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2.1数据的收集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思想
本节课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探究,让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和作出判断的过程.在活动前,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的多种设想、策略,使活动更明确;活动中,精心组织,进行必要的引导;活动后,引导学生对数据作出不同分析、不同解释进行交流和比较,互相启发.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能说出统计的一般过程及统计与估算的关系
②能说出常用的收集数据的三种方法,即调查、实验和查阅资料
③发展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参与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认识到“数据的收集”在社会生活及科学领域中的应用,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形成“运用数学来解决现实问题”的意识和“让数字来说话”的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调查等活动,初步形成统计思想,特别是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说明问题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数据处理的过程: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数据、作出决策或预测.
难点:选择调查方法,用合适的方法汇总数据.
教学方式:
教与学的形式以学生合作探究活动为主.重视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让学生的兴趣在了解探究任务中产生,让学生的思考在分析真实数据中形成,让学生的理解在集体讨论中加深,让学生的学习在合作探究活动中进行.
教学用具
多媒体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今天是**的生日,咱们班这么多同学,谁知道哪个月份出生的同学最多?”
生疑惑无法确定,猜测出各种答案.
师:“看来这个问题仅靠猜测、分析是得不到正确答案了,但实际上要得到结果非常简单.”
生:“问问同学,比较一下就知道了”
师:“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采用什么方法能够了解全班同学对数学的喜欢程度呢”
生:(有了经验)“向全班同学调查一下……”
师点题:“现实世界中,有不少问题是不能以套用公式、法则的办法解决的,而需要在仔细观察和积累数据的基础上,经过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才能给出回答,也就是说用数据说话.今天开始我们接触《统计的初步认识》,这节课我们讨论数据的收集.怎样来收集数据呢?数据的收集要经历哪几步呢?下面就‘有多少人喜欢数学’这一问题进行调查.”
板书:数据的收集
[数学教学应该是“数学活动(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那么数学教学应该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重视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整堂课的开始从现实情况入手,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自觉投入学习,并感知知识发生、发展过程,最终形成知识的思维过程.]
二、引导操作,探究新知
1.合作探究,产生收集数握的过程
师:我们首先把喜欢数学的程度划分一下:喜欢,比较喜欢,无所谓,不喜欢
(由学生担任调查的主持,对全体同学进行调查.)
选项 画“正”字计数 人数/名 百分比
喜欢
比较喜欢
无所谓
不喜欢
合计
统计结果为(略)(根据上课各班情况制表,如课本所示)
师:“让我们回顾刚才通过调查收集数握的过程”.
(通过学生的活动和交流,得出数据收集的过程):
第一步、明确调查问题——有多少人喜欢数学
第二步、设计调查选项——喜欢、比较喜欢、无所谓、不喜欢
第三步、确定调查范围——全体同学
第四步、选择调查方法——以不记名方式填写问卷调查表
第五步、实施调查——每个人在自己选定的选项代号上画“√”
第六步、汇总调查数据——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各选项的人数
第七步、表示调查结果——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表示调查结果
[课的开始:通过创设情境,以学生合作探究活动为主进入数据收集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在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带给学生.教师在努力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宽松的学习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境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方法.]
2.谈一谈,深化对各步骤的理解
(1)在上面的问题中,除了问卷调查外,还可以使用其他什么调查方式?
(2)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各选项的人数不易出错,是一种常用的统计方法.你还有其他更省时的统计方法吗?
(3)如果调查的范围是七年级全体学生,应该如何调查?用什么方式汇总数据?
(4)由统计调查结果你了解到了什么?有多少人喜欢或比较喜欢数学?占多大百分比?有多少人不喜欢数学?占多大百分比?
3.共同总结数据收集常用的三种方法
师:刚才我们调查“有多少人喜欢数学”用的是民意测验法,那么我们在做调查时还用那些其他的常用方法呢?常用于何种情况呢?
生:实地调查法、抽样调查.
在现实生活中,有大量的实际问题需要进行调查或实验来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并用恰当的方式表示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计算,找出一些规律,以便对实际问题作出合理的判断和正确的决策.
三、巩固练习
课本p168练习
四、本课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一起谈谈?
五、布置作业:课本P181习题1,2,
六、板书设计
12.1数据的收集
第二课时
1.复习提问
通过上节课我们知道了数据的获得需要通过调查或试验,谁能说一下调查的步骤是什么?
2.新课
上节课我们用民意调查法了解了咱们班喜欢数学的程度,这节课我们就选用实地调查法解决一下下面的问题
(投影出示)
例1一所新建的中学,首次招收七年级新生6个班共240人.学校准备开通固定线路班车,并修建一个自行车棚.学校要开几辆中巴车才能满足乘车需要牙需要修建多大面积的自行车棚
一起探究:
1.解决上面的问题,需要哪些数据?
(招收的240人各以怎样的方式到达学校,每种方式分别有多少人?每辆中巴车可以坐多少人?每步自行车约占多少面积?)
2.采用什么方式进行调查可以获得这些数据?
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让学生设计一张问卷调查表
做一做:
该校几名同学对全体新生的到校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将各方式人数的统计结果填写在了下面的表中.某校240名学生到校方式统计表
某校240名学生到校方式统计表
到校方式 步行 骑自行车 乘坐班车 其他方式 合计
人数/名 48 120 60 12 240
百分比
(1)计算不同方式到校人数的百分比,并填表.
(2)询问公交公司或实地调查,了解一辆中巴车大约能乘坐的人数.
(3)实际测量或估算,确定存放一辆自行车的大约占地面积.
(4)估算:需要开几辆中巴车?需要修建多大面积的自行车棚?
师:通过上面的调查,你们得到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由于自行车的摆放方式不同以及留有多宽的通道都关系到一辆自行车的占地面积,所以不同人估算的结果也有差异.
大家谈谈:
解决下面的问题需要哪些数据?用什么方式能得到这些数据?请同学们互相交流.
1.了解全班男生立定跳远的成绩.有多少人优秀,有多少人达标,有多少人不达标?
2.了解你所在班级全体同学星期日收看电视的时间.收看时间在两小时以内的有多少人,超过两小时的有多少人?
3.2000年n月1日,我国进行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了解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人口分布情况.
就以上三个问题填写下表:
问题 1 2 3
所需数据
调查范围
调查方式
注重学生小组合作的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实践以及与他人的讨论,寻求合理的答案,获得数学活动的体验.
3.练习
1.5名同学一组,测量每个人一分钟内脉搏跳动的次数,并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表示数据.估算你的脉搏一年内大约跳动的次数.
2.欲调查你所在学校的七年级各班男生、女生人数和总人数,请制作统计表,并说一说采取什么方式调查最好?
4.小结
5.作业:P1831、2
6.板书设计
12.1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收集方法表示方法①①②②③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