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选择题
1.(2023·陕西宝鸡高三二模)《墨子·尚同》中说:“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进而选择贤者仁人为三公、诸侯国君、里长乡长等。于是“天子之所是,皆是之;天子之所非,皆非之”。(天子)“壹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由此可知,墨子( )
A.提倡原始直接民主 B.主张建立专制集权政体
C.认同儒家仁义观念 D.强调人才选拔的重要性
2.《左传》载,晋文公教其民,二年,欲用之。大臣子犯以民未知义,(因)未安其居民未知礼,未生其共(通“恭”)等理由谏阻。于是晋国采取了入务利民作执秩以正其官等措施,数年后一战而霸。据此可知时晋文公能够称霸是因为他( )
A.宣扬礼治,完善制度 B.崇尚儒学,伸张信义
C.以民为本,专务生产 D.善于纳谏,注重德教
3.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
A.孔子 B.老子
C.韩非 D.墨子
4.战国时期的封君,大多徒有虚名。许多封君在封邑内既无统治权,又不能长期世袭;封君在封邑内必须奉行国家统一的法令,封君的封邑亦有被收回的可能。这反映出当时( )
A.君主至尊权威地位确立
B.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C.社会变革进程逐渐加速
D.各国的变法比较彻底
5.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材料 结论
A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的青铜器 商朝的统治范围到达内蒙古地区
B 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 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
C 湖北大冶铜矿冶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 大冶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早于东周
D 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上铁镞(箭头) 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
6.战国初期,中原诸夏视秦人为夷狄,战国晚期秦人的“夷狄”标签已经淡化甚至消失,秦与六国之间已经不存在夷夏之别,秦人已经完全融入并认同华夏民族。秦人的变化反映了战国时期( )
A.封建制度已经崩溃 B.民族认同感日益加强
C.政治局面动荡不安 D.华夷观念仍根深蒂固
7.(2023浙江杭州二模)吴起治楚,规定“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商鞅治秦,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上述举措有利于( )
A.打击贵族世袭特权
B.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
C.促进庄园经济发展
D.奠定秦统一霸业的基础
8.(2023福建龙岩三模)与夏、商、西周相比,春秋战国时期文献中与夷狄对立的“华夏”“诸华”等概念大量减少并逐渐消失。这说明当时( )
A.礼乐制度土崩瓦解
B.国家形态日益成熟
C.民族差异逐渐消失
D.华夏认同意识增强
9.(2023湖北武昌5月检测)春秋战国时期,宗室贵族相互倾轧,胜者对待失败者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分其室”;商鞅“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将大家族分为小家庭,一“室”变多“户”,由官府析分登记。这一变化说明( )
A.分封制度不断强化
B.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C.伦理道德日益败坏
D.社会转型趋势明显
10.(2024山东济南摸底考)《孔子家语》记载:孔子任鲁国大司寇时提出“堕三都”的政治主张:“‘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古之制也。今三家过制,请皆损之。’乃使季氏宰仲由,堕三都。”孔子“堕三都”旨在( )
A.贯彻家国一体的政治理念
B.遵守天下共主的分封制度
C.维护等级森严的礼乐秩序
D.缔造四方臣服的专制主义
11.(2023广东深圳中学联考)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老子主张抛弃所谓的圣贤智慧,人民将获得百倍的利益;抛弃所谓的仁义名誉,人民将恢复孝慈的本性;抛弃贪取巧利之风,盗贼将会绝迹。这表明两人( )
A.积极为诸侯出谋划策
B.实现社会理想的途径不同
C.思想对立且辩论激烈
D.对礼崩乐坏现状深感忧虑
二、综合题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都按照皇帝的律令和意志办事。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即三公九卿制,就是朝廷,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公九卿制为官僚政治,职事人员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私分明,政绩有考核,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织完善。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即郡县两级制度。郡县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升迁,地方官僚之间没有战乱、兼并之事。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年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张传玺等《中华文明史》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一、选择题
1.(2023·陕西宝鸡高三二模)《墨子·尚同》中说:“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进而选择贤者仁人为三公、诸侯国君、里长乡长等。于是“天子之所是,皆是之;天子之所非,皆非之”。(天子)“壹同天下之义,是以天下治也”。由此可知,墨子( )
A.提倡原始直接民主 B.主张建立专制集权政体
C.认同儒家仁义观念 D.强调人才选拔的重要性
解析:根据此料“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可知墨子强调人才选拔的重要性,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墨子提倡原始直接民主,排除A项;材料体现不出主张建立专制集权政体,排除B项;墨子是墨家代表人物,且材料没有提到仁义观念,排除C项,故选D项。
2.《左传》载,晋文公教其民,二年,欲用之。大臣子犯以民未知义,(因)未安其居民未知礼,未生其共(通“恭”)等理由谏阻。于是晋国采取了入务利民作执秩以正其官等措施,数年后一战而霸。据此可知时晋文公能够称霸是因为他( )
A.宣扬礼治,完善制度 B.崇尚儒学,伸张信义
C.以民为本,专务生产 D.善于纳谏,注重德教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晋文公听从子犯的谏议,施行教化,让百姓知义、知礼,最后成为春秋霸主之一,D项正确;礼治只是其中部分内容,且无法体现完善制度和崇尚儒学,排除A、B两项;材料没有涉及以民为本的信息,而是强调晋文公能够善于纳谏,注重德教,排除C项。
