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课《伟大的悲剧》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2课《伟大的悲剧》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6.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9 08:29: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单元目标
1.理解探险与科学幻想在人类科学发展历史中的伟大价值,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伟大成就。
2.学会并运用浏览的阅读方法,拓展阅读范围和视野。
3.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茨威格





新课导入——神秘南极
南极洲位于地球南端,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洲。大陆几乎全被冰川覆盖,只有2%的地方无长年冰雪覆盖。气候酷寒,极端最低气温曾达-89.2℃(1983年)。风速一般达每秒17~18米,最大达每秒90米以上,为世界最冷和风暴最多、风力最大的陆地。全洲无定居居民。
新课导入——神秘南极
南极洲位于地球南端,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洲。大陆几乎全被冰川覆盖,只有2%的地方无长年冰雪覆盖。气候酷寒,极端最低气温曾达-89.2℃(1983年)。风速一般达每秒17~18米,最大达每秒90米以上,为世界最冷和风暴最多、风力最大的陆地。全洲无定居居民。
新课导入——神秘南极
南极点,是地球表面非常特殊的一个位置,它是地球上没有方向性的两个点之一(另一个点是北极点),站在南极点上,东、西、南三个方向完全失去意义,只有北方一个方向;在南极点,太阳一年只升落一次,有半年太阳永不落,全是白天,太阳在离地平线不高的地方绕南极点一圈一圈地转,一直不落下,又称“极昼”,有半年见不到太阳,全是黑夜,又称“极夜”。
新课导入——神秘南极
作者简介
斯蒂芬·茨威格(1881-1942),奥地利作家。他的创作涉及小说、传记、随笔、诗歌、戏剧等。代表作有小说《象棋的故事》、传记《三位大师》等。
茨威格影响最广泛的作品是内容带有传奇色彩、以记叙12个著名历史事件的历史特写集《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了解背景
如果我们能够活下来,我本来想把我的伙伴们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事迹讲给大家听。它一定会深深打动每一个英国人的心。如今不得不让这些潦草的札记和我们的遗体来讲这些事迹了。
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
了解背景
1910年6月1日,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此时,挪威人阿蒙森率领另外一支探险队也正向南极进发。经过一番激烈的竞争,阿蒙森队捷足先登,于1911年12月14日到达南极。
而斯科特队则于1912年1月18日才到达,比阿蒙森队晚了
近五个星期。最后,阿蒙森队胜利而归,成功的旗帜
永远飘扬在南极点上。
了解背景
而斯科特等五位英雄,因为南极寒冷天气的提前到来,饥寒交迫,体力不支,在返回的路上与严寒搏斗了两个多月,最后长眠在茫茫冰雪中。
茨威格发挥想象,根据斯科特遗留下来的一些底片、电影胶卷、书信和遗书,发挥他天才的想象写下了这篇文章。本文节选了斯科特一行从南极绝望而归至悲壮覆灭的部分。
标识读音
zhuài



jué


昔日
lěi
堡垒
ɡū
辜负
shì
吞噬
bèi
疲惫
qīn
钦佩
mǎnɡ
鲁莽
zhān
毡鞋
è
厄运
yòu
保佑
zhěng
拯救
yào
耀武扬威
shān
姗姗来迟
chōnɡ
忧心忡忡
lún
语无伦次


