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祖国颂歌——《__听乐赏画 红旗颂》教学设计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祖国颂歌——《__听乐赏画 红旗颂》教学设计 (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4-05-18 09:43: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祖国颂歌——《__听乐赏画 红旗颂》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为第二单元《祖国颂歌》中的《听乐赏画 红旗颂》教学设计。主要内容包括欣赏红旗颂这首歌曲,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意义,以及学习如何欣赏和评价音乐作品。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红旗颂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意义,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感。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听乐赏画的方式,学会欣赏和评价音乐作品,提高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红旗颂这首歌曲,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4.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5. 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红旗颂这首歌曲,使学生认识到音乐在表达情感、传递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
1. 理解红旗颂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意义,掌握歌曲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感。
2. 通过听乐赏画的方式,学会欣赏和评价音乐作品,提高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
3. 学习如何将音乐与绘画相结合,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
4. 学会通过音乐作品,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提高自己的情感理解和表达能力。
难点:
1. 对红旗颂这首歌曲创作背景的理解,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对中国的历史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2. 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有一定的音乐基础,能够理解和感受音乐中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
3. 将音乐与绘画相结合,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美术基础,能够理解和感受音乐中的视觉元素。
4. 通过音乐作品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情感理解和表达能力,能够理解和感受音乐中的情感表达。
在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讲解、示范、讨论、实践等,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学具准备 Xxx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策略 1. 教学方法
本节课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案例研究法等教学方法。首先,通过讲授法向学生介绍红旗颂的创作背景和意义,使学生对歌曲有更深入的了解。接着,通过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维碰撞。最后,通过案例研究法,分析其他音乐作品中的爱国情感表达,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2. 教学活动
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本节课将设计以下教学活动:
(1)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红旗颂中的角色,通过表演的方式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2)实验:学生通过实验,尝试将音乐与绘画相结合,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
(3)游戏:设计一个音乐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3. 教学媒体和资源
为了更好地支持教学,本节课将使用以下教学媒体和资源:
(1)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红旗颂的图片、歌词和相关历史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歌曲。
(2)视频:播放红旗颂的演唱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演唱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线工具:利用在线音乐编辑软件,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环节:
1.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红旗颂的图片和背景音乐,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到歌曲的氛围。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红旗颂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讲授新课:
1. 讲解红旗颂的创作背景和意义:向学生介绍红旗颂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歌曲背后的历史和文化。
2. 讲解歌曲的结构和特点:分析歌曲的旋律、节奏和和声等要素,使学生了解歌曲的音乐特点。
3. 讲解歌曲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感,让学生感受歌曲的力量和感染力。
巩固练习:
1. 播放红旗颂的演唱视频: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上再次感受歌曲的氛围,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红旗颂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3. 个人展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课堂提问:
1. 提问学生对红旗颂这首歌曲的理解和感受,检查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
2. 提问学生对歌曲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感的理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师生互动环节:
1. 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理解歌曲。
2. 教师与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通过表演的方式感受歌曲中的情感,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教学创新:
1.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播放红旗颂的演唱视频、展示图片等,使学生能够在视觉和听觉上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歌曲。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
教学过程流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2. 讲授新课:15分钟
3. 巩固练习:10分钟
4. 课堂提问:5分钟
5. 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6. 教学创新:5分钟
总结:
本节课通过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通过讲授新课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红旗颂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意义。通过巩固练习和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通过师生互动环节,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互动性。通过教学创新,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
知识点梳理 1. 红旗颂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2. 歌曲的结构和特点,包括旋律、节奏和和声等。
3. 歌曲的情感表达,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感。
4. 如何通过听乐赏画的方式,学会欣赏和评价音乐作品。
5. 如何将音乐与绘画相结合,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
6. 如何通过音乐作品,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提高自己的情感理解和表达能力。
7. 音乐在表达情感、传递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
8. 音乐审美的培养,包括对节奏、旋律、和声等要素的感知和理解。
9. 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尝试自己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
10. 音乐与绘画相结合的方式和技巧,尝试将音乐与绘画相结合。
11. 音乐与情感表达的关系,通过音乐作品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12. 音乐教学的方法和策略,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研究法等。
13. 音乐教学活动的设计,包括角色扮演、实验、游戏等。
14. 音乐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包括PPT、视频、在线工具等。
15. 音乐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包括提问、讨论、角色扮演等。
板书设计 ① 红旗颂的创作背景和意义
② 歌曲的结构和特点(旋律、节奏、和声)
③ 歌曲的情感表达(爱国情感)
2. 教学难点:
① 将音乐与绘画相结合
② 通过音乐作品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③ 音乐审美的培养(节奏、旋律、和声)
3. 教学活动:
① 角色扮演:体验歌曲中的情感
② 实验:尝试将音乐与绘画相结合
③ 游戏:通过音乐游戏感受音乐的要素(节奏、旋律、和声)
4. 教学媒体和资源:
① PPT:展示红旗颂的图片、歌词和相关历史背景
② 视频:播放红旗颂的演唱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歌曲的演唱效果
③ 在线工具:利用在线音乐编辑软件,让学生尝试自己创作简单的音乐作品
5. 教学方法:
① 讲授法:讲解红旗颂的创作背景和意义,歌曲的结构和特点
② 讨论法:引导学生交流对歌曲的感受和理解
③ 案例研究法:分析其他音乐作品中的爱国情感表达,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方式
6. 教学目标:
① 知识目标:了解红旗颂的创作背景和意义,理解歌曲中所表达的爱国情感
② 能力目标:学会欣赏和评价音乐作品,提高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
③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④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自己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⑤ 价值观目标:认识到音乐在表达情感、传递价值观方面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典型例题讲解 例题1:红旗颂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意义是什么?
