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高 考 针 对 性 训 练
地 理 试 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中亚五国(图1)是典型的内陆干旱地区,地表水呈现“北密南疏”的分布特征。2001年至2018年,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变化,尤其是人口、产业等发展,该地区地表水变化明显(图2)。据此完成1~2题。
注:根据水体覆盖时间长短将地表水分为季节水和永久水
1.影响该地区地表水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①纬度 ②地形 ③植被覆盖率 ④人类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下列四地中永久水面积减少而季节水增加最明显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高三地理试题 第 1页 (共 8页)
最大海冰距离是指海冰外缘线与基准点之间的最大距离。图3示意 2001~2011 年渤海三大海湾最大海冰距离变化情况。有关研究表明,北半球冬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和势力的变化对渤海最大海冰距离影响较大。据此完成3~4题。
3.据渤海最大海冰距离变化判断,相比于2001年,2002年北半球冬季西太平洋副高
A.偏南、偏弱 B.偏南、偏强 C.偏北、偏弱 D.偏北、偏强
4.大多数年份,莱州湾比渤海湾最大海冰距离偏大,主要是因为莱州湾
A.受冬季风影响强 B.底层海水运动弱
C.盐度低,多浅滩 D.海域封闭程度低
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在宜宾(图4)交汇。2020~2035年宜宾市规划在三江上新增8座跨江通道,总共形成33座跨江通道。2023年12月 26 日,宜宾临港长江公铁两用大桥正式建成通车,与传统上层公路下层铁路的布置不同,这是世界首座采用公路和高速铁路平层布置的桥梁(图5)。据此完成5~7题。
5.宜宾市跨江大桥集中布局的河段及原因正确的是
A.岷江段——河道窄,提高两岸县区通行能力
B.金沙江段——河道窄,两岸运输需求量大
C.长江段——流速小,两岸运输需求量大
D.长江段——河道宽,沟通市区与北部县区
高三地理试题 第 2页 (共8页)
6.相较于传统布置,公铁平层布置的优点有
①降低公路爬坡高度 ②提高通行效率
③减少占用土地资源 ④公铁干扰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宜宾建设多座跨桥通道,对该区域产生的影响是
A.促进了港产城融合发展 B.利于城市等级不断提高
C.利于市区人口大量迁出 D.城市形态向集中式转变
小堡村地处北京东郊,早期以农业种植为主。20世纪90年代,市区疏解的艺术家大量进驻,逐步形成艺术家集聚型村落,其内部空间结构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图6)。2012 年之后,小堡村内部空间结构变化速度趋缓,随着商业活动的增加,草根艺术家大量迁出,该聚落面临危机与挑战。据此完成8~10题。
8.小堡村内部空间结构变化原始阶段,受影响较大的用地类型是
A.公共用地 B.商业用地 C.居住用地 D.农业用地
9.与共生阶段相比,小堡村爆发阶段的典型特征是
A.工业用地规模扩大 B.艺术家工作室集中在北部
C.艺术产业链趋成熟 D.工业与艺术产业共生发展
10.2012年之后,小堡村内部空间结构变化速度趋缓,艺术聚落面临危机,主要是因为
A.土地租金上涨 B.开发接近饱和
C.当地村民外迁 D.艺术市场萎缩
A--CN-K(A--铝元素、C-钙元素、N-钠元素、K-钾元素)风化趋势图(图7)指示土壤所处的化学风化阶段及风化趋势,图中样点分布的集散表示土壤化学风化的稳定程度,化学蚀变指数 CIA 用于判断土壤的化学风化程度:CIA<50,代表样品未风化,数值越大表示风化程度越高。气候是影响化学风化的重要因子,气温越高,降水量越大,越有利风化进行。据此完成11~12题。
高三地理试题 第 3页 (共8页)
11.铝元素比重最高的土壤剖面所处区域气候特征最可能为
A.干冷 B.暖湿 C.干暖 D.冷湿
12.观察M4、M5、M6、M7 四个土壤剖面在图中样点的分布状况,说明四个剖面
