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现代战争与不同文化的碰撞和交流 练习--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一、单选题
1.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各类国际组织数量激增,发展到1000余个;裁军、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扩散、国际人权、国际环境、海洋等国际法性质的公约或宣言纷纷问世。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背景是( )
A.经济全球化的到来 B.社会主义力量日益壮大
C.雅尔塔体系的确立 D.世界殖民体系走向崩溃
2.对于他们的名称“dada”,不过是这些艺术家门偶然在词典中找到的一个词语,意为空灵、糊涂、无所谓;他们还宣称作家的文艺创作应像婴儿学语那样,排除思想的干扰,只表现器官能感触到的印象。与这一艺术流派风格类似的作品是( )
A. B.
C. D.
3.郑观应在(盛世危言冲说:“上海、天津、汉口、香港等处,开设报馆,主之者皆西人。每遇中外交涉,间有诋毁当轴,蛊惑民心者.....今宜于沿海各省,次第仿行(办报),概用华人秉笔:而西人报馆,止准(其)用西字报章。”郑观应的建议意在( )
A.与外商企业争夺利权 B.宣扬早期维新思想
C.抵制西方的文化侵略 D.广泛启迪民众智慧
4.1953年,尽管美国新闻署一开始很排斥爵士乐这种音乐形式,但他们还是陆续派出爵士乐音乐家赴非洲和欧洲巡演,并吸引了大批歌迷,使宣传取得巨大成功。这说明了( )
A.美苏在全球争夺势力范围 B.非洲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C.全球化推动区域文明交流 D.文化输出战略服务政治需要
5.如图是学者对文化、文明的不同认识。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A.前者符合文化应求同存异的主张 B.后者是对文化趋同性论调的纠偏
C.强势文明是世界和平的重要保证 D.意识形态争端是国际冲突的根源
6.如表为1946—1998年世界大事年表(部分)。对表中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1946年 美国准予菲律宾独立
1947年 英国结束在印度的殖民统治,将该地划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
1954年 法国从印度支那(中南半岛)撤军,越南出现北部和南部两个政权
1955年 亚非29国代表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开会,确立在冷战中“不结盟”的立场
1959—1961年 菲德尔卡斯特罗在古巴建立共产主义政权
1974年 印度发展核武器,首次进行核试验
1998年 巴基斯坦成功进行了核试验
A.冷战扩大,超出了亚洲范围 B.国际政治格局发生根本变化
C.亚洲区域集团化特征明显 D.世界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7.当人生已经迷惘时,只有用象征、隐喻等手法,通过人物的潜意识、梦境等才能表现这失落、迷惘的时代:当世界已经荒谬时,只有用“非小说”、“非情节”、“非人物”写法,才能表现这荒谬、绝望的时代。下列与此描写手法最相似的文学作品是( )
A.《第二十二条军规》 B.《红与黑》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巴黎圣母院》
8.有学者指出:“亚非社会,正在发展……越来越伸张自己的文化价值,并拒绝那些由西方‘强加’给他们的文化价值。”下列项中,不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
A.中国——倡导文化自信,推动文化进步
B.韩国——注意发扬东方儒家文化的精华
C.印度——印度教和基督教仍是主要宗教
D.埃及——阿拉伯民族传统生活方式保留
9.1904年,梁启超撰写的《新大陆游记》充斥着对中国固有传统的批判精神,渴望“向西方求真理”,1920年,梁启超撰写的《欧游心影录》则是在对西方现代文明的弊端有所洞察后,发现中国智慧具有治疗现代病的启示价值。梁启超的这种思想变化缘于( )
A.法国大革命的冲击 B.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扩大
C.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D.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警示
10.下表是中国近代1840-1949年间知名企业品牌分类统计表。这可以说明近代企业( )
商标分类 有“华”或“国”字 以物象为称 直接表达意愿的
百分比 28.6 42.8 28.6
举例及说明 “大华”牌仪表 “爱国”牌香烟 “钟标”牌,图案是盾牌形状,盾牌上有写着“中”字的警钟 “抵羊”牌,图案是“双羊抵角”,含有抵制洋货之意
A.引导历史发展方向 B.承担实业救国使命
C.重视产品功能营销 D.深受外资企业压迫
11.在欧洲的殖民侵略中,文化侵略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结合中国近代史进行判断,下列不属于文化侵略的有
A.西方传教士强占土地修建教堂,禁止信徒拜祭祖先
B.法国传教士在广州创办教会学校强迫学生背诵教义
C.五四期间教会学校要求学生“断绝一切国家的观念”
D.美国传教士傅兰雅创办《格致汇编》,宣传科学知识
12.1908年,丘吉尔出任英国商务大臣后呼吁紧缩海军经费;但他在1911年被内阁任命为海军大臣时却称“必须加强英国海军,否则后患无穷”。丘吉尔态度的转变主要是因为( )
A.政治斗争的需要 B.出色的军事观察能力
C.英德矛盾的激化 D.英国霸权地位的动摇
13.二战时期有一幅漫画,构图为自由女神将象征着世界自由的火炬传递给罗斯福和丘吉尔,在他们身后高举的带有镣铐的巨手是苏联的象征。该漫画表明( )
A.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 B.英美开始商讨建立联合国
C.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走向联合 D.美国已经放弃了孤立主义外交政策
14.东方学以近东和远东国家为研究对象,兴起于19世纪的欧洲,一战前后进入黄金时期,二战后却招致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批判。1973年,第29届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决定放弃这个备受争议的名字,更名为“亚洲和北非人类科学国际大会”。这反映了( )
A.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世界大战制约学术交流
C.国际格局影响学术研究 D.冷战博弈加剧国际冲突
