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部编教材必修一第八单元
第八单元教学设想
单元设计理念
以“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任务的落实为统领,创设学生活动的具体情境,以三个学习活动为依托,落实课标精神。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梳理语言现象的习惯,在观察、探索语言文字现象,发现语言文字运用问题的过程中,自主积累语文知识,探究语言文字运用的规律,增强语言文字运用的敏感性,提高探究、发现的能力,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教学目标
1.丰富词语积累。通过了解词语“家族”,丰富积累;关注熟语“家族”,让语言多姿多彩;学习新词语,让语言鲜活生动。体会词语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关系及汉语的民族特性,增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2.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和区别。探究一词多义;把握古今异义的不同;避免以今律古,望文生义。梳理文言词语在不同上下文中的词义和用法,把握古今汉语词义的异同,既能沟通古今词义的发展关系,要避免用现代意义理解古义,做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品的准确理解。
3.学会辨析词义和正确使用词语。准确理解词义,把握词语用法;体会词语的感彩;把握词语的语体色彩。在语境中解读词汇、理解语义的过程,树立语言和言语的相关性和差别性的观念。
教学重点
1.丰富词语积累,让语言多姿多彩、鲜活生动。
2.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和区别,避免以今律古,望文生义。
3.学会辨析词义和正确使用词语,体会词语的感彩和语体色彩。
教学难点 学会辨析词义和正确使用词语。
教学方法 积累、梳理、探究。
教学课时 6课时。
1.第一课,丰富词语积累,2课时。
2.第二课,把握古今词语的联系和区别,2课时。
3.第三课,词义的辨析和词语的运用,2课时。
《丰富词语积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多角度归类词语,让积累更加有效;丰富熟语积累,让语言多姿多彩;积累新词新语,让语言鲜活生动。
思维发展与提升
学会将词语分类,并用不同方法积累词语。
审美鉴赏与创造
探索词语尤其是成语中蕴含的文化现象,培养对词语的理解感悟与审美能力。
文化传承与理解
学会用不同方法积累词语,培养对汉语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积累成语,探究成语中的文化现象;关注词语的变化。
教学难点 新词语的积累。
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趣味热身导入
朗读这一段文字:一个黄昏的早晨,我看见一个年轻的老人,慢步飞快地走在一条弯曲笔直的羊肠大道上。
读完后思考说说,发现这段文字有什么问题。学生讨论,会提出自己的看法。老师明确:
1.用了不少反义词修饰中心语:黄昏修饰早晨,年轻修饰老人,慢步、飞快同时修饰走,弯曲、笔直修饰大道。
2.反义词连用修饰中心语,互相矛盾,使得句意无法清楚明白。
3.句子意思要清楚明白,用词一定要准确。
二、学习内容梳理
(一)明确活动内容
1.学生快速阅读教材,画出今天内容的简单思维导图。
2.请两个同学到黑板上绘制展示。
3.集体讨论、补充、修改,明确内容思维导图。
(二)结合思维导图,分析教材,理解相关内容
1.自主学习,活动探究
学生分六个活动小组,每个小组进行一个问题的活动探究,并分别派代表讲解,其他组可作适当补充。
2.活动设计
活动一(第一小组):查找资料了解词语的相关知识,并比较下面三组语言单位,判断哪些是语素、哪些是词语。
(1)天 地 人 牛 马 走
(2)玻璃 蜘蛛 囫囵 宇宙 法西斯 阿斯匹林
(3)牙齿 伤心 世界观 风云雷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
