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年生物中考(通用版)考前冲刺提分综合题一
一、单选题
1.下面动物中①对虾②梭子蟹③海蜇④乌贼⑤扇贝⑥鲍鱼,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2.南海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蕴含丰富的资源。大大小小的岛礁星罗棋布,在这 些岛礁的形成过程中,小小珊瑚虫功不可没。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
B.海洋捕捞对珊瑚礁没有影响
C.珊瑚虫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D.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经过数亿年的积累,堆积成了珊瑚礁
3.如图的蟹篓展示了潮州木雕的镂通雕技艺,木篓玲珑剔透,螃蟹活灵活现。螃蟹属于( )
A.软体动物 B.节肢动物 C.两栖动物 D.爬行动物
4.下列动物行为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蜻蜓点水、猫捉老鼠、小狗识数
B.海豹顶球、金鸡报晓、大雁南飞
C.尺蠖拟态、孔雀开屏、老马识途
D.青蛙冬眠、蜘蛛结网、家燕筑巢
5.下列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生殖特征是胎生、哺乳
B.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胚盘
C.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刚孵出的小蝌蚪
D.豆娘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
6.与两栖类动物相比,鸟类繁殖成活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
①体外受精②卵生③卵内有丰富的营养物质④有孵卵与育雏行为⑤卵有卵壳保护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④⑤
7.在“发酵现象”演示实验中,使小气球膨胀的气体是( )
A.空气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8.下列关于细菌图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6是鞭毛,与运动有关
B.1是 DNA,是遗传控制中心
C.4是荚膜,有保护作用,是所有细菌都有的结构
D.细菌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9.健康男性体内的一个精子、一个成熟红细胞和一个口腔上皮细胞,这三个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A.23条、46条、46条 B.23条、0条、46条
C.46条、0条、23条 D.23条、23条、46条
10. 如图是人体血液中某物质含量变化情况,Ⅰ、Ⅱ、Ⅲ、Ⅳ表示血液流经的器官或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该物质为尿素,则Ⅰ表示肾
B.若该物质为葡萄糖,则Ⅲ表示小肠
C.若该物质为氧气,则Ⅰ表示肺泡
D.若该物质为二氧化碳,则Ⅲ表示组织细胞
11.下列关于线形动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体表一般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B.线形动物与扁形动物一样,都是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C.蛔虫、钩虫、蛲虫、绦虫都属于线形动物
D.蛔虫可以使人或动物感染血吸虫病
12.人类有酒窝是显性性状,没有酒窝是隐性性状,决定有酒窝的基因是A,决定没有酒窝的基因是a。有一对夫妇,均有酒窝,他们第一个孩子没有酒窝,第二个孩子没有酒窝的可能性为( )
A.0 B.1/4 C.1/2 D.3/4
13.下列不具有社会行为的昆虫是( )
A.蜜蜂 B.蝗虫 C.蚂蚁 D.麻雀
14.大豆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如图所示为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种子萌发由甲到乙时,有机物会逐渐增多
B.图丙的②是未掉落的子叶,与玉米的胚乳作用完全一样
C.萌发过程中,发育成图丙中①的结构最先突破种皮
D.图甲中除了种皮以外的结构是胚,其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15.基因A为显性,基因a为隐性,则Aa和Aa杂交,其子代性状表现可能有几种( )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16.图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甲和乙),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表示其幼苗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是乙
B.a→b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
C.a→c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
D.c 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使幼苗细胞鲜重增加
17.已知水稻的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那么( )
A.体细胞中含12个DNA分子
B.生殖细胞中含12个DNA分子
C.生殖细胞中含5 对染色体
D.精子和卵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不同
18.旱稻是一种适应干旱条件的水稻作物,学习了植物生长相关知识后,小丰为农民伯伯提出了以下几条提高旱稻产量的建议,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在播种前,进行翻耕和松土工作,以促进土壤透气和根系生长
B.不同生长期施加的无机盐种类和比例相同
C.种植旱稻要做到合理密植
D.如果土壤较干燥,可以在播种前进行浸种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19.一切人员入境时,都要进行检疫,其目的是( )
A.控制传染源 B.计划免疫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者
20.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Ⅲ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I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
A.养料 B.二氧化碳 C.氧气 D.废物
二、实验探究题
21.香烟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为探究吸烟对呼吸道黏膜的影响,生物社团成员自制了下图1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吸烟动作,并进行了如下实验:点燃香烟,进行相关操作,烟雾将持续进入烟雾收集器的培养液中。待香烟燃尽后,取底部草履虫培养液进行显微镜观察,观察发现草履虫运动明显变慢,进一步观察发现其纤毛被香烟烟雾中的焦油黏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烟雾持续进入收集器中这一过程,模拟了人的 (填“吸气”或“呼气”),此时,膈肌处于图2中的状态 (填“①”或“②”)。
(2)根据实验现象我们可推测: 。
(3)有同学认为:草履虫的纤毛模拟气管中的纤毛,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
三、综合题
22.当香蕉被挂在高处,黑猩猩徒手拿不到时,它会尝试着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试分析回答:
(1)黑猩猩的这种行为属于 行为.
