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华夏文明中灿烂的一页
——文字的诞生之
“仓颉造字”认读生字
甥(外甥) 舅(舅舅) 锥(锥子)
鸿(鸿雁) 迂(迂回) 典(典礼)
剖(解剖) 蛀(蛀虫) 恭(恭敬)
搁(搁浅)认读生词仓颉 间隔 记载 手捻绳结
苦闷 阻碍 足迹 黍稷 末梢
躯干 轻灵 紧凑 龙蛇盘绕
鹰隼雄立 鸿鹄群游 迂回绵延
布阵排兵 井然有序
一.关于仓颉
1.仓颉也写作苍颉,原姓侯冈,名颉,号史皇氏,享年110岁,为轩辕黄帝左史官,因造字有功而被黄帝赐仓姓。
2.出生地
有三种说法:a.陕西洛南县
b.陕西白水
c.濮阳南乐县
其实除了“仓颉造字”之外还有很多有关汉字的起源的故事,“仓颉造字”只是其中流传最广的一个,除此以外,还有“皇帝造字说”“大禹造字说”等,因为文字绝对不是仓颉一个人一个时期所能独创,而是在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有文字记事的时候,人们在集体生产劳动过程中经过观察自然的事物,并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而创制出来的。汉字是个庞大繁富的体系,不经过很长的时间是不能创制成功的。
仓颉在洛南所造二十八字 人类早期是没有文字的,这样的时间过了很长很长。为了适应生活的需要,帮助表达、交换、记忆等,古人曾发明、使用过“结绳记事”。他们用长短不同、颜色有别的细绳,根据需要,在间隔不等的距离,打上不同形式的结,然后再依次拴在一根较粗的主绳上。其中记载的,大到历史事件,小到口角纷争,内容非常广泛。记事人经常手捻绳结,进行记忆和讲述,以传给后人。
——(结绳记事) 还有的人曾经使用过“物语”,就是用一件具体事物代表一种固定的含义。比如,有的用司哈(小柿子叶)表示“我很苦闷”,有的用火表示“我要找你”。这些虽然也属于交流思想与情感的工具,使用起来却困难重重。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物语)
传说仓颉创造了文字。仓颉在野外的泥地上看到了鸟的足迹,它们有直有斜有交叉,富有变化,而且每个线条都那么均匀、那么优美。于是他模仿鸟的足迹创造了字的笔画。这是造字的开始。后来,他又根据龟纹、虫蛇、黍稷、山川、草木等形状或动态,创造了文字。
——这一自然段介绍了仓颉是如何受启发而创造文字的。
远古时候,人们都用结绳的办法记事,后来,又用物语的方法,可是很麻烦,于是仓颉利用鸟的足迹发明了汉字。
仓 颉 书早期的文字蔡伦 剖成 薄皮
虫蛀 连缀 甲骨文
金文 恭恭敬敬 搁板 庄重 特殊 典范
遵守 引申 删削文字“册”“典”“删”的来历 人们把竹子剖成同样长、宽、厚的细长条,
把竹条外面绿色的薄皮刮去,在上下的位置分别
削出三角形的小缺口,然后放在火上烤,烤到竹
条的“汗”全都出干了(湿的竹条容易被虫蛀,
还容易变形),再用结实的绳子绕过一个个小缺
口,把竹条连缀成一块块大竹片,就可以在上面
写字了。首先……接着……然后……再……兽骨、龟甲 竹子、木头甲骨文金文一篇文章写在一大块竹片上,卷起来捆好,就是一“册”册典《说文解字》:“典,五帝之书也,从册在几
上,尊阁之也,典,大册也。” “典”是重要的、特殊保存的、作为典范来遵守的文册。典删:用刀削去错字。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