活动二(第二小组):小组内交流积累词语的方法,并分享给同学们。
活动三(第三小组):查阅资料,梳理以往学过的的一些成语,探究成语的来源。
活动四(第四小组):小组内讨论并以《成语中的 文化》为题,分类整理成语并探究成语中蕴含的文化现象。
活动五(第五小组):搜集整理最近两年网络新词语,制作出新词语档案。
活动六(第六小组):搜集现下流行的一些新词语,探究一下新词语与社会时代的关系。
三、分组成果展示
(一)了解词语“家族,让积累更加有效
第一小组成果展示:
知识链接:语素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换言之,语素是最小的不能再拆分出更小的单位来的语言单位。语素可以组成合成词,有的可单独成词。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第一,单音节语素,必须是有意义的,否则就不是语素。例如:“玻”它是一个完整的音节,但它不能独立表义,因此只是一个字而非一个语素。而“英”,从形式来看,它和“玻”一样,但它是一个语素,因为“英”可以独立表义,是个不能拆分的音义结合体(即定义里限定的“最小的”)。
第二,双音节或多音节语素,不管有多少个音节或汉字,都只能组合在一起共同表义。例如:胺基酸。音节在拆开后均与原概念没有任何关系,只能组合起来共同表示一个完整的意义,所以还是一个语素。
合作探究并得出以下结论:
第(1)组6个单位都是由一个音节组成的,有音有义,是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是语素。
第(2)组6个单位都是由双音节或多音节组成,若把这两个或多个音节拆分开来单独看,它们都失去了意义,不能算语素。只有把它们组合在一起才有意义,才能算一个语素。
第(3)组5个单位都是双音节或多音节,但和第(2)组不同,拆分后它有自已完整的意义,所以它们是由两个或多个语素构成的词语。
第二组成果展示:
汉语中的词语并非杂乱无章,而是有“家族”、成系统的,如果抓住其规律,从词语的“家族”或者“系统”出发,触类旁通,就可积累词语,增加词汇量。
1.善于联想,以点带面,触类旁通。
汉语词语种类数量非常大,如果抓住一个中心点,以点带面,展开联想,触类旁通,就会形成一个词语的家族群,既有益于积累,更有助于记忆,例如:
(1)形容人性格特点的词语:①褒义的有:活泼、刚强、宽宏大量、刚正不阿等。②贬义的有:庸俗、奢侈、目光短浅、拈轻怕重等。③中性词:多愁善感、少言寡语、普普通通等。
(2)形容家庭温馨的词语:①形容夫妻之间的:男耕女织、相敬如宾、夫唱妇随、相濡以沫等。②形容整个家庭的:父慈子孝、母慈子孝、贤妻良母、儿孙满堂等。③形容兄弟姐妹情深的:手足之情、义结金兰、金兰之契等。
2.遵循词语的多义性,理清内在关系,进行对比归类。
汉语词语的数量巨大,单凭死记硬背恐怕难解决问题。实际上词语在形成和演变的过程中是遵循一定的演变规律的。有些词,通过语义上的各种关系,如同义关系、反义关系、亲属关系、顺序关系等聚合在一起。理清了这些关系,对词语进行对比归类,积累词语也并非难事。如:
(1)同义近义词群:鸡子儿—鸡蛋;去世—逝世—与世长辞—死。
(2)顺序关系词群:春—夏—秋—冬;初赛—复赛—决赛。
(3)反义关系词群:光滑—粗糙;雪中送炭—雪上加霜。
(4)亲属关系词群:雪—风花雪月—阳春白雪—昭雪—报仇雪恨。
(二)丰富熟语积累,让语言多姿多彩
知识链接:
熟语,指常用的固定短语。现代汉语中有些定了型的词组和短语,经常作为一个完整的单位来使用,不能随意改变其成分。熟语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
第三小组成果展示:
明确:成语大多为四字,亦有三字、五字,甚至七字以上的。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其来源于:
(1)神话传说、寓言故事
我国古代的很多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含义深刻,富有教育意义。往往被概括成为成语,例如: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刻舟求剑、拔苗助长等。
(2)历史故事