15.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其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这一变化( )
A.缺乏明确的指导思想 B.提高了总统的个人权力
C.受到政治形势的影响 D.盲目照搬西方政治体制
16.从1917年5月开始,协约国和中立国的商船损失逐渐减少。到1918年初,协约国新下水的船只数超过了损失的船只数。同时,德国的无限制潜水艇战失败,力量对比更有利于协约国一方。造成这一局面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
A.俄国退出“一战” B.德国发生水兵起义
C.美国参加“一战” D.中国政府对德宣战
二、材料分析题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晚明时期到清朝中期,约有500名耶稣会士来华,中国人从他们那里学到了大炮铸造法、历法、绘图、算术、天文、几何等西方文明,这为中国提供了使其自身现代化的机会。但这一缕微弱之光只在一小部分较进步的中国士大夫中隐约闪亮,中国的士大夫总体上对自己的文化遗产自负非凡,以至不承认常要吸收外来学识。与此同时,传教士也将汉学传回了欧洲,利玛窦翻译的《孔子四书》于1687年在巴黎出版,1682年传教士向教会呈现了400多部中国典籍译本。欧洲第一次领略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些大思想家如歌德、伏尔泰、亚当·斯密等成为中华文明的崇拜者。欧洲上空弥漫着进步的气息。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以来“西学东渐”简表
——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和西方对待中西方文化文流的不同态度及其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人对待西方文化的态度和认识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18.官员的选拔和管理,是国家治理的必要前提。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清末学堂选官与科举制均以试法取士,但本质内容仍有差别。学堂选官看重的不仅仅是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更多的是近代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近代西方文官考试非常注重“适用性”,多依职位不同对参试考生试以不同学科知识。选拔对象基本为经过大学系统培养、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清末学堂选官考试也秉承这一原则,这使得专业型的文官能够在实际行政管理过程中得以养成,由此表明其与近代西方文官选拔考试更具“亲缘性”,这也使得近代文官选拔考试制度得以在中国萌芽。
——摘编自刘为勇《清末文官制度变革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末学堂选官与近代西方国家文官选拔更具“亲缘性”的表现。结合所学,分析清末选官制度变革的影响。
材料二近代西方各国一般均成立一个相对独立的机关主管文官之考任与管理,如英国的文官委员会便是独立的文官考任机关,既不隶属于任何部、会,也不受制于内阁及各部,亦不依附于任何政党,地位中立。但以英、美为代表的近代西方各国的考试权,仅是从机构设置上凸显其相对独立性,实质上考试用人,仍属政府权力范畴,“仍在行政权之下”,而未与行政权平起平坐。南京国民政府将“孙中山把考试权从行政权中独立出来的设想”变成了现实,考试权实现了与行政权的平等。
——摘编自张峰翠《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务员考试制度述论》
(2)根据材料二,指出关于考试权问题,南京国民政府与近代西方国家的不同做法。结合所学,概括南京国民政府使“孙中山的考试权独立设想变成现实”的举措。
材料三我国传统干部人事制度创立于民主革命时期。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国情发展变化,干部老龄化、文化素质较低、不利于专门化管理等问题逐渐显露。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需要担任更多的服务角色,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当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与此同时,政府派遣了大批人员考察包括公务员制度在内的西方的政治制度。200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的颁布标志着公务员制度进入全面成熟的阶段。
——摘编自解舒晴《中美两国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
(3)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概括推动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主要因素,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颁布的影响。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朝雍正皇帝表示:“夷狄之名,本朝所不讳”,又认为所谓“夷狄”仅是地域上的一种划分,“本其所生而言,犹今人之籍贯耳”,“何得以华夷而有殊视?”否认这是“中外”划分的标准,并认为“尽人伦则谓人,灭天理则为禽兽,非可因华夷而区别人禽也。”
——摘编自李大龙《传统夷夏观与中国疆域的形成》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第二章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还提出少数民族参与国家会议的主张。1912年颁布的《参议员选举法》和《众议员选举法》中,在参众议员的分配问题上,还规定了蒙古、青海、西藏等地区的少数民族的代表名额。
——摘编自刘卫宁《民国时期宁夏回汉民族关系研究》