①土壤发育程度较低 ②土壤发育程度较高
③成壤环境较为相似 ④成壤环境差异较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是甲烷等天然气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冰状固体物质,广泛存在于大陆边缘海底沉积物中。“冷泉”是指海底的天然气水合物因受到干扰,结构变得不稳定,以甲烷等气体为主要形式,沿着沉积物裂隙或构造面向上排放的渗漏活动。图8示意海底冷泉处甲烷的释放和运移路径。据此完成13~15题。
13.冷泉渗漏区多分布在
A.消亡边界 B.生长边界 C.大陆架 D.洋盆
高三地理试题 第4页 (共8页)
14.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后通常较为稳定。下列条件中有利于冷泉形成的是
①洋壳整体下降 ②海底生物富集 ③海底沉积物移动 ④海平面下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5.相较于周边海域,冷泉所在地区
A.海水盐度增加 B.洋流运动减弱
C.海水酸化增强 D.海水升温明显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 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具有发展高山蔬菜产业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自 1996年起,临安区对高山蔬菜产业开始实施“山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山外拓市场”经营战略。近年来,该区企业通过建设数字化基地,融合蔬菜种植、数字技术及物联网,将城里的用户和基地里的菜地连接起来,推出“云上菜园”项目(图9),进一步推动了高山蔬菜产业的发展。
(1)分析临安区实施“山上建基地、山下办工厂、山外拓市场”战略对高山蔬菜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6分)
(2)从农民和市场竞争力两个角度,分析建设“云上菜园”项目对企业的有利影响。(8分)
高三地理试题 第5页 (共8页)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造成华北地区冬半年降水的主要大气环流形势之一是“回流”型(图10)。回流是指高压东移后,从其西部又回流侵入华北平原的近地面气流。1月 5日,受低空暖湿气流、地形和“回流”气流的影响,华北中部石家庄市及周围地区(图11)发生高强度降水天气。
(1)指出此时华北地区的气压分布状况。在图11 虚线框中画出锋线,并标出锋面符号。(3分)
(2)判断回流气流的性质,并说明成因。(5分)
(3)分析石家庄市及周围地区发生高强度降水的有利条件。(6分)
高三地理试题 第 6 页 (共 8 页)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沉湖湿地(图12)位于长江与汉江交汇的低洼地带,湖区周围广泛分布着乔木、灌木及草本植物。自20世纪70、80年代起,沉湖周边人口快速增长,湿地面积缩小。2000年,为保护鸟类栖息地,湿地开始禁止围湖造田、收割芦苇等活动,湿地中的植物死亡后,其残体可以沉积并埋藏于土壤中。2019年沉湖全面完成清退规模化养殖的“退渔还湿”活动,湿地功能得到恢复。2022年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某科研机构通过研究 130 多年来沉湖沉积物有机质的来源(图13),揭示了湖泊的生态环境变化过程。
(1)与20世纪80年代前相比,指出 2000年后沉湖沉积物有机质来源中水生植物的贡献率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2)从国家安全的角度,简述沉湖完成“退渔还湿”活动的生态意义。(8分)
高三地理试题 第7 页 (共8页)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3分)
缓坡三角洲是在平缓湖底或海底发育起来的三角洲,其前缘斜坡十分平缓。鄱阳湖赣江三角洲是我国难得的、发育很好、现象丰富的缓坡三角洲(图14)。该地区三角洲平原分为上三角洲平原和下三角洲平原,其中上三角洲平原长期处于水上,而下三角洲平原则每年枯水期暴露,洪水期淹没,两者在形态与形成过程上有所不同。
