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练习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一、单选题
1.多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往往通过谚语为载体的形式,来反映当时历史风貌。从而为研究历史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资料。下表中谚语的内容与反映的史实对应不正确的是
选项 谚语 反映的相关史实
A 两汉时期谚语:“遗子黄金满毓(竹笼),不如一经。” 儒家思想备受重视
B 西方谚语:“宁要三个魔鬼打架,不要个天使掌权” 孟德斯鸠分权制衡思想
C 天上方一日,地上已千年 广义相对论
D “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 实事求是,实践出真理
A.A B.B C.C D.D
2.为适应并促进经济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不同时期采取不同经济政策,下列政策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重商主义—自由放任—国家干预 B.重商主义—国家干预—自由放任
C.自由放任—重商主义—国家干预 D.自由放任—国家干预—重商主义
3.读下图,对图中数据变动的原因解读正确的是
①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②私有化浪潮的推动
③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的保障 ④欧元进入流通领域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4.下图为1948—1970年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示意图,图中年均增产率的变化主要得益于
A.世界经济朝制度化和体系化发展
B.世界各国普遍消除关税贸易壁垒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动
D.经济区域集团化的速度大大加快
5.科学家利用高能加速器把电子的速度提高到十分接近光速的程度,这时候,就会出现尺变短、钟变慢、物体变重的现象。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加速度取决于物体质量
B.四维时空是绝对存在的
C.时间与空间不是绝对的
D.世界真相是可以探知的
6.据有关数据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至少于2008年起,向全球近10万台计算机植入专门软件,监听各国社会动态。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全球化推动信息共享 B.资本主义阵营瓦解
C.信息化潮流不可逆转 D.信息安全存在风险
7.面对战后西欧经济困境和社会危机的困局,德国社会民主党响亮地提出了“尽一切可能开展竞争,按一切需要实行计划”的口号,结果60年代就形成了高税收支持高福利、高福利刺激高税收的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的根源在于
A.自由主义的应用
B.混合经济的减少
C.凯恩斯主义的扩大
D.“新经济”的出现
8.2015年12月16—18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天下兼相爱则治》的主旨演讲,下列关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
B.美苏在军事领域的竞争促进了互联网的产生。
C.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成全球信息网。
D.信息技术在世界各地发展是不均衡的,因此信息化不利于经济的全球化。
9.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
利,建立所谓的“福利国家”。西方能够建立“福利国家”的根本原因是( )
A.美苏在世界范围内争霸 B.和社会主义国家竞争
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优越 D.二战后经济快速发展
10.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推动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使人类的生产、生活发生着深刻变化。下列能体现这一变化的是( )
A.乘火车旅行 B.打越洋电话
C.用电灯照明 D.网上购物
1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五六十年代,美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矛盾,导致各种类型的社会运动此起彼伏,其中影响最大的是
A.妇女民权运动 B.学生反战运动 C.黑人民权运动 D.废除黑奴运动
12.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对这一时代美国经济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严控出口补贴,推行自由贸易 B.加强福利建设,发展科学与教育
C.运用经济发展计划,宏观调控 D.借助国家力量实行大规模国有化
13.20世纪70年代,虽然爆发了经济危机,失业率居高不下,但发达国家仍保持社会稳定,其原因主要是
A.提倡“新经济” B.发展社会主义 C.建立福利国家 D.实施计划经济
14.2013年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去世,在国民哀悼、纪念的同时、也有不少人举行订祝活动。有人认为“人们在过去二三年里对英国发生的一些事情有怨恨,而撒切尔夫人就代表着这股怨恨”。撒切尔夫人招致民众怨恨的最有可能是她在执政时期(1979—1990年)
A.大幅消减福利开支
B.大力发展知识经济
C.加强国家干预经济
D.推行资源国有政策
15.1979年撒切尔夫人当选英国首相后,采取国有企业私有化、控制货币、削减公共开支等措施进行经济改革,从1983年起英国经济情况好转,到1988年达到正常水平。对以上改革措施解释全面准确的是
A.减少国家干预以摆脱经济发展中的困境局面
B.奉行凯恩斯主义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C.缩小“福利国家”规模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D.通过私有化政策刺激资本家进行大规模投资
16.1948年美国联邦政府的一项法案规定:联邦政府的经费15%用于安置退伍军人。截止1995年,已有二百二十五万退伍军人在法案资助下进入大学接受高等教育,五百六十万退伍军人进入技术学校接受职业培训。该法案的实施( )