答案:红旗颂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意义是:这首歌曲是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胜利的渴望。这首歌曲的旋律激昂,节奏紧凑,和声丰富,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红旗颂这首歌曲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时期的重要象征,激励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中国人民的凝聚力。
例题2:请简述红旗颂这首歌曲的结构和特点。
答案:红旗颂这首歌曲的结构和特点包括:这首歌曲的旋律激昂,节奏紧凑,和声丰富。旋律上,采用了上行跳跃的旋律线条,表现了中国人民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节奏上,采用了快速、有力的节奏,表达了中国人民的勇敢和决心;和声上,采用了丰富的和声手法,增强了歌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题3:请简述红旗颂这首歌曲的情感表达。
答案:红旗颂这首歌曲的情感表达是:这首歌曲表达了中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胜利的渴望。歌曲中的旋律激昂、节奏紧凑、和声丰富,表现了中国人民的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念。同时,歌曲中还融入了中国人民的苦难和牺牲,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
例题4:请简述如何通过听乐赏画的方式,学会欣赏和评价音乐作品。
答案:通过听乐赏画的方式,学会欣赏和评价音乐作品的方法是:首先,仔细聆听音乐作品,感受音乐的旋律、节奏、和声等要素,理解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其次,欣赏与音乐作品相关的绘画作品,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最后,通过比较和分析,对音乐作品的风格、技巧、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评价和鉴赏。
例题5:请简述如何将音乐与绘画相结合,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
答案:将音乐与绘画相结合,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音乐作品的方法是:首先,选择与音乐作品主题相符的绘画作品,使音乐与绘画在主题上相互呼应;其次,通过视觉与听觉的结合,感受音乐与绘画在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的相似之处,加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最后,通过对比和分析,探索音乐与绘画在情感表达、风格特点等方面的异同,提高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
教学评价 1. 课堂评价
课堂评价通过提问、观察、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提问: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对红旗颂这首歌曲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对歌曲的情感表达和创作背景的掌握。
(2)观察: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表现,如学生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等,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关注程度。
(3)测试:教师可以通过小测验或作业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和不足之处。
2. 作业评价
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和点评,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继续努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认真批改:教师要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纠正,并对学生的正确答案进行确认,以确保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正确理解和掌握。
(2)点评:教师要在学生的作业上进行点评,对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学生的不足之处给予指正和建议,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3)反馈:教师要及时向学生反馈作业评价的结果,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努力方向,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学习效果。
(4)鼓励: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反思 这节课我教授的是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上册的《听乐赏画 红旗颂》。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在导入环节,我通过创设情境和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我发现有些学生对红旗颂的背景和意义不太了解,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不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注重对学生历史知识的培养,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音乐作品背后的文化背景。
其次,在讲授新课时,我重点讲解了歌曲的结构和特点,以及情感表达。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评价能力较弱。为了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更多音乐欣赏和评价的实践环节,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自己的音乐审美能力。
再次,在巩固练习环节,我设计了一些练习和讨论活动。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表现不够积极。为了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度,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多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通过鼓励和表扬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最后,在教学评价环节,我通过提问、观察和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但在评价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不够自信。为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关注和鼓励,帮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建立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