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综合复习训练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生态系统功能是生态系统所体现的各种功效或作用,主要表现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等方面,它们是通过生态系统的核心——生物群落来实现的。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碳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碳不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
B.生态系统能量输入长期小于输出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趋于减弱
C.喷洒农药可以杀死农田害虫,说明化学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
D.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都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
2.水体富营养化会导致湖泊从“清水态”草型生态系统向“浑水态”藻型生态系统转变。塞氏盘为测量地表水透明度或透光度的专用工具,使用时将塞氏盘徐徐沉入水中,待盘面下沉到刚好看不清的深度时,此深度即标记为水体透明度。透明度大小取决于水的浑浊度(水中混有各种浮游生物和悬浮物造成的浑浊程度)和色度(悬浮生物和溶解有机物造成的颜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体的透明度可随季节、昼夜以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B.湖泊从“清水态”向“浑水态”的转变属于群落演替
C.透明度太小,可能是水质被污染,进而引起鱼类大规模死亡
D.湖泊中生产者越多,湖泊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3.在我国华北地区某苹果园里生活着多种昆虫,害虫主要有卷叶蛾、蚧虫、蚜虫和食心虫等;害虫的天敌(即天敌昆虫)为草蛉、异色瓢虫、螳螂等;既非害虫又非害虫天敌的中性昆虫有蚊、蝇、蚂蚁、蜜蜂等。在果园中种草,天敌昆虫的种类和数量都有增加。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卷叶蛾、蚧虫、蚜虫等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
B.中性昆虫对维持果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重要作用
C.卷叶蛾→螳螂→黄雀,构成一条食物链,其中螳螂位于第二营养级
D.种草后,果园中的食物网更复杂,有助于果园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
4.某生态系统中存在两条食物链:①水稻→田鼠→狐;②水稻→蝗虫→乌鸦→蝮蛇→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稻作为生产者,其固定能量的去向是自身呼吸消耗和流入田鼠及蝗虫
B.人为改变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可调整能量流动方向并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C.镉等重金属元素进入该生态系统后会被吸收进入食物链,最终在鹰体内积累最多
D.水稻开花时释放的香味物质作为物理信息可吸引昆虫传粉,有利于种群繁衍
5.2023年8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启动核污染水排海。核污染水虽经处理但仍残留大量3H、14C、131I等放射性元素,这些同位素难降解且容易被海洋生物吸收,放射性元素会进入全球物质循环,下图为碳循环过程简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核污染水中的14C进入生物富集的渠道,与物质循环一样具有全球性
B.风化过程中岩石可分解释放出CO2,而大气中的CO2也可参与岩石形成
C.图中细菌可以是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可以是好氧菌或厌氧菌
D.核污染水中的14C可通过图中的植物进入生物群落,以有机物形式传递
6.云南铜壁关自然保护区干季和湿季分明,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
B.红腿小隼与树蛙存在捕食和种间竞争两种种间关系
C.云猫的数量减少短时间内会导致猞猁的数量明显减少
D.图中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7.2022年,非洲蝗虫侵袭了巴基斯坦和印度等国,对农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下列关于防治蝗虫与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控制蝗灾可以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从而提高了能量利用率
B.某地蝗虫所含的总能量大概是农作物总能量的10%~20%
C.蝗虫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有一部分流向了次级消费者
D.由植物流入蝗虫体内的能量中,有一部分通过蝗虫粪便流向分解者
8.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
B.该模式实现了能量的循环利用,人的作用非常关键
C.该生态系统没有提高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D.若沼渣、沼液中含有有机物,这部分有机物不能直接被农作物吸收
9.如图所示,当烟草植株受到蛾幼虫攻击后,能够产生和释放一种挥发性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白天可以吸引蛾幼虫的天敌,夜间又能驱除夜间活动的雌蛾,使它们不能停留在叶片上产卵。下列叙述不正确是( )
A.烟草→蛾幼虫→蛾幼虫天敌构成的食物链中,蛾幼虫天敌属于三级消费者
B.烟草释放的信息素,在白天与夜间都使它受益
C.通过资料可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D.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降低害虫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
10.如图表示碳循环过程的概念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碳在整个生物圈中都是以CO2的形式循环的
B.非生物环境中的碳都是以光合作用的形式进入生物群落的
C.减缓温室效应的唯一途径就是控制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
D.在碳循环中,只有生产者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成分间是单向的
11.柳叶湖是城市湖泊湿地,是国际候鸟迁徙的必经通道和驿站。为吸引雁鸭类候鸟来此过冬,当地对该湿地进行了栖息地改造。结合柳叶湖地形地势和水域特征,其中深水区主要种植沉水植物,为雁鸭类提供活动觅食区域,为雁鸭类提供块茎食物,也为柳叶湖的水生动物提供食物来源。改造后当年吸引到超过2000只的某种野鸭来此越冬。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雁鸭类候鸟的迁徙行为是其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重要方式
B.雁鸭类与水生动物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C.野鸭和水生动物可加快柳叶湖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D.迁入和迁出是影响柳叶湖某种野鸭种群数量的重要因素