古代有许多著名的历史故事和历史事件,后人把它们凝缩成成语。例如:卧薪尝胆、负荆请罪、四面楚歌、望梅止渴、三顾茅庐等。
(3)古代文献
如“狐假虎威”出于《战国策·楚策》。这又分两种情况:一是从古书中直接摘引原句形成成语;一种是经过加工的或紧缩或减字,或增字或换字形成成语。前者如一鼓作气——《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后者如瓜田李下——古诗《君子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4)群众口语
不少成语来源于口头通俗而形象的俗语。如:狼子野心——《左传·宣公四年》“谚曰:狼子野心,似乃狼也,其可畜乎!”;“雪中送炭”“锦上添花”为宋代口语。
成语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积累和沉淀,包罗万象,内蕴丰富。通过成语可以以小见大,可以洞察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感受传统文化的点点滴滴。同学们可从不同角度做探究,不必面面俱到。下面请第四组展示。
第四小组成果展示:
示例(一)《成语中的酒文化》
如:灯红酒绿、琼浆玉液、酒囊饭袋、如醉如痴……我国带酒的成语不胜枚举。
带“酒”的成语,有的反映“酒之礼”,如“斗酒只鸡”“只鸡絮酒”。有的表现“酒之交”,如“醉酒饱德”“醴酒不设”。有的则状“酒之乐”,如“酒酣耳热”“对酒当歌”。有则写“酒之醉”,如“酩酊大醉”“我醉欲眠”。还有的指出“酒之误”,如“花天酒地”“醇酒妇人”。而更多的则以酒设喻,如“乞浆得酒”是形容得到的比期望的还要多、要好;“以酒解酲”是比喻治病或除弊的方法不对头,反使弊病加深,等等。
有的成语表面上虽然不带“酒”字,但暗地里却是“酒气袭人”。有的因与酿酒之物有关而使人想到了酒,如“糟糠之妻”;有的通过动作、状态表示了酒,如“浅斟低唱”;还有的以美好的形式来指称酒,如“交杯换盏”“移樽就教”等。
示例(二)《成语中的茶文化》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内涵极其丰富,包含着茶叶生产消费及其对人的精神生活产生影响的各个方面。如:
【搜肠润吻】谓饮茶润泽喉吻,促进文思。极言饮茶的乐趣。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茶余饭后】意思是指休息或空闲的时候。来源于关汉卿元曲《斗鹌鹑·女校尉》:“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
【茶饭无心】意思是没有心怀喝茶吃饭。形容心情苦闷。来源于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小说的第十四回:“忙得凤姐茶饭无心,坐卧不宁。”
【三茶六礼】意思是明媒正娶。三茶六礼是中国古代传统婚姻嫁娶过程中的一种习俗礼仪。三茶,指订婚时的“下茶”,结婚时的“定茶”和同房时的“合茶”。六礼,即婚姻据以成立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种仪式。
【三茶六饭】意思是招待客人非常周到。来源于明代吴承恩所写的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小说第二十六回:“你却要好生服侍我师父,逐日家三茶六饭,不可欠缺。”
(三)关注新词语,让语言鲜活生动
知识链接
新词语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是指新创造的词语;广义的则还包括固有词汇产生的新义。随着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变化,新词语在不断出现,为汉语增添了鲜活的生命力。积累词语,不能不关注新词语。
第五小组成果展示:
讨论并明确,可以根据搜集来的资料制作出新词语档案:
2018年网络新词,如:
NO.1【真香】
该词最早出自湖南卫视《变形记》里面城市主人公王境泽嫌弃农村条件不好,想要回城市。“我王境泽就是饿死,死外边,从这里跳下去,也不会吃你们一点东西”。但几小时后饿了的王境泽只能在农村家庭吃饭,边吃还边说了句“真香”。配合前面他自己说出的狠话,喜感度顿时爆棚。
NO.2【肥宅快乐水】
