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我的叔叔于勒法国·莫泊桑莫泊桑简介莫泊桑(1850~1893)法国作家。 除了《羊脂球》(1880)这一短篇文库中的珍品之外,莫泊桑还创作了包括《一家人》(1881)、《我的叔叔于勒》(1883)、《米隆老爹》(1383)、《两个朋友》(1883)、《项链》(1884)等在内的一大批思想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短篇佳作。 莫泊桑的长篇小说也达到比较高的成就。他共创作了6部长篇:《一生》(1883)、《俊友》(又译《漂亮朋友》,1885)、《温泉》(1886)、《皮埃尔和若望》(1887)、《像死一般坚强》(1889)和《我们的心》(1890),其中前两部已列入世界长篇小说名著之林。 导 入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的名作《雅典的泰门》中,主人公泰门有这么一段独白:“金子,黄色闪光,宝贵的金子!……只这么一点点,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这是作者借泰门之口发出的对资本主义金钱社会的愤怒控诉。同学们,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金钱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呢?学完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我们会有更清晰、更丰富、更深刻的认识。 请一位同学复述课文情节梗概1、故事情节实际上是表现为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本文写的是一个什么变化过程?这种变化与什么密切相关?是怎样的联系?2、于勒的情况是怎样变化的?3、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是怎样变化的?表现在哪些方面? 贫富变化:占用菲利普夫妇的财产——来信说有了钱——成了穷水手 明确问题二 问题三解答:行为打发于勒去美洲 ?(赶) 2、盼归迎接 ? ? ? ?(盼) 3、暴怒,躲避 ? ? ?(躲) 语言
坏蛋、流氓、无赖正直、有良心、有办法 贼、讨饭的、流氓 小结:由上面的表可以看出,于勒贫穷到一无所有时,菲利普夫妇把他看成是全家人的恐怖,*怕*他;说他是……*骂*他;打发他去美洲,*赶*他;当于勒来信说有了钱,他们又朝思暮想,望眼欲穿地*盼*他,说他是……*赞*他;天天去海边散步,为的是*迎*他;偶然遇到于勒,发现他已经成了一个衣衫褴褛不名一文的穷光蛋,吓得张皇失措,*怕*他,说他是……*骂*他,甚至于临返时改乘另一条船,*躲*他。 菲利普夫妇态度变化的原因http://www.nen.com.cn/77968568548851712/20031010/83053.jpg ?菲利普夫妇形象概括自私、虚荣、冷酷、势利、唯利是图 思考:作者这样写了 吗?你是如何得出这 样的结论的?请找出 依据?方法传授如果说人物的思想性格是本质的、内在的,它往往是通过语言、行为等等外在的、表面的东西来表现出来。这正如根与茎叶的关系。同学们找到了茎叶,便可以把性格这个根给拔出来了。作家在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的时候,通常不是自己对人物下定论,而是让人物自己自由地去表演、展示。莫泊桑正是这方面的高手。在阅读小说时,应该掌握这个由表及里分析人物思想性格的方法。 请同学们讨论小说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物,那么本文中,作者着重刻画的人物形象是谁?谁是本文的主人公?题目为什么作《我的叔叔于勒》? 方法传授2判断人物是否主人公,关键看他在作品中所处的位置和所起的作用,看这个形象的塑造,是否体现了作者的创作意图和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思想。于勒是线索性人物,他的作用是组织材料,结构故事,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并非靠他来揭示主题。“我”的作用是充当作者的代言人,是故事的叙述者,又是对立面,突出菲利普夫妇态度的变化。 作者塑造这样两个人物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意图?小说的主题又是什么?学生思考问题1、应该受到谴责的只是菲利普夫妇吗?他们有代表性吗?够典型吗?2、二姐夫下决心求婚的原因是什么?3、作者叙述故事拐弯抹角,情节曲折,好处何在?回答:开辟了人物活动的空间:有张有弛,大起大落,吸引读者,突出主题 板书我的叔叔于勒(法)莫泊桑 怕/ ̄ \躲骂↓ \ ↓ □ ↑骂赶↓ ↑怕 盼\ / —→? ?迎 ? ?赞 关于本文主题的讨论金钱至上,惟利是图的现象,实际上在各种社会形态中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资本主义社会如此,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着这些现象.如何看待这样的问题,如何避免人际关系被金钱玷污、毒化和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