12.矮鹿(俗称狍子)是东北林区最常见的食草动物,更具体地说是食叶动物,在冬季食物缺乏时,它们也会啃食树枝、苔藓和地衣,其肠道中的纤维素分解菌可将食物中的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以供自身和矮鹿吸收。每个矮鹿种群都有一定的领地,雄性矮鹿可通过尿液来对领地进行标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矮鹿与苔藓、纤维素分解菌的种间关系依次为捕食、寄生
B.在冬季缺乏食物时种群密度越高的矮鹿种群受影响程度越小
C.引起植物、矮鹿死亡的寒冷天气,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
D.矮鹿利用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来标记领地,影响同种生物的行为
13.化能合成细菌是指能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的细菌。科学家发现,在阳光难以抵达的深海存在着生命极度活跃的冷泉生态系统。巨型管状蠕虫是冷泉生态系统中的典型生物,它们体内住满了与其互利共生的细菌,细菌将转化硫化物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供管状蠕虫利用。在冷泉生态系统中,螃蟹属于一、二级消费者。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流经冷泉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化能合成细菌固定的化学能
B.若将管状蠕虫和与其共生的细菌分开,管状蠕虫会因缺乏能量不能生存,细菌则不受影响
C.消耗等量化能合成细菌,螃蟹直接以细菌为食时比作为二级消费者时获得的能量多
D.螃蟹粪便和其尸体中的能量并不都属于其同化量的一部分
14.使用再生水作为补给水源,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难题,但容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科研人员利用某湿地的多种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修复,取得了良好效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湿地中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生物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B.以上措施使水得到了充分利用,降低了生态环境的压力
C.从湖中心到湖岸分布着不同的植物,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过程中,水体生物群落出现了初生演替
15.某镇对辖区富营养化水体实施了生态恢复,包括引入生态浮床、增加贝类等底栖动物、放养滤食性鱼类等措施。生态浮床是将芦苇、美人蕉等挺水植物种植于浮在水面的材料上来改善水体生态环境。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水体中N、P含量超标,有利于蓝细菌吸收后用于叶绿素的合成
B.碳元素可通过该生态系统完成物质循环的全过程
C.滤食性鱼类同化作用获得的部分能量随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
D.生态浮床中的挺水植物既可吸收水中无机盐,又能遮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
16.北极北部冰雪覆盖的荒原地带和北极南部森林群落之间的过渡地区被称为苔原。在苔原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稀少,其他生物大都直接或间接依靠地衣来维持生命活动。而热带雨林地区的物种资源十分丰富,当遭到一定程度破坏时可以保持原状。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具备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苔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相对较少,恢复力稳定性较弱,抵抗力稳定性也较弱
C.已被破坏的热带雨林在恢复过程中,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逐渐增强
D.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是引入外来物种,增加生物种类,改变营养结构
二、多选题
17.三北防护林是我国最大的生态系统恢复工程,主要通过种草和种树来防风固沙,含蓄水,恢复我国内陆地区的生态环境,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三北防护林建设初期应选择1种耐旱的草本、灌木或乔木进行大面积快速覆盖
B.沙地上草本的生长能改善土壤条件,为灌木生长提供条件,灌木的生长又能进一步改善土壤条件,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
C.三北防护林恢复到草原群落后,可以适度放牧,消费者的引入既能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又能促进物质循环流动
D.三北地区的生物群落现阶段以草原群落为主,能否演替成森林受降水等环境因素限制
18.厚壳玉黍螺是潮间带常见的一种捕食者,行动缓慢,活动范围小,喜食各种藻类尤其是浒苔。藻类种数与厚壳玉黍螺种群密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将厚壳玉黍螺迁入一个新的没有天敌的海域,则其种群数量会呈“J”形增长
B.须采用标记重捕法对厚壳玉黍螺进行密度调查,同时需要注意标记物不能影响厚壳玉黍螺的行动能力
C.浒苔可能为潮间带藻类的优势物种,随着它被捕食,所腾出的资源和空间有利于其他藻类生长
D.浒苔所同化的能量中大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只有10%~20%流向了厚壳玉黍螺
19.科研团队对某丘陵地区不同类型的茶园中蜘蛛的相关指数进行了调查,得到下表数据结果(有机茶园不喷洒除草剂,每年采茶1次;无公害茶园每年喷洒除草剂2次,采茶4次;普通茶园每年喷洒除草剂2次,采茶6次)。2005年后,当地百姓响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对茶园进行了退茶还林(人工种植红松和灌木)。退茶还林几年后调研绘制了松林植被的碳转移途径示意图[单位:吨/(公顷·年)],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项目 有机茶园 无公害茶园 普通茶园
个体数 1615 982 601
物种数 57 48 34
丰富度指数 7.72 6.83 5.22
A.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茶园中蜘蛛的种群密度时,所做标记不能影响其正常生命活动
B.普通茶园中蜘蛛的丰富度指数最低的原因可能是喷洒除草剂和频繁采茶
C.图中植被碳储量应是10.8吨/(公顷·年),其中的能量属于松林生态系统未利用的能量
D.若以碳转移量代表能量,则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6.7%
20.种群密度和植被群落结构决定着种群内个体被捕食风险的高低,研究者对某种北方高原鼠兔被捕食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注:警戒距离是指当高原鼠兔有警戒行为时与捕食者之间的距离,与个体被捕食风险呈负相关。
A.高原上所有的植被、鼠兔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
B.植被群落既影响高原鼠兔被捕食风险,也能为高原鼠兔的生存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
C.由图1可知,一定范围内,高原鼠兔种群密度降低会降低个体被捕食的风险
D.由图2可知,一定范围内,植被高度越高,高原鼠兔个体被捕食的风险越高
三、非选择题
21.草地贪夜蛾与防控