肥宅快乐水,指的是“可乐”,被称为“肥宅快乐水”是因为它可以给肥宅群体带来快乐,并且可以让肥宅保持真正的肥宅必备的属性“肥”。高热量的食物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被称作“肥宅快乐水”,是肥宅的自嘲。
NO.3【C位】
“C”是英文单词center(carry)的缩写形式,意为中央、正中心。“c位”则为中间位置、重要位置的意思,指团队的灵魂中心人物。该词尤其是在明星艺人当中更为明显,“C位”是大咖位,是对艺人实力的最好证明。
NO.4【锦鲤】
2018年夏天,国内女生选秀节目《创造101》中,一个女孩叫杨超越,因其清纯可爱不做作的形象被广大网友喜爱,而其在最后出道竞争中以第三位出道,被称为“锦鲤姑娘”,“锦鲤”指代那些与好运有关的事物,如有好运的人或能够带来好运的事情。
NO.5【有毒】
这梗出自游戏英雄联盟。该词的含义并不单一,一方面类似于网络词“魔性”的意思,形容事物带来某种精神污染的魔力,让人就像中毒了一样变得魔幻、上瘾。除此之外该词也被用作吐槽别人或者作为运气不好的自嘲。
NO.6【皮一下,很开心】
该词最早源自于方言,走红于游戏解说,尤其是芜湖大司马在直播中经常使用,因此该词最早在电竞圈中流行,后来使用范围逐步扩大,成为如今常见的吐槽类网络语。
N0.7【确认过眼神】
该词用来表达一种“得到了自己内心希望得到的讯息”的心情,一般会在后句附上该“讯息”,以说明“确认”的内容,比如“确认过眼神,是不想理的人”。
NO.8【佛系】
该词的含义是专注于事情发生的过程,抱着尽人事知天命的心态,不注重结果。佛系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看破红尘、按自己生活方式生活的一种生活状态和人生态度。该词衍生出“佛系青年”“佛系生活”“佛系学生”“佛系饮食”等一系列的词语。
2019年网络新词(热词),如:
No.1【盘他】
这个词是来自于相声《文玩》。盘原来指的是文玩不够圆润,需要不断的用手揉搓把玩才能把文玩变的平整光滑,这个过程叫做“盘”。盘他可以用在和别人起争执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盘他”就等于是“怼他”的意思,在遇到漂亮妹子的时候也可以说“盘他”,意思是“撩她”。
NO.2【OMG】
“OMG”是英文中的“Oh My God”或“Oh My Gosh”的缩写,意思就是“我的天哪”。民间流传着一句话“李佳琪一句OMG,我欠花呗一万八?”。李佳琪这个魔鬼涂什么口红都好看,推荐的口红都好看,而且只要李佳琪一推荐,绝对断货。
No.3【XX自由】
首先出自“车厘子自由”,该词来源文章《26岁,月薪一万,吃不起车厘子》。文章中作者提到了一个“女生财务自由的15个阶段”对照表。最基本的是辣条自由,然后是奶茶自由、视频网站会员自由、外卖自由、咖啡自由、车厘子自由、口红自由、衣服自由等。
No.4【雨女无瓜】
“雨女无瓜”是网络流行语分支中常见的谐音梗,是“与你无关”一词谐音。出自90后门耳熟能详的《巴啦啦小魔仙》中游乐王子的常用语,因其吐字不清的口糊发音从而衍生成被大家所熟知。在网络环境中,有恶搞有调侃有炮轰也有群体抱团的意思。
No.5【硬核】
这词原本的含义为形容说唱音乐和游戏。但是作为网络语而流行起来的“硬核”这个词使用的范围更加广泛,不单单形容说唱和游戏,可以把它理解为是很厉害、很酷、很彪悍、很刚硬的意思。
No.6【我酸了】
就是我羡慕了的意思,一般是用在羡慕别人的甜甜的爱情上面,所以酸了也可以代表羡慕了。我承认我酸了,就是承认我嫉妒我羡慕我眼红的意思,一般搭配柠檬表情包。后来也用于自嘲,比如xx好有钱,我酸了。
No.7【脱粉】
常表示在喜欢一个明星的时候,会成为他的粉丝或加入他的粉丝群,不过,后面却因为一些个人或者外界原因不再喜欢这个明星,或者不想去关注他了。就会脱离粉丝组织,不再是他的粉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脱粉。
No.8【杠精】
杠就是抬杠的意思,精当然就是精怪的精。杠精的意思就是说那些专门为了找事而吵架的一类人,不管你说什么,发表说明观点,做什么事情,总是能找出你的毛病来和你抬杠吵架,也就是说“为反对而反对,为找事而找事”,这类人以抬杠为己任,被称为杠精。
四、综合探究提升
第六小组展示成果:
示例:首先我们来考察一下这些新词语是怎么产生的。