(1)描述缓坡三角洲形成的基本条件。(3分)
(2)天然堤主要是由于洪水期河水溢出河道,沉积物在河道两岸堆积而成的。上三角洲平原上发育有高出地面约1m左右的天然堤,而下三角洲平原上未见此类天然堤。分析下三角洲平原上未形成天然堤的原因。(4分)
(3)鄱阳湖赣江三角洲垂直方向的沉积物中,往往出现湖相泥岩中夹有分流河道砂岩的现象。请解释其形成机制。(6分)
高三地理试题 第8页 (共8页).济南市高考针对性训练(5月)
地理学科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A该地区地处内陆,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地表水体整体较少一一以永久性积雪和冰
川、季节性积雪以及内流河湖形式为主,中北部地区地势低,利于水流汇集,受地形影
响,大型永久内陆湖泊、水体集中分布在此(45°N左右),地表水面积大:南部地表水
主要为冰川与永久性积雪及其形成的对应河流,且偏南部地区纬度较北部低,蒸发旺盛,
地表水相对较少。①②正确,故选A。该地区是典型的内陆干旱地区,气候干旱,植被
覆盖率低,其对地表水分布的影响较小;该区域人类分布在水源充足地区,其影响范围
有限。
2.A该地区地表水变化明显主要是由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变化,尤其是人口、产业
等发展,因此永久水面积减少而季节水增加最明显的应是人口密集、经济发展较快的区
域。甲在咸海沿岸,咸海有阿姆河和锡尔河等河流注入,沿岸地形相对平坦,适宜发展
农业经济,人口增长迅速,以灌溉农业为主导的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消耗了大量的水资
源用于灌溉、饮水和工业生产,虽近几十年来气候暖湿化引起冰雪融水量增加,但在干
旱气候条件下,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水收入远不及人类活动的水支出,致使咸海萎缩,永
久水持续减少,(耕地等)季节水增加。乙地位于卡拉库姆沙漠,丙地位于帕米尔高原,
均人口稀疏,人类活动导致的地表水变化不明显。丁地位于哈萨克斯坦境内乌拉尔河沿
岸,人口较咸海沿岸少。
3.D相比2001年,2002年最大海冰距离下降,说明渤海海冰面积减小,推断该年渤海
海域水温偏高;冬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势力偏强,低纬度大量暖气流被输
送至渤海海域:且副高位置偏北,阻碍冬季冷空气南下,导致渤海冬季气温较往年偏高,
不利于海冰生成;D选项正确。
4.C相比渤海湾,莱州湾海域纬度低,但多数年份最大海冰距离偏大,即海冰范围更
广,该海域更易结冰;由图得知,莱州湾受到黄河口大量淡水的影响,海水盐度低,冰
点较高,且浅滩较多,极易结冰,C项正确。冬季风对莱州湾和渤海湾的影响差异不大,
A错:冬季,渤海湾和莱州湾海域表层均表现为自西北向东南的沿岸流,底层海水运动
情况相差不大,B错:莱州湾海域封闭程度低,和外海水流交换频繁,不利于海冰的形
成,与题意不符,D项错误。
5.B影响桥梁布局的首要因素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即运输需求量的多少。由图可知,
宜宾市金沙江两岸分别是老城区和核心城区,人口、产业分布密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高,运输需求量最大,且该河段河道较窄,施工成本低,施工难度小,B项正确。岷江
段两岸运输需求量较小,A项错误:长江段两岸运输需求量较小且河面宽,建桥成本高,
施工难度大,C、D两项错误。
6.A由题意可知,公铁大桥传统布置是上层公路下层铁路,公铁平层布置显著降低了
公路的爬坡高度,且平层布置使高铁、汽车可以在同一平面上通行,有助于提高交通的
流畅性和通行效率;选项①②正确。平层布置占用土地面积较大,③错误;由图5可知
公路与铁路之间设有综合防护屏障,说明公铁平层布置中公路与铁路干扰较大,④错误。
7.A宜宾建设多座跨桥通道,交通通达度提高,利于港口、相关产业及城市的融合发
展,选项A正确;对城市等级提升影响不大,B错;伴随着交通通达度提高,城市发展
潜力提升,利于周边人口迁入,C错;城市形态仍然是组团状,未发生改变,D项错误。
8.C据图得知,原始阶段艺术家工作室均布局在小堡村宅基地,因此受影响最大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