材料三 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核心是主张各民族在平等的基础上友好团结。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党在早期工作中就比较关注民族问题。早在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经过固原地区(今宁夏)时,就制定了严格纪律,要求尊重当地回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宣传民族平等,受到回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播下了革命火种。1936年5月发布的《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对回族人民的宣言》中提出了党的民族平等主张及对回族解放的关切。1936年10月陕甘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这是我党领导的第一个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政权。虽然存在时间很短,却写下了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史上光辉的一页,是我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伟大尝试。
——摘编自郑彦卿、陈卫鹏《改革开放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成就与经验》
(1)根据材料一指出雍正帝对于传统“华夷观’的看法,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临时约法》中涉及的民族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思想基础,并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党落实民族政策的意义。
三、论述题
20.文明的碰撞与融合。
材料 以“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为主题的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展开了相关的理论学习与史料搜集工作,形成如下学习笔记
观点 人类文明多样性赋予这个世界姹紫嫣红的色彩,多样带来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产生进步。文明相处需要和而不同的精神。——习近平 文明必须通过交融才能发展,没有交融就没有文明。……交融在文明的产生中很重要,在文明的发展中就更重要。 ——学者钱乘旦
材料 孝文帝在位时,北魏统治面临着严峻考验。鲜卑族拓跋部以“塞外蛮族”进入中原汉族的封建政治、经济、文化发达地区,落后的鲜卑统治方式与中原的先进生产方式之间的不和谐,使北魏内部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尖锐。随着汉文化的熏陶渐染及对北魏政权面临形势的了解,加上冯太后的着意培养,孝文帝以高度的热情实行封建化改革。——摘编自姚红艳《浅析孝文帝汉化改革态度确立的过程》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西学东渐,西方文化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大量传入中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发生激烈的碰撞。在中西文化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中,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也不断地得到更新:“师夷长技”的观念更新了“用夏变夷”的观念,“维新变法”的观念更新了“尊王法祖”的观念,“民主民权”的观念更新了“君权神授”的观念,“男女平等”的观念更新了“男尊女卑”的观念。 ——摘编自熊吕茂、建红英《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与融合研究述评》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资本主义也有计划”,二者都是经济手段或调节方式,都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成果。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曾经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只是随着生产力的高度社会化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矛盾的加剧,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频繁爆发,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才被国家干预下的市场经济所代替。特别是二战以后,一定的经济计划成为资本主义国家普遍采用的经济手段。 ——摘编自侯信义《关于计划与市场关系的若干思考》
通过研读,有的同学看到了文明的碰撞,有的同学看到了文明的融合,有的同学看到了二者间的复杂关系。请任选角度,自拟论题,结合笔记中的观点与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参考答案:
1.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处于美苏冷战时期,即雅尔塔体系确立后的两极格局时期,出现各类国际组织,既是不同势力较量的结果,也是这一时期国际局势总体较稳定的结果,C项正确;全球化此时还没有真正到来,排除A项;认坟义力量壮大与材料中的组织出现关系不大,排除B项;殖民体系的逐步瓦解不是主要背景,排除D项。故选C项。
2.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世界)。依据材料“空灵、糊涂、无所谓”“排除思想的干扰,只表现器官能感触到的印象”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现代主义艺术流派,《格尔尼卡》毕加索创作的一幅巨型油画,是以法西斯纳粹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的重镇格尔尼卡、杀害无辜的事件创作的一幅画,采用了象征性手法和单纯的黑、白、灰三色营造出低沉悲凉的氛围,渲染了悲剧性色彩,表现了法西斯战争给人类的灾难,属于现代主义艺术流派,D项正确;《马拉之死》是新古典主义美术作品,排除A项;《唐吉老伯》《日出·印象》都是印象派作品,排除B、C项。故选D项。
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时期的中国。据材料“每遇中外交涉,间有诋毁当轴,蛊惑民心者”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郑观应描述了西方人在中国兴办中文报刊以为其侵略行为提供掩护和粉饰的局面,他的建议明确针对西方的文化侵略行径,故郑观应的建议意在抵制西方的文化侵略,C项正确;争夺利权、宣扬早期维新思想、启迪民智材料均不涉及,也均不是郑观应提出材料中建议的目的,排除ABD项。故选C项。
