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秦腔》 课堂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7.2《 秦腔》 课堂实录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8 19:20: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秦腔
学习目标
1.感受文章围绕秦腔、秦川、秦人所展示出的和谐独特的风情之美,体悟厚重的文化意蕴与作者的深沉情感。
2.鉴赏文章朴拙的语言之美。学习场面铺陈、细节描写的多样手法。
教学重难点
1.感受文章围绕秦腔、秦川、秦人所展示出的和谐独特的风情之美,体悟厚重的文化意蕴与作者的深沉情感。
2.鉴赏文章朴拙的语言之美。学习场面铺陈、细节描写的多样手法。
教学思路
“我绘”理层次
“我读”品风韵
“我思”论优势
“我悟”研标准
“我攀”再提升
“我做”固能力
秦腔
——循声识人 缘情觅根
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一起学习散文《秦腔》,跟随当代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的笔墨,来游秦川、聆秦腔、识秦人、品秦韵。在高一必修上册中,我们曾经学习过一些散文。
它们聚焦自然风物、投射内心世界,有一种由内辐射而外的个性情感魅力。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秦腔》,则以作者故乡独有的艺术形式秦腔为书写对象,充溢着深沉厚重的文化底蕴。
课前同学们已经对预习作业思维导图进行了展示和交流,完成了对文章内容和层次的梳理。这篇文章前三段总写秦腔特点,指出它的生成与风土人情密不可分。
4-9段以排、盼、演、观、评秦腔的不同场景,展现了秦人与秦腔密不可分的生活状态,叙写秦人对秦腔的喜爱与痴迷。
末段总结全文,强调只有秦腔才能承载起秦人的喜怒哀乐。作者通过秦腔写出了秦川,绘出了秦人,现出了秦风。接下来,我们要一起走进新的学习情境,迎接新的学习挑战。
文化公众号“秦之韵”,拟向全国读者推介能表现秦风秦韵的经典美文。西安某中学的同学们向“秦之韵”推荐课本中的《秦腔》一文。
任务一:“我读”品风韵
消息推送页面往往有一段推送文案,以吸引读者、提要全文为目的。
我们的学习任务一是“我读”品风韵。请你从《秦腔》中筛选令读者印象最深,或最能体现秦之韵感染力的句子,作为本文的推送文案,并阐释理由。为了便于大家完成学习任务,我们来观看一个小视频。
秦腔在田间地头、城墙根下、剧院舞台,在茶余饭后、劳作间隙,它就是如此鲜活地生长在秦人的生活之中。看过这段视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更好地进入课文《秦腔》的世界。
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同学们呈现的推送文案。这位同学的推荐,收获了不少同学的赞许。
生:我选择的置顶文案是第二段的这段文字,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秦人农民在如此劳苦困顿的生活中,创造出了秦腔来舒解苦难、歌哭生命。秦腔是秦人生命的五大要素中,唯一的非物质存在。它一尽儿涤荡净了生命的困乏、力竭的劳作、情感的宣泄需要秦腔大喊大叫,这就是秦腔产生的生活基础。
尤其是这句“生时落草在黄土炕上,死了被埋在黄土堆下”,作者用短短的一句话,写尽了秦人与黄土密不可分的一生。原生态的景物“黄土”“老牛木犁疙瘩绳”,也尽显秦腔的地方特色。