草地贪夜蛾(FAW)原分布于美洲,自2019年入侵我国,对玉米等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为了解某片面积为1平方公里的玉米田虫情,研究人员先后两次(间隔3天)对FAW展开了调查,两次调查得到的数据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注:1平方公里约为1500亩,每亩约种植玉米4000株
(1)此片玉米田属于 。(编号选填)
①天然生态系统 ②人工生态系统
③陆地生态系统 ④农田生态系统
(2)下列关于FAW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
A.第一次调查时FAW种群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此玉米田中FAW的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入侵后FAW的个体数快速增多的现象称为生物放大
D.在两次调查间隔期内,FAW种群遭受了性引诱剂的消杀
(3)下列关于此片玉米田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单选)
A.不同区域的玉米被FAW幼虫破坏程度不同,体现了玉米种群的水平结构
B.FAW的入侵一定会导致玉米向下一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下降
C.若在第一次调查时绘制玉米田的数量金字塔,会呈现倒置现象
D.若玉米田由于FAW的过度繁殖被废弃,则此区域可发生次生演替
(4)小青同学准备用如图装置对此片被FAW入侵的玉米田进行研究,他研究的课题最可能是____。
A.调查玉米田中FAW的生态位
B.FAW入侵对玉米田碳循环的影响
C.FAW入侵对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影响
D.FAW入侵前后土质对生态瓶稳定性的影响
(5)某些玉米品系在叶片受损时,可合成一种FAW幼虫生长的蛋白酶抑制剂,从而保护玉米的叶片。蛋白酶抑制剂属于的信息类型为 。
此片玉米田中玉米、FAW和杂食鸟之间的食物关系及其能量去向如图所示,图中字母表示该玉米田中流入不同去向的能量值,甲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乙表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6)杂食鸟与FAW的种间关系为 。(编号选填)
①捕食 ②寄生 ③共生 ④种间竞争
(7)玉米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 (用图7中的字母表示)。若营养级效率为10%,则FAW的摄入量为 。
A.a/10 B.10a C.f+g+h+i+j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8)为践行环境友好农业,对此玉米田可采取的措施有 。(编号选填)
①交替喷施不同品种化学农药 ②施放FAW幼虫的寄生蜂
③喷施白僵菌等生物源农药 ④设置高空探照灯诱捕成虫
22.科学家测定了不同浓度镉(Cd)胁迫下黄瓜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结果如图1所示,黄瓜幼苗叶片的部分结构及代谢活动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植物体因适应缺水环境而发生的气孔响应调节机制与某种激素有关,为研究镉胁迫下黄瓜幼苗气孔导度降低是否具有同样的激素调节机制,可测定叶片中该激素的含量。该激素应为 。
(2)如图2,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胞间CO2的来源为 ;去路是扩散至叶绿体 在CO2固定酶的作用下与 反应生成 进而生成(CH2O)。
(3)净光合速率降低可能是由气孔因素引起,但也可能是由非气孔因素引起。研究者可通过测定胞间CO2浓度(Ci)的数据(图3),与Pn、Gs的数据比对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图1、3中的数据推测,镉胁迫下的黄瓜幼苗净光合速率较低最可能与 (填气孔”或“非气孔”)因素有关。
(4)研究者还展开了关于施不同浓度磷肥(P1~P4)对镉胁迫下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的实验,实验的部分数据如图4。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且 浓度效果更为显著。
(5)镉在植物不同器官的富集程度有明显区别,在镉污染土壤中种植的农作物,需 以确定其食用的安全性。有人建议用镉超标的农产品饲养家畜,再以家畜作为人类食品以降低镉对人体的危害,该建议是 (填“合理的”或“不合理的”),原因是: 。
23.在塑料制品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微塑料(直径小于5mm的含碳有机物),主要种类有聚乙烯(PE)、聚苯乙烯(PS)、聚丙烯(PP)等,它们以颗粒等形态释放到环境中,影响动植物生长及人类健康。图1为某地区微塑料的迁移示意图。
(1)图中土壤微塑料进入植物的途径有根系吸收和 。微塑料进入生物群落后,微塑料对人类的影响比对其他生物更严重,其原因是 。
(2)微塑料能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功能,表为PE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图2为放线菌降解PE的模式图。
土壤微生物群落 碳利用率 丰富度 多样性
放线菌 +++ ++ ++
细菌 + - -
真菌 ++ ++ -
病毒 = = =
“+”促进;“-”抑制;“=”无影响
①据表推测,该地区被微塑料污染后,表中的 可能逐渐成为优势类群,这种群落的演替称为 (初生/次生)演替。该微生物类群成为优势类群的原因可能是 。
②据图2分析,下列编号的细胞结构或物质中,参与胞外酶的合成和分泌的有 。(编号选填)
a、细胞膜 b、溶酶体 c、核糖体 d、内质网 e、高尔基体 f、DNA
(3)土壤中部分微生物可降解微塑料,并会在其周围形成新的微生物群落。该群落与 相互作用可形成微型生态系统(也称为塑料圈),塑料圈能量的主要来源是 。塑料圈不能长期持续,其原因是 。微塑料进入土壤后,土壤生态系统短期内未受到显著影响,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
(4)微塑料是一种持久性污染物,覆盖在土壤生物表面时会导致其无法正常呼吸,与其他有毒物质结合会毒害土壤生物,故对土壤生态系统具有严重的危害。某生物兴趣小组欲通过实验分析微塑料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对土壤中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度的影响,则对照组的实验材料是 ,实验组的材料是 。
24.科研人员在实验室中,研究了不同土壤条件对玉米根系生物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甲。图乙是土壤中线虫的能量流动渠道。
(1)线虫是土壤中最丰富的多细胞生物类群。用2.5cm直径的土钻进行土壤取样,再用蔗糖溶液将土壤线虫悬浮并加热杀死后,按食细菌线虫、食真菌线虫、杂食性线虫、食植物线虫和捕食性线虫进行分类统计。土壤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 。钻取土壤的深度不同,线虫类群的丰富度有差异,这说明土壤群落具有 。
(2)图甲表明,蚯蚓活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通过 介导的,依据是 。
(3)蚯蚓分为表居型、上食下居型和土居型三种生态类型,其中 对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作用最大,原因是 (答出2点即可)。
(4)研究发现,增施有机肥可减轻食植物线虫对植物根系的危害,原因是 。
25.薇甘菊是世界上公认的恶性杂草之一,20世纪80年代入侵到我国,并逐渐蔓延。请回答下列问题:
(1)薇甘菊入侵后,能迅速繁殖,使得其与当地植物争夺水分、阳光、空间而产生的 加剧,严重影响当地植物正常生长。
(2)薇甘菊对邻近植物具有强烈的化感作用(某种生物通过向环境释放某些化学物质而影响其它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现象),这可能是薇甘菊快速入侵的重要原因。研究者利用薇甘菊挥发油处理不同植物,实验结果如下图:
