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三单元
专题提升·名著导读
《经典常谈》选择性阅读
名著概要
1.作者简介
朱自清,原名自华,号秋实;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现代散文家、
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
《欧游杂记》《你我》和论著《国文教学》《新诗杂话》《诗言志辨》
《经典常谈》等。
2.主要内容
《经典常谈》全书共十三篇,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简明而精辟地
介绍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
《诗经》等。全书见解精辟,语言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一般读者了
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入门指南,也是普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经典。
3.读书方法
首先可通过浏览目录,对全书的内容和结构有所了解;然后选取自
己感兴趣的部分作为切入点来精读。在重点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的同
时,也要注意寻找新的兴趣点,由此扩展到其他部分,进而阅读整本书。
还可以带着某个具体的阅读目的进行选择性阅读,如解决学习过程中所
遇到的某个问题等。
专题训练
1.下列对名著《经典常谈》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B
A.这是朱自清编撰的国学研究专著,原名《古典常谈》。
B.它是介绍中外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
C.全书共十三篇,每一篇都是专题研究的成果。
D.用简练明晓的文字介绍中国古代重要文献典籍的基本知识。
(“中外”应为“中国”)
2.下列对《经典常谈》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经典常谈》虽有学术文章的枯燥、艰涩,但可以采用白话文来重述。
B.作者把《说文解字》提到首位,是根据“传统的意见”将“小学书”置前。
C.教育家季镇淮评价《经典常谈》的作者“是难得的运用语言文字的妙
手”。
D.青年人阅读《经典常谈》,可以汲取传统文化中有用的东西,“古为今
用”。
(该书采取说故事、聊天式的闲话风进行古典文化导读,语言通俗易懂)
A
3.下列对名著《经典常谈》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C
A.《〈说文解字〉第一》从“仓颉造字”讲起。
B.《〈周易〉第二》从“河图”“洛书”引出。
C.《“春秋三传”第六》从儒家杂述礼制开篇。
D.作者在陈述学术观点时用词准确。
(《“春秋三传”第六》从“获麟”的故事、传说开篇)
4.在《经典常谈》读书交流会上,下列同学的发言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B
A.晶晶:《诸子第十》的内容以及叙述,帮我理清了诸子的关系以及派别。
B.浩浩:对经典作品的介绍,作者都能做到详略有致、内涵丰富,语言
风趣、华丽。
C.晓芬:把书命名为《经典常谈》,是说无论什么时候学习经典都是有
用的。
D.凡凡:《〈战国策〉第八》先叙述诸侯纷争的历史,再引出苏秦、张
仪两位纵横家的故事,很能激发读者的兴趣。
(语言是平实的,而非“华丽”)
5.下列对《经典常谈》的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C
A.《〈诗经〉第四》专门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它是中
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
B.《辞赋第十一》介绍屈原的《楚辞》及辞赋的发展过程。屈原的《楚
辞》是中国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
C.《文第十三》从汉乐府诗开始至宋代诗歌,介绍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
脉络,同时也介绍楚辞对后代诗歌的影响。
D.将《经典常谈》中的《〈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等内容结合起
来阅读,可以让我们对中国古代诗歌有一个较为完整的了解。
(《文第十三》应为《诗第十二》)
6.下列有关各种古典书籍的介绍,符合《经典常谈》主张的一项是 ( )
A.《尚书》只涉及夏、商、周三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
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尚书》又有《古文尚书》与《今文尚书》
两种。
B.“诗言志”中的“志”关联着政治或教化。孔子以后,《诗经》成为儒家
的“六经”之一,《庄子》和《荀子》里都说到“诗言志”,这里的“志”也
指教化。
C.汉代所见的“记”很多,但流传到现在的只有三十八篇《大戴记》和四
十九篇《小戴记》。后世所称《礼记》,多半专指《大戴记》。
D.唐代才出现“话本”。“话本”是“说话”的底本,后世白话小说是由“话本”
发展过来的。
(A.《尚书》涉及虞、夏、商、周四个阶段;C.后世所称《礼记》,多
半专指《小戴记》;D.“唐代才出现‘话本’”有误,应是宋代出现“话本”)
【答案】B
7.学习《经典常谈》后,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经典有了许多新的认识,以
