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一节 认识地球教案+课件+检测(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第一节 认识地球教案+课件+检测(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仁爱科普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5-11-27 09:57:11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地球的形状与运动(简案)
课型:探究性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能够比较详细的描述地球的形状。
2、掌握地球的大小的数值。
3、了解地球的运动概况。
4、培养学生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5、使学生领悟到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精神,促进其求真务实科学态度的形成。
二、学习重点:
1、地球的真实形状。
2、地球的半径、赤道周长、表面积。
三、学习难点:
地球的公转。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地球的形状基本有所了解,具体描述要注意准确。
五、学习方法:直观教学法
六、学习媒体:地球仪、地图、PPT课件
七、学习新课:
学生分组交流课前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好的问题“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学生思考、讲故事,讨论,谈看法。
(一)、认识总结地球的外貌
1、地球的形状:两级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说出地球是球体的证据 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交流、探讨、举出实际中的例子,分组讨论、达成意见,各小组代表发言举例,把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
2、地球的大小:
平均半径6371千米
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认识地球的运动
通过观看课件,观察地球运动的过程总结自转与公转的方向、周期及产生的结果。
八、达标反馈 出示讨论题:
1、人类认识地球的形状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从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中,你有何感悟?
3、试描述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4、列举能说明地球形状的地理现象。
讨论、交流、回答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巩固,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九、课堂小结:
1、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例子。
2、地球的大小。
3、地球的自转与公转。
第二课时:经纬度的判读与半球的划分(地球仪)(简案)
自主学习型
一、学习目标:
1、了解赤道、纬线、经线的定义,能够在地图、地球仪上准确地找出。
2、明确南北半球、东西半球、高中低纬度的划分。
3、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4、加强对比分析思维的训练。
二、学习重点:
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三、学习难点:
掌握经线纬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能够进行对比分析。
四、学情分析:
学生对第一节课所讲的地球的形状、大小,缺乏理性思维,同时大多数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够,地球上的经、纬线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
五、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法。
六、学习媒体:地球仪、地图、微视频。
七、学习过程:
(一)、学生自主观察讨论经纬线的概况:
1、认识地轴、两极、赤道、极圈、回归线、经线、纬线、经度、纬度。
2、了解低、中、高纬度的划分,南极和北极各用什么字母表示。
3、地轴是一个假想轴。
4、让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认识、了解地球仪,完成经线和纬线的表格。
形状
长度
指示方向
经线
半 圆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南北方向
纬线

纬线长度不相等(南半球或北半球任意一个半球)
东西方向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乒乓球制作一个地球仪一模型,加深认识。)
5、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小组讨论,探讨半球的划分规律:(1)、北纬全在北半球,南纬全在南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2)、小于小于东半球,大于大于西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
八、达标反馈:
指导学生上黑板绘制经纬网,并绘出主要的经线、纬线。如: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0度经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通过到黑板上绘制 巩固知识)。
九、课堂小结:
1、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1)、地轴是假想轴;
(2)、南极S,北极N;
(3)、纬线和经线。
2、 经线、纬线:
(1)、顺着自北向南的方向,北纬度数越来越小,南纬度数越来越大(南北纬的判读)。
(2)、北纬全在北半球,南纬全在南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
(3)、顺着自西向东的方向,西经的度数越来越小,东经的度数越来越大(东西经的判读)。
(4)、小于小于东半球,大于大于西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
第三课时:经纬网的应用(地球仪)(详案)
课型:探究型
一、学习目标:
1、掌握经度与纬度的判读规律。
2、掌握东西南北半球的划分规则。
3、学会三种不同类型经纬网的判读。
4、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学习重点:学会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某一点的位置。
三、学习难点:经纬网定位,读图能力的培养。
四、学情分析:
连续两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地球仪表面的点、线已经很熟悉,经线、纬线;经度、纬度是学习地理的基础性知识,必须牢固掌握。经纬网定位是难点,应训练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五、学习方法:类比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六、学习媒体:地球仪、地图、微视频。
七、学习过程:
第一部分:观看视频,回顾知识。
(一)点拨讲授:纬度的判读与南北半球的划分。
1、通过动态演示讲解纬度的判读规律:顺着自北向南的方向,北纬度数越来越小,南纬度数越来越大。
2、师生共同练习纬度的判读。
3、讲解南北半球的划分规则:北纬全在北半球,南纬全在南半球。
(二)点拨讲授:经度的判读与东西半球的划分。
1、通过动态演示讲解经度的判读规律:顺着自西向东的方向,西经的度数越来越小,东经的度数越来越大。
2、师生共同做东西经的判读练习。
3、通过动态演示,在规则的经线图上,归纳东西半球的划分规则:小于小于东半球,大于大于西半球。
(三)点拨讲授两种不同类型经纬线图的叠加。
对立体经纬网图与规则经纬网图进行简单的判读训练。
(四)小结:
1、顺着自北向南的方向,北纬度数越来越小,南纬度数越来越大(南北纬的判读)。
2、北纬全在北半球,南纬全在南半球(南北半球的划分)。
3、顺着自西向东的方向,西经的度数越来越小,东经的度数越来越大(东西经的判读)。
4、小于小于东半球,大于大于西半球(东西半球的划分)。
第二部分:着重探究三种不同类型的经纬网。
圆柱投影图
★组长示例讲解

1、C 170°E,5°N D 170°W,5°S
2、C点在 半球(南、北), 半球(东、西), _____ 纬度(低、中、高)。
3、D点在 半球(南、北),____ 半球(东、西) ,_____ 纬度(低、中、高)。
4、C点位于D点的 方向。
★各小组自行探究
侧视图
★组长示例讲解