薇甘菊通过挥发油对邻近植物传递的信息属于 信息。图中实验结果显示,不同质量浓度的微甘菊挥发油对小麦、苋菜、油菜生长的影响是 。结果表明,低浓度的薇甘菊挥发油促进大豆的生长,若将薇甘菊引入到大豆田中,你认为 (填“可行”或“不可行”),理由是 。
(3)若要用15kg的微甘菊饲喂山羊,山羊增重还不到75g,请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原因: 。(答出一点即可)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B
【分析】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详解】A、碳循环过程中,无机环境中的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往复循环,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A错误;
B、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生态系统能量输入长期小于输出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趋于降低,B正确;
C、喷洒农药杀死害虫属于化学防治,不属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应用,C错误;
D、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不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D错误。
故选B。
2.D
【分析】1、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是指将无机物氨氧化形成亚硝酸盐,再进一步氧化形成硝酸盐,硝酸根然后再被植物的根吸收。硝化作用的反过程是反硝化作用(也称脱氮作用)。在无氧条件下,脱氮细菌可把硝酸根降解为氮气、氧化氮和氨,从而完成从无机氮到有机氮,再从有机氮回归无机氮的循环。2、水体污染:被人类排放到水体中的污染物包括以下八类,即家庭污水、微生物病原体、化学肥料、杀虫剂(还有除草剂和洗涤剂)、其他矿物质和化学品、水十流失的冲积物、放射性物质、来自电厂的废热等。其中每一种都会带来不同的污染,使越来越多的江河、湖、海变质,使饮用水的质量越来越差。单化肥一项就常常造成水体富养化,使很多湖泊变成了没有任何生物的死湖。
【详解】A、由于浮游生物可随季节、昼夜以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故水体的透明度也有相应变化,A正确;
B、湖泊从“清水态”向“浑水态”转变过程中,物种组成会发生变化,故该转变属于群落演替,B正确;
C、透明度太小,可能是水质被污染,进而引起鱼类大规模死亡,C正确;
D、若湖中浮游藻类(生产者)大量繁殖,会导致水华现象,使湖泊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弱,D错误。
故选D。
3.C
【分析】1、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一条食物链中生产者绿色植物属于第一营养级;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昆虫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属于第三营养级;三级消费者属于第四营养级。
【详解】A、一条食物链中生产者绿色植物属于第一营养级,卷叶蛾、蚧虫、蚜虫等植食性动物以绿色植物生产者为食,属于初级消费者,A正确;
B、中性昆虫可以增加群落的丰富度,提高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对维持果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有重要作用,B正确;
C、卷叶蛾→螳螂→黄雀,缺少生产者,不能构成食物链,因此螳螂也不是第二营养级,C错误;
D、种草后,果园中的食物网更复杂,群落结构更加复杂,有助于果园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D正确。
故选C。
4.C
【分析】研究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将生物在时间、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增大流入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可以帮助人们科学地规划和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详解】A、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还有一部分储存在自身的有机物中,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这部分的能量又可以流向下一营养级及流向分解者,A错误;
B、调整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有利于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是不能改变能量传递效率,B错误;
C、镉等重金属元素进入生态系统,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最终会在最高营养级鹰体内镉等重金属元素积累最多,C正确;
D、水稻开花时释放的香味物质属于化学信息,D错误。
故选C。
5.C
【分析】1、因为同位素具有不同的特性,所以可用不同的方法检测出来。有些同位素能够发生衰变而产生放射性,因此易于检测。14C就是碳的一种放射性同位素。例如,研究光合作用时可以利用标记的二氧化碳 (14CO2)进行实验,以追踪碳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行和变化,所以14C称为示踪原子,这种研究技术称为同位素示踪。同位素不仅可用于科学研究,也可用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生态系统中的无机物,在光合作用中被合成为可被生物利用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的一部分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又被分解为无机物,而大部分是在生物死亡后才被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物的。这些无机物可以重新回到生态系统中被生产者吸收利用,从而完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物质循环主要有水循环、碳循环和氮循环等。
【详解】A、核污染水中的14C进入生物富集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包括水循环、碳循环和氮循环等,都具有全球性,A正确;
B、岩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风化过程中碳酸盐可分解形成CO2,而大气中的CO2也可形成碳酸盐而参与岩石的形成,B正确;
C、图中细菌主要指分解者,可以是好氧菌或厌氧菌,C错误;
D、核污染水中的14C可通过图中的植物的光合作用形成含C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以有机物形式在群落内部进行传递,D正确。
故选C。
6.C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以及消费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叫作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详解】A、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它们分别为:植物→蝗虫→红腿小隼→猞猁;植物→蝗虫→红腿小隼→云猫→猞猁;植物→蝗虫→树蛙→云猫→猞猁;植物→蝗虫→树蛙→红腿小隼→猞猁;植物→蝗虫→树蛙→红腿小隼→云猫→猞猁。在“植物→蝗虫→树蛙→红腿小隼→云猫→猞猁”食物链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A正确;