3.汉晋时期有多种文本记载,帝尧之时,“天下太和,百姓无事”。有老者“击壤”而戏,围观者称颂帝尧。老者歌云:“吾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地而食,帝何德于我哉!”上述记载所体现的政治理念最接近( )
A.孔子 B.老子
C.韩非 D.墨子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文化——百家争鸣中老子(道家)的政治理念,属于推理推断类试题,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并解读历史上信息的能力。题干关键信息是帝尧之时“天下无事”,老者说“吾日出而作……帝何德于我哉”,描绘了一个统治者清静无为,人民休养生息,没有受到统治者太多干预的情景,与这些信息最接近的就是道家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故选B项;A项不符合题意,孔子的政治理念是德治和礼治,主张为政以德,统治者减少苛政,而题干没有体现这方面的信息;C项不符合题意,韩非子主张法治、改革,强调法术势相结合,建立君主专制制度,而材料没有体现这方面的信息;D项不符合题意,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尚俭等思想,在材料中均无体现。
4.战国时期的封君,大多徒有虚名。许多封君在封邑内既无统治权,又不能长期世袭;封君在封邑内必须奉行国家统一的法令,封君的封邑亦有被收回的可能。这反映出当时( )
A.君主至尊权威地位确立
B.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C.社会变革进程逐渐加速
D.各国的变法比较彻底
解析:根据“封君在封邑内必须奉行国家统一的法令,封君的封邑亦有被收回的可能”可得出战国时期中央对地方的集权得到加强,使地方的封君逐步失去了权力与地位,B项正确;“确立”错误,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变革加速,排除C项;材料不能反映各国的变法比较彻底,排除D项。
5.考古材料是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材料 结论
A 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的青铜器 商朝的统治范围到达内蒙古地区
B 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 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
C 湖北大冶铜矿冶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 大冶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早于东周
D 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上铁镞(箭头) 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B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山西晋国都邑遗址出土春秋早期的铁器残片,说明春秋早期已经使用铁器,B项正确;A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出土商朝的青铜器可能是通过贸易等其他方式传入当地的,不一定属于商朝的统治范围,排除A项;C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湖北大冶铜矿冶遗址出土东周时代的陶片,说明大冶铜矿的开采时间不晚于东周,排除;D项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西安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出上铁镞(箭头)不代表秦朝军队主要使用铁制兵器,排除。故选B项。
6.战国初期,中原诸夏视秦人为夷狄,战国晚期秦人的“夷狄”标签已经淡化甚至消失,秦与六国之间已经不存在夷夏之别,秦人已经完全融入并认同华夏民族。秦人的变化反映了战国时期( )
A.封建制度已经崩溃 B.民族认同感日益加强
C.政治局面动荡不安 D.华夷观念仍根深蒂固
解析:根据材料“战国初期,中原诸夏视秦人为夷狄,战国晚期秦人的‘夷狄’标签已经淡化甚至消失”,“秦人已经完全融入并认同华夏民族”反映了民族认同感日益加强,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封建制度已经崩溃,排除A项;政治局面动荡不安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华夷观念仍根深蒂固说法与材料不符,排除D项。
7.(2023浙江杭州二模)吴起治楚,规定“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商鞅治秦,规定“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上述举措有利于( )
A.打击贵族世袭特权
B.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
C.促进庄园经济发展
D.奠定秦统一霸业的基础
解析:根据材料“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可知吴起和商鞅在变法过程中都强调奖励军功,打击世袭贵族的特权,故选A项;材料中吴起和商鞅改革只针对贵族,并未体现不同民族对华夏文明的认同,排除B项;庄园经济主要盛行于东汉和魏晋时期,排除C项;吴起主要在楚国变法改革,与秦统一无关,排除D项。
8.(2023福建龙岩三模)与夏、商、西周相比,春秋战国时期文献中与夷狄对立的“华夏”“诸华”等概念大量减少并逐渐消失。这说明当时( )
A.礼乐制度土崩瓦解
B.国家形态日益成熟
C.民族差异逐渐消失
D.华夏认同意识增强
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长期的战争和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原华夏族与周边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逐渐增强,使带有民族歧视色彩的概念逐渐淡化,故选D项。
9.(2023湖北武昌5月检测)春秋战国时期,宗室贵族相互倾轧,胜者对待失败者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分其室”;商鞅“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将大家族分为小家庭,一“室”变多“户”,由官府析分登记。这一变化说明( )
A.分封制度不断强化
B.礼乐制度不复存在
C.伦理道德日益败坏
D.社会转型趋势明显
解析:根据材料“宗室贵族相互倾轧……大家族分为小家庭”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适应了小农经济产生和发展的需要,说明社会转型趋势明显,故选D项。
10.(2024山东济南摸底考)《孔子家语》记载:孔子任鲁国大司寇时提出“堕三都”的政治主张:“‘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古之制也。今三家过制,请皆损之。’乃使季氏宰仲由,堕三都。”孔子“堕三都”旨在( )
A.贯彻家国一体的政治理念
B.遵守天下共主的分封制度
C.维护等级森严的礼乐秩序
D.缔造四方臣服的专制主义
解析:据题干可知,孔子认为“三家”卿大夫城邑的规模逾越了礼制,主张削减他们的势力,于是派人拆除三家卿大夫的城邑,据此可知,孔子的目的在于维护西周时期等级森严的礼乐秩序,故选C项;家国一体在西周时期主要体现为分封制和宗法制,而题干述及的是礼乐制度,排除A项;题干述及的是礼乐制度,而不是“分封制”,排除B项;D项说法错误,排除。
