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分布》教学设计
所教年级
七年级
所教册次
七年级上册
版本
湘教版
单元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设计主题
2.2世界的海陆分布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2.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空间分布。3.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及相互位置关系。4.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探究互助等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与经历整理、分析、归纳、总结的学习过程,领悟合作、互助、讨论、交流的意义,积极主动地获得知识。2.教学过程:采用直观教学原则,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3.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动眼、动脑、动手、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今天正确反映在地图上的海陆面貌,是无数人科学研究的结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的比例,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2.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空间分布
教学难点:
1.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及空间分布。
2. 通过学习七大洲、四大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思维能力。
?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导人新课
?
?
(屏幕播放嫦娥二号卫星发射视频。)同学们,2010年10月1日我国长三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空开始了我们的探月之旅。下面我们一起来观看一下嫦娥二号卫星的发射视频,并思考视频中提到的两个星球分别是哪两个?观察卫星发射图片,图中灰色星球是?蔚蓝色星球是?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个这个蔚蓝色星球的海陆分布情况。(展示课题)
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回答:(地球、月球)
?
?出示宇航员加加林的照片
?
?由嫦娥二号卫星探月引入本节内容的学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求知的欲望,同时凝聚学生的注意力
创设情境组织辩论
(出示地球的卫星照片)
世界上第一位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宇航员的名字吗? 他说: “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它应该叫作‘水球’, 而不应叫‘地球’。”但是古人却给我们的星球起名为“地球”。
1.提出问题:对于地球的名字“地球”?“水球?你持哪种观念?
2.小组讨论
3.教师总结:不论是地球还是水球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地球上海、陆分布不均匀的,根据计算得出海陆分布的特点:三分陆地、七分海洋。顺利进入下一教学环节
学生小组讨论:小组讨论后学生说出证明各自观点的理由。
以宇航员加加林关于为地球起错名字的感叹来让学生进行讨论,一方面能够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同时又加深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地球空间的理解也就更深刻
观察总结
?
?
?
?
?
过渡:想象一下我们用一把大刀将地球拦腰砍断,会分成哪两个半球?
1.(课件展示南北半球)提问:
观察北半球陆地多还是海洋多?南半球陆地多还是海洋多?对比南北半球相比较,海洋集中在哪个半球?陆地集中在哪个半球?
过渡:在想象一下,我们纵向切一刀会分成哪两个半球?
2.(再展示: “东西半球”图)观察东半球的陆地多还是海洋多?西半球的陆地多还是海洋多?东西半球相比较陆地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集中在哪个半球? 小结:通过以上的观察和印证,无论怎样平分半球,在地球的任何一个半球上,都是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面积。(多媒体设施应用于教学,具有高效、直观、形象等特点)
学生回答:南北半球
学生回答:1.海洋多
2.海洋多
3.海洋集中在南半球,陆地集中在北半球
学生回答:东西半球
学生回答1.海洋多
2.海洋多3.海洋集中在西半球,陆地集中在东半球
?
?
?
?
通过课件和地球仪展示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一方面复习了前面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让他们学会观察地图,从中提取相关信息。 ?
设问答疑
设疑: 那么观察东西半球,地球表面陆地是集中还是分离的?这些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很多块,有的面积大,叫做?有的面积小,叫做?(出示地球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图片)
学生回答:
1.分离
2.大陆
3.岛屿
通过以上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使学生锻炼读图能力和观察能力
读图观察讨论交流问题总结
教师进行课件展示:大陆、半岛、岛屿、海洋的景观图
利用我们的手掌与手指的关系,形象的理解大陆与半岛和海峡的概念。手掌就像大陆,一根手指就像半岛,两根手指之间就像海峡
2.(1)说出大陆、岛屿、半岛和大洲区别。 (2)说出大洋、海和海峡的区别。
3.课件出示概念的表格
4.引出七大洲、四大洋
5.出示东西半球图,让学生1分钟观察七大洲和四大洋的轮廓位置及相对位置。
6.练一练
?出示三组图片让学生填入七大洲、四大洋
7.(出示七大洲轮廓和面积大小图)
记住七大洲面积大小排序口诀: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8.精彩展示(小组讨论)
学生开始分组讨论各大洲位置界限
课件依问题讨论来出示世界地图中各大洲的界限
合作探究
想一想,不同的大洲一般以什么作为分界线?并举例。解释黑海和里海不是海而是湖泊。
?出示四大洋轮廓图,学生一分钟记忆轮廓及大小排序。
练习:请你来排序
1.太平洋2.北冰洋
3.大西洋4.印度洋
5.让学生在东西半球地图上找出太平洋、北冰洋、大西洋周围的大洲。
6.分辨四大洋填图
7.判断正误
出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观察经过的大洋和大洲?