B、红腿小隼捕食树蛙,二者具捕食关系;红腿小隼与树蛙均捕食蝗虫,二者又具有种间竞争关系,B正确;
C、云猫的数量减少,猞猁会捕食更多的红腿小隼,短时间内猞猁的数量不会明显减少,C错误;
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图中生物属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生产者和消费者,D正确。
故选C。
7.C
【分析】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同时也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还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详解】A、控制蝗灾可以合理地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A错误;
B、能量传递效率是相邻营养级之间的同化量之比,第二营养级不止含有蝗虫,某地蝗虫所含的总能量小于农作物总能量的10%~20%,B错误;
C、蝗虫属于初级消费者,蝗虫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有一部分流向了次级消费者,还有一部分能量流向分解者,C正确;
D、通过蝗虫粪便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属于植物的同化量,而不属于蝗虫的同化量(由植物流入蝗虫体内的能量),D错误。
故选C。
8.B
【分析】生态工程建设要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生态经济主要是通过实行“循环经济"原则,使一个系统产生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者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该生态系统的建立,只能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不能提高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详解】A、该生态系统中,人以农作物和林产品为食,家禽、家畜可以农作物和林地产生的饲料为食,人和家禽、家畜处于第二营养级,A正确;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不能循环利用,B错误;
C、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可实现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能量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正确;
D、沼渣、沼液中的有机物必须经过分解者分解为无机物后,才能被农作物吸收,D正确。
故选B。
9.A
【分析】1、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1)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2)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3)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
【详解】A、烟草→蛾幼虫→蛾幼虫天敌构成的食物链中,蛾幼虫天敌属于次级消费者,A错误;
B、烟草释放的信息素,白天可以吸引蛾幼虫的天敌,夜间又能驱除夜间活动的雌蛾,使它们不能停留在叶片上产卵,故在白天与夜间都使烟草受益,B正确;
C、通过题干资料可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有利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C正确;
D、生物防治,就是利用各种有益的生物或生物产生的活性物质及分泌物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以达到压低甚至消灭病虫害的目的,D正确。
故选A。
10.D
【分析】碳循环的特点: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在群落内部以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碳主要通过光合作用由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返回到无机环境,物质循环作为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流动为物质循环提供动力;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详解】A、生态系统中的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是以CO2的形式循环的,而碳在生物群落内的传递形式是有机物,A错误;
B、碳元素通过生物群落的光合作用与化能合成作用以CO2的形式进入生物群落,B错误;
C、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打破了碳平衡。一方面采取措施减少CO2的排放,如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等;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对CO2的吸收和固定,如大力提倡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来解决,C错误;
D、在碳循环中,只有生产者与大气中的CO2库(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之间是双向箭头。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都有箭头指向大气中的CO2库。除大气中的CO2库外,生产者、消费者都有箭头指向分解者,D正确。
故选D。
11.C
【分析】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就是种群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不同的种群密度差异很大,同一种群密度在不同条件下也有差异。自然状态下一个种群的种群密度往往有着很大的起伏,但不是无限制的变化,出生率、死亡率、迁入与迁出率对种群密度都有影响。
【详解】A、迁徙是候鸟的一种本能,是鸟类对外界环境生活条件长期适应的结果,A正确;
B、雁鸭类与水生动物均以水生植物为食,二者之间存在竞争关系,B正确;
C、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不能循环的,C错误;
D、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死亡率、迁入与迁出率对种群密度都有影响,D正确。
故选C。
12.C
【分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有三类,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信息传递的作用: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生物种群的繁衍也离不开信息的传递;信息还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的稳定。
【详解】A、矮鹿与苔藓的种间关系为捕食,矮鹿与纤维素分解菌的种间关系不是寄生,A错误;
B、冬季食物缺乏时,种群密度越大的种群受影响越大,B错误;
C、引起植物、矮鹿死亡的寒冷天气,属于非密度制约因素,C正确;
D、雄性矮鹿尿液中的化学物质可标记领地,利用了化学信息,影响同种生物的行为,D错误。
故选C。
13.B