(1)随着新事物、新现象、新观念的出现而产生的新词语。如“义工”,指自愿参加义务性公益活动的人。这就是社会上出现的新事物。“特首”,指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这一新词随着香港、澳门回归祖国而产生。
(2)旧词新用而产生的新词语。如“访问”,原指有目的地去看望、拜访别人。现在也常用于对网络上的信息进行查看、浏览。“杀手”,原指受雇用的杀人者,现在的意义还指漫天开价、敲诈顾客的行为,或有特殊力量的行为等。
(3)来自外语和汉语方言的新词语。如“作秀”,指表演、显示自己。“秀”译自英语“show”。
(4)词语衍生和缩略形成的新词语。如先有“白领”“蓝领”,相应又衍生出“金领”“粉领”“黑领”等;词语缩略更常见。如“央行”“高考”等。
由此可知,社会的发展对新词汇的产生有着重要影响,社会文化影响着新词汇的盛衰。新词语不断涌现并流行开来,贯穿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得语言能够更翔实准确地反映社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新词语是社会文化变迁的体现。新词语折射着社会发展和社会文化的变迁,反映了一定的民众心理。20世纪80年代大众文化的标志是港台流行歌曲、集体狂欢舞蹈“迪斯科”。90代流行词语是“下海、打工、美容、春晚”等。90年代后,随着市场经济体系的确立,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传销、卡拉OK、炒股、BP机、知识经济“等。到21世纪,“宽带、手机、反恐、高铁、扫码支付、一带一路……”等词语成为流行词。这些新词酷语成了反映社会文化变迁的标志。
(2)新词语折射出政治、科技、文化和生活的变化。随着“宽带”“电邮”“电子商务”“短信息”……网络新词汇的使用,快速的网络生活使人们告别了打长途要到邮局排队,等待“叫号”的生活。流行的“保安”“导播”“护工”“礼仪小姐”等新词汇后面,更显示出职业的多样化。住房条件变化体现在新词:“地价”“物业”“楼市”“楼盘”“楼花”“廉租房”。这些鲜活的像画一样的词语就是这个时代跳动的真实写照。
五、课后延伸积累
课后活动:成语是词语的精华,数量数不清,牢记非易事。成语归类记,记忆变轻松。同学们课后可以试着从以下方面收集成语:
1.收集含有十二生肖的成语,并按顺序写出。
2.收集与“金、木、水、火、土”文字相关的成语。
3.整理出“AABB型、AABC型、ABAC型”的成语。
《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准确理解词义,把握词语的用法;理解古今词义的联系;把握古今词义的区别。
思维发展与提升
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把握古今词义的联系和区别。
审美鉴赏与创造
理解词义在具体语境中的联系和区别,学会准确运用词语。
文化传承与理解
能理解和正确运用汉语语言,了解汉语语言的美,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感情。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注意用词的准确,更好地表情达意。
教学难点 理解用词的准确、鲜明、生动性,避免以今律古,望文生义的现象。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导入
1.请学生翻译《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译文:邹忌身高八尺多,形象外貌光艳美丽。有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他的妻子说:“您美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最美的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第二天,有客人从外面来拜访,邹忌和他坐着谈话,邹忌问客人道:“我和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客人说:“徐公不如您美丽啊。”
2.通过以上文本的翻译,你认为古今汉语词义是否完全一致?