A.旨在建立保障退伍军人的福利制度
B.有助于培养一定数量的“中间阶层”
C.是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的重要表现
D.致力于实现美国战时经济的转型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长期以来,巴拿马和美国之间围绕收回运河主权问题存在着尖锐的民族矛盾。1983年诺列加把任巴首脑后,坚决主张收回运河主权,实现民族独立。美国利用巴国内党派之争,大力扶植反对派,对巴实行严厉经济制裁并不断增兵,同时在外交上孤立巴政府,但均未奏效,反而使诺列加树立了国家与民族权益捍卫者的形象。美国国内纷纷批评政府在中美洲问题上软弱无能。此时,苏联为了缓和同美国关系,在中美洲问题上节节让步,加之东欧剧变吸引着全球的关注。1989年12月29日凌晨,美国借口保护在巴的美国人的生命安全,推动巴民主化进程,出动2万多名美军对巴发动军事打击,摧毁了巴一些重要的军事设施并占领首都,造成巴拿马600多军民死亡,2000多人受伤,数千人沦为无家可归的难民。
——摘编自屈智淳《美国入侵巴拿马的前前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入侵巴拿马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美国入侵巴拿马的影响。
18.材料一 芝加哥学派的经济学家强调自由市场的重要性,认为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20世纪80年代,他们的主张被英美等国用以改造二战后的资本主义。英美等国政府通过私有化不断从经济领域撤出,但政府在经济领域中的作用依然重要,其首要责任从财富分配和保障平等转变为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及财富创造,同时又采取措施以弥补新政策的缺陷。——耶金等《制高点》
材料二 2010年6月,德国柏林和斯图加特多达3万名示威者响应在野党、工会和社会组织的号召走上街头,要求政府撤回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的计划。
材料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是如何再一次调整发展模式的?根据材料一,概括其调整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计划削减社会福利开支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 综合以上材料,你对实施社会福利政策如何认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19世纪中叶先后受到西方势力冲击的两个东亚封建国家--中国和日本,都进行了以“富国强兵”为目标的近代化运动。晚清数学家李善兰与外国人合译了《几何原本》,徐寿和华蘅芳二人曾在引进西方科技基础上设计制造了第一艘蒸汽船,容闳在推动留学生方面不遗余力。但洋务改革的中心始终是在学习西方的器物层面上,在行政和教育方面的改革十分被动,洋务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19世纪50~60年代日本幕府和各藩的改革,重点也是器物层面。但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就开始全面改革。科技方面,翻译了大量西方科技书籍,大力传播西方的军事技术和科学知识。教育体制方面,相继成立了东京帝国大学、东北帝国大学等高校以及一系列的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这些举措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使日本成为当时亚洲最强的资本主义国家。
——摘编自杨阳《晚清中日科技比较之忧思》
材料二 二战后到20世纪70年代末,在“科技立国”基本方针的指引下日本的技术创新模式主要是以引进技术为导向,并加以消化、吸收,进行模仿创新。企业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政府进行有效干预,民间力量主导研究开发,产学官三者进行合作创新。80年代以来,日本结束了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模式转变。改革开放后,我国适时提出了科技创新面向经济建设的追赶战略。“863计划”、“星火计划”等相继实施。国家强调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和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2018年中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5%,发明专利和授权量居世界首位,完成了进入世界前5位的目标。
——摘编自王博《战后日本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研究》、徐炜等《中国科技创新的发展脉络与战略进路》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日两国科技发展举措的相同之处,并分析近代中国科技发展落后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战后日本科技发展的特点及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现代以来中日科技发展的历史启示。
三、论述题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6世纪以前,英国社会普遍认为“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最佳场所,父母是儿童的最佳照顾者,儿童问题是个人私事,儿童照顾主要是家庭责任和父母的义务”。该时期英国儿童福利的对象主要是贫困和流浪儿童,而实施的主体是教会慈善组织。
19世纪以来,英国儿童福利走向法制化。1802年颁布的《学徒健康及道德法案》,规定禁止纺织厂使用9岁以下儿童,学徒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小时,并禁止从事夜班劳动。1899年颁布的《预防虐待儿童和保护儿童法》,第一次使政府介入父母子女关系,将虐待和忽视儿童认定为法定的犯罪。
二战后,英国儿童福利保障的立法不断完善,对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等权利作出了细致入微的规定和强调。英国福利国家的建设,不仅增加了儿童福利的项目,而且扩大了儿童福利的规模,提高了福利标准,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的儿童福利体系。
