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第一部分 生命科学
专题一 微小世界
放大镜
1.放大镜的镜片又叫 凸透镜 ,具有 放大物体图像 的作用,能显
现人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镜片的结构特点是中
间 厚 、边缘 薄 , 透明 。
2.镜片放大倍数和镜片的 凸度 有关。
镜片 凸度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
3.制作一个组合凸透镜:
(1)用一个放大镜观察书上较小的文字,当图像放到最大并且清晰时,
保持这个放大镜的位置不动。
(2)在第一个放大镜下增加一个放大镜,并和第一个放大镜相互平行,
上下移动第二个放大镜,当图像放到最大并且清晰时,测量好两个放大镜之
间的距离。
(3)把两个凸透镜用纸筒固定。
4.苍蝇的 复眼 是由许多小眼组成的,根据苍蝇复眼的视觉原理,人
类研制出了“ 蝇眼照相机 ”、“ 蝇眼雷达 ”、“ 蝇眼探测系
统 ”等。
5.蝴蝶的彩色翅膀是由许多 小鳞片 组成的,这些鳞片会随阳光的照
射方向自动 变换角度 ,从而调节体温。科学家受蝴蝶的启发,将人造卫
星的控温系统制成了对温度敏感的 百叶窗 样式,随温度变化可调节窗的
开合,保持人造卫星内部温度的恒定。
6.昆虫头上的触角就是它们的“ 鼻子 ”,能分辨各种气味。人类模
仿苍蝇的触角,研制出“ 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 ”,安装在宇宙飞船密封
舱里,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而且在空气泄露时能立即发出警报。
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
1.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物体必须 薄而且透明 ,因此物体需要制
成 玻片标本 ,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它的精细结构。
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制作步骤:滴→撕→展→盖→染→吸。
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
1.滴清水
2.撕表皮
3.展平标本
4.盖上盖玻片
5.滴碘酒
6.吸去多余水分
2.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安放 → 对光 → 上片 → 调焦 →观察。
(1)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着 镜座 ,将显微镜 向着光 摆
放在平坦的面上。
(2)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 目镜 往下看,能看见一个明亮
的光圈。
(3)转动调节旋钮将 镜筒 抬起,使物镜离载物台大约2~3厘米。将
想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
(4)转动调节旋钮,降低 镜筒 ,使 物镜 恰好在载玻片的上面。
(5)从目镜往下看,转动调节旋钮将镜筒慢慢地 抬升 直到标本出现
在 视野 里为止,转动调节旋钮至视野范围内出现清晰的图像。
(6)慢慢移动 玻片标本 ,观察标本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方向和从
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 相反 。
3.英国科学家 罗伯特·胡克 最早在显微镜下发现了细胞。除 病毒
外,绝大多数生物体都是由 细胞 组成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的 结构单
位 ,也是生物最基本的 功能单位 。
4.洋葱表皮上的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洋葱的 细胞 ,细胞上的
“小黑点”为 细胞核 ,泡状的结构是 大液泡 。
5.荷兰的 安东尼·范·列文虎克 首次在显微镜下发现了微生物。绝大多
数的微生物都非常细小,只有通过显微镜等工具的帮助才能看到。而蘑菇、
木耳是生活中可以直接看到的微生物。
6.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生命活动都是
通过 细胞 进行的。
7.取一些池塘或鱼缸里的水,可以采集到微生物,也可以利用干草培养
微生物。
8.观察时,如果微生物运动迅速,不便于观察,可以先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
脂棉纤维,再在上面滴一滴池塘水,盖上盖玻片。也可以用吸水纸在盖玻片
的边缘吸走多余的水分,控制微生物的运动速度。
眼虫——有鞭毛、
叶绿体
(可以进行光合
作用制造养分)
9.显微镜下能看到在水中生活着很多形态各异的微生物。如 草履
虫 、 变形虫 、 喇叭虫 、 眼虫 、 团藻 等。其中眼虫同时具
有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它有 叶绿体 ,可以进行 光合作用 。
草履虫——
像草鞋、有纤毛
喇叭虫——
像喇叭、有纤毛
10.微生物通常都有特殊的 构造 和 功能 ,以适应周围的环境。微
生物具有 生物 的特征,如: 对环境有一定的需求 、 对外界的刺激
有反应 、 能繁殖 等。
微生物与健康
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
生活的改善。如:
(1)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病毒,抵抗、制服疾病。
