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第1课鸦片战争教案课件(18张)检测(7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第1课鸦片战争教案课件(18张)检测(7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11-27 11:40:54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标】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学习目标】1.能讲述虎门销烟的故事,感受林则徐维护民族利益的爱国精神。
2.能说出《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学习从史料中提炼信息和分析事件的能力。
3.从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吸取“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本课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 ;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本课难点】怎样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3分钟)
导入语:先请同学们看一幅美丽的图片,知道这是什么花吗?这是一种风姿绰约异常美丽的花朵,但是不能随便种植,因为她的名字叫罂粟。同学们都知道罂粟花能够制成鸦片,那么,再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看完后说出你从中获取了什么信息?师: 看完这段视频,请发表你的观点。生1:因为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英国发动了鸦片战争。生2:鸦片战争持续了两年。生3: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软弱妥协,将林则徐撤职查办。生4:1841年,英国占领了香港岛。生5:英国的鸦片战争遭到中国人民的顽强抵抗,关天培英勇就义,虎门炮台失陷。好,同学们总结的很到位,那么,是不是林则徐的禁烟运动导致了鸦片战争的爆发呢?好,我们一起学习鸦片战争。
课件展示学习主题《鸦片战争》,学生齐读,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大屏幕展示学习目标,学生齐读学习目标,教师在学生读完后对重难点进行强化。
二、自主学习,把握基础:(15分钟)
教师过渡语:首先请同学们围绕着学习目标,对照导学案自主学习的内容及问题,速读课文,划出基础知识,找出问题答案进行梳理,记忆的同时记下发现的问题。
学生自主复习(10分钟)
要求:学生紧扣学习目标,结合课本内容,认真学习导学案知识,通过自主学习的内容进行知识梳理,若有疑问将疑难问题标出,同伴互助,小组内解决,教师巡视学生,把握学情。
中国的反抗——虎门销烟(板书)
1.根据材料从经济、政治、军事、生活四方面概括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产生的危害?
据有关资料统计,1800年——1838年的39年里鸦片贩子把42760箱鸦片运到中国,从中国掠走三四亿元的财富。鸦片输入还严重败坏了社会风尚,摧残了人们的身心健康,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当时很多士兵也吸食鸦片,林则徐曾向道光皇帝指出: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切无可以充饷之银。鸦片的输入还腐蚀了统治机构,清政府因腐败而受贿放私。又因受贿放私更加腐败。
2.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时间、地点、过程
3.虎门销烟时当时在位的皇帝
4.写出虎门销烟的意义
英国的侵略——鸦片战争(板书)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2.写出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结果和影响
屈辱的开端——南京条约(板书)
请完成以下表格中空白的内容。
名称
项目
内容
危害
影响
《南京
条约》
割地
香港岛
赔款
2100万元
通商口岸
广州、厦门、福州、
宁波、上海
协定关税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交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二)自学检测反馈(5分钟)
1.让学生合上课本,独立完成导学案上自学检测题。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割香港岛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1)材料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不平等条约,请写出它们的名称。
(2)材料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材料中最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条款是那一条?
(3)条约的签订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说说你的感悟。
2.组内对桌互相交换,检查并纠错。
解疑问惑:
1.生生合作,互相纠错
把课文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求助同学,还不能解决的交给老师,由老师点拨释疑。
2.知识梳理,教师精讲点拨。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材料分析鸦片输入的危害,用课件展示明确答案。
过渡语:通过刚才的自主学习,我和同学们一起构建本课的知识体系:我将知识整合成三个板块,同学们一起看黑板。一是中国的反抗——虎门销烟。(1839年)的。二是英国的侵略——鸦片战争(1840—1842年)三是屈辱的开始——《南京条约》。(1842年)
三、合作探究、提升巩固(15分钟)
过渡语:同学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还有不明白的吗?没有了?刚才同学们在自主学习中表现的非常积极,现在老师想看一下各小组团结协作的情况如何。我们一起来看导学案合作探究题目。
1.课件展示小组合作指导
2.处理合作探究内容
(一)中国的反抗——虎门销烟(紧扣课标,讲述故事)
课件展示林则徐虎门销烟图片,然后小组讨论,让学生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师点拨,要有故事性和趣味性)
学生整理完答案后,小组代表讲故事,注意要声情并茂,要有一定的感彩,其他同学进行点评。
补充林则徐的材料,学习英雄人物的爱国事迹。
罗瑞卿大将参观虎门时说过:“中国近代史就是在这儿首先开始了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到了虎门就能知道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
(1)罗瑞卿大将所说的抵御帝国主义侵略指的是那一历史事件?
(2)你知道材料中“中华民族精神”指的是什么吗?