A、 20°E,60°N 北半球、东半球
B、 30°E,55°N 北半球、东半球
★各小组自行探究

E 、 30°N,30°E 北半球、东半球
F、 60°N,60°E 北半球、东半球
(三)俯视图
★组长示例讲解

1、首先确定纬线和纬度
纬线是一组同心圆,若圆心为北极点,则各纬线均表示北纬且数值向北极点增大;反之则各纬线均表示南纬数值向南极点增大。
2、再确定经线和经度
由极点向四周呈放射状的线段就是经线。东经度数值随着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数值则随着地球自转方向减小。
★各小组自行探究
◆学习经纬网的意义:利用一条经线与一条纬线相交于一点的特性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
◆课堂小结:
◆反馈检测:评测练习题。
教师点拨:对俯视图进行指导。
附注:东西经,南北纬代号在现实生活中有重要意义。
思考:杰克邀请小明到纬度40度,经度116度的地方旅游。小明能到达杰克所说的地点吗?我们来找一找。
标注东西经,南北纬代号在现实生活中有重要意义。
课件22张PPT。 第二章第一节 认识地球 ——经纬网的应用 学习目标1、通过观看微视频(网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Q1ODY1MTQw.html?from=s1.8-1-1.2)回顾一下:经度和纬度的判读规律及半球的划分原则;
2、重点探究:三种不同类型经纬网的判读。东西半球的划分西半球西半球200W1600E东半球EEEEEWWWWW小于小于东半球,大于大于西半球。探究提升
学会判读三种不同类型的经纬网
A:写出图中各点的经纬度(圆柱投影)大显身手C 170°E,5°N D 170°W,5°S 南北西北西低西低继续努力 E 、110°E,50°N F 、130°E,30°N 北半球、东半球北半球、东半球E点位于F点的西北方向B:看下面的经纬网图(侧视图), 试着写出各点的经纬度A、 20°E,60°N B、 30°E,55°N 北半球、东半球
北半球、东半球
A点位于B点的 方向 西北下面的经纬网图, 你能写出各点的经纬度吗? E 、 30°N,30°E F、 60°N,60°E 北半球、东半球
北半球、东半球F点位于E点的东北方向俯视图地球的自转地球绕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自转。C:从两极观察到的经纬网图(俯视图)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作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首先确定纬线和纬度纬线是一组同心圆,若圆心为北极点,则各纬线均表示北纬且数值向北极点增大;反之则各纬线均表示南纬数值向南极点增大。赤
道回归线极
圈俯视图再确定经线和经度由极点向四周呈放射状的线段就是经线。东经度数值随着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数值则随着地球自转方向减小。0°180°南极俯视图45135901359045EW再确定经线和经度由极点向四周呈放射状的线段就是经线。东经度数值随着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数值则随着地球自转方向减小。0°180°北极俯视图45901351359045EW0°180°南极俯视图A(135°W ,23.5°S)A0180B北极俯视图B(45°E 23.5°N)90°90
WEEWCC点位于B点的东北方向 当你在茫茫的大海上发生意外时,对外呼救如何告诉自己的位置?观赏图片
思考问题 当时在茫茫的大海上发生意外时,泰坦尼克号上的人对外呼救,是如何描述自己的位置呢? 泰坦尼克号事故地点
(50o14′W,41o46 ′ N) 解决问题:请在图中找出泰坦尼克号的出事地点(50014′W,41046′N) 。50014′W,41046′N学习经纬网的意义:利用一条经线与一条纬线相交于一点的特性来确定地球表面任何一个地点的位置。小结ABC1、判读各点的坐标;
2、根据纬度判断南北半球与高中低纬度;
3、根据经度判断东西半球;
4、判断各点之间的相对方向。参考答案一、选择:
1.A; 2.B; 3.A; 4.A; 5.C.
二、读图:
1.A; 2.B;
3.(1) A(92°E,32°S)
B(100°E,36°S)
C(170°E,40°N)
D(170°W,20°N)
(2)A.B.E, CDF.
(3)C.D.F, ABE.

杰克邀请小明到纬度40度,经度116度的地方旅游。小明能到达杰克所说的地点吗?
(标注东西经南北纬代号在现实生活中有重要意义)。思考小明可能到达的地点有四个.如下图:A(1160E,400N)B(1160E,400S)C(1160W,400N)D(1160W,400S)《2.1.2-经纬网的应用》评测练习
班级 姓名
一、选择:
1.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 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
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 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
2.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B.表示O°经线
C.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D.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3.与著名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为吻合的地点是( )
A.赤道 B.北极圈 C.南极点 D.北回归线
4、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以200W经线和160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B以1600W经线和20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C以1800W经线和180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D以00经线和180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5、下列各点中,符合“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三个条件的是 ( )
A.20oW,60oN B.0o,26oN C.180o,17oN D.19oW,15oS
二、读图:
龙卷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小强同学根据天气预报将龙卷风始发地M及运动方向在经纬网地图(图1)中作了标注。据此回答l~2题。
1.M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
A.29°N.112°E B.29°N.112°W
C.29°S.112°E D.29°S.112°W
2.龙卷风移动的方向是( )
A.自北向南 B.自西南向东北 C.自南向北
D.自东北向西南
3、读图(1-4),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
A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各点位于东半球的有__________,位于西半球的有___________。
(3)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的有__________,位于南半球的有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