(2)刚出生不久的幼猩猩能否完成这种行为?
(3)幼猩猩要完成这种行为,需要通过的积累和 而获得。
(4)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 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 的基础上形成的。
(5)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23.观察如图中的动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当它冬眠时,呼吸几乎依靠 进行.
(2)马在繁殖和哺育后代的过程中具有胎生和 的特征.
(3)上述四种动物中,通过产卵繁殖后代,卵表面有坚硬卵壳的动物有 .(填字母)
(4)上述四种动物中,用鳃呼吸的动物有 .(填字母)
(5)上述四种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有 .(填字母)
四、读图理解题
24.如图是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进化树),请据图分析回答
(1)进化树的树根 A 处表示 ,它诞生于原始海洋中,A 由于 的不同, 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
(2)图中 C 表示 。
(3)最适于陆地生活的无脊椎动物类群是 ,最适于陆地生活的植物类群是 。
(4)从进化树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生活环境由水生到陆生,结构由 , 分类地位由 的规律,不断进化和发展的。
(5)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通过对我国发现的郑氏始孔鸟化石的研究可以推断鸟类可能是由古代的 进化来的。
25.请观察以下三种动物的外部形态图(图1、图2、图3),回答以下问题:
(1)鱼的感觉器官是[F],它的作用是: 。
(2)鲫鱼的运动器官是 ,其中有成对的鳍是 (填序号)。
①C、D两种鳍 ②C、E两种结 ③D、E两种 ④A、E两种
(3)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分类,蝗虫属于 动物。
(4)蝗虫的呼吸器官(气体交换场所)是 。
(5)蝗虫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起到保护、支撑和 的作用。
(6)李同学画蝗虫(如图4),根据昆虫的特征,图中的错误有: (填序号)。
①身体分部 ②足着生位置 ③翅着生位置 ④足的数量
(7)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 ] ,它们一端与肺相通,另一端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间,有的还突人到骨的空腔里,辅助肺呼吸。
(8)鸟每呼吸一次,气体经过肺 次并进行气体交换,从而提高了气体交换效率,这就是乌类特有的呼吸方式:“ ”。
(9)猕猴在繁殖和哺育后代的过程中具有 的特征,所以属于哺乳动物。
(10)图2是雯雯同学用两块长方形的竹板(①和②)、一颗螺丝(③)和两条松紧带(④和⑤)制作的肌肉牵拉骨产生运动的模型,图1中一只小猕猴屈肘时把手指伸进嘴里,该动作的产生是图2中[ ] 受神经传来刺激时收缩,牵动骨绕着[③] 活动。
(11)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人们把红薯撒在海滩上使猕猴走出森林,来到海滩取食红薯。一只2岁的小猴破天荒地首先学会了把红薯放在水中洗干净再吃,后来,其他猴子也逐渐学会了这种处理红薯的方法。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其他猴子洗红薯”的行为属于 行为,该行为的优势在于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软体动物
2.【答案】B
【知识点】腔肠动物
3.【答案】B
【知识点】节肢动物
4.【答案】D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5.【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综合)
6.【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7.【答案】D
【知识点】发酵技术
8.【答案】C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9.【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10.【答案】C
【知识点】营养物质的吸收;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尿的形成和排出
11.【答案】A
【知识点】线形动物
12.【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13.【答案】B
【知识点】社会行为
14.【答案】D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