3.光看字形,现代不用的字只有四个:昳、曰、孰、吾。从字的意义来看,真正古今一致的,除人名、地名外,也只有十二个字:八、我、能、城、国、不、客、从、来、坐、谈、问。大多数的字,意义有所不同。
二、明确学习内容
1.师:从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要想得心应手地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必须首先要准确理解词义。这也是我们今天活动的内容: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2.学生快速阅读教材,画出今天内容的简单思维导图。
3.请两个同学到黑板上绘制展示。
4.集体讨论、补充、修改,明确内容思维图。
古今词义的联系与区别
三、具体示例分析
结合思维导图,分析教材前部分的例子,理解相关内容。
学生分三个小组,每个小组一个板块的例子,探究、理解、分析、总结之后,分别派代表讲解有关内容,其他组员可作适当补充,教师适当点拨并总结。
附:典型示例
一词多义
例1:绝
<动词>(会意。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从刀,从卩(人)。表示人用刀断丝。
本义:把丝弄断。绝,断丝也。——《说文》
引申义:①断,断绝;绝,断也。——《广雅》
以绝秦望——《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横渡;穿越。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庄子·逍遥游》
③与世隔绝的。——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陶渊明《桃花源记》)
④阻断。——沿溯阻绝。(郦道元《三峡》)
⑤极,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⑥消失,没有。——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张岱《湖心亭看雪》)
⑦绝妙。——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吴均《与朱元思书》)
例2:信
〈形容词〉会意字,从人从言。人的言论应当是诚实的。
本义:真心诚意,诚实,认为可靠的。
信,诚也。——《说文》
信,言合于意也。——《墨子经》
信誓旦旦。——《诗·卫风·氓》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左传·庄公十年》
信而见疑。——《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引申义:①相信,信任。
亲之信之。——诸葛亮《出师表》
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史记·苏武传》
忌不自信。——《战国策·齐策》
笑而不信。——(苏轼《石钟山记》)
又如:信不及(不能相信;不敢相信);不信邪;信得过;信不信由你;听其言而信其行等。
②果真,的确。
烟涛微茫信难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信知生男恶。——(杜甫《兵车行》)
信造化之尤物。——(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③放任,随便。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白居易《琵琶行》)
④守信用。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论语·学而》)
小信未孚。——(《左传·庄公十年》)
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贾谊《过秦论》)
⑤符契;凭证。行而无信。——《战国策·燕策》
⑥持有信物的外交使臣或传送函件或口头消息的人。
宜急追信改书。——《资治通鉴》
司空郑冲驰遣信就阮籍求文。——《世说新语·文学》
例3:海
基本义: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如“大海、东海”。有的大湖也叫“海”,如“黑海”。
引申义:大的,如:“你真是海量!”。
比喻义: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如,“人海茫茫,你让我到哪里去找他?”“这里已是一片火海。”
有的词有几个互相联系的意义,是多义词。多义词的几个意义中,有的是最初的或常用的意义,叫基本义;有的是从基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叫引申义;有的是通过用基本义比喻另外的事物而固定下来的意义,叫比喻义。在使用时,在一定的语境(上下文)中一般只表示其中的一个意义。多义词“信”“绝”只有本义、引申义。“海”本义、引申义、比喻义都有。
古今异义
◎词义的扩大缩小:
◎词义发生转移或强弱化:
◎感彩变化:
以今律古,望文生义
①今齐地方千里。(《邹忌讽齐王纳谏》)
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两个词)
今义,泛指空间的一部分;民间;地区。(一个词)
②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诸葛亮《出师表》)
痛恨:古义,感到痛心,遗憾。(是两词,非一词)。
今义,对某人或某事物厌恶痛恨,深切的憎恨。(一个词)
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无论:古义,更不用说。
今义,连词:不管,不论。假设条件关系的连词,表示条件不同而结果不变。
④因为长句,歌以赠之。(白居易《琵琶行》)
因为:古义,因此作读音为yīn wéi(是两词,非一词)。
今义,表示原因或理由,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yīn wèi。
⑤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很好,别人不能再添一句话;后也比喻一言不发。
望文生义,误用为“不称赞一句话”。
四、分组自主探究
把学生分为三组,分别收集整理古今词义在以上三个方面的例子。
其中第一组负责一词多义板块,第二组负责古今异义板块,第三组负责避免以今律古,望文生义的板块。先自主收集整理,再分组讨论探究,最后小组长归纳总结,分别派代表展示有关内容,其他组员可作适当补充。课后把结果形成文本和学习心得,分享到班级学习园地里。
1.根据思维导图,第一组自主阅读《唐雎不辱使命》,找出文中一词多义的词,或找出所学课文或所知的一词多义的词。
2.根据思维导图,第二组自主阅读《醉翁亭记》,收集整理古今异义的词,或整理出所知道的重要的古今异义词。