标识读音
shèn
海市蜃楼
sǒnɡ
毛骨悚然
yànɡ
怏怏不乐
dào
悼念
liè
凛冽
毋宁
wú nìnɡ
踉跄
liànɡ qiànɡ
告罄
qìnɡ
再现悲剧 梳理内容
1.浏览课文,要求10 分钟内读完,并随手勾画重要信息。
圈出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结果等关键信息。
标注作者引用的斯科特日记里的文字。
标注作者态度情感的文字。
标注让你触动的词语和句子。
2.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这个故事。
再现悲剧 梳理内容
1912年1月16日清晨出发
斯科特一行五人
鲍尔斯发现黑点
中午
到达极点
1月18日
顺着原路返回,遇到极端天气
威尔逊博士仍科学观察
英国海军军士埃文斯死去
2月17日夜里1点钟
英国皇家禁卫军骑兵奥茨选择走进暴风雪
一天清晨
3月21日
离下一个贮藏点20公里,但不能再前行
3月29日
三个人选择在帐篷等待死亡来临
10月29日
探险队出发
11月12日
找到英雄遗体
再现悲剧 梳理内容
本文以 为顺序:
奔向南极 ——( )—— 带信作证—— ( )—— 悲壮遇难
时间
绝望而归
归途遇险
本文讲述了1912年英国探险队斯科特一行在争夺首次到达南极点荣誉失败后返回途中不幸全部遇难的故事。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起因、经过、结果)
探寻悲因 体会悲情
这场争夺人类首次到达南极点荣誉的斗争以斯科特一行的悲剧谢幕,请结合文本语句谈谈这出悲剧“悲”在何处。阅读时注意圈点勾画重要信息。
梦想破灭之“悲”
1
“没过多久,他们发现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绑着一面黑旗,周围是他人扎过营地的残迹滑雪板的痕迹和许多狗的足迹。在这严酷的事实面前也就不必再怀疑:阿蒙森在这里扎过营地了。”
“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
“历尽千欣万苦,无尽的痛苦和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是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
为人做证之“悲”
2
“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痛失同伴之“悲”
3
“2月17日夜里1点钟,这位不幸的英国海军军士死去了。那一天他们刚刚走到‘居宰场营地’ ,重新找到了上个月屠宰的矮种马,第一次吃上比较丰盛的一餐。”
“其余的人不禁战栗起来。谁都知道,在这种天气下到外面去走一圈意味着什么。但是谁也不敢说一句阻拦他的话,也没有一个人敢伸出手去向他握别。他们大家只是怀着敬畏的心情感觉到:劳伦斯·奥茨——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的骑兵上尉正像一个英雄似的向死神走去。”
无力生还之“悲”
4
“现在只有三个疲惫、羸弱的人吃力地拖着自己的脚步,穿过那茫茫无际、像铁一般坚硬的冰雪荒原。他们疲倦已极,已不再抱任何希望,只是靠着迷迷糊糊的直觉支撑着身体,迈着蹒跚的步履……任何希望都破灭了。他们现在只能在两种死法中间进行选择:是饿死还是冻死。四周是白茫茫的原始世界,三个人在小小的怅篷里同注定的死亡进行了八天的斗争。3月29日,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了,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傲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
《伟大的悲剧》
“悲”在斯科特一行历经艰险却没有成为第一批到达南极的人;
“悲”在梦想破灭后还要为对手做证;
“悲”在返回途中遭遇罕见的暴风雪,饥寒交迫,目睹同伴走向死亡,最后剩下的人也全部长眠在茫茫的冰雪之上。
探析悲源 体悟精神
鲁迅曾经说过,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这场争夺第一个到达南极点的斗争中,斯科特无疑是失败了,并且在回去的途中全部遇难,这是人类探险史上的一个悲剧。
但是课文最后却说:“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茨威格不惜用形容词的最高级形式来称赞其“伟大”,这是不是矛盾呢?“伟大”指的是什么呢?他为什么不给胜利者作传呢?请结合文中语句说说你的理解。
诚实守信的“伟大”
1
“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做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这种诚实守信的绅士风度是伟大的,也是人类最美好的品德。
执着梦想的“伟大”
2
“最能证明这一点的莫过于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只有寸步之遥的时候,他还在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科学观察。他的雪橇上,除了一切必需的载重外,还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
探险是人类挑战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途径,也是人类认识自然、开拓生存空间的不朽事业。
从容赴死的“伟大”
3
“奥茨越来越走不动了,越来越成为朋友们的负担,而不再是什么帮手。一天中午,气温 达到零下40摄氏度,他们不得不放慢走路的速度,不幸的奥茨不仅感觉到,而且心里也明白 这样下去,他会给朋友们带来厄运,于是做好了最后的准备。他向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要了十片吗啡,以使在必要时加快结束自己。”
“奥茨突然站起身来,对朋友们说:‘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待一些时候。’”
“3 月29 日,他们知道再也不会有任何奇迹能拯救他们了,于是决定不再迈步向厄运走去,而是骄做地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不管还要忍受怎样的痛苦。他们爬进各自的睡袋,却始终没有向世界哀叹过一声自己最后遭遇到的种种苦难。”
当死神拽住奥茨的时候,奥茨不愿意拖累同伴,平静地走向茫茫冰原——他的背影是孤独的,形象却是高大的;当断定奇迹不会发生的时候,剩下的几位勇士没有哀叹,而是“骄傲”地等待死神——这种大无畏的英雄精神无比伟大!
团结协作的“伟大”
4
“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他们终于明白,这个苦命的人由于拌了一跤或者由于巨大的痛苦已经疯了。对他怎么办?把他抛弃在这没有生命的冰原上?不。”
“他们陪着这个病人又艰难地走了一天路程。然后这个不幸的人自己要求他们将他留在睡袋里,把自己的命运和他们的命运分开来。但他们坚决拒绝了这个主意,尽管他们都清楚,这样做无疑会减轻大家的负担。”
“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遗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
探险需要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在最困厄的时候,队员们没有抛下病患者;为了减轻同伴的负担,有时要勇于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相扶相持地走到生命的最后。
无私博爱的“伟大”
5
“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
“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遗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画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关于这次远征的一切,我能告诉你什么呢。它比舒舒服服地坐在家里不知要好多少!”(摘自写给妻子的信)
“我不知道,我算不算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者。但是我们的结局将证明,我们民族还没有有丧失那种勇敢精神和忍耐力量。”(摘自写给朋友的信)
“然而,既然我们是为了祖国的光荣而自愿献身于这项事业,我在这里向我们的同胞呼吁,请大家对我们的遗孤加以适当照拂。”(摘自写给祖国的信)
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考虑的不是一己之私,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他最后的遗书不是为死后的沽名钓誉,而完全是爱的真情流露。信写得如此镇静,丝毫不像一个行将离世的人,他怀着热爱离开了那个冰冷的世界。
作为一位伟大的作家,茨威格关注的不是事业的成功与否,而是历史事件背后给人精神上的震撼和启迪,关注人物的心灵,这正是伟大的价值取向。斯科特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按照这个价值标准,茨威格当然认为给斯科特作传更有意义,会给多人以深刻的思考。
作者为什么要为失败者斯科特写这悲壮的一幕
(1)在阴森森的一片寂寞之中,始终只有这么几个人在行走,他们的英雄气概不能不令人敬佩。
(2)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博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作者在文中有些地方直接表达了对英雄的评价,请大家用横线画出来
议论句的作用:表达对斯科特一行人伟大精神的赞美,点明主旨;照应题目,结构严谨。
链接材料
设立在南极南纬90度的阿蒙森-斯科特站
科学探险,是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实现生命价值的第一步。哥伦布航海,神州升天,飞越黄河……
决定生命意义与价值的不是生命的长度,而生命的宽度与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