15.【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16.【答案】D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
17.【答案】B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8.【答案】B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19.【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
20.【答案】B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21.【答案】(1)吸气;②
(2)吸烟会损伤呼吸道黏膜/香烟烟雾对气管有危害
(3)不认同。草履虫纤毛的作用是协助草履虫的运动,不能对空气起清洁作用,不能模拟气管中的纤毛。或认同,纤毛的摆动特点和气管中纤毛的摆动特点一致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22.【答案】(1)后天学习
(2)不能
(3)学习
(4)遗传物质;先天性行为
(5) 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3.【答案】(1)皮肤
(2)哺乳
(3)C
(4)A
(5)CD
【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24.【答案】(1)原始生命;营养方式
(2)裸子植物
(3)节肢动物;被子植物
(4)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
(5)爬行类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25.【答案】(1)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
(2)鳍;①
(3)无脊椎
(4)气管
(5)减少水分蒸发
(6)②
(7)③;气囊
(8)两;双重呼吸
(9)胎生哺乳
(10)④;肱二头肌;关节
(11)学习;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2024年生物中考(通用版)考前冲刺提分综合题一
一、单选题
1.下面动物中①对虾②梭子蟹③海蜇④乌贼⑤扇贝⑥鲍鱼,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③④⑤ D.④⑤⑥
2.南海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蕴含丰富的资源。大大小小的岛礁星罗棋布,在这 些岛礁的形成过程中,小小珊瑚虫功不可没。以下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
B.海洋捕捞对珊瑚礁没有影响
C.珊瑚虫身体呈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
D.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经过数亿年的积累,堆积成了珊瑚礁
3.如图的蟹篓展示了潮州木雕的镂通雕技艺,木篓玲珑剔透,螃蟹活灵活现。螃蟹属于( )
A.软体动物 B.节肢动物 C.两栖动物 D.爬行动物
4.下列动物行为都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
A.蜻蜓点水、猫捉老鼠、小狗识数
B.海豹顶球、金鸡报晓、大雁南飞
C.尺蠖拟态、孔雀开屏、老马识途
D.青蛙冬眠、蜘蛛结网、家燕筑巢
5.下列关于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的生殖特征是胎生、哺乳
B.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来自胚盘
C.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刚孵出的小蝌蚪
D.豆娘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
6.与两栖类动物相比,鸟类繁殖成活率较高,其主要原因是( )
①体外受精②卵生③卵内有丰富的营养物质④有孵卵与育雏行为⑤卵有卵壳保护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②④⑤
7.在“发酵现象”演示实验中,使小气球膨胀的气体是( )
A.空气 B.氮气 C.氧气 D.二氧化碳
8.下列关于细菌图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6是鞭毛,与运动有关
B.1是 DNA,是遗传控制中心
C.4是荚膜,有保护作用,是所有细菌都有的结构
D.细菌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9.健康男性体内的一个精子、一个成熟红细胞和一个口腔上皮细胞,这三个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 )
A.23条、46条、46条 B.23条、0条、46条
C.46条、0条、23条 D.23条、23条、46条
10. 如图是人体血液中某物质含量变化情况,Ⅰ、Ⅱ、Ⅲ、Ⅳ表示血液流经的器官或结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该物质为尿素,则Ⅰ表示肾