11.(2023广东深圳中学联考)孔子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老子主张抛弃所谓的圣贤智慧,人民将获得百倍的利益;抛弃所谓的仁义名誉,人民将恢复孝慈的本性;抛弃贪取巧利之风,盗贼将会绝迹。这表明两人( )
A.积极为诸侯出谋划策
B.实现社会理想的途径不同
C.思想对立且辩论激烈
D.对礼崩乐坏现状深感忧虑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孔子希望通过德政建立理想社会,老子则主张统治者即使无为也能建立理想社会,由此可见,二者虽然途径不同,但都希望建立理想社会,故选B项;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与积极出谋划策不符,排除A项;虽然儒道思想不同,但两者并非对立关系,只是实现主张的途径不同,排除C项;材料中的孔子和老子都主张构建一个新的理想社会,而没有表现出对礼崩乐坏现状的看法,排除D项。
二、综合题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都按照皇帝的律令和意志办事。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即三公九卿制,就是朝廷,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公九卿制为官僚政治,职事人员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私分明,政绩有考核,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织完善。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即郡县两级制度。郡县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升迁,地方官僚之间没有战乱、兼并之事。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年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张传玺等《中华文明史》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可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的角度提炼观点,结合战国时期的相关史实,从经济(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社会情况(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长、局部统一的出现)、思想(法家思想)、商鞅变法的影响等角度论述说明中央集权制度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也可结合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总结其总体趋势,相应提炼观点。结合汉朝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选官任官制度等相关史实论述说明。另外也可结合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提炼观点,结合秦朝到明清时期的相关史实论述说明中央集权制度的消极影响(政治上,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形成皇权专制,导致暴政现象;思想上,中央集权强调思想控制,钳制了人们思想,压抑了人们创造力;经济上,中央集权的高度加强导致地方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丧失,不利于地方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本地方的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答案:示例1。
观点: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或“中央集权制度是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
论述: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长、局部统一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为适应新兴地主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各诸侯国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为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成功的经验。韩非子提出了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的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秦始皇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综上,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产物。
示例2。
观点: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论述: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内外朝制度的形成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刺史制度的实施则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把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科举制度则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宋代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进一步分化相权,加强皇权。派文官担任地方最高长官,把地方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制度适应了对辽阔疆域管辖的要求,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明朝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进一步削弱地方势力。明朝设厂卫特务组织,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等,使中央集权发展达到顶峰。
示例3。
观点: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导致暴政和腐败等现象,不利于调动个人、地方发展的主动性。(或答“权力过分集中易导致暴政和腐败”亦可。)
论述:政治上,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形成皇权专制,导致暴政现象,如秦末暴政、隋末暴政。权力过分集中,导致权力者身边的人欺下瞒上、贪污腐败,且极力扩充势力范围,成为社会政治不稳定的根源,如历史上的党争、外戚干政、宦官专权等。思想上,中央集权强调思想控制,钳制了人们的思想,压抑了人们的创造力,如焚书坑儒、八股取士、文字狱等,导致人们思想僵化,社会文化的发展受到抑制,创新乏力。经济上,中央集权的高度加强导致地方主动性的丧失,不利于地方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本地方的经济和区域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