4.D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53年美国。据材料和所学得出主要结论:美国组织爵士乐团前往全球各地巡演,目的是利用美国音乐取悦他国听众,改善美国国际形象,反映了文化输出背后的政治目的,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苏联,看不出美苏争夺,排除A项;材料主旨是美国的文化宣传,与非洲民族解放运动无关,排除B项;美国爵士乐音乐家赴非洲和欧洲巡演不是双向的文化交流,而是带有政治目的的文化输出,排除C项。故选D项。
5.B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正向题,时空是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各美其美”可知,后者认为不同的文化都有其长处,是对文化趋同性的纠偏,B项正确;据材料“强势文化必然战胜弱势文化”可知,前者认为强势文化必然会吞并弱势文化,强调的是文化的冲突,并不是文化求同存异的思想,排除A项;强势文明并不一定是世界和平的保证,排除C项;国际冲突的根源是利益的冲突,并不是意识形态的争端,排除D项。故选B项。
6.D
【详解】通过阅读表格,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的1946—1998年间,菲律宾、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纷纷独立,明确在冷战中的“不结盟”立场,努力提升国防实力等,反映出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D项正确;美苏冷战主要在欧洲地区展开,排除A项;南亚、东南亚民族独立的成果不足以说明国际政治格局发生了“根本变化”,排除B项;区域集团化在材料中并未体现,排除C项。故选D项。
7.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现代(世界)。根据材料“当世界已经荒谬时,只有用“非小说”、“非情节”、“非人物”写法,才能表现这荒谬、绝望的时代。”可知,此种文学作品强调反传统、反理性,属于现代主义类型,《第二十二条军规》小说情节荒唐滑稽,人物性格反常无理,对战争和美国官僚权力制度进行了强烈的讽刺,属于现代主义,A项正确;《红与黑》属于现实主义流派,排除B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属于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类型,排除C项;《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排除D项。故选A项。
8.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以得出准确时空是现代亚非。结合所学可知,当代中国倡导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的进步;韩国作为亚洲的新兴工业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注意发扬东方儒家文化的精华;印度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斗争中,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仍保留为主要宗教;埃及独立后,在社会生活中,阿拉伯民族传统生活方式得以保留。综上,A、B、D项可以佐证题中观点,但不符合选题要求,排除;C项不能佐证题中观点,符合选题要求。故答案为C。
9.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前后,梁启超从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主张“向西方求真理”,转变为揭露西方现代文明弊端,肯定中华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意义,缘于其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反思,D项正确;法国大革命的冲击是1904年梁启超观点产生的原因,排除A项;梁启超并非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影响的扩大并非其理性认识中西文化的根源,排除B项;梁启超思想认识的变化与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10.B
【详解】通过阅读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百余年间,众多知名企业在注册商标,打造企业品牌时,大多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体现“爱国”“抵制洋货”等意愿,可以用来说明近代民族工业承担实业救国使命,B项正确;材料不足以说明近代民族企业引导了历史发展方向,排除A项;材料没有强调近代企业重视产品功能营销,排除C项;深受外资企业压迫只是材料部分信息,并非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B项。
11.D
【详解】创办科学刊物,宣传科学知识,推动中国近代科学事业的发展,不属于文化侵略,D符合题意;西方传教士禁止中国信徒“拜祭祖先”,强迫学生“背诵教义”“断绝一切国家的观念”,意在消灭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民族意识,属于文化侵略,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12.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一战前的世界。据材料“1911”“必须加强英国海军,否则后患无穷”并结合所学,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后起而强大的德国把英国视为“日益衰落的国家”,开始寻求在欧洲乃至世界的领导地位,英德矛盾逐渐激化,这是丘吉尔在海军问题上态度发生转变的主要原因,C项正确;丘吉尔态度转变的主要是原因是英德矛盾的激化,不是政治斗争的需要,排除A项;B项有一定道理,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英国霸权地位动摇大约是一战后,排除D项。故选C项。
13.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二战时期(世界)。据材料“二战时期”“自由女神将象征着世界自由的火炬传递给罗斯福和丘吉尔,在他们身后高举的带有镣铐的巨手是苏联的象征”并结合所学可知,这幅漫画的寓意是由美、英两国共同去传承和维护世界的自由,美、英不仅会援助受到法西斯侵略的资本主义国家,也会援助社会主义的苏联,说明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走向联合,C项正确;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于1942年1月1日,材料不能体现这一信息,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英美“开始”商讨建立“联合国”,而且图片中还有苏联,B项片面理解材料,排除B项;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之后,美国的孤立主义外交原则才在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的努力之下逐渐发生变化,材料不能体现D 项,并且材料不仅有美国,还有英国、苏联,D项片面理解材料,排除D项。故选C项。