(2)利用有些微生物提供食物或帮助生产食物,如酿酒、发面、制作酱
油、醋、酸奶等。
(3)利用一些微生物处理有机垃圾和污水。
(4)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制成的各种疫苗预防、控制传染病的
发生和流行。
典例1
小明家用圆形鱼缸养了几条金鱼,他发现,从鱼缸侧面观赏放进鱼缸里的
鱼,看到的鱼的大小( )。
A.比实际的鱼小 B.比实际的鱼大
C.没有任何变化 D.没办法确定
圆形鱼缸加水后就具有了中间厚边缘薄而且透明实心的特点,成了一
个放大镜,从侧面观察时能放大物体的图像,因此鱼缸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
要大一些。
B
即时训练
1.放大镜又叫 ,它的特点是透明,中间 、边缘 。
2.放大镜的放大倍数与 有关。
3.下列物体中,不能起到放大图像作用的是( C )。
A.草叶子上的露珠 B.装满水的玻璃杯
凸透镜
厚
薄
凸度
C
C.窗户上的玻璃 D.装满水的烧瓶
4.如图分别是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到的叶片,其中图像大小和视野
大小的关系是( B )。
A.看到的图像越大,视野范围也越大
B.看到的图像越大,视野范围就越小
C.看到的图像大小和视野范围没有关系
D.无法判断出图像大小和视野范围之间的关系
B
典例2
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如图情况,请分析:图中一个个小房间似的结构,是
洋葱表皮的 ;房间中的小黑点,是 。根据大量的观察和研
究,我们知道了:大部分的生物体都是由 组成的。
本题考查细胞相关知识。在显微镜下可以发现,除病毒外,生物体都
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最基本功能单位。每一种生物细胞的形态各不
相同,生物的呼吸、消化、排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都是通过细胞
进行的。洋葱表皮细胞中间有细胞核。
细胞 细胞核 细胞
即时训练
1.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玻片标本时,在盖盖玻片时,只要将盖玻片盖上就可
以,具体怎么操作是没有关系的。 ( × )
2.关于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正确的顺序是( D )。
①调焦 ②观察 ③对光 ④安放 ⑤上片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①②
C.②④③⑤① D.④③⑤①②
3.在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过程中,发现视野内漆黑一片,最
可能的原因是( A )。
A.没有进行正确的对光 B.没有滴加碘酒进行染色
C.没有将显微镜调好焦 D.没有将洋葱表皮展平
×
D
A
4.关于生物细胞,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植物有细胞,动物也有细胞
B.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
C.同种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是相同的
D.植物的根尖细胞和叶肉细胞不相同
5.观察植物果实、根、茎、叶的切片时,把标本切成( C)的薄片。
A.厚而均匀 B.厚实完整
C.薄而透明 D.漂亮,其他随意
C
C
6.下列关于植物叶片上的气孔描述不正确的是( D )。
A.气孔是和叶片功能密切相关的一种结构
B.气孔是植物体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C.气孔是叶片表面保卫细胞之间的缝隙
D.气孔永远是打开的
D
典例3
有些微生物能为我们提供食物或帮助我们生产别有特色的食物,下列食物
中,不是在微生物帮助下生产的是( )。
A.米饭 B.馒头 C.霉豆腐 D.酸奶
馒头需要酵母菌的帮助才能松软好吃;霉豆腐是经过毛霉菌发酵做成
的;酸奶以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添一些乳酸菌发酵而成。酵母菌、
毛霉菌、乳酸菌都是微生物。而一般情况下米饭是直接煮熟,不需要微生物
的帮助。
A
即时训练
1.霉变的食物对身体有害,比如发霉的面包,因此微生物对人体都是有害
的。 ( × )
2.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需要空气、水分和适宜的温度等条件。 ( √ )
3.下列不属于人类探索微小世界成果领域的是( C )。
A.克隆技术 B.疫苗
C.重工业制造 D.腌制食品
×
√
C
4.下列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微生物在自然界中还可以帮助进行污水和垃圾处理
B.霍乱、肺结核、伤寒这些可怕的疾病都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C.光学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几百万倍
D.人类于1981年发明了扫描隧道显微镜
5.关于病毒的说法错误的是( C )。
A.病毒也是一种微生物,个体极其微小,绝大多数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到
B.病毒的分布非常广泛
C.病毒也有细胞结构,在合适的环境中能够独立生存
D.病毒的种类很多
C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