教师要求学生在导学案上完成,同桌互相对照答案,其他同学点评,教师进行情感教育,作为中学生应该学习英雄人物的这种爱国主义精神。
师点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语,是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二)英国的侵略——鸦片战争(课堂练习,巩固知识)
材料:中国的禁烟运动 “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得鲁·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问题:你认为虎门销烟是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还是根本原因?如果林则徐不发动禁烟运动,是不是鸦片战争就不会爆发?说明理由。
学生到黑板展示,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
师总结: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既定的政策,发动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保护鸦片贸易推行鸦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的结果,没有林则徐禁烟,他们也会这样做,只是时间早晚而已,这就印证了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的依据名言,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延续。
(三)屈辱的开端——南京条约(对比场景,知识链接)
1.课件展示南京条约开放五处通商口岸的图形,老师在条约签订的内容上省略了五处通商口岸,和签订地点,让学生在地图上找出。加深对《南京条约》的理解和认识。再让同学们说出鸦片战争的影响,引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解析。
2.通过课件展示两幅图片的场景,问题:上述两个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1)两个场景反映的各是什么事件?(2)“割让”与“收回”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 你有何感想?(3)回顾香港岛被割占的屈辱历史,你将如何面对对钓鱼岛等危害中国主权的行为?
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回答问题,其他同学点评。对学生加强情感教育。
师总结:割让是因为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力衰弱,收回是因为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
我们不会忘记国耻和国难,更深切的体会到,落后就要挨打,我们应该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努力学习掌握本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力量。
日本所谓的钓鱼岛国有化,是对中国的一种挑衅行为,在法律上是站不住。所以,作为中学生只有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实现祖国的振兴。
(四)综合练习,知识升华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国。然而,174年前,英国派出了7000人的远征军打败了这个拥有80万大军的东方大国;114年前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巨大国耻。
2014年新浪网
材料二:见图片:
林则徐
虎门销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174”年前指的是发生在中国的什么历史事件?
2.据材料二,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这些抗争起到了什么作用?
3.通过上述问题,谈一谈你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主题的认识。
学生在导学案上完成,1至3组的5号同学分别到到黑板上完成1至3小题。在学生点评完后,教师用课件展示答案,并借此机会进行知识拓展,再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扣标整合,达标检测(10分钟)
要求:围绕学习目标,以知识树、图表等形式,自主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过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学生独自总结,在组内交流,学生轻松构建知识框架,课件展示老师总结的知识网络。
19世纪上半期,英国鸦片牟暴利,1839林则徐, 虎门销烟长志气
1840鸦片战, 1842签条款。赔款割地通口岸,近代历史此开端。
过渡语:学以致用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目的,在我们学习了鸦片战争的知识后,现在请同学们完成当堂训练的内容,请同学们认真审题,独立完成。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这是一座城市的雕塑:一双大手把一根烟枪折为两段,它应该是
在(   )A.虎门 B.福州 C.上海  D.南京
2. 禁毒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禁毒的决心。1839 年6 月在虎门当众销烟的是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 B.康有为 C.李鸿章 D.魏源
3.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这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警示。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请你指出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 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 ??)
A.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B.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中国历史时期发生了变化
5. 以下各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的是( )
A.割占香港岛?? B. 赔款2100万元 C.开辟通商口岸 ?D.中英协定关税
(二)材料解析题:
下列文字材料摘自近代史上中国曾签订的一个条约,请仔细阅读,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
?……今大皇帝准以洋银六百万元偿补原价。……
?……今酌定洋银三百万元,作为商欠之数,准明由中国官为偿还。……
?……今酌定水陆军费洋银一千二百万元,大皇帝准为偿补……
1.这是中国与哪个国家签订的什么条约?
2.中国总共要支付多少赔款?
3.“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是什么意思?
4.这个条约对中国而言是什么样的条约?
五、评优选秀,课后延伸(2分钟)
值日组长展示本组的得分情况,值日班长讲评。最后在鸦片战争主题曲的氛围中,老师用一段激励性的语言,提示学生勿忘国耻,奋发图强,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的培养, 让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城南街道中学历史八年级导学案 编制: 张素兰 审核:张素兰
第一单元第一课《 鸦片战争》 学案
使用人班级: 姓名:
课标: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学习目标:1.能讲述虎门销烟的故事,感受林则徐维护民族利益的爱国精神。
2.能说出《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学习从史料中提炼信息和分析事件的能力。
3.从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吸取“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本课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 ;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本课难点:怎样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
要求:学生紧扣学习目标,结合课本内容,认真学习导学案知识,通过自主学习的内容进行知识梳理,若有疑问将疑难问题标出,同伴互助,小组内解决,教师巡视学生,把握学情。
英国的侵略——鸦片战争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
2.根据材料从经济、政治、军事、生活四方面概括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产生的危害?
