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练习(含答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练习(含答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18 09:5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关于秦汉时期的法律之说法,正确的是
A.商鞅在《法经》基础上“改法为律” B.《九章律》沿袭秦律而成
C.中华法系至秦汉臻于完备 D.汉朝律令的最大特点是简明扼要
2.世界法律一般划分为五大法系:大陆法系、英美法系、阿拉伯法系、印度法系和中华法系。其中中华法系建立的标志是
A.《二年律令》 B.《唐律疏议》 C.《大唐开元礼》 D.《大清律例》
3.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出现于
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唐朝
4.关于明清法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明朝以元朝法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 B.清朝法典非常重视例
C.《大清律例》开创了律例合编的体例 D.逐渐成为乡约的替代品
5.秦代法律禁止子告父,而父对子所犯的过错则不予惩罚或减轻惩罚;若父告子不孝,则要处以重罪。这说明秦代
A.法家思想主导家庭关系
B.道德观念因法治得到强调
C.援礼入法成为治国思想
D.血缘亲情因法治逐渐淡化
6.《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遂赋晋国一鼓铁以铸刑鼎,著范宣子所为刑书焉。仲尼曰:‘晋其亡乎!失其度矣……’”据此可知( )
A.晋国刑书是中国最早成文法 B.晋国已礼崩乐坏社会秩序不稳
C.刊布刑书成为历史发展趋势 D.法家和儒家国家治理主张不同
7.据甲骨文记载,商王朝已开始实行人口登记制度,到战国时期政府才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这一变化主要服务于(  )
A.军事战争的需要 B.社会秩序的维护
C.官员选拔的便利 D.专制皇权的加强
8.《说文解字·刀部》:“刑,罚罪也。从井,从刀。”“刀”表示古代的一种兵器。《越绝书·记地传》中说:“‘井者,法也。’井训为法,故作事有法谓之井井”《荀子·儒效》中说:“井井兮其有理也,严严兮其能敬己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春秋至两汉时期的刑罚( )
A.必须依据一定的法度 B.维持了社会等级秩序
C.已将法家思想作为指导 D.是治国理政的主要手段
9.《左传》记载:“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也。”《礼记·经解》记载:“礼之于正国也,犹衡之于轻重也,绳墨之于曲直也,规矩于方圆也。”两者中“礼”的相同内涵是( )
A.维护社会秩序的准则 B.民众遵循的法律规范
C.统治阶层的治国蓝图 D.儒家的封建伦理道德
10.汉景帝时期,因父亲被继母所杀害,百姓防年杀死了继母。廷尉根据汉律规定判处防年大逆之罪,并上奏景帝。年仅12岁的太子刘彻认为:所谓继母如母,毕竟不同于亲生父母,如今继母亲手杀死防年之父,下手之时,母恩已经断绝,所以防年杀死继母之罪与普通杀人罪同,不应判处大逆之罪,景帝纳其议。这体现出汉代( )
A.依法治国 B.以礼人法 C.外儒内法 D.轻罪重罚
11.明清时期,乡规民约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如表是当时影响很大的乡约,反映出当时乡约( )
朝代 制定者 名称 主要内容
明朝 王阳明 《南赣乡约》 强调“皆宜孝尔父母,敬尔兄长,教训尔子孙,和顺尔乡里,丧死相助”
清朝 陈秉直 《上谕合律乡约全书》 举书乡约的程序是:讲解完圣谕“敦孝悌以重人伦”等后,再接着“读律”(讲解律法)
A.强化了基层社会等级制度 B.具有道德教化的功能
C.使地方治理形成统一标准 D.保障了社会秩序稳定
12.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明帝规定注律只能采汉代儒学家郑玄之说,不能杂用其他解释;晋律也规定“凡为驳议,当合经传”;北朝凡有疑狱,皆付中书以经义量决。这反映了当时( )
A.儒学经义成为法律条文 B.儒家正统地位空前强化
C.国家律令的儒学化趋向 D.社会教化重于法律建设
13.睡虎地秦墓竹简在农田水利、粮食贮存、工商管理、官吏任免、军队训练等方面,都有细致的法律条文规定。例如《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记载:“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蹙(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以上材料反映秦朝( )
A.用法律提升治理效能 B.奉行严刑峻法政策
C.确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D.着重提高行政效率
14.洪武五年二月,明政府以田野之民不知禁令,往往误犯刑宪,乃诏令有司于府州县及乡里社皆立申明亭,“凡境内人民有犯者,书其过,名榜于亭上,使人有所惩戒”。据此可知,明政府此举( )
A.实现了伦理与法治的结合 B.以教化来完善中央集权
C.意在重视基层民众的教化 D.促进理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15.明代吕新吾在《乡甲约》中规定:“孤庄村落,以一里为率,各立约正一人,约副一人,选公道正直者充之,以统一约之人。约讲一人,约史一人,选善书能劝者充之,以办一约之事。”这反映了明代( )
A.推行严密的保甲制 B.乡约逐渐带有强制力
C.乡约规范愈趋细致 D.儒学开始向基层渗透
二、材料分析题
16.一、德业相劝;二、过失相规;三、礼俗相交;四、患难相恤。——《吕氏乡约》
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明太祖“六谕”
敦孝弟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戒窝逃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身命。———康熙言“圣谕十六条”
学思之窗:阅读材料,想一想:从宋朝到清朝,乡约所讲内容有何变化?