【分析】互利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彼此有利,相互依存。硫细菌之所以被归类为自养型生物,是因它能利用氧化H2S释放的化学能将CO2合成有机物。
【详解】A、冷泉生态系统中阳光难以抵达,没有植物,生产者是化能合成细菌,因此流经冷泉生态系统的能量是化能合成细菌固定的全部化学能,A正确;
B、细菌和管状蠕虫是互利共生的关系,一旦分开二者都会受到影响甚至不能生存,B错误;
C、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会逐级递减,螃蟹直接以细菌为食时是第二营养级,作为二级消费者时是第三营养级,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越少,C正确;
D、螃蟹粪便中的能量是其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螃蟹尸体中的能量是其同化量的一部分,D正确。
故选B。
14.B
【分析】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阳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
【详解】A、生态系统是指生活在一定区域的所有生物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A错误;
B、由题干信息可知,使用再生水作为补给水源,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难题,但容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可以利用某湿地的多种沉水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进行修复,所有以上措施使水得到了充分利用,降低了生态环境的压力,B正确;
C、从湖中心到湖岸分布不同的植物,是水平方向的分布,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C错误;
D、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过程中,水体生物群落出现了次生演替,D错误。
故选B。
15.D
【分析】题干分析,生态浮床漂浮在水面上遮挡阳光,浮床上栽种的植物和挺水植物通过与藻类等浮游植物竞争阳光与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而抑制藻类的生长繁殖,滤食性鱼类通过捕食藻类等浮游植物而抑制藻类的生长繁殖。
【详解】A、叶绿素的元素组成包括C、H、O、N、Mg,不含有P,故P不能用于叶绿素的合成,A错误;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范围是生物圈,碳元素可通过生物圈完成物质循环的全过程,不能通过该生态系统完成物质循环的全过程,B错误;
C、滤食性鱼类的粪便中的能量不属于滤食性鱼类的同化量,C错误;
D、生态浮床中的挺水植物既可吸收水中无机盐,通过竞争又能遮光抑制藻类生长、繁殖,D正确。
故选D。
16.D
【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一方面是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叫做抵抗力稳定性;另一方面是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恢复力稳定性。
【详解】A、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该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A正确;
B、苔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相对较少,抵抗力稳定性较弱,由于环境条件恶劣,其恢复力稳定性也较弱,B正确;
C、恢复过程中,生物种类逐渐增多,营养结构越来越复杂,因而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逐渐增强,C正确;
D、外来物种的引进不一定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可能成为入侵物种,破坏生态系统,导致生物种类减少,稳定性降低,D错误。
故选D。
17.CD
【分析】一般而言,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相反的其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弱。
【详解】A、三北防护林建设一定要注意选种搭配,一方面要考虑是否适应环境,另一方面要考虑稳定性的问题,且初期多为沙地,乔木很难成活,故宜多种草本,A错误;
B、草本的生长能改善土壤条件,为灌木生长提供条件,灌木的生长又能进一步改善土壤条件,这体现的是一种正反馈调节,B错误;
C、三北防护林恢复到草原群落后,可以适度放牧,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就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其抵抗力稳定性就越强,因此消费者的引入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消费者也能促进物质循环流动,C正确;
D、群落演替的最终形态一定是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达到平衡,D正确。
故选CD。
18.ABD
【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滨螺密度的增加,藻类种数(多样性)逐渐增加,超过一定范围,随着滨螺密度的增加,藻类种数(多样性)降低。
【详解】A、种群数量的增长受到食物、空间、气候、天敌及其他竞争物种的影响,因此若将厚壳玉黍螺迁入一个新的没有天敌的海域,则其种群数量不一定会呈“J”形增长,A错误;
B、厚壳玉黍螺行动缓慢,活动能力弱,调查其种群密度不适宜用标记重捕法,B错误;
C、由图可知,随滨螺密度的变化,群落物种多样性先升高后降低,根据题意“滨螺吃很多藻类,尤其喜食一种小型绿藻——浒苔,浒苔是该群落中优势种”,随着它被捕食,所腾出的资源和空间有利于其他藻类生长,C正确;
D、厚壳玉黍螺是潮间带常见的一种捕食者,能量传递效率指的是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不一定是两种生物之间,D错误。
故选ABD。
19.BCD
【分析】1、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其步骤是确定调查对象→选取样方→计数→计算种群密度;(1)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做到随机取样,不能掺入主观因素;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2)调查乔木的种群密度比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选用的样方面积大;(3)对样方中位于顶点和边线上的个体计数时,采用取相邻两边和这两边的顶点原则。
2、能量流动是指生态系统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能量流动的途径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传递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通常为10%~20%之间,相邻两个营养级的传递效率=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100%。
【详解】A、蜘蛛的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只能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A错误;
B、普通茶园中与其他茶园相比,使用除草剂次数和采茶的次数较多,因而普通茶园中杂草的种类 少,进而导致其中茶树害虫种类数也减少,即喷洒除草剂和频繁采茶改变了茶园为蜘蛛提供的食物和栖息环境,不利于蜘蛛的生长繁殖,故蜘蛛的丰富度指数最低,B正确;