据有关资料统计,1800年——1838年的39年里鸦片贩子把42760箱鸦片运到中国,从中国掠走三四亿元的财富。鸦片输入还严重败坏了社会风尚,摧残了人们的身心健康,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当时很多士兵也吸食鸦片,林则徐曾向道光皇帝指出: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切无可以充饷之银。鸦片的输入还腐蚀了统治机构,清政府因腐败而受贿放私。又因受贿放私更加腐败。
经济:
政治:
军事:
生活:
写出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结果和影响
中国的反抗——虎门销烟
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时间、地点、过程
虎门销烟时当时在位的皇帝:
写出虎门销烟的意义
屈辱的开端——南京条约
请完成以下表格中空白的内容。
名称
项目
内容
危害
影响
《南京
条约》
割地
香港岛
赔款
2100万元
通商口岸
广州、厦门、福州、
宁波、上海
协定关税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交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自学检测反馈(5分钟)
1.让学生合上课本,独立完成导学案上自学检测题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割香港岛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定。
(1)材料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不平等条约,请写出它们的名称。
(2)材料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材料中最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条款是那一条?
(3)条约的签订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说说你的感悟。
2.组内对桌互相交换,检查并纠错。
解疑问惑:
把课文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求助同学,还不能解决的交给老师,由老师点拨释疑。
【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罗瑞卿大将参观虎门时说过:“中国近代史就是在这儿首先开始了抵御帝国主义的侵略,到了虎门就能知道什么是中华民族精神。”
(1)罗瑞卿大将所说的抵御帝国主义侵略指的是那一历史事件?
(2)你知道材料中“中华民族精神”指的是什么吗?
2.材料一: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国。然而,174年前,英国派出了7000人的远征军打败了这个拥有80万大军的东方大国;114年前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巨大国耻。
2014年新浪网
材料二:见图片:林则徐
虎门销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174”年前指的是发生在中国的什么历史事件?你能说出失败的原因吗?
(2)据材料二,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这些抗争起到了什么作用?
(3)通过上述问题,谈一谈你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主题的认识。
【扣标整合】
围绕学习目标,以知识树、图表等形式,自主梳理形成知识网络。
【达标检测】
一、选择题
1.这是一座城市的雕塑:一双大手把一根烟枪折为两段,它应该是
在(   )A.虎门 B.福州 C.上海  D.南京
2. 禁毒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禁毒的决心。1839 年6 月在虎门当众销烟的是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 B.康有为 C.李鸿章 D.魏源
3.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这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警示。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请你指出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 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 ??)
A.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B.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中国历史时期发生了变化
5. 以下各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的是( )
A.割占香港岛?? B. 赔款2100万元 C.开辟通商口岸 ?D.中英协定关税
二、材料解析题:
下列文字材料摘自近代史上中国曾签订的一个条约,请仔细阅读,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
?……今大皇帝准以洋银六百万元偿补原价。……
?……今酌定洋银三百万元,作为商欠之数,准明由中国官为偿还。……
?……今酌定水陆军费洋银一千二百万元,大皇帝准为偿补……
(1)这是中国与哪个国家签订的什么条约?
(2)中国总共要支付多少赔款?
(3)“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是什么意思?
(4)这个条约对中国而言是什么样的条约?
【课后延伸】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表 时间:2015年 3 月 日
姓名
自评等级(A,B,或C)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评测练习】
一、选择题
1.这是一座城市的雕塑:一双大手把一根烟枪折为两段,它应该是
在(   )A.虎门 B.福州 C.上海  D.南京
2. 禁毒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一项艰巨任务,“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禁毒的决心。1839 年6 月在虎门当众销烟的是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 B.康有为 C.李鸿章 D.魏源
3. “落后就要挨打”、“弱国无外交”,这是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的警示。在中国近代史上,腐朽的清政府被迫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请你指出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 《北京条约》  B.《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 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 ??)
A.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B.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D.中国历史时期发生了变化
5. 以下各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的是( )
A.割占香港岛?? B. 赔款2100万元 C.开辟通商口岸 ?D.中英协定关税
二、材料解析题:
下列文字材料摘自近代史上中国曾签订的一个条约,请仔细阅读,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大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
?……今大皇帝准以洋银六百万元偿补原价。……
?……今酌定洋银三百万元,作为商欠之数,准明由中国官为偿还。……
?……今酌定水陆军费洋银一千二百万元,大皇帝准为偿补……
(1)这是中国与哪个国家签订的什么条约?
(2)中国总共要支付多少赔款?
(3)“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是什么意思?

(4)这个条约对中国而言是什么样的条约?
