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说课稿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体育与健康
更新时间 2024-05-18 18:09: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篮球行进间运球教学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水平三)五年级的篮球行进间运球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预计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说课。
设计理念: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使学生通过对篮球技术的学习,逐步了解篮球运动并通过游戏、比赛等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喜欢上篮球,了解篮球的魅力。同时发展学生的力量,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积极进取的精神,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是小学生比较喜欢的活动内容,在小学阶段,篮球运动属于(水平三)基本内容的主题教材之一。本课用篮球行进间运球作为教学内容,旨在它具有游戏性、集体性、健身性等特点,为学生提供了促进身体、心里和社会适应和谐发展的生动而丰富的活动形式。
学情分析:
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和生长发育期,他们力量性不强,可塑性大,好胜心强,勇于克服困难,喜欢参加活动性的游戏。而我所教授的五年级篮球教材,学生们很多篮球的简单知识、技能有所了解。因此,我积极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在练习中思考,去发展他们的体能和智力。
教学目标:
结合以上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学会比较原地与行进间运球的异同点。
体验行进间运球的身体姿势,发展灵敏协调素质。
有序练习,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运球手型正确,难点:控球能力。
教学方法:
由于本课是第一课时,我将运用多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练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掌握行进间运球技术的要领。
我运用的教学方法是:
1.首先我以谈话导入的方法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
2.根据学生的特点我主要通过体验、示范、互动等教法,使简单的运球变得有趣、丰富,通过讲解示范、分层教学等方法达成教学目标。
3.学生的学法是: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尝试、体验、展示等方法,不仅让学生学得开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各项活动中轻松掌握技术要领。
教学准备:篮球场一篇、录音机一台、篮球每生一只、标志桶若干大鼓一个。
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设计的:
课堂常规(大约1分钟 强度小)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秩序井然的课堂常规能让学生以饱满的姿态投入到体育课的学习中。
准备部分(大约10分钟 强度中)
队列队形练习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形态,在本课的练习中,我安排了齐步走—立定的练习,要求学生精神饱满,步伐整齐,练习3—4次。
韵律球操,结合本课的学习内容我自编了八节热身球操,在CBA主题音乐(相信自己)中教师通过讲解演示指导学生做好热身操运动,让学生充分活动开各关节,以确保各项活动的安全。
熟悉球性练习:复习原地底,高运球的练习。教师在中间打鼓,学生根据教师鼓点的快慢来控制运球的快慢。练习3——5次,让学生尽快的熟悉球性
基本部分(大约25分钟 强度大)
这部分是本课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较好的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我依据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进行教学。
首先我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的NBA球星,然后导入本课内容——行进间运球。我先讲解示范行进间运动的方法,重点讲解运球的手型和触球部位。然后指导学生尝试练习,强调手对球的控制能力。接下来邀请两位同学上台演示,引导学生评议演示同学的动作,我再次提示运球的手型及触球部位。组织学生集体随教师走着行进间运球(2次)—慢跑行进间运球(2次)—行进间直线运球(2次),在练习中针对学生出现的运球时眼睛盯着球看的问题,我采用让学生看我的手势,并大声喊出我的手势的方法去解决。在此基础上对学生提高要求,组织学生围绕篮球场边线,教师在场地中间打鼓,学生根据教师的鼓点的快慢来控制运球行进间运球速度的快慢,(2次)教师边打鼓边强调加快速度的同时还是要注意手击球的部位和手对球的控制。最后实施分层次教学,对于掌握好的同学进行更高的要求——行进间运球跑的同时改变方向,对于掌握一般同学让其继续练习行进间直线运球。
体育游戏是一项融健身、娱乐、教育和开发智力为一体的体育活动,对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创造力,培养活泼自信的个性有着积极的作用。为了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能力,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我安排了运球接力的游戏(2—3次),通过比赛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行进间运球技术,让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掌握技术,在掌握技术的同时收获运动的快乐!
结束部分(大约4分钟 强度渐小)
我先播放音乐指导学生进行放松练习,让学生在悠扬的音乐中放松身体,调节心情,然后进行本课的点评,先让学生评价自己的学习表现及收获,然后我在进行总结,在师生融洽的相互交流中结束本课。
预计教学效果
预计本课的平均心率大约为120——125次/分钟
预计本课练习密度大约为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