14.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时空是两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根据材料“东方学以近东和远东国家为研究对象,……二战后却招致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批判。1973年,第29届国际东方学学者会议决定放弃这个备受争议的名字”及所学可知,东方学是一个内涵与外延极其宽泛的概念,以亚洲和非洲为主要研究对象,在19世纪有了重要发展。一战前后,欧洲主要大国的东方学都进入黄金时期。二战后,东方学的发展出现新变化,主导国家由欧洲到苏美。由此可见,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影响着学术研究的方向,C项正确;和平与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世界的时代主题,并且材料内容并且强调时代发展主题,排除A项;材料内容没有强调世界大战与学术交流之间的关系,无法得出世界大战对学术交流制约作用的结论,排除B项;冷战博弈加剧国际冲突,但与材料主要内容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
15.C
【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 。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推断题、原因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据材料“先规定‘实行总统制,赋予总统很大权力’,又‘对总统权力做出严格限制’”并结合所学“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为了限制袁世凯权力”的史实可得出这一变化受到政治形势的影响,C项正确;当时的指导思想就是三民主义和维护民主共和,不是没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排除A项;材料中的变化限制了总统的个人权力,排除B项;材料中的变化是根据国情进行了调整,没盲目照搬西方政治体制,排除D项。故选C项。
16.C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4月美国参加“一战”后,协约国的海上力量不断增强,1918年初德国的无限制潜水艇战失败,造成一战后期力量对比越来越有利于协约国一方的最主要原因是美国参加“一战”,C项正确;十月革命以后,俄国退出“一战”不是协约国海军力量增强的原因,A项错误;德国发生水兵起义是在1918年11月一战结束前夕,B项错误;1914年中国政府对德宣战不是1917年后协约国优势增强的主要原因,D项错误。
17.(1)中国态度:有一小部分较进步的士大夫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但大多数士大夫仍满足于现有中国文化,不愿接纳西方文化。
影响:使中国失去了现(近)代化的机会。
西方态度:欣赏和学习中国文化。影响: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变化:从基本排斥西学到逐渐接受西学;对西学的认识经历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观念的复杂历程。
原因:列强侵华不断加剧,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救亡图存运动风起云涌;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工业持续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日益壮大,努力寻求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世界联系逐步紧密,中外交流日益加强,西方文化不断传入。
【详解】(1)中国态度:根据“但这一缕微弱之光只在一小部分较进步的中国士大夫中隐约闪亮,中国的士大夫总体上对自己的文化遗产自负非凡,以至不承认常要吸收外来学识”得出有一小部分较进步的士大夫开始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但大多数士大夫仍满足于现有中国文化,不愿接纳西方文化。这种态度带来的影响使中国失去了现(近)代化的机会。西方态度:根据“欧洲第一次领略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一些大思想家如歌德、伏尔泰、亚当·斯密等成为中华文明的崇拜者。欧洲上空弥漫着进步的气息”得出欣赏和学习中国文化。这种态度带来的影响则是促进了中西方文化交流;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变化:根据“提倡‘师夷’”、“夷人的长技被提升为‘西学’,并借助‘体用’等中国传统哲学范畴,将中西学纳入统一体内”、“维新派不仅将人们对西学的认识,由‘西艺’推进到了‘西政’,而且第一次打破了隆中抑西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得出从基本排斥西学到逐渐接受西学;对西学的认识经历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观念的复杂历程。原因结合所学可从列强侵华不断加剧,民族危机日益加深,救亡图存运动风起云涌;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民族工业持续发展,民族资产阶级日益壮大,努力寻求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的道路;世界联系逐步紧密,中外交流日益加强,西方文化不断传入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
18.(1)表现:内容注重近代西方先进科学知识;注重适用性,依不同职位测试不同学科知识;选拔对象基本注重系统培养和专业知识背景考察。
影响:促进近代文官选拔考试制度萌芽;利于养成适应国家行政管理的专业型文官;利于提升官员素养;利于国家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任答3点)
