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探索生命的方法 课件(共17张PPT+内嵌视频1个)2023-2024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2 探索生命的方法 课件(共17张PPT+内嵌视频1个)2023-2024学年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0.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5-19 11:00: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第二节 探索生命的方法
1、举例说出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体验其过程
2、尝试设计简单的实验和运用表格记录分析数据
学习目标
一、常见的自然科学活动
调查
观察
查阅资料
交流
实验
实验
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提出问题——科学探究的开始。
做出假设——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实验——验证假设的基本途径,主要包括制定计划、实施计划
(包括实验、观察、调查及收集证据)等方面。
得出结论和表达、交流——分析现象,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采用适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
科学探究常常需要设置对照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都相同的实验,叫做对照实验。
探究蛆是从哪儿来的?
提出问题:
蛆是从哪儿来的?
作出假设:
蛆是由腐烂的肉变来的。
蛆不是由腐烂的肉变来的。
蛆是由蝇产生的。
实验
将两块大小相同的猪肉分别放在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碗里,其中一个碗口覆盖有纱布(实验组),另一个碗口敞开(对照组)
实验结果:
用纱布覆盖的玻璃碗中的肉没有产生蛆。
得出结论:
蛆不是由腐烂的肉变来的。
表达、交流:
制订计划
实施计划
三、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探究目的: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推荐器材:蚯蚓,硬纸板,玻璃板,清水等
背景知识: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
它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湿润并且有许多粗糙的刚毛。蚯蚓主要靠肌肉和刚毛运动,因此它们在粗糙的物体表面爬得快些。蚯蚓体表的黏液也有助于蚯蚓的爬行。
观察蚯蚓的方法
方法:
1.眼看
棕红色,身体分节,身上有个大环带。
2.手摸
用手指抚摸蚯蚓的体表,感到有些湿滑,刚毛部分有些粗糙。
尝试探究
1.探究问题:
2.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
4.进行实验:
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
蚯蚓在硬纸板上爬得更快。
让蚯蚓分别在硬纸板上和玻璃板上爬行,记录它每分钟
爬行的距离,比较蚯蚓在硬纸板和玻璃板上哪种爬得快。
选择一条个体较大、身体强壮的蚯蚓,将它分别放在硬纸板和玻璃板的同一起跑线上,开始计时,记录它一分钟内爬行的距离(用软尺测量)。重复两次。
注意:在实验的过程中要不断用湿棉球擦拭蚯蚓的体表!
5.收集证据:
实验数据处理:
硬纸板上爬行距离=(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3=( )厘米
玻璃板上爬行距离=(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3=( )厘米
6.得出结论:
7.表达和交流:
活动结束后,把蚯蚓放回大自然!
根据以上实验讨论:
什么是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蚯蚓在硬纸板上爬得更快。
小组之间交流讨论探究的过程及得出的结论。
注意事项:
1、科学探究中,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实验中要把观察到的现象与数据如实记录。
3、当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
在多次重复试验的基础上,应大胆地修正原有的知识。
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实施计划
表达和交流
得出结论
科学探究的前提
解决问题需要作出假设
设置对照实验
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
收集证据
认真观察,如实记录
分析与判断证据和数据
善于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本课小结
随堂反馈
1.下列关于假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假设是对问题的一种可能的解释
B.假设是一种无端的猜测
C.假设要以事实或生活经验为依据
D.假设与结果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B
2.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
A.所有变量都相同
B.所有变量都不相同
C.实验变量相同
D.除实验变量外,其他因素都相同
3.在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的实验后,对蚯蚓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
A.随手扔掉 B.放进垃圾桶中
C.放回大自然中 D.用作鱼饵
D
C
4.在探究过程中得出的结论与原有的知识发生矛盾时应( )
A.放弃自己的探究结论
B.适当地修改探究结论以保持与原知识一致
C.大胆地修正原有的知识
D.否定自己的探究结论
C
作业:
练习册P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