下为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经典的论述,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
A.关于礼,汉代学者所传习的是《仪礼》《礼古经》和《周礼》。《礼
古经》已亡佚,《仪礼》和《周礼》相传都是周公作的。
B.朱熹最早将《大学》《中庸》《论语》《春秋》编在一起,后来这四
部经典被统称为“四书”。
C.刘向编定的《战国策》是一部重要的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
期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
D.《史记》开创了“纪传体”的形式;《汉书》“断代述史”的创新深深影
响了后世史书的写作。
(“四书”指的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作品)
B
8.下列关于《诸子第十》的内容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B
A.孔子教书有一个特别的地方,就是“有教无类”。
B.荀子说人性是善的,孟子说人性是恶的。
C.老子认为,事物变化所遵循的规律中最根本的是物极则反。
D.《墨子》里只讲守的器械和方法,攻的方面特意不讲,这是他们的
“非攻”主义。
(孟子说人性是善的,荀子说人性是恶的)
9.根据《经典常谈》的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
(1)《经典常谈》是________撰写的一部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
其中介绍了汉字的由来,让我们知道了______造字的传说。此外,它还
介绍了古代的字典,即许慎的《__________》,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
朱自清
仓颉
说文解字
(2)在阅读《经典常谈》时,建议采用____________的阅读方法,对
历史方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战国策〉第八》《〈史记〉〈汉
书〉第九》等。
选择性阅读
(3)最早的歌谣分为徒歌和____歌,前者是______唱,后者是随着
______唱。
乐
随口
乐器
(4)儒家称道的“礼”,包括政治制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战国”的名称最初出自刘向所编的《________》,这部书所记的
事上接______,下至楚汉兴起。
宗教仪式
社会风俗习惯
战国策
春秋
10.请你根据阅读积累,在下列空缺处填写《经典常谈》相应的章节或
具体内容。
章节 内容
《说文解 字》第一 东汉和帝时,有个(1)______(人名),作了一
部《说文解字》。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字书。经典和别的
字书里的字,他都搜罗在他的书里,所以有九千字。
“四书”第七 (2)______(人名)教人读“四书”,为的是成人;
后来人读“四书”,却多重在猎取功名,这是不符合他提
倡的本心的。
许慎
朱子
章节 内容
(3)______ ___________ 苏秦使锥子扎腿的时候,发狠道:“哪有游说人主不
能得金玉锦绣,不能取卿相之尊的道理!”这正是战国策
士的心思。
辞赋 第十一 (4)《______》各篇多用“兮”字足句,句读以参差
不齐为主。“兮”字足句,《诗经》中已经不少;句读参
差,也许是“南音”的发展。“南”本是南乐的名称;《诗
经》中的二南,本该与风、雅、颂分立为四。二南是楚
诗,乐调虽已不能知道,但和风、雅、颂必有异处。
《战国策》第八
离骚
续表
11.请你参照示例,用一句简短的话点评《经典常谈》的内容和特色。
示例:《水浒传》——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经典常谈》——提炼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精髓
12.请你根据名著知识的积累,补齐下面的对联。
上联:《朝花夕拾》忆亲人师长
下联:《经典常谈》__________________
析文化典籍
13.学习完《经典常谈》,班级举办读书分享会,你们小组分到了
《〈史记〉〈汉书〉第九》一章。分享会上,请你向大家简要介绍《汉
书》这部国学经典。(选择一个或者两个方面介绍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汉书》,班固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断代述史是
班固的创见,对后世影响很大。《汉书》体例起源《史记》,但略有改
变:世家一体并入列传,将“书”改为“志”,增加《艺文志》等篇目。
14.通过《经典常谈》,我们大体了解了《诗经》的“六义”。本学期我们
也学习了《关雎》,请你结合《经典常谈》和链接材料的内容,分析
《关雎》是如何运用比兴手法的。
【链接材料】故比者,附也;兴者,起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
起情者,依微以拟议。
——刘勰《文心雕龙·比兴》
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
赋也。
——钟嵘《诗品序》
《关雎》兼用比和兴,共同创造诗歌的艺术形象。第一章以河洲上鸣叫
求偶的关雎为“比”的对象,兴起淑女为君子佳偶的感叹,借鸟的行为来
引出君子对淑女的殷切盼望,以此情感总揽全诗。第二章以水中左右飘
动的荇菜为比,兴起君子欲求淑女渴慕的心。《关雎》比兴手法的运用
是情感与自然景物的契合,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言之有理
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