(2)做法:近代西方国家仅在考试机构设置上凸显独立性;南京国民政府把考试权从行政权之下独立出来。
举措:考试权由最高考试机关考试院负责:颁布《考试法》等一系列法规,以法律形式确认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
(3)改革因素:传统干部人事制度的局限;适应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需求;新时期政府职能扩大的需要;党和政府对改革人事制度的重视;学习借鉴西方制度。
影响: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公务员政治、文化素质不断提升,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活力。
【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清末中国。
表现:据材料一“更多的是近代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可得出内容注重近代西方先进科学知识;据材料一“近代西方文官考试非常注重‘适用性’,多依职位不同对参试考生试以不同学科知识......清末学堂选官考试也秉承这一原则”可得出注重适用性,依不同职位测试不同学科知识;据材料一“选拔对象基本为经过大学系统培养、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清末学堂选官考试也秉承这一原则”可得出选拔对象基本注重系统培养和专业知识背景考察。
影响:据材料一“这也使得近代文官选拔考试制度得以在中国萌芽”可得出促进近代文官选拔考试制度萌芽;据材料一“选拔对象基本为经过大学系统培养、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学生。清束学堂选官考试也秉承这一原则,这使得专业型的文官能够在实际行政管理过程中得以养成”可得出利于养成适应国家行政管理的专业型文官、利于提升官员素养以及利于国家行政管理效率的提高。
(2)本题是对比类、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中国。
做法:据材料二“但以英、美为代表的近代西方各国的考试权,仅是从机构设置上凸显其相对独立性,实质上考试用人,仍属政府权力范畴”可得出近代西方国家仅在考试机构设置上凸显独立性;据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考试权实现了与行政权的平等”可得出南京国民政府把考试权从行政权之下独立出来。
举措:结合所学可得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公务员制度以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为基础,继承、吸收了中国传统考试监察制度和西方文官制度的精华。公务员的选任由最高考试机关——考试院负责,“所有公务员均须依法律,经考试院考选、铨叙,方得任用”。1929年,国民政府公布了第一部《考试法》,此后又颁布一系列法规。孙中山关于文官考试的思想主张,几乎全部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在这一时期得到了确立。
(3)本题是背景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现代中国。
改革因素:据材料三“随着国情发展变化,干部老龄化、文化素质较低、不利于专门化管理等问题逐渐显露”可得出传统干部人事制度的局限;据材料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政府需要担任更多的服务角色,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可得出适应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的需求以及新时期政府职能扩大的需要;据材料三“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可得出党和政府对改革人事制度的重视;据材料三“政府派遣了大批人员考察包括公务员制度在内的西方的政治制度”可得出学习借鉴西方制度。
影响:结合所学“200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可得出标志着公务员制度正式形成;结合所学“《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明确规定:录用担任主任科员以下以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可得出公务员考录工作正式进入法制化轨道;结合所学可得出通过考试选拔、择优录取,公务员政治、文化素质不断提升,为国家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增添活力。
19.(1)看法:华夷是地域上的划分,无优劣之分;反对以人和禽兽、中与外来区分华夷。
影响:为边疆民族人主中原地区建立政权提供理论支撑;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巩固统治;有利于加强对边疆的管理和促成中国疆域的形成;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交流;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任答3点即可)
(2)民族政策: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参与国家治理的权利。评价:中华民国政府不仅追求民族平等,还从法律上促使民族政策与现代国家制度相适应,体现了平等自由、主权在民和民主共和思想,符合时代潮流,具有进步性。(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3)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因俗而治”的历史传统。
意义: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尝试;有利于赢得少数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壮大革命力量,夺取革命胜利;为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借鉴。(其它言之有理亦可)
【详解】(1)看法:依据材料“夷狄之名,本朝所不讳,又认为所谓夷狄仅是地域上的一种划分”,得出华夷是地域上的划分,无优劣之分;依据材料“否认这是中外划分的标准,并认为尽人伦则谓人,灭天理则为禽兽,非可因华夷而区别人禽也。”,得出反对以人和禽兽、中与外来区分华夷。