——摘编自庞媛媛《英国儿童福利制度的历史嬗变及特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一个与英国儿童福利制度有关的题目,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C
【详解】试题分析:“遗子黄金满毓(竹笼),不如一经”说明儒家思想备受重视,对应;“宁要三个魔鬼打架,不要一个天使掌权”,为了防止君主专制,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提出分权制衡原则,对应;“天上方一日,地上已千年”这是爱因斯坦的狭义的相对论,不对应;“不管黑猫白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这是邓小平的白猫黑猫论,说明要实事求是,实践出真理,对应。故选C。
考点:相对论与量子论
2.A
【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近代(世界)。本题要求将上述政策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重商主义出现时间是15-18世纪,自由放任时间是18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时间是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因此按时间先后排序依次是重商主义-自由放任-国家干预,A项正确,排除B、C、D选项,故选A项。
3.A
【详解】依据材料可知,1946到1977年,法国的发电量持续增长。结合所学可知,1947年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经济的复兴,①正确;法国在二战后实行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推动了其经济发展,③正确,A项正确;法国开始私有化浪潮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②错误;欧元进入流通领域是在2002年,④错误,排除BCD三项。故选A项。
4.A
【详解】试题分析:二战后世界经济体系建立,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故A项正确。B项错误,说法绝对化,消除贸易壁垒是一个过程;C项错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主要是对本国经济的影响,国际贸易额增长与之无关;D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全球贸易的增长,不是区域集团化内部贸易。故选A。
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
【名师点睛】此题实际上借助美国战后经济的发展考查的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问题,即三大支柱的影响。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三大支柱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以出资额的多少决定在组织中的地位,虽然发达国家掌握了支配权,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也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
5.C
【详解】材料中的实验反映的是“钟慢效应”和“尺缩效应”,这表明时间、空间与物质的速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即时空是可变的,这是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它打破了经典力学绝对的时空观,故选C项;材料显然没有涉及加速度问题,故A项错误;四维时空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故B项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表达世界真相是否可以探知的问题,故D项错误。
6.D
【详解】美国国安局在全球近十万台计算机中植入专门的监听软件,以监听各国社会动态,美国的监听信息的做法威胁被监听国的国家安全,意味着信息安全存在风险,D正确;监听不属于“共享”范畴,排除A;B与题无关,排除;材料未涉及到社会发展潮流,排除C。
7.C
【详解】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主张用消费推动经济发展,这种模式会导致高税收支持高福利、高福利刺激高税收的恶性循环,故C正确;自由主义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运用,故A错误;混合经济是20世纪80年代实行;“新经济”的出现是20世纪90年代实行。
8.D
【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本题的设问是否定式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信息技术大大推动了经济全球化,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其他三个选项都符合实施,故可以排除。
考点:近现代世界科技 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 信息技术的作用
9.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所学福利国家能够建立需要政府的大量财政开支,所以福利国家建立的根因是二战后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政府有大量的财政收入,D项正确;美苏在世界范围内争霸是美苏在争夺世界霸权和西方建立福利国家无关,排除A项;西方国家建立福利国家的根因是自己内部的原因,而和社会主义国家竞争只能算是外部原因,排除B项;根据所学社会主义制度是比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更优越的,所以西方建立福利国家和社会制度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0.D
【详解】信息技术最大变化促进了社会生活中网络购物出现,故D正确;A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成就;B和C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
11.C
【详解】据所学知识可知,在20世纪50、60年代,美国的社会运动包括妇女民权运动、学生反战运动、黑人民权运动,但影响最大的是黑人民权运动,因此C正确,ABD排除;D是在美国南北战争前夕,排除。故选C。