C、图1中肉食性动物获得的碳量为0.03+0.006+0.084=0.12吨/(公顷·年),据此推出植食性动物获得的碳量为0.03+0.12+0.6+1.65=2.40吨/(公顷·年),进一步推算出植被碳储量=35.9-12.1-10.6-2.4=10.8吨/(公顷·年),该能量属于松林生态系统未利用的能量,C正确;
D、若以碳转移量代表能量,则该生态系统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2.4÷35.9×100%≈6.7%,D正确。
故选BCD。
20.BD
【分析】该实验以警戒距离为观察指标,研究高原鼠兔的被捕食风险,自变量为鼠兔种群密度和植被群落高度。警戒距离是指当高原鼠兔有警戒行为时与捕食者之间的距离,与个体被捕食风险呈负相关。
【详解】A、高原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活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生态系统,A错误;
B、据图2可知,随植被群落高度增加,警戒距离减小,即被捕时风险增加,可见植被群落影响高原鼠兔被捕食风险,植被群落能为高原鼠兔的生存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B正确;
C、据图1可知,随鼠兔种群密度增加,警戒距离增加,即被捕时风险减小,高原鼠兔种群密度升高会降低个体被捕食的风险,C错误;
D、据图2可知,随植被群落高度增加,警戒距离减小,即被捕时风险增加,则一定范围内,植被高度越高,高原鼠兔个体被捕食的风险越高,D正确。
故选BD。
21.(1)②④
(2)BC
(3)D
(4)C
(5)化学信息
(6)①④
(7) a-b D
(8)②③④
【分析】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外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主要包含两种类型: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这两种演替类型是根据起始条件划分的。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详解】(1)玉米田属于人工生态系统中的农田生态系统,因此选 ②④;
(2)A、第一次调查结果中生殖前期和生殖期的个体数量较多,而生殖后期的个体数量较少,说明该害虫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A正确;
B、“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此玉米田中FAW的种群数量应该呈“S”型增长,因为其种群所处的空间和食物资源是有限的,B错误;
C、生物放大(又称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从周围环境和食物链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中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FAW入侵后由于空间、食物充足、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一段时间内个体数快速增多,因此入侵后FAW的个体数快速增多的现象不属于生物放大,C错误;
D、与第1次调查结果相比,第2次调查中雄性比例明显减少,说明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主要为雄性害虫,使得性别比例发生明显改变;导致雌雄个体进行交配繁殖受到影响,从而通过影响出生率来影响种群密度,因此在两次调查间隔期内,FAW种群可能遭受了性引诱剂的消杀,D正确;
故选BC;
(3)A、群落的水平结构描述的是群落中的各个种群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不同区域的玉米属于一个种群,没有体现群落的水平结构,A错误;
B、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FAW的入侵不一定会导致玉米向下一营养级能量传递效率下降,B错误;
C、数量金字塔描述了某一时刻 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个体数量关系。一般来说,能量沿营养级顺序向上逐级递减,生物体数量沿营养级顺序向上也越来越少。若在第一次调查时绘制玉米田的数量金字塔,此时生产者的数量相比较时植食性动物的数量较多,一般不会呈现倒置现象,C错误;
D、由于FAW的过度繁殖而被废弃的玉米田,虽然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如能发芽的地下茎),因此此区域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D正确;
故选D;
(4)在测定土壤动物类群的丰富度而采集动物时,可利用土壤小动物避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设置诱虫器进行采集,因此利用该装置,可研究FAW入侵对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影响;
故选C;
(5)玉米品系在叶片受损时,可合成一种FAW幼虫生长的蛋白酶抑制剂,从而保护玉米的叶片,蛋白酶抑制剂是一种化学物质,能传递信息,因此蛋白酶抑制剂属于化学信息;
(6)由图可知,杂食鸟和FAW都以玉米为食,且杂食鸟可捕食FAW,故杂食鸟与FAW的种间关系为①捕食和④种间竞争。
故选①④;
(7)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生物的同化量 呼吸散失的能量,由图可知a是玉米的同化量,b是玉米呼吸散失的能量,故玉米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为=a b。
由图可知,摄入量=同化量+粪便量,FAW的摄入来源为若营养级效率为10%,但FAW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不只是粪便量,则FAW的摄入量无法计算,D正确。
故选D;
(8)①交替喷施不同品种化学农药,对环境不利,①错误;
②③利用了生物防治,减少了杀虫剂的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②③正确;
④设置高空探照灯诱捕成虫,这利用了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功能,践行环境友好农业,④正确;
综上②③④为可采取的措施。
22.(1)脱落酸
(2) 从外界吸收 基质 C5 C3
(3)非气孔
(4) 磷可以降低Cd对植物的损伤,提高净光合作用速率 P3
(5) 检测农作物中Cd含量 不合理 用镉超标的农产品饲养家畜,会有大量的镉富集在家畜体内,随着人对家畜的食用,再次富集到人体中,对人类的危害会更大
【分析】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称作生物富集。一旦含有镉的生物被更高营养级的动物食用,镉就会沿着食物链逐渐在生物休内聚集,最终积累在食物链的顶端。
【详解】(1)脱落酸可以促进植物气孔关闭,所以植物体因适应缺水环境而发生的气孔响应调节机制与某种激素有关,则该激素为脱落酸。
(2)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植物细胞的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线粒体产生的CO2被叶绿体吸收,所以胞间CO2的来源是从外界吸收;CO2扩散至叶绿体基质中参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首先在CO2固定酶的作用下,CO2与C5反应生成C3,进而C3接受ATP和NADPH释放的能量,并且被NADPH还原生成(CH2O)。
(3)从图1、3看出,随着Cd浓度的增大,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都降低,但胞间CO2浓度(Ci)增加,可以说明高Cd浓度组净光合作用降低不是由于缺乏CO2,所以与气孔因素无关,最可能与非气孔因素有关。
(4)从图4可以看出,在有Cd处理的条件下,加入磷肥可以提高净光合作用速率,说明了磷可以降低Cd对植物的损伤,提高净光合作用速率,且在浓度为P3条件下效果更为显著。