3.根据思维导图,第三组负责收集语文学习活动中最易以今律古、望文生义的词(包括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的语言现象)。
五、成果展示分享
第一组成果:《唐雎不辱使命》
1.使 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遣)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出使)
“使”的本义是命令,引申为派人做事、差遣,引申为运用、使用(如:使贤任能)等。
2.于 受地于先王。(从)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到)
“于”是迂、纡的本字,本义是曲折。
3.徒 亦免冠徒跣。(光着) 徒以有先生也。(只,仅)
“徒”的本义是步行。释义有步行、空、白白地、只等意思。
4.以 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用)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着)
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把) 徒以有先生也。(因为)
“以”的本义是婴孩与父母相像,今用“似”代替,引申为连词:表示因
果、并列、目的、承接等关系。引申为动词:当作,认为;使用,用。进一步词
性引申为介词:凭,用,将,按。
5.之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的) 愿终守之。(代安陵国土)
公也尝闻天子之怒乎。(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成分的独立性)
“之”的本义是“出”,像过(草木初生也),枝茎渐益大,有所之也。
初中阶段一些重点字词的一词多义现象
1.鄙 本义:①边境。(蜀之鄙有二僧。《为学》)
引申义:②鄙陋、目光短浅。(肉食者鄙。《曹刿论战》)
③出身鄙野。(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
2.毕 本义:①田猎用的长柄网。
引申义:②尽。(毕力平险。《愚公移山》)
③全部。(群响毕绝。《口技》)
3.薄 本义:①蔓延生长的草丛。
引申义:②迫近,接近。(薄暮冥冥。《岳阳楼记》)
③轻视。(不宜妄自菲薄。《出师表》)
④厚度小。(薄如钱唇。《活板》)
4.策 本义:①马鞭。(执策而临之。《马说》)
引申义:②鞭打、驱使。(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③记录。(策勋十二传。《木兰诗》)
④计谋。(成语“束手无策”。)
5.长 cháng 本义:①两点距离大,与“短”相对。(北市买长鞭。《木兰诗》)
引申义:②长度。(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③长久,健康。(但愿人长久。《明月几时有》)
④永远。(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zhǎng:本义:⑤年长。
引申义:⑥排行最大。(木兰无长兄。(《木兰诗》)
⑦头领。(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
6.故 人为结束老人的生命。(本义已消失)
引申义:①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特意,(桓侯故使人问之/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③原因,缘故。(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④所以,因此。(故余虽愚。《送东阳马生序》)
7.诚 本义:①诚实真诚。
引申义:②诚心。(帝感其诚。《愚公移山》)
③的确,实在。(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④果真。(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
8.观 本义:①看。(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引申义:②景色,景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
9.当 本义:①被高大土墩遮挡。
引申义:②承当,承受。(成语“当之无愧”。)
③应当。(当奖率三军。《出师表》)
④将要。(今当远离。《出师表》)
⑤对着,向着。(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⑥值,正在。(当时此,诸郡县苦秦吏者。《陈涉世家》)
⑦抵挡。(成语“锐不可当”。)
10.道 本义:①道路。(会天大雨,道不通。《陈涉世家》)
引申义:②道义。(伐无道,诛暴秦。《陈涉世家》)
③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④说,讲。(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11.发 fā 本义:①发射。(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
引申义:②行动、发动。(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上枢密韩太尉书》)
③起,被任用。(舜发于畎亩之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④征发。(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
⑤开放。(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
⑥发出。(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口技》)
⑦fà,本义:头发。(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12.固 使护甲牢不可破。(本义已消失)
引申义:①本来。(固众人。《伤仲永》)
②顽固、固执。(汝心之固。《愚公移山》)
③一定、必定。(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
④巩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⑤安守,固守。(成语“君子固穷”。)
第二组成果展示:古今异义
《醉翁亭记》
1.非丝非竹 竹:古义:管乐器 今义:竹子(词义发生转移)
2.四时之景不同 时:古义:季节 今义:时间(词义发生转移)
3.野芳发而幽香 发:古义:开放 今义:散发(词义发生转移)
4.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古义:情趣 今义:意思或愿望。(词义发生转移)