12.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进入“黄金时代”的原因之一就是加强福利建设,发展科学与教育,B正确;二战后美国加大出口补贴力度,A错误;C是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原因,排除;二战后美国并未大规模实行国有化,D排除。故选B。
13.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西方国家纷纷完善福利制度,建立福利国家,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使得民众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保障,因此在经济危机期间,发达国家仍能保持社会稳定,主要得益于完善的福利制度,故C项正确;“新经济”主要实行于20世纪90年代,排除A项;B项说法错误,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从根本上维护的是资产阶级的统治,是坚持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会发展社会主义和实施计划经济,排除BD两项。故选C项。
14.A
【详解】由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1979—1990年)结合所学,可知让她招致民众怨恨的是A项;大力发展知识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从美国开始的,B项错误;撒切尔夫人在执政时期采用新自由主义,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项与史实不符;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欧洲各国包括英国正在进行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运动,D项与史实不符。
15.A
【详解】根据“采取国有企业私有化、控制货币、削减公共开支等措施进行经济改革”可得出,7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失灵,因此80年代英国政府通过减少国家干预以摆脱经济发展中的困境局面,A项正确,排除B项;C项只是表面,不是最准确的,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私有化,排除D项。故选A项。
16.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后(美国)。材料中提及在联邦法案的帮助下大量退伍军人进入大学和技术学校接受教育,可以培养高素质知识分子和技术人才,有助于培养一定数量的“中间阶层”,B项正确;福利制度是一整套社会保障体系,是不可能通过一个法案就能建立起来的,排除A项;题干中法案并不是针对经济方面的,不是国家干预经济的表现,排除C项;1948年已经是二战结束后了,此时美国已不是战时经济了,排除D项。故选B项。
17.(1)巴美两国长期尖锐的民族矛盾;巴拿马对美国态度强硬;巴拿马国内局势动荡;美国对巴实行多种打压措施均失败;美国国内舆论的影响;国际形势的变化对美国有利。(任答3点)
(2)战争给巴拿马人民带来磨难;激发了巴拿马人民激烈的民族情绪;暴露了美国的霸权主义实质;破坏了美国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关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造成威胁。(任答3点)
【解析】(1)
根据材料“长期以来,巴拿马和美国之间围绕收回运河主权问题存在着尖锐的民族矛盾。”得出巴美两国长期尖锐的民族矛盾;根据材料“美国利用巴国内党派之争,大力扶植反对派,对巴实行严厉经济制裁并不断增兵,同时在外交上孤立巴政府”得出巴拿马对美国态度强硬;巴拿马国内局势动荡;美国对巴实行多种打压措施均失败;根据材料“美国国内纷纷批评政府在中美洲问题上软弱无能”得出美国国内舆论的影响;根据材料“苏联为了缓和同美国关系,在中美洲问题上节节让步,加之东欧剧变吸引着全球的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对美国有利。
(2)
关于美国入侵巴拿马的影响,根据材料“造成巴拿马600多军民死亡,2000多人受伤,数千人沦为无家可归的难民。”得出战争给巴拿马人民带来磨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激发了巴拿马人民激烈的民族情绪;暴露了美国的霸权主义实质;破坏了美国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关系;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造成威胁。
18.(1)调整: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适度减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原因:芝加哥学派的主张逐渐被英美等国采用;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使个人独创精神减弱,财富创造意识削弱。
(2)背景: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受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发展趋缓;全球化造成资本外流,税源减少;老年人的比例加大;欧洲一体化的挑战等。
(3)现象:我国养老保险事业持续发展;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认识:社会福利政策是一个国家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生产力的发展是实施社会福利政策的前提;实施社会福利政策有利于改善民生、稳定社会。要调动全社会的福利意识,拓宽资金渠道,适度减轻政府财政负担;实行社会福利政策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相结合。
【详解】本题涉及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福利制度,具有较强的时代感。第(1)问,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政府对经济干预越少越好”,“被英美等国用以……”,由此概括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发展模式的调整,结合“激励个人的独创精神”等概括原因。第(2)问,是内涵和外延结合式问题,要根据材料说明社会福利制度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原因应从多角度分析;第(3)问,第一问是内涵式问题,先依据材料信息,说明我国福利制度的特点;然后,依据自己的认识,谈谈福利制度,言之有理即可。
