组成;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研究人员要研究该鸟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它物种的关系等。
(2)种群的数量特征受到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等因素的直接影响,故冬季时决定黄河三角洲的红嘴鸥越冬种群大小的是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
故选ABCD。
(3)据图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时间和温度情况,因变量是土壤盐度,据图可知,增温组的土壤盐度高于对照组,说明土壤温度升高导致土壤盐度增加;群落的优势种表现在不仅数量多,对群落中其他物种的影响也很大。
22.(1)水平
(2)16682
(3) 减小 食物、空间、气候、传染病等
(4) 少 低 秋季草甸中的草生长旺盛,增加了蛇的捕食难度,从而使其迁移到灌丛中
(5) 物理 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分析】标记重捕法前提条件:标志个体与未标志个体重捕的概率相等。调查期内没有新的出生和死亡,无迁入和迁出;适用范围:活动能力强和范围大的动物,如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和昆虫等动物。
【详解】(1)蛇岛从主峰由山脊延伸下降,形成6个沟系,其中栾树林分布在各沟的阳坡,草甸分布在100米以上的山脊,这体现了在蛇岛的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以及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导致的地表植被的不同,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2)标记重捕法的计算公式:初捕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标记数=5796×5339/1855≈16682(条)。
(3)由于增长率=(Nt+1-Nt)/Nt,因此当种群数量增长减慢,Nt+1与Nt的差值在减小,Nt在增加,因此增长率将越来越小,当种群数量不再增长,增长率将降至0。资源和空间是有限的,蛇岛蝮在蛇岛上没有天敌,因此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生物因素有食物、传染病等,蛇岛蝮种群数量还受气候和空间的影响。
(4)种群密度是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从题表中可知,蛇岛蝮在灌丛分布最多,说明数量多,但蛇岛蝮的食物鸟类大多分布在灌丛与树林的边缘,而灌丛内部鸟类较少,因此蛇岛蝮在灌丛内部的数量少,密度小。秋季时,草甸中的草比春季时更茂盛,而蛇的数量有所下降,而灌丛中蛇的数量有所增加,推测原因可能是秋季草甸中的草生长旺盛,增加了蛇的捕食难度,从而使其迁移到灌丛中。
(5)物理信息是指自然界中的光、声、温度、磁场等,热属于物理信息;蛇岛蝮通过物理信息捕食猎物,体现了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的功能。
23.(1) 垂直 对光能的利用效率 不同物种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
(2)河蚬对富营养化水体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且随河蚬密度增大,效果越明显
(3) 河蚬滤食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改善了水质,水下光照强度增强,促进沉水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河蚬通过促进沉水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吸收更多的N、P等无机盐,进而消除水体富营养化
【分析】不同物种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协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详解】(1)该湖泊的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浮游藻类在垂直方向上呈现分层现象,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该结构的形成与对阳光的利用效率有关,这是群落中不同物种之间及生物与无机环境间协同进化的结果。
(2)该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河蚬密度(低密度组、中密度组、高密度组、对照组),因变量为TN、TP的含量,由图1可知,随河蚬密度增大,TN、TP的含量均降低,由此说明,河蚬对富营养化水体具有明显的改善效果,且随河蚬密度增大,效果越明显。
(3)a.由图2可知,随河蚬密度的增大,引起沉水植物数量逐渐增加,这是因为河蚬滤食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改善了水质,水下光照强度增强,沉水植物光合速率增加,有机物积累量增多,促进沉水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b.河蚬可以通过促进沉水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吸收更多的N、P等无机盐,进而减少水体中的N、P等无机盐,不会导致浮游藻类大量繁殖,消除水体富营养化。
24.(1)物种组成
(2) ①⑥⑦ 入侵种与①⑥⑦生态位重叠大,种间竞争激烈
(3) SC的根系发达,氮元素的积累能力强,在低氮环境中,促进地下部分生长 扩大吸收氮的面积,在高氮环境中,促进地上部分生长来增加光合作用
(4)有效减少种子传播,避免其无性繁殖
【分析】1、群落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其研究内容包括群落的边界和范围、群落的物种组成、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生态位、空间结构、群落演替等。
2、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研究植物的生态位,需要研究的方面有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各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有利于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详解】(1)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也是决定群落性质最重要的因素,可用丰富度反映其数量。
(2)根据表格数据可知,随着SC入侵梯度增加,①⑥⑦数量逐渐减少,说明其生态位宽度明显减少,说明①⑥⑦与SC的生态位有较大重叠,SC与它们之间的种间竞争强烈。
(3)植物体通过根系吸收氮素,根据题意SC体内氮元素含量远高于生态位宽度明显减少的植物,可能是SC(的根系发达)氮元素的积累能力强,使其在竞争中占有优势,使其数量增加,生态位扩大。据图可知,在低氮条件下,地下生物量大于对照组,说明可促进地下部分的生长来扩大其吸收氮的面积;在高氮条件下,地上生物量增加,推测其通过促进地上部分来增加光照面积,从而提高自身的环境适应能力。
(4)SC根状茎发达,传播速度快,与周围植物争夺阳光和肥料,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为清除该植物,可在种子成熟前,连根拔除,有效减少种子传播;通过根(无性繁殖器官)拔除后,可避免其无性繁殖。
25.(1) 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 群落
(2)种内竞争(或种内斗争)
(3) 提高 优势种
【分析】题图分析,图示为捕食者和猎物种群的关系,两者之间的数量变化有周期性波动,且无论猎物还是捕食者,种群内部的数量也会出现周期性的增减。
【详解】(1)捕食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研究种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如捕食)属于群落水平上的研究。
(2)图中a之后的一段时间,由于猎物种群数量减少导致捕食者的种内竞争加剧,从而导致捕食者种群数量下降。
(3)泛化种可以吃多种类型的食物,数量多的食物往往被捕食的概率更大,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绝对优势的局面,可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从而使物种多样性增加。对于特化种来说,吃掉更多竞争力强的种群,可以使其他种群获得更多的资源,使物种多样性增加,即如果被选择的是优势种,则捕食能增加物种多样性,反之,物种多样性会呈现下降趋势。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