让学生在牛身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8.学科组长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1.学生先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有关大陆、大洲、岛屿、大洋、海以及海峡的有关概念。
2.学生分组讨论大陆、大洲、岛屿、大洋、海以及海峡的区别,各组代表提问本组成员进行抢答概念
3.学生踊跃积极填图
学生小组讨论下列问题。(讨论后各组代表上黑板展示,最后一个小组点评)①七大洲面积大小排序?②我国所在的大洲?③被赤道穿过的大陆有?④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
⑤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
小组点评到位
?
学生回答:山脉、河流、湖泊、海峡、运河
学生回答:1342
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并贴近生活
首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中大陆、大洲、岛屿、大洋、海以及海峡的有关概念;进而通过课件展示景观图,让学生从直观形象上进一步加深理解。再通过讨论和交流来进行辨别。
多媒体设施应用于教学,具有高效、直观、形象等特点,通过课件展示有关概念的景观图,为学生更进一步明确其不同建立了形象化思维。
根据学生的心理认知,让学生上黑板展示自己,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不仅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对位置及相对位置的理解记忆
及时检测本堂课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有付出就有收获。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概况,有关地球的知识还很多,需要我们今后不断学习和探索。
看板书巩固本节知识
巩固复习加深理解,对本节内容有整体框架认识
课后探究
查阅资料,看看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所依次经过的大洲、大洋有哪些?。
课外作业与第一章知识点相联系
进一步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
板书设计
???????
???????????????????????????????????? 一、海陆分布
?????? 二、七大洲
三、四大洋?
6.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内容
通过对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在组织辩论、小组学习、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读图、看图的细心程度上来检查和评价其学习效果。同时也从课堂教学中①课堂上提问、②媒体展示习题、 ③学生黑板展示与点评检验其学习效果。
教学之中学生活动较多,而且以学习小组形式组成,因此每个学习小组需要记录下组内成员的发言情况及讨论观点内容,教师巡回指导,在学生发言时要照顾到认知困难的学生,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
?评价方法
过程性评价和表现型评价相结合
在学习小组的分配策略上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性别、学习情况、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特征进行合理分配,同时也兼顾学生意愿。
《世界的海陆分布》测评练习
1、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说:地球看上去更像个水球,这是因为( )
A 地球表面71%是海洋 B 天是蓝的
C 海洋占陆地面积的90% D 海洋是蓝的
2、大洋的边缘部分是( )
A海B 半岛 C 岛屿 D海峡
四大洋当中完全位与北半球的是( )
A 北冰洋 B 印度洋 C 太平洋 D 大西洋
4、大名正驾船在亚非分界线上航行,他在哪( )
A 巴拿马运河 B苏伊士运河 C 白令海峡 D 马六甲海峡
5、完全被赤道穿过的大洲是( )
A 亚洲、欧洲 B 南美洲、非洲 C 欧洲、北美洲 D 亚洲、非洲
6、关于世界陆地和海洋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 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 B全球海陆分布不均匀
C 东半球海洋面积大于西半球海洋面积
D 南半球陆地面积大于北半球陆地面积
课件45张PPT。2010年10月1日,18时59分57秒长三丙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学校世界的海陆分布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学
习
目
标1.知道世界海陆分布的比例,掌握世界海陆分布的概况。
2.运用地图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及空间分布位置。(重点)
3.能在图上读出并记忆大洲的分界线
4.培养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提高读图、填图技能。(难点)
世界第一个进入太空的宇航员是谁?地球? 水球?从人造地球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人类第一个乘宇宙飞船进入太空的原苏联宇航员加加林说,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他应该叫做“水球”。
但是,古人把我们居住的星球起名叫“地球”!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水球,因为地球上大部分被海洋所覆盖。
地球,因为我们居住在陆地上。根据人们的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了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概括地说: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就南北半球来说,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陆地39%、海洋61%陆地19%、海洋81%就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面积较大的陆地面积较小的陆地陆地伸向海洋的延伸部分海洋的主体部分海洋的边缘部分沟通两个海域之间的狭窄水道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把七大洲:
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填入下图12345678把七大洲填入下表: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 北美洲 南
美
洲欧洲亚 洲非 洲 大 洋 洲南 极 洲填图:填出七大洲的名称:太
平
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口诀: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精彩展示(小组讨论)1.按照面积大小给七大洲排序:
2.我国所在的大洲:
3.被赤道穿过的大陆有:
4.完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有:
5.完全位于南半球的大洲有:亚、非、北美、南美、南极、欧、大洋亚洲非洲大陆、南美洲大陆欧洲、北美洲南极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的大洲有:主要分布在西半球的大洲有: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全部或大部分在北半球的大洲有:全部或大部分在南半球的大洲有:
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七大洲点击相应大洲及主要界线,可了解更详细情况。合作探究想一想,不同的大洲一般以什么作为分界线?
山脉河流湖泊海峡运河①太平洋②北冰洋③大西洋④印度洋①③④②太平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大西洋北冰洋北冰洋2、北冰洋沿岸的大洲有:3、大西洋沿岸的大洲有:1、太平洋沿岸的大洲有:亚洲、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南极洲亚洲、欧洲、北美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欧洲、南极洲分辨四大洋!ABCD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印度洋非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太平洋大
西
洋印度洋北冰洋课堂小结一、海陆分布特点
二、七大洲
三、四大洋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亚洲和欧洲同在亚欧大陆上,人们习惯上把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亚两洲大陆的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连接了大西洋和印度洋,使得亚洲等通往欧洲各国的航线比绕道好望角缩短8000千米至10000千米。 巴拿马运河——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人们在中美地峡最突处开凿的一条运河,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使巴拿马运河成为世界重要的海洋航运枢纽。 探索无限 快乐无边 亚洲是亚细亚洲的简称。在古代,居住在地中海沿岸的人们,把地中海东的地方称“亚细亚”,是“东方日出之地”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东起白令海峡,西到地中海滨,横跨经度160多度,时间相差10小时之多。 欧洲是欧罗巴洲的简称,在古代地中海人的语言中是“西方日落之地”。欧洲好比是亚欧大陆伸向大西洋的一个大半岛,三面环海,被海洋分割成许多内海、海湾、海峡、半岛和岛屿,是世界海岸线最曲折的一洲。地形以平原为主,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一洲。 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简称。源自古希腊文,是“阳光灼热的大陆”。非洲有高原大陆、炎热干燥大陆、富饶大陆之称。是世界上海岸线最平直的一洲,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中部有刚果盆地,北部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撒哈拉沙漠。 美洲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以意大利航海家亚美利哥的名字命名。它以巴拿马运河为界,又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人们将巴拿马运河以北的美洲叫北美洲 。巴拿马运河以南的美洲叫南美洲,大都是暖湿的气候。 大洋洲是“大洋中的陆地”的意思。大洋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一洲,但在国际交通和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南极洲因位于南极地区而得名。南极大陆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洲,大部分地方覆盖着很厚的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和土耳其海峡——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亚洲和欧洲同在亚欧大陆上,人们习惯上把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一线作为欧、亚两洲大陆的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亚洲和非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沟通了地中海和红海,连接了大西洋和印度洋,使得亚洲等通往欧洲各国的航线比绕道好望角缩短8000千米至10000千米。 巴拿马运河——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是人们在中美地峡最突处开凿的一条运河,它的开通,大大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使巴拿马运河成为世界重要的海洋航运枢纽。 制作单位:潍坊市峡山区郑公实验学校录制时间:2015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