19.(1)相同:都翻译外国科技书籍传播科学知识;都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企业;都发展教育培养近代科技人才。
落后原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传统科举制度及教育体制的束缚;落后思想观念(或者“中体西用”指导思想)的影响等。
(2)特点:企业参与、政府干预、民间力量主导研究开发(产学官合作);根据经济发展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方针;重视科技自主创新(从模仿到自主创新)。
影响:促使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状态;日本开始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3)政治独立、经济发展是科技发展的前提;教育为科技发展孕育人才;加强国际合作有利科技进步;全民参与助推科技自主创新等。
【详解】(1)相同:根据材料一中“晚清数学家李善兰与外国人合译了《几何原本》”“(日本)翻译了大量西方科技书籍”可知,都翻译外国科技书籍传播科学知识;根据“徐寿和华蘅芳二人曾在引进西方科技基础上设计制造了第一艘蒸汽船”“(日本)大力传播西方的军事技术和科学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企业;根据“容闳在推动留学生方面不遗余力”“(日本)相继成立了东京帝国大学、东北帝国大学等高校以及一系列的学术团体和研究机构”可知,都发展教育培养近代科技人才。落后原因:根据所学知识,从中国的社会性质、经济发展和文化思想等方面分析可知,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落后的原因主要有,近代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传统科举制度及教育体制的束缚,落后思想观念(或者“中体西用”指导思想)的影响等。
(2)特点:根据材料二中“企业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政府进行有效干预,民间力量主导研究开发,产学官三者进行合作创新”可知,企业参与、政府干预、民间力量主导研究开发(产学官合作);根据“(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结束了模仿创新,向自主创新模式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日本政府根据经济发展适时调整科技发展方针,重视科技自主创新(从模仿到自主创新)。影响:根据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和国际地位等方面分析可知,二战后科技发展促使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强国,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状态,推动开始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3)启示:综合材料一、二及相关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从两国科技发展的经验等方面分析可得出,政治独立、经济发展是科技发展的前提,教育为科技发展孕育人才,加强国际合作有利科技进步,全民参与助推科技自主创新等启示。
20.英国儿童福利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前工业化时代,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儿童福利保障范围窄,保障水平低且缺乏制度性保障。基督教会是社会救济的主体;19世纪以来,英国工业革命将儿童卷入劳动力市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人权运动的不断发展推动政府逐渐在儿童福利中扮演重要角色。儿童福利制度走向法制化,体系化;二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英国进行福利国家的建设。儿童福利保障立法不断完善,儿童福利规模扩大,标准提高,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的儿童福利体系。
总之,英国儿童福利制度是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发展的,反映了时代的变化,折射出资本主义国家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儿童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发展。
【详解】本题属于论述题,需要概括出一个明确的标题,然后再进行论述,最后进行总结。根据材料“家庭是儿童成长的最佳场所,父母是儿童的最佳照顾者,儿童问题是个人私事,儿童照顾主要是家庭责任和父母的义务”、“19世纪以来,英国儿童福利走向法制化”、“二战后,英国儿童福利保障的立法不断完善,对儿童的生存权、发展权、参与权等权利作出了细致入微的规定和强调”可得,这个标题英国儿童福利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英国儿童福利制度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前工业化时代,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儿童福利保障范围窄,保障水平低且缺乏制度性保障。基督教会是社会救济的主体;19世纪以来,英国工业革命将儿童卷入劳动力市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和人权运动的不断发展推动政府逐渐在儿童福利中扮演重要角色。儿童福利制度走向法制化,体系化;二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英国进行福利国家的建设。儿童福利保障立法不断完善,儿童福利规模扩大,标准提高,形成了多层次、立体式、全方位的儿童福利体系。总之,英国儿童福利制度是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而不断发展的,反映了时代的变化,折射出资本主义国家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儿童的生活,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