师:这位同学印象最深的是秦人在劳苦困顿中,以琴腔舒解苦难,歌哭生命,涤荡沥血劳作后的困乏。的确是充满了一种独特、厚重的秦之韵味。
还有两位同学的推荐,在班级学习平台中点击率极高。
生:我认为这段文字可以被选为置顶文案。它写出了秦人本色——陕西楞娃,秦人对秦腔如此忠诚,看戏者对秦腔宪兵又骂又判,秦腔宪兵们专心服务的满足感,都刻画出了秦人善良、憨直、强硬、质朴的性格特点。
生:我想推荐的是这段制定文案,这一段描写,传神地表现出原生态秦川人的待客态度,拿自己最爱和最拿手的招待客人,客人却只能拍手称好。这一股二愣子的强硬与可爱,便扑面而来。
师:这两位同学,
在秦人对秦腔的痴迷与热爱、秦人的憨直与可爱中,感知到了“秦之韵”。
有位同学的分享,是学习小组极力推选的。
生:这段文字,写出了秦腔在秦地的普遍与盛行,把秦腔与帝王陵汉唐时刻连在一起,表达的正是这块土地的久远、文化的悠长,以及秦腔内在的精神气质。
千百年来,秦帝的历史,和在这历史文化中蕴养出的强硬风骨,都洋溢在秦腔的声调中。他们一同构成这块土地上的文化传统、生命意志和精神追求的象征。所以,我认为这段文字可以作为制定文字。
师:这位同学为我们阐述
“秦之韵”,是秦腔飘扬于千年时空的厚重,凝聚着强硬气魄的雄壮,是秦川的历史感与秦人的生命力。
还有些同学,选择了一些颇具感染力的场面描写。
生:这段文字,作者运用了反衬的手法,以本身大大咧咧性子的秦人,为了看戏偷跑回家,煨熟红薯、土豆等给演员吃。以秦人对秦腔演员喜爱的例子,爱屋及乌,侧面表现出秦人对秦腔的喜爱之情。用冬天里四面透风,热了前怀,凉了后背的语言,着力刻画排戏环境的恶劣,来反衬排演到什么时候,什么时候都有观众这个事实。环境恶劣与秦人观看排戏时的执着,二者表现出来的张力,极力地反衬了秦人对于秦腔的痴迷程度。
生:这段文字太有画面感了,很能吸引人。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人群涌动的场景比喻成“麦田起风,根儿不动”的场景。漩涡涌起,一个“涌”字,突出了盼戏人之多,以及盼戏人想要看戏的迫切。“根儿不动”,不管人多拥挤,不管人流怎么涌动,每个人都坚持聚守着属于自己的那一寸土地,生怕一挪动就被别人占了。这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秦人叹气时的入迷程度。
师:这些片段组合,以绘声绘色的场面描写,多种手法综合运用,还原了秦腔的现场。
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审美体验阅读体会,给出了许多精彩的文案。他们有的侧重于内容,有的立足于语言。通过分析这些文案,我们不难发现,秦川孕育了秦腔,秦人创造了秦腔。作者写秦腔,写被秦腔燃起的人们,深入到了秦腔的根,深入到了秦人的生活方式。作者写出的是
秦腔与秦川、秦人的血肉联系。
任务二:“我思”论优势
有了这样基于文本细读的体会,我们将更从容地迎接任务二的挑战。
我们的学习任务二是“我思”论优势。本文入选“秦之韵”公众号首发美文推送,有哪些优势呢?请你从文本出发,整合任务一的学习成果,继续思考。
有些同学从内容出发,概括了秦人、秦川、秦腔的特点:秦腔高亢宏大、秦人粗犷豪迈、秦川广袤旷远。
它们共同指向了一种生气扩大的秦之风韵。秦腔是秦之韵在秦人秦地这片文化土壤上开出的花,它植根于秦川,交融着秦人的喜怒哀乐,表现着秦人的性情气质,诉说着秦人的生存状态。
这篇文章正是以和谐独特的内容和写作角度,表现出了秦之韵。
有些同学指出,除了内容,文章的语言也特别能体现秦之韵。作者锤炼语言时,选用了许多方言土语。当我们用秦川方言品读时,更有一番滋味,如左边的喊右边的踩了他的脚,右边的叫左边的挤了他的腰,一个说:狗年快完了,你还叫啥哩?一个说:猪年还没到,你便拱开了!(师:再用方言说了一遍“一个说:狗年快完了,你还叫啥哩?一个说:猪年还没到,你便拱开了!”)