影响:从政权合法性角度分析,得出为边疆民族人主中原地区建立政权提供理论支撑;从统治角度分析,得出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巩固统治;从边疆治理角度分析,得出有利于加强对边疆的管理和促成中国疆域的形成;从文化交流角度分析,得出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和经济文化交流;从统一多民族国家角度分析,得出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2)民族政策:依据材料“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得出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依据材料“1912年颁布的《参议员选举法》和《众议员选举法》中,在参众议员的分配问题上,还规定了蒙古、青海、西藏等地区的少数民族的代表名额”,得出保障少数民族参与国家治理的权利。
评价:从民族平等,团结,民权等角度分析,得出中华民国政府不仅追求民族平等,还从法律上促使民族政策与现代国家制度相适应,体现了平等自由、主权在民和民主共和思想,符合时代潮流,具有进步性。
(3)思想基础:依据材料“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核心是主张各民族在平等的基础上友好团结”,得出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结合中国的历史传统,得出:“因俗而治”的历史传统。
意义:依据材料“是我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伟大尝试”,得出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尝试;依据材料“早在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经过固原地区(今宁夏)时,就制定了严格纪律,要求尊重当地回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宣传民族平等,受到回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也播下了革命火种”,得出有利于赢得少数民族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壮大革命力量,夺取革命胜利;从新中国民族制度的建立角度分析,得出为新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借鉴。
20.示例:论题:文明在融合与冲突中产生和发展。
论证:许多学者都深刻认识到多元文化之间的接触、碰撞、相互学习和相互吸收形成文明进步的巨大动力,如钱乘旦认为交融在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中很重要,应该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并相互交流学习。唐前期出现盛世局面,中外文化交流频繁,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重大影响。新罗、日本等国家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这些使节和留学生归国后,从文字、思想与宗教、社会与习俗、城市与建筑、科技和制度等方面向中国学习,促进本国社会文化的进步。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西学东渐,西方文化大量传入中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发生激烈的碰撞。在中西文化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中,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开展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主张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开展了维新变法运动,变法虽然失败,但是在社会上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和封建帝制,实行民主共和。民国初期,陈独秀等进步知识分子发动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猛烈批判传统的儒家思想,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因此,在近代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中,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不断深入,经历了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阶段,不断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
结论:综上所述,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学习借鉴,互通有无,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题,没有固定的答案。紧扣主题“文明的碰撞与融合”,根据材料“文明必须通过交融才能发展,没有交融就没有文明。……交融在文明的产生中很重要,在文明的发展中就更重要”可知,钱乘旦认为交融在文明的产生和发展中很重要,应该尊重文明的多样性并相互交流学习,由此可以得出论题是文明在融合与冲突中产生和发展。然后根据材料“鸦片战争以后,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西学东渐,西方文化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大量传入中国,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发生激烈的碰撞”,结合所学从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及其影响、洋务思想及其影响、维新思想及其影响、辛亥革命及其影响、新文化运动及其影响等方面进行论证。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是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学习借鉴,互通有无,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也可从文明的碰撞、文明的融合、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二者的复杂关系入手,围绕题干中提供的相关的历史来补充分析。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