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6.3去括号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知道去括号的意义;
2.会去括号,并能利用去括号的法则进行简单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去括号法则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根据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理解去括号法则的正确性。
教学重点:1.去括号的法则。
2.利用去括号法则进行简单计算。
教学难点:括号前面有系数时,注意括号中各项都要与系数相乘。
教材分析:本节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也是以后学习整式乘除、分式运算、一次方程和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为其他学科的学习奠定基础。故在学习过程中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关注学生对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体验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法
教具:电脑、投影仪、课件资源、投影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活动1用加法结合律感受去括号.我们都知道,那么对于代数式如何去掉括号呢? 学生讨论,教师点评。引导学生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来去括号。 通过实际问题引出去括号,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引导自学 活动2探究去括号的法则(学生自学)请同学们利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去掉下面问题中的括号:⑴ ⑵ 学生解答,教师巡视指导。 利用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感受去括号,同时为学习括号前面有系数的情况做好准备。
合作交流 请大家观察:括号前面是“+”时,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原来括号里的各项的符号改变了没有?括号前面是“-”时,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去掉,原来括号里的各项的符号改变了没有? 学生观察后总结,思考、合作交流,尝试用学生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教师给予引导和点拨。教师板书去括号的法则。 探究去括号的法则。
拔高创新 活动3 应用去括号的法则。例1去括号⑴; ⑵。例2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⑴;⑵。解:⑴==;⑵== 教师和学生讨论后再计算,一边计算一边讲解题要求和注意事项。第⑵题一定要注意括号前面的系数。最后,讨论“为什么要去括号?”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去了括号才能进行加减运算。 训练去括号、与去括号相关的计算。
沙场练兵 请同学们做课后练习(P183)第1、2题。去括号:(1)x+(y-z)(2)a-(-b-c) (3)(x-2y)-(3-2z)(3)-(a-2b)+(c-d)2、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1)6a+(4a-2b); (2)7x-(-5x+9);(3)2a+2(3a-b-2c);(4)x-3(2x+5y-6) 学生板演,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鼓励学生尝试运用法则解决问题。 掌握去括号法则
回顾与反思 今天,我们学习了去括号,你知道为什么要去括号吗?去括号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师生共同要反思去括号法则的内容,更要反思去括号法则的过程和数与式之间的关系。 掌握本节重点知识
布置作 业 课后习题(P184)第1、2、3、4题.
板书设计:
6.3去括号a+(b+c)=a+b+c 例1 : a-(b+c)= 去括号法则:略 例2: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加法结合律与实例相结合的方式导入,经历对同一问题的数量关系的不同表示方法,让学生更形象更具体地体会去括号法则的合理性,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主,让学生观察思考合作交流来发现并亲身体会去括号法则的过程和数与式之间的关系,收到效果较好。但在教学中还应给予学生较多的思考反思总结的时间效果会更好些。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