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定跳远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立定跳远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4-05-17 22:51: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立定跳远教学设计
水平三 年级:五年级
教 学内 容 立定跳远游戏:往返接力跑 场 地器 材 体操垫4床、 标志盘4个、小栏架4个
指导思想 本课根据《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突出“健康第一,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引领”,面向全体学生,落实“教会、勤练、常赛”的要求 。注重学、练、赛一体化的教学。以学生发展为本,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数据分析,动作示范等,创设丰富的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提高解决体育与健康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为学生创造公平的学习机会,促进每一位学生的综合发展。
学情分析 本次上课学生为五年级一班学生,从身体素质来看,各项身体素质都有了较大的发展,下肢爆发力最为明显,速度也有大幅度的发展,但核心力量发展还不够,耐力发展相对较慢。此阶段学生好胜心强,敢于自我表现,会主动思考,还能相互帮助。通过云师智慧体育的数据采集与分析,在立定跳远中手臂的摆动弧度不够,需要改进。从心理发展来看,注意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参加体育锻炼以直接兴趣为主。3.大部分同学自律性较强,能够遵守游戏和比赛规则,乐于与同学合作练习。学生的性格爱好等存在很大差异,需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励他们。
教材分析 立定跳远选自五年级《体育与健康》教材。是水平三的重点教材内容。是发展学生跳跃能力的重要收手段。它包含预摆、起跳、腾空、落地缓冲四个部分组成。通过立定跳远的练习,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各项素质,提高学生协调能力和弹跳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不畏困难,勇敢拼搏的精神,通过游戏往返接力跑还能教育学生如何与他人合作,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教 学目 标 1、认知与技能目标:使学生学习掌握立定跳远预摆、起跳、腾空、落地缓冲这一完整本技术,发展学生爆发力、协调性、弹跳等身体素质。重点改进手臂摆动不足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尝试、探究、信息技术,数据分析,展示评价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学习立定跳远,改进动作,提高学习效率,掌握动作要领。
3、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勇敢顽强的精神,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重点:起跳与腾空动作 教学难点 难点:方法正确,姿势合理,动作协调连贯
教学内容 时间(分)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评价要点
1、课堂常规2、宣布本课的内容和目标 2 教师集合整队,与学生问好。教师宣布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1、学生成4列横队集合2学生仔细听教师讲解,明确本次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x x x x x xx x x x x x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评学生的集合情况。是否做到快静齐。
热身慢跑2.准备拉伸 34 讲解慢跑的路线及方法提示在慢跑中注意观察教师领做身体拉伸肩部腹部腿部踝关节 学生听音乐进行练习,注意观察路线,和其他小组保持安全距离。听音乐,注意跑步节奏,调整好呼吸。学生跟做,积极认真,动作到位。 横队站立横队站立 评学生准备活动练习时是否积极认真,并按规则进行游戏
3、专项热身活动 原地预摆 、原地挺身跳、原地收腹跳、跳垫子与小栏架。 立定跳远动作要求:预摆、起跳、腾空、落地缓冲等动作协调连贯重点:起跳和腾空动作 难点:动作协调连贯游戏:
往返跑接力
方法: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男女各两队,每队成纵队站立于起跑线前。令后,各队排头学生手持接力棒迅速向对标志物跑去,然后绕过标志物后跑回,将接力棒交给第二个同学,自己站至本队排尾,第二个同学用同样的方法传给第三个同学。依次类推。
要求:中间不能掉棒、丢棒,谁掉棒、丢棒谁负责捡起。以不犯规或少犯规又先跑完的队为胜。 61047 教师合理分组,组织学生在指定场地进行练习。巡视指导学生进行练习。 教师讲动作方法和要领。 进行闯三关的练习。多媒体展示动作示范。云师智慧体育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改进技术动作 。根据数据反馈,教师个别指导。 找好学生做演示。 5、注意安全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和规
则。
2、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
3、教师做正确评定胜负。 1.认真听讲,按教师要求完成指定练习。2.学生积极参与练习,按要求完成练习,组长协助管理。学生观看示范,逐一体会动作,并请做的好的学生进行展示。学生认真听动作方法和要领。分解动作练习学生完整动作练习,数据反馈,观测练习效果动作协调,精神饱满注意动作避免运动损伤。1、学生认真
听讲游戏规则。2、学生练习比赛。
3、分组比赛。
4、注意安全,避免踩踏。学生认真听讲,并按要求认真完成游戏。 分组站立 分组站立 1.评价学生是否按规则进行练习,积极参与。评学生相互帮助的效果及动作完成情况结合智慧平台反馈评价学生练习完成情况。评价比赛中学生是否能做到胜不骄,败不馁的品质。 评价比赛情况,判定比赛胜负。评价学生是否遵守游戏规则,积极参与游戏。评定比赛胜负。
1、放松活动2、小结3、下课,归还器材 4 带领放松小结本课 1、学生跟随教师完成放松活动2、学生听教师评价、小结3、学生按照安排归还器材 x x x x x xx x x x x x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评价学生放松运动情况
平均心率 140---160次/分 练习密度 群体练习密度65—75%个体练习密度60%
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