B.若该物质为葡萄糖,则Ⅲ表示小肠
C.若该物质为氧气,则Ⅰ表示肺泡
D.若该物质为二氧化碳,则Ⅲ表示组织细胞
11.下列关于线形动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体表一般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
B.线形动物与扁形动物一样,都是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C.蛔虫、钩虫、蛲虫、绦虫都属于线形动物
D.蛔虫可以使人或动物感染血吸虫病
12.人类有酒窝是显性性状,没有酒窝是隐性性状,决定有酒窝的基因是A,决定没有酒窝的基因是a。有一对夫妇,均有酒窝,他们第一个孩子没有酒窝,第二个孩子没有酒窝的可能性为( )
A.0 B.1/4 C.1/2 D.3/4
13.下列不具有社会行为的昆虫是( )
A.蜜蜂 B.蝗虫 C.蚂蚁 D.麻雀
14.大豆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经济作物,如图所示为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种子萌发由甲到乙时,有机物会逐渐增多
B.图丙的②是未掉落的子叶,与玉米的胚乳作用完全一样
C.萌发过程中,发育成图丙中①的结构最先突破种皮
D.图甲中除了种皮以外的结构是胚,其是新植物体的幼体
15.基因A为显性,基因a为隐性,则Aa和Aa杂交,其子代性状表现可能有几种( )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16.图是大豆种子在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根据其幼苗细胞干重和鲜重的变化而绘制的两条曲线(甲和乙),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表示其幼苗细胞干重变化的曲线是乙
B.a→b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
C.a→c 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种子萌发过程中,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有机物
D.c 点后曲线上升的原因是种子萌发吸收了大量的水分,使幼苗细胞鲜重增加
17.已知水稻的体细胞中有12对染色体,那么( )
A.体细胞中含12个DNA分子
B.生殖细胞中含12个DNA分子
C.生殖细胞中含5 对染色体
D.精子和卵细胞中所含染色体数目不同
18.旱稻是一种适应干旱条件的水稻作物,学习了植物生长相关知识后,小丰为农民伯伯提出了以下几条提高旱稻产量的建议,其中不合理的是( )
A.在播种前,进行翻耕和松土工作,以促进土壤透气和根系生长
B.不同生长期施加的无机盐种类和比例相同
C.种植旱稻要做到合理密植
D.如果土壤较干燥,可以在播种前进行浸种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
19.一切人员入境时,都要进行检疫,其目的是( )
A.控制传染源 B.计划免疫
C.切断传播途径 D.保护易感者
20.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过程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情况,如果Ⅲ代表肺泡间的毛细血管,I代表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则该物质最可能是:( )
A.养料 B.二氧化碳 C.氧气 D.废物
二、实验探究题
21.香烟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多种有害物质。为探究吸烟对呼吸道黏膜的影响,生物社团成员自制了下图1所示实验装置模拟吸烟动作,并进行了如下实验:点燃香烟,进行相关操作,烟雾将持续进入烟雾收集器的培养液中。待香烟燃尽后,取底部草履虫培养液进行显微镜观察,观察发现草履虫运动明显变慢,进一步观察发现其纤毛被香烟烟雾中的焦油黏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烟雾持续进入收集器中这一过程,模拟了人的 (填“吸气”或“呼气”),此时,膈肌处于图2中的状态 (填“①”或“②”)。
(2)根据实验现象我们可推测: 。
(3)有同学认为:草履虫的纤毛模拟气管中的纤毛,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
三、综合题
22.当香蕉被挂在高处,黑猩猩徒手拿不到时,它会尝试着把几个木箱堆叠起来,然后爬到木箱顶上去摘香蕉.试分析回答:
(1)黑猩猩的这种行为属于 行为.
(2)刚出生不久的幼猩猩能否完成这种行为?
(3)幼猩猩要完成这种行为,需要通过的积累和 而获得。
(4)先天性行为是由动物体内的 决定的,而学习行为是在 的基础上形成的。
(5)学习行为对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23.观察如图中的动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当它冬眠时,呼吸几乎依靠 进行.
(2)马在繁殖和哺育后代的过程中具有胎生和 的特征.
