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9张PPT。第21课 教育和科学技术 第七学习主题 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人们为了永远纪念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的不朽功绩,在青龙桥车站为他建立了铜像。铜像建在一座高大的方形台基上,台基上书写“詹公天佑之像”6个大字。铜像雕塑精致,形神逼真,面貌十分严肃、沉静,充分表现出詹天佑刚毅和自信的个性。2.知道詹天佑、侯德榜等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重要人物及其成就。1.以科举制度的废除和京师大学堂的开办为例,了解近代新式教育发展的主要史实1.教育的变革和科举制度的废除
2.詹天佑和京张铁路
3.侯德榜与“侯氏制碱法”洋务派兴办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京师同文馆是近代中国创办最早的一所新式学校。一、教育的变革和科举制度的废除北洋大学堂 洋务派兴办的新式学堂,打破了儒学一统天下垄断教育的局面,推动了西方近代科技的引进和传播,揭开了近代教育改革的序幕。1898年设立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教职工合影办学方针:中西并用
宗旨:广育人才 讲求时务
内容:开始以经学为主,后来逐渐增加了科学、商务、艺术、外语等科目
意义:开了中国高等教育先河京师大学堂毕业文凭
(北京大学档案馆藏)京师大学堂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 蔡元培
(1868~1940)
1917年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奉行“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使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心和五四运动发源地。校徽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 科举一日不停,士人皆有侥幸得第之心……学堂决无大兴之望。
——张之洞 结合资料说说为什么要废除科举制度?隋朝
起源 唐朝
完备 宋朝
改革时期
明朝
鼎盛时期 清朝末期
废除 科举制度的兴衰中国铁路之父二、詹天佑和京张铁路1.认识詹天佑詹天佑,广东南海人,是中国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学生,毕业于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归国后,设计、主持修建了外国工程师无法修建的滦河大桥,得到中外人士的赞扬,他是我国杰出的工程专家,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界的先驱。?2. 京张铁路 京张铁路从北京丰台到张家口,全长201千米。全线架桥125座,开凿隧道4座,工程十分艰巨。青龙桥站西“人”字形轨道上下行车的情景 詹天佑修建的京张铁路要经过地势陡峭的八达岭。为了保证列车能安全
地爬上八达岭,詹天佑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从青龙桥起依着山腰
设计了一条“人”字形轨道,来降低坡度。列车在这里用两个车头,一拉一
推,保证了列车安全爬上陡坡。这是詹天佑在铁路史上的一大创举。京张铁路通车典礼 1909年,京张铁路提前两年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独立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1890—1974年) 福建福州人,中国化学工业的先驱。 1913年保送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化学博士。1926年,他主持生产“红三角”牌纯碱。1939年发明“侯氏制碱法”,著作有《纯碱制造》等。他为祖国的化学工业奋斗一生,托起了中国现代化学工业的大厦,被尊为“国宝”。三、侯德榜和“侯氏制碱法”“红三角”牌纯碱先后在美国和比利时的世界博览会上获得国际金奖,并被誉为“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红三角商标“红三角”牌纯碱侯德榜先生著的《制碱》,1933年在美国出版。美国学者称这本书是“中国化学家对世界文明所做的重大贡献”。1939年,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将纯碱厂和合成氨厂联合起来,同时生产出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这种制碱法被称为“侯氏制碱法”。它把世界制碱水平推向了一个新高度。什么是联合制碱法? 他们努力学习,奋发向上;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坚韧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强烈的创新意识;报效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等。 通过对詹天佑、侯德榜等人的学习和了解,你认为他们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同文馆-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
1905年科举制度废除教育的变革和
科举制度的废除:詹天佑与
京张铁路:侯德榜与“侯氏制碱法”:詹天佑其人,京张铁路的修建侯德榜和他的“红三角”牌纯碱、《制碱》一书及联合制碱法1. 地质力学的创立者是( )
A.茅以升 B.侯德榜
C.李四光 D.徐寿 C2.见下图,此邮票是为了纪念中国近现代民族工业的
拓荒者,此人是( )
A.詹天佑 B.侯德榜
C.魏源 D.严复B3.交通发展的轨迹,标志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1814
年,世界上第一台火车机车诞生,火车轮下伸向远方的
双轨、风驰电掣般的速度、欢快的轰鸣,昭示着新时代
的到来。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
(?? )
A.京张铁路??? B.粤汉铁路???
C.滇越铁路??? D.胶济铁路 A4.下列有关京师大学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B.洋务运动留下的唯一结果
C.1912年改名为北京大学
D.他的开办,对中国近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B 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李四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