(5)在镉污染土壤中种植的农作物,需检测农作物中Cd含量以确定其食用的安全性。Cd在生物体内不会被分解,能够沿着食物链发生富集作用,如果用镉超标的农产品饲养家畜,会有大量的镉富集在家畜体内,随着人对家畜的食用,再次富集到人体中,对人类的危害会更大,因此这种建议是不合理的。
23.(1) 体表吸收或叶片吸收等 与其他生物相比,人类处于更高位的营养级
(2) 放线菌 次生 该微生物类群可降解微塑料成为其碳源 acf
(3) 非生物环境 微塑料 塑料圈中塑料所含的有机物是有限的 自我调节
(4) 自然状态下的土壤 微塑料覆盖过的土壤
【分析】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体从周围环境吸收、积蓄某种元素或难以降解的化合物,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环境浓度的现象,这些难以降解的化合物可被植物吸收,然后沿着食物链逐渐在生物体内聚集,最终会积累在食物链的顶端。
【详解】(1)由图可知,土壤微塑料进入植物的途径有根系吸收、体表吸收、叶片吸收等。微塑料难以降解,会沿着食物链逐渐在生物体内聚集,最终会积累在食物链的顶端,与其他生物相比,人类处于更高位的营养级,因此微塑料进入生物群落后,微塑料对人类的影响比对其他生物更严重。
(2)①据表信息可知,该地区被微塑料污染后,放线菌的碳利用率、丰富度和多样性相对都是最高的,所以放线菌可能逐渐成为优势类群,这种群落的演替称为次生演替,原因是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该微生物类群成为优势类群的原因可能是该微生物类群可降解微塑料成为其碳源,其他微生物类群对微塑料的降解能力低。
②胞外酶属于分泌蛋白,参与其合成和分泌的细胞结构或物质有a细胞膜、c核糖体 、fDNA,而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是负责加工和运输的,溶酶体是水解衰老和损伤的细胞结构,acf正确。
故选acf。
(3)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他的无机环境相互形成的统一整体,该群落与非生物环境(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可形成 个微型生态系统(也称为塑料圈),塑料圈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微塑料。塑料圈中塑料所含的有机物是有限的,因此塑料圈不能长期持续。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当微塑料进入土壤后,土壤生态系统短期内未受到显著影响。
(4)某生物兴趣小组欲通过实验分析微塑料对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对土壤中动物、植物、微生物的丰富度的影响,则对照组的实验材料是自然状态下的土壤(不做处理),实验组的材料是微塑料覆盖过的土壤。
24.(1) 随机取样 垂直结构
(2) 土壤生物 在土壤灭菌前,蚯蚓活动对根系生物量影响较大;在土壤灭菌后,不论是否有蚯蚓活动,根系生物量几乎不变/土壤灭菌前后,蚯蚓活动对根系生物量影响不同
(3) 上食下居型 上食下居型蚯蚓能将有机质从地表运到地下;蚯蚓通道能疏松土壤,增大土壤含氧量,水分易于渗入土壤
(4)增施有机肥→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数量增加→食细菌线虫、食真菌线虫增加→杂食性线虫、捕食性线虫增加→对食植物线虫的捕食增加,食植物线虫的数量下降→对植物根的危害减轻
【分析】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2、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 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它们常呈镶嵌分布,这就是群落的水平结构。
【详解】(1)调查土壤中线虫的丰富度,用取样器取样法,土壤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使调查值更接近真实值。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钻取土壤的深度不同,线虫类群的丰富度有差异,说明不同土壤层分布的线虫不同,体现土壤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2)据图甲可知,在土壤灭菌前,蚯蚓活动对根系生物量影响较大。在土壤灭菌后,不论是否有蚯蚓活动,根系生物量几乎不变(土壤灭菌前后,蚯蚓活动对根系生物量影响不同)。因此可知,蚯蚓活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是通过土壤生物介导的。
(3)表居型就在树叶掉落层,不往土里钻。土居型从来不到地面上来,是真正的“地下工作者”。上食下居型是在地下生活、地上采食,能将有机质从地表运到地下,蚯蚓通道能疏松土壤,增大土壤含氧量,水分易于渗入土壤。因此,上食下居型蚯蚓对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作用最大。
(4)据图乙可知,增施有机肥可使土壤中的细菌、真菌数量增加,同时使以真菌和细菌为生的食细菌线虫、食真菌线虫增加,进而促进杂食性线虫、捕食性线虫增加。杂食性线虫、捕食性线虫增加后,对食植物线虫的捕食增加,使食植物线虫的数量下降,减轻对植物根的危害。
25.(1)竞争
(2) 化学 薇甘菊挥发油对小麦、苋菜和油菜的苗高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表现为质量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 不可行 薇甘菊为入侵生物,繁殖能力强,图示结果表明,高浓度薇甘菊挥发油会抑制大豆生长(可行;大豆田可人为控制薇甘菊的种群数量达到促进作用效果)
(3)15kg薇甘菊未被山羊全部摄入、摄入量的一部分随粪便排出,未被同化、同化能量的大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分析】1、种间竞争是不同物种之间为争夺生活空间、资源、食物等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在种间竞争中常常是一方取得优势而另一方受抑制甚至被消灭。
2、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1)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如蜘蛛网的振动频率。
(2)化学信息: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如植物的生物碱、有机酸,动物的性外激素等。
(3)行为信息:动物的特殊行为,对于同种或异种生物也能够传递某种信息,如孔雀开屏。
【详解】(1)种间竞争是不同物种之间为争夺生活空间、资源、食物等而产生的一种直接或间接抑制对方的现象。薇甘菊入侵后,能迅速繁殖,使得其与当地植物争夺水分、阳光、空间而产生的竞争加剧,严重影响当地植物正常生长。
(2)化学信息是指生物在生命活动中,产生了一些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薇甘菊通过挥发油对邻近植物传递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由柱状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植株的种类和薇甘菊的浓度,因变量为受试植物苗高生长的抑制率,图中实验结果显示,薇甘菊挥发油对小麦、苋菜和油菜的苗高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表现为质量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虽然低浓度的薇甘菊挥发油促进大豆的生长,但薇甘菊为入侵生物,繁殖能力强,且图示结果表明,高浓度薇甘菊挥发油会抑制大豆生长,因此将薇甘菊引入到大豆田中的方案不可行(低浓度的薇甘菊挥发油促进大豆的生长,大豆田可人为控制薇甘菊的种群数量达到促进作用效果,因此将薇甘菊引入到大豆田中的方案可行)。
(3)若要用15kg的微甘菊饲喂山羊,山羊增重还不到75g,可能的原因是15kg薇甘菊未被山羊全部摄入、摄入量的一部分随粪便排出,未被同化、同化能量的大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