(3)上述四种动物中,通过产卵繁殖后代,卵表面有坚硬卵壳的动物有 .(填字母)
(4)上述四种动物中,用鳃呼吸的动物有 .(填字母)
(5)上述四种动物中,体温恒定的有 .(填字母)
四、读图理解题
24.如图是动植物进化的大致历程(进化树),请据图分析回答
(1)进化树的树根 A 处表示 ,它诞生于原始海洋中,A 由于 的不同, 进化成代表不同生物类群的两大主干。
(2)图中 C 表示 。
(3)最适于陆地生活的无脊椎动物类群是 ,最适于陆地生活的植物类群是 。
(4)从进化树可以看出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生活环境由水生到陆生,结构由 , 分类地位由 的规律,不断进化和发展的。
(5)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通过对我国发现的郑氏始孔鸟化石的研究可以推断鸟类可能是由古代的 进化来的。
25.请观察以下三种动物的外部形态图(图1、图2、图3),回答以下问题:
(1)鱼的感觉器官是[F],它的作用是: 。
(2)鲫鱼的运动器官是 ,其中有成对的鳍是 (填序号)。
①C、D两种鳍 ②C、E两种结 ③D、E两种 ④A、E两种
(3)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分类,蝗虫属于 动物。
(4)蝗虫的呼吸器官(气体交换场所)是 。
(5)蝗虫的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起到保护、支撑和 的作用。
(6)李同学画蝗虫(如图4),根据昆虫的特征,图中的错误有: (填序号)。
①身体分部 ②足着生位置 ③翅着生位置 ④足的数量
(7)鸟的身体里有发达的[ ] ,它们一端与肺相通,另一端分布在内脏器官之间,有的还突人到骨的空腔里,辅助肺呼吸。
(8)鸟每呼吸一次,气体经过肺 次并进行气体交换,从而提高了气体交换效率,这就是乌类特有的呼吸方式:“ ”。
(9)猕猴在繁殖和哺育后代的过程中具有 的特征,所以属于哺乳动物。
(10)图2是雯雯同学用两块长方形的竹板(①和②)、一颗螺丝(③)和两条松紧带(④和⑤)制作的肌肉牵拉骨产生运动的模型,图1中一只小猕猴屈肘时把手指伸进嘴里,该动作的产生是图2中[ ] 受神经传来刺激时收缩,牵动骨绕着[③] 活动。
(11)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人们把红薯撒在海滩上使猕猴走出森林,来到海滩取食红薯。一只2岁的小猴破天荒地首先学会了把红薯放在水中洗干净再吃,后来,其他猴子也逐渐学会了这种处理红薯的方法。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说,“其他猴子洗红薯”的行为属于 行为,该行为的优势在于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软体动物
2.【答案】B
【知识点】腔肠动物
3.【答案】B
【知识点】节肢动物
4.【答案】D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5.【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综合)
6.【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7.【答案】D
【知识点】发酵技术
8.【答案】C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和营养方式
9.【答案】B
【知识点】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人的染色体组成和性别遗传
10.【答案】C
【知识点】营养物质的吸收;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尿的形成和排出
11.【答案】A
【知识点】线形动物
12.【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13.【答案】B
【知识点】社会行为
14.【答案】D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种子萌发的过程
15.【答案】B
【知识点】基因的显隐性及其性状遗传
16.【答案】D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过程
17.【答案】B
【知识点】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8.【答案】B
【知识点】种子萌发的条件;无机盐的种类及其对植物的作用
19.【答案】A
【知识点】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
20.【答案】B
【知识点】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21.【答案】(1)吸气;②
(2)吸烟会损伤呼吸道黏膜/香烟烟雾对气管有危害
(3)不认同。草履虫纤毛的作用是协助草履虫的运动,不能对空气起清洁作用,不能模拟气管中的纤毛。或认同,纤毛的摆动特点和气管中纤毛的摆动特点一致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方法;科学探究的过程;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22.【答案】(1)后天学习
(2)不能
(3)学习
(4)遗传物质;先天性行为
(5) 增强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知识点】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23.【答案】(1)皮肤
(2)哺乳
(3)C
(4)A
(5)CD
【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24.【答案】(1)原始生命;营养方式
(2)裸子植物
(3)节肢动物;被子植物
(4)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
(5)爬行类
【知识点】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
25.【答案】(1)感知水流和测定方向
(2)鳍;①
(3)无脊椎
(4)气管
(5)减少水分蒸发
(6)②
(7)③;气囊
(8)两;双重呼吸
(9)胎生哺乳
(10)④;肱二头肌;关节
(11)学习;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