立即就跳出一个两个所谓“二杆子”人物来。(师:再用方言说了一遍“二杆子”)陕西方言中指做事完全不考虑后果、嫉妒、我行我素的人。
慢慢地,慢慢地,惠娘蹲下去了,全场人头也矮下去了半尺;慢慢地,慢慢地,惠娘站起来了,全场人的脖子也全拉长了起来。(师:再用方言说了一遍“慢慢地,慢慢地,惠娘蹲下去了,全场人头也矮下去了半尺;慢慢地,慢慢地,惠娘站起来了,全场人的脖子也全拉长了起来”)
这些方言土语,带有着非常强烈的乡土气息与地方风情。作者锤炼语言时,还特别注意句式的选用。我们来看这段描写。
等到那角色猛一转身,头一高扬,一声高叫,声如炸雷哗啦啦直从人们头顶碾过……这一段,以短句使行文的节奏感加快、加强,形成奔腾放野之气。又如描写戏开场之前,台下人头攒涌的情景。 长短句错落有致,既写出了场面的热闹非凡,更让人感受到八百里秦川的生活气息,和躁动着的生命活力。文章语言,有一种完全契合内容的原生朴拙之美。
还有的同学认为,这篇文章最感人的,还是文字背后蕴藏着的作家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和土地上人民的关注。我们来读读这段文字。
有了秦腔,生活便有了乐趣,高兴了,唱“快板”,高兴得像被烈性炸药炸了一样,要把整个身心粉碎在天空!痛苦了,唱“慢板”,揪心裂肠的唱腔却表现了多么有情有味的美来。美给了别人享受,美也熨平了自己心中愁苦的皱纹。当他们在收获时节的土场上,在月在中天的庄院里大吼大叫唱起来的时候,那种难以想象的狂喜,激动,雄壮,与那些献身于诗歌的文人,与那些有吃有穿却总感空虚的都市人相比,常说的什么伟大的永恒的爱情是多么渺小、有限和虚弱啊!
伟大文人讨论的爱情,应该是永恒和伟大的。但作者却说他在秦人面前时,是有限和渺小的。这看似不合常理,其实表现了作者
激情之澎湃、情感之炽烈。
师:如果不是深爱着这片秦川,对这片土地上民众的生活,有着如此深邃的观察,对秦腔有着如此强烈的热爱,又怎么会写出兼具了历史的厚重,与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生活气息与人文关怀的文字呢!
这里是作家贾平凹文学的原乡,是物质存在意义上的秦川,更是精神归属与文化家园意义的人群、文化、民族精神。
任务三:“我悟”研标准
现在我们完成了两个学习任务,可以继续回到情境之中。我们的第三个学习任务是“我悟”研标准。以《秦腔》为例,思考小结向公众号“秦之韵”推选美文的标准。
通过研读、分享、讨论,我们因循秦腔之声,观览秦川之貌,认识了秦人的性情风骨。在作者笔下,这三者交融共生、和谐独特。文章具有和谐独特的内容角度,同时我们还欣赏了作者大气恢宏、原生朴拙的语言风格。文章内容、文章语言的完美契合,更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声韵文字之中,深沉厚重的底蕴情感。
四、“我攀”再提升
现在我们通过我绘、我读、我思、我悟的学习活动,研讨了向公众号“秦之韵”推选美文的标准。
同学们已经感知到,像《秦腔》这样富有魅力的散文,当如《文心雕龙》所言:情与气偕,辞共体并。文明以健,珪璋乃聘。
散文内容、写作角度、语言形式、情感气象,是那样完美的契合着。我们还更强烈的体会到,与我们高一所学的聚焦自然风物、投射内心世界的内饰结构的散文不同,像秦腔这一类有着时代气息、地域特色、深沉厚重的文化底蕴的散文,是以扩大的视野、独特的内容、高妙的笔法、深挚的情感,植根于民族生存的土壤,表现民众真切的生活,有着深沉的历史感和史诗般的韵味。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彼端……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
这棵摇曳身姿、根深叶茂的秦腔之树,正是根植于作者对原乡的热爱、对民众生活的关注,从而流溢出了浓厚历史文化气韵的秦之韵、秦之美。
如《秦腔》一样,植根于民族土壤、身怀人民情怀的优秀文学作品,是它们流淌在我们的文学文化的长河中,融入民族魂魄,将民族的文化基因永远传承。
五、“我做”固能力
今天的作业是体验式作业。
秦腔既有广为流传的经典曲目,亦有融合创新登上春晚的崭新形态,请大家或走进剧院,或利用网络欣赏一段秦腔,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读写实践,任选其一。
你所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一定也有关联着一方水土、牵系着一方风情、表现着一方风韵的艺术形式。
仿照《秦腔》为你生长土地上独特的艺术形式写一段文字,注意内容的选取和语言的锤炼。找出作家歌咏地方艺术文化的美文,运用课堂所学赏读、点评。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