17.公元前536年的“铸刑书”——把惩治犯罪的刑律铸在金属鼎上,向全国老百姓公布。这是中国政治史、法制史上的一件大事。春秋时期,上层贵族社会认为刑律越秘密越好,决不能让国人知道。这样才有利于贵族随意处置老百姓,增加专制的恐怖和神秘。子产这个做法,遭到很多贵族反对。
——整理自马立诚《子产铸刑鼎》
依据史料,概括子产“铸刑书”改革的意义。
参考答案:
1.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九章律》是汉朝的一部重要法典,它上承秦律,下启魏晋各朝法律,影响深远,B项正确;战国时期,商鞅在《法经》基础上制定秦国法律,史称“改法为律”,不属于秦汉时期法律范畴,排除A项;中华法系到唐朝时期臻于完备,排除C项;汉朝律令发展到后期越加繁乱庞杂,排除D项。故选B项。
2.B
【详解】《唐律疏议》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
3.A
【详解】据所学知识,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把郑国刑法浇铸在金属器皿上,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故A选项正确,排除BCD选项。
4.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法典重视例,故B项正确;《大明律》是以唐律为蓝本的,故A项错误;开创律例合编体例的是《问刑条例》,C项错误;D项说法与实际不符,排除。
5.B
【详解】据材料“秦代法律禁止子告父,而父对子所犯的过错则不予惩罚或减轻惩罚;若父告子不孝,则要处以重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父子道德伦理观念因法治得到强调,B项正确;父子道德伦理观念不属于法家思想,排除A项;材料无法体现援礼入法成为治国思想,排除C项;血缘亲情因法治逐渐淡化,不符合父子伦理观念,排除D项。故选B项。
6.D
【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春秋时期(中国)。晋国的铸刑鼎、著刑书,体现了法家的治理思想;孔子对此批评和否定,体现了儒家的德治思想,这说明法家和儒家不同的国家治理主张,D项正确;郑国的子产将郑国的法律条文铸在鼎上,向全社会公布,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公布成文法的活动,排除A项;晋国铸刑书并不能证明晋国已经礼崩乐坏,排除B项;晋国的做法是否代表历史发展潮流,在材料中并不能证明,排除C项。故选D项。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相比于商王朝,战国时期政府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这是因为战国时期战争频繁,政府需要掌握全国人口情况而迅速组织军队,A项正确;“社会秩序的维护”是次要目的,非主要目的,排除B项;战国官员选拔制度为军功爵制,编排民户对官员选拔关系不大,排除C项;皇帝首创于秦始皇,排除D项。故选A项。
8.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至两汉时期(中国)。材料的三句话都描述了刑与井的关系,体现社会的井井有条是依靠刑法来维护的,B项正确;“必须”一词把历史绝对化了,看历史事件需要辩证的看,排除A项;春秋时期没有出现法家思想,排除C项;把法律作为治国理政的主要手段是在西汉时期,排除D项。故选B项。
9.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先秦时期(中国)。根据材料可知,题干所示为先秦有关礼的内容,“礼之于正国也”“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都强调了礼制对人们行为规范的要求,这些规定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A项正确;礼并非法律规范,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社会秩序的维护,并非统治阶级的治国蓝图,排除C项;儒家封建伦理道德是封建的等级秩序,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
10.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朝(中国)。据材料可知,汉朝时期,防年杀死继母,是因为继母杀死其父亲,在案件中,刘彻认为防年与继母的恩情已断,不应判处大逆之罪,体现了以礼入法,律令儒家化的趋势,B项正确;材料描述的是以礼入法,而非依法治国,排除A项;外儒内法表面上推崇儒家思想,但是实际操作上也依赖法家的思想,往往是儒法结合、儒法互济,与材料中描述不符,排除C项;材料中描述的是以礼入法,律令儒家化的趋势,而非轻罪重罚,排除D项。故选B项。