5.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去:古义:离开 今义:到,往(词义发生转移)
6.颓然乎其间者 颓然:古义:醉醺醺的样子 今义:颓废的样子(词义发生转移)
7.野芳发而幽香 香:古义:香花 今义:芳香(词义发生转移)
8.林霏开 开:古义:消散 今义:打开(词义发生转移)
9.晦明变化者 晦:古义:阴暗 今义:晦气,倒霉(感彩变化)
10.佳木秀而繁阴 秀:古义:茂盛繁茂 今义:美丽(词义发生转移)
11.射者中弈者胜 射:古义:投壶,一种游戏 今义:射击(词义发生转移)
其他的一些重要的古今异义词语。如:
1.卑鄙(感彩发生变化)
今义:品质恶劣。 古义:卑,指出身低微;鄙,见识浅薄,常用作谦词。
例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2.博学(词义发生转移)
今义:学问广博精深。 古义:广泛地学习。
例如: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又例如:博学而笃志。(《论语·子张》)
3.从而(词义发生转移)
今义:连词。 古义:从,跟随;而,而且。
例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4.非常(词性发生转移)
今义:很,大。(副词) 古义:①意外事故;(名词)
例如: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②不同寻常的。(形容词)
例如: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
5.风流(感彩发生变化)
今义:生活浪漫放荡;男女关系不正当。 古义:①杰出、英俊;
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
②繁华的景象,流风余韵。
例如: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乖(感彩变化)
今义:形容人听话乖巧。 古义:偏执,不驯顺,贬义词。
例如:行为偏僻性乖张。(《林黛玉进贾府》)
7.绝境(词义发生转移)
今义:没有出路的境地。 古义:与外界隔绝之地。
例如: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8.可以(词义发生转移)
今义:能够。 古义:可,可以;以,凭,靠。
例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9.妻子(词义缩小)
今义:爱人。(女方) 古义:妻和子女。
例如: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桃花源记》)
10.学者(词义缩小)
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 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
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说》)
11.所以(词义发生转移)
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 古义:①用来,靠它来;
例如: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②表原因的虚词。
例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12.作文(词义发生转移)
今义:语文课里写文章的练习。 古义:写文章。
例如: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第三组成果展示:以今律古,望文生义而误用。
1.望其项背:还可以看得见别人的颈项和脊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这个词一般多用为否定意义的句子,如“不能望其项背”“难以望其项背”“非……所能望其项背”。常误解成赶不上或比不上。
2.叹为观止:好到了极点,常误当贬义词用。
3.明日黄花:比喻为过时的事物,但总被写成“昨日黄花”。
4.不刊之论:指不能被删改的文字,还被引申为“不可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常被误说成是“不能刊载的言论”。
5.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不能误解成“不足以成为教训”。
6.焉:不能一味地当作句末语气助词来翻译,有时可能是兼词。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焉:在其中。
7.凯旋:是“胜利归来”的意思,不能画蛇添足,在前面加上“胜利”,或者在后面加个“归来”。
8.滥觞:比喻事物的起源、发端。这是最常见的一种。
9.犯而不校:犯:触犯;校:计较。受到别人的触犯或无礼也不计较。不能误解成“违犯不改正”。
10.长袖善舞:袖子长,有利于起舞。原指有所依靠,事情就容易成功。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善于钻营,会走门路。不能误解成“能歌善舞,表演水平高”。
11.七月流火:不是指七月份的天气热得像流火,而是指天气日渐转凉。
12.莘莘学子:应是“众多的学子”。在“莘莘学子”前加了“一大批”“许多多”,或者是在“莘莘学子”后面加上了个“们”字,造成了词意重复的错误。也不能在“莘莘学子”前加上“一位”“每一个”,再用这些限定,就犯了逻辑上的错误。
13.阑珊:共有五种含义。一是表示“衰减、消沉”,如“诗兴渐阑珊”“意兴阑珊”,意思是说没有什么诗兴了,兴致不高了。二是形容灯光“暗淡、零落”,如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写道:“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是表示“残、将尽”,如“春意阑珊”,意思是春天渐去渐远。四是指“凌乱、歪斜”,如“字阑珊,模糊断续”,表达的意思是字迹凌乱。五是指“困窘、艰难”,如“近况阑珊”,意思指现在的情况不好,处境困难。不能将“阑珊”解释为:表示灯火通明、兴致很高。
14.炙手可热,字面意思是手一接近就感到很热,使人接近不得,引申比喻为一些人权势很大,气焰嚣张。不能形容一切“吃香”的事物。
15.登堂入室:原指登上厅堂,步入内室。后来人们比喻为学问或技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终至高深境界。其主语应当是人而不应该是物,也不能将“登堂入室”当作很具体的一种动作,从而误解为“从大厅进入内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