评测结果及分析
针对课堂中的合作探究题,本堂课的当堂检测题目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有70%以上的学生能全部掌握,有20%的同学材料解析题中的第四个小问题部分同学答不完整,不具体,知识能答出不平等,类似这样的材料解析题,让学生答完整答具体,真正掌握它们的运用还待进一步的练习及检测。
选择题相对比较简单,10%的学生对选择题的第5小题: 以下各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的是( )A.割占香港岛?? B. 赔款2100万元 C.开辟通商口岸 ?D.中英协定关税。由于没有认真审题做错了。正确答案是C,10%的同学答成了A。这个问题不难,因为在课堂上教师已经强调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打开中国的市场,学生往往审题不清,答错了。
课件18张PPT。这是一种风姿绰约异常美丽的花朵, 但是不能随便种植, 因为她的名字叫罂粟……鸦片战争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一课只有当一个民族真正站起来的时候, 才能正视和反思她曾经遭受的屈辱……学习目标:课标: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列举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学习目标】1.能讲述虎门销烟的故事,感受林则徐维护民族利益的爱国精神。
2.能说出《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分析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学习从史料中提炼信息和分析事件的能力。
3.从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中吸取“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
【本课重点】林则徐虎门销烟 ;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本课难点】怎样理解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自主学习
1.学习要求:
学生紧扣学习目标,结合课本内容,认真学习导学案知识,通过自主学习的内容进行知识梳理,若有疑问将疑难问题标出,同伴互助,小组内解决,教师巡视学生,把握学情。)
2.我的疑问:
把读课文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来,求助同学,还不能解决的交给老师。)根据材料从经济、政治、军事、生活四方面概括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产生的危害?
据有关资料统计,1800年——1838年的39年里鸦片贩子把42760箱鸦片运到中国,从中国掠走三四亿元的财富。鸦片输入还严重败坏了社会风尚,摧残了人们的身心健康,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当时很多士兵也吸食鸦片,林则徐曾向道光皇帝指出:数十年后,中国几无可以御敌之兵,切无可以充饷之银。鸦片的输入还腐蚀了统治机构,清政府因腐败而受贿放私。又因受贿放私更加腐败。 经济:白银外流,财政危机,人民负担加重 军事: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生活:摧残了人民的身心健康政治:腐败
要求:讲出销烟的过程,要有故事性和趣味性,富有情感色彩。1.中国的反抗:虎门销烟请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鸦片)流毒于天下,则为 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 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 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 饷之银。”
——林则徐上道光帝奏折节选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趋避之?1.中国的反抗:虎门销烟2. 英国的侵略:鸦片战争
合作探究
阅读材料
(1)中国禁烟运动 “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得鲁·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2)“这是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指中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最有希望的机会。”
----《义律致巴麦尊私人机密件》
议一议:说出禁烟运动是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还是根本原因,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是不是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 2. 英国的侵略: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根本原因
林则徐虎门销烟
——直接原因结论:打开中国市场,是英国既定的政策,发动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保护鸦片贸易推行鸦片贸易、推行殖民扩张政策的结果,没有林则徐禁烟,他们也会这样做,只是时间早晚而已。这就印证了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的一句名言,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延续。时间:1842年
内容:
1.割香港岛给英国
2.赔款2100万元
3.
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需同英国商订
签订地点:
影响:
开五口通商,广厦福宁上中英《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3.屈辱的开端:南京条约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名义上、形式上独立,但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受到列强的控制和压迫 ,是丧失了部分主权而不是全部主权。
半封建:原有的封建经济遭到破坏,又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资本主义,但仍保持着封建剥削制度。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释割让香港岛,破坏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协定关税,破坏关税主权协定关税,五口通商场景一想一想场景二问题:上述两个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1)两个场景反映的各是什么事件?
(2)“割让”与“收回”的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3)回顾香港岛被割占的屈辱历史,你将如何面对
对钓鱼岛等危害中国主权的行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国。然而,174年前,英国派出了7000人的远征军打败了这个拥有80万大军的东方大国;114年前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巨大国耻。
2014年新浪网
材料二:见图片:
林则徐虎门销烟
看谁做得好?请回答:
(1)材料一中“174”年前指的是发生在中国的什么历史事件?原因是什么?
鸦片战争 清政府的腐败无能。
(2)据材料二,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人民奋起抗争,这些抗争起到了什么作用?
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和斗争精神,沉重打击了列强的侵略
(3)通过上述问题,谈一谈你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主题的认识。
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看谁做得好要求:围绕学习目标,以知识树、图表等形式,自主梳理形成知识网络。19世纪上半期,英国鸦片牟暴利,1839林则徐, 虎门销烟长志气
1840鸦片战, 1842签条款。
赔款割地通口岸,近代历史此开端。 我收获了吗? 放眼过去,我们不能忘掉国耻;展望未来,我们发奋图强。踏星斗飞过世纪之交,驾神州立于强国之林。中华民族已昂首挺胸跨入一个新时代。我们深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我们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