11.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清时期(中国)。材料中两部乡约体现了儒家对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的要求,都属于道德教化的内容,B项正确;人们“相助”等与社会等级无关,排除A项;各地乡约标准并不完全一致,排除C项;乡约只是有利于社会稳定而不是“保障了”社会稳定,排除D项。故选B项。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据材料“注律只能采汉代儒学家郑玄之说”“凡有疑狱,皆付中书以经义量决”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使用儒家学说解释法律和裁决案件,反映了国家律令的儒学化趋向,C项正确;材料本意是使用儒家学说解释法律和裁决案件,也即儒学经义与法律条文关系密切,而非混同,排除A项;魏晋南北朝时,佛教和道教的发展使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排除B项;材料反映社会教化与法律建设相结合,看不出孰轻孰重,排除D项。故选C项。
13.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时期(中国)。据本题材料“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蹙(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规定紧急文书必须马上送走,非紧急文书应当在一天内处理完毕,不可久留,否则要按照法律论处,可见秦朝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国家治理效能,A项正确;材料只说明对积压文书不送的行为要依法处置,不能得出秦朝奉行严刑酷法政策的历史结论,排除B项;完备的法律体系,表述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反映了秦朝行政管理的严格高效,并不是强调行政效率的提高,排除D项。故选A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时空是:明朝(中国)。据材料可知,明政府将地方上不懂礼仪或不知禁令误违法律的民众姓名和罪过写在申明亭警示百姓,体现明政府重视基层民众的教化,从而实现稳定社会秩序的目的,C项正确;材料只强调地方教化,未强调伦理关系,排除A项;申明亭的设立目的是加强民众教化,稳定社会秩序,而非完善中央集权,排除B项;理学正统地位的确立是在南宋,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明代(中国)。据材料“以一里为率,各立约正一人,约副一人,选公道正直者充之,以统一约之人”,可知,《乡甲约》对地方基层的乡约做了更加细致的规范,体现出规范愈趋细致,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里甲制而不是保甲制,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强制力”,排除B项;“开始”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
16.乡约最早是儒学士大夫用来教育百姓向善互助的,后来逐渐为统治者所利用,改而宣讲最高统治者皇帝的“圣谕”,其教化内容也更多地强调顺从(如尊敬长上)、安分守己(如各安生理),说明乡约已完全由教化手段沦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
【详解】本题为对比类材料分析题。时空为宋朝、明朝、清朝。根据材料“《吕氏乡约》”“六谕”“圣谕十六条”可知乡约最早是儒学士大夫用来教育百姓向善互助的,后来逐渐为统治者所利用,改而宣讲最高统治者皇帝的“圣谕”;根据材料“一、德业相劝;二、过失相规;三、礼俗相交;四、患难相恤”“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可知其教化内容也更多地强调顺从(如尊敬长上)、安分守己(如各安生理),说明乡约已完全由教化手段沦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
17.意义:使民众有法可依,是中国法制史的一大进步;打击了奴隶主贵族。
【详解】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公元前536年的郑国。
由材料“公元前536年的‘铸刑书’——把惩治犯罪的刑律铸在金属鼎上,向全国老百姓公布。这是中国政治史、法制史上的一件大事。”可得出使民众有法可依,是中国法制史的一大进步;由材料“这样才有利于贵族随意处置老百姓,增加专制的恐怖和神秘。子产这个做法,遭到很多贵族反对。”可得出打击了奴隶主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