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试卷
科目:语文
注意事项:
本试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总分150分。
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A.阙秦(quē) 忤视(wǔ) 以飨士卒(xiǎng) 以药淬之(cuì)
B.卮酒(zhī) 失其所与(yù) 目眦尽裂(cì) 朝济而夕设版焉(zhāo)
C.玉玦(jué) 参乘(shèng) 共其乏困(gòng)夜缒而出(zhuì)
D.刀俎(zǔ) 戮力攻秦(lù)瞋目(zhēn) 面面相觑(qù)
2.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精悍(hàn) 洗涤(dí) 踌躇(chóu chú) 惊诧(chà)
B.桀骜(jié) 黯然(àn) 噩耗(è) 不惮(dàn)
C.喋血(dié) 尸骸(hái) 呻吟(shēn) 浸渍(zì)
D.辗转(zhǎn)攒射(zuǎn)屠戮(lù) 惩戒(chěng)
3.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菲薄 绯红 尸骸 骇人听闻
B.诧异 叱咤 亢奋 引吭高歌
C.作揖 舟楫 追悼 尾大不掉
D.黯然 喑哑 诡秘 阴谋鬼计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嘻戏 宵夜 响彻云霄 立竿见影
B.讴歌 呕气 风驰电擎 怨天尤人
C.噩梦 契约 沧海一粟 金榜题名
D.磕头 瞌睡 委曲求全 坐收鱼利
5.下列加点的实词意义相同一项是
A.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B.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
6.下列加点字与“函封之”中的“函”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
D.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掠夺,夺取)
B.秦王购之金千金,邑万家 (重金征求)
C.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生活贫穷困难)
D.顾计不知所出耳 (只不过,表轻微转折)
8.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学校经过秩序整顿以后,以前那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也改弦更张了。
B.《笑傲江湖》一剧的男主角被撤换的消息早已不胫而走,日前制片主任在记者招待会上亲自证实了这一说法。
C.就在公安部门紧锣密鼓准备端掉“红桃帮”这个流氓团伙时,那帮家伙仍为虎作 伥,毫不收敛,在他们的罪行簿上又添新恶。
D.在当今改革大潮中,有一些人身居要职,却胸无城府,思想僵化,不思改革,甚至阻挠改革潮流。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据说徽州男人大多外出经商,家中皆是妇孺与年幼之人,为了安全,人们就修建高墙、重门、窄窗的宅院。
B.在电视专题片《故宫》拍摄的过程中,摄制人员最难以忘怀的是文物专家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使人钦佩。
C.学习打架子鼓,对于没有一点音乐基础的刘山来说,无疑不是一个大难题,每招每式都得从头练起。
D.2004年之前欧美国家几乎包揽了奥运会比赛项目的电视信号制作权,在亚洲除了韩国和日本,其他国家很少能够插足。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同父亲的关系则完全不同。___ _。__ _。__ _。__ _:__ _。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
①而父亲不体现任何一种自然渊源
②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③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
④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⑤在最初几年内孩子同父亲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在这个阶段父亲的作用几乎无法同母亲相比
A.①③②⑤④ B.④⑤③②① C.④①⑤③② D.①⑤④③②
二、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
近视与阅读的复杂关系
近视是一种颇为神秘的现象,科学家们还不能 ( http: / / www.21cnjy.com )确切地说出造成近视的原因。有关的遗传学研究表明,在近视比较严重的家庭里,近视确实能够遗传,可是谁都搞不清楚内在的原因。最近,美国眼科医生道格拉斯·弗雷德里克又重新提出丹麦眼科医生恩斯特·戈德史密特早在1990年就提出的理论:过早阅读容易变成近视眼。
戈德史密特医生对近视问题作过全面的研究。他 ( http: / / www.21cnjy.com )举过这样一个例子:芬兰北部的拉普人20世纪50年代的时候还生活在远离现代文明的纯朴环境中。他们捕鱼狩猎,只有在织补渔网和吃鱼的时候才会近距离地看某个物体,眼睛不需要经常地调节焦距,因而不易疲劳。那时候,芬兰北部的近视率只有1%。后来,拉普人的孩子开始读书写字,到1982年的时候,这一地区的近视率已经上升到12%。这就是戈德史密特医生最早提出的“阅读使人近视”的理论依据。
现在,弗雷德里克医生再次提出这种看法。他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英国医学杂志》周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其中说:“有关的新数据表明,小时候的视觉经历,眼睛所承受的负担,影响一个人眼睛的生长以及眼球的折射功能。”很多戴眼镜的近视患者都说,在他们小的时候,父母是不让他们在光线昏暗的地方或者行驶的汽车上读书的,也不让他们把书拿得太近,可是他们照样得了近视。他认为长时间的阅读和由此引起的视网膜模糊可以造成近视。
像在他之前的许多医生一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弗雷德里克医生的结论也主要是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原本视力很好的土著居民,在接受现代文明教育之后逐渐开始近视。而且人的受教育水平与近视的患病率及严重程度也有关系。譬如律师、记者、医生和经常使用显微镜工作的人就比农民更容易近视。
但是,这个理论也有不能让人信服之处:既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更容易近视,既然近视与眼睛的调节有关,该怎么解释在花同样多的时间看电视、读报纸和玩电脑的人群中,有的人近视了,而有的人却没有呢?
当然,近视还和遗传有关。有专家认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单卵双生儿比同卵双生儿更容易近视,而且父母眼球的折射疾患比较容易遗传给孩子。如果父母近视,即使他们的孩子年龄尚小,还未出现近视,可是比起那些父母不近视的孩子,他们的眼球已经被拉长了。
实际上,在生命孕育的最初阶段,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切就已经注定了。几乎在母亲怀胎不到三个月的时候,胎儿的眼睛就已经完成了它的生长过程。在这个发育阶段里,感染、早产或不正常的光线等因素都有可能使胎儿的眼球纵轴过度拉长,从而埋下隐患。
迄今为止,科学家们还没有找到治疗近视眼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或许将来近视患者不必再戴眼镜或是做手术,只需吞几粒药片,就能治好。
(选自《参考消息》)
11.对文中有关戈德史密特和弗雷德里克两人观点的陈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戈德史密特先提出“阅读使人近视”的观点,弗雷德里克发展了这一观点,进一步指出“过早阅读容易变成近视眼”。
B.戈德史密特只是以他所观察到的一些事实为根据提出观点,弗雷德里克提出观点时,既立足于事实,又有理论分析。
C.弗雷德里克认为,小时候的视觉经历、眼睛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承受的负担和眼睛的注视方式影响一个人眼睛的生长以及眼球的折射功能,因而他指出“过早阅读容易变成近视眼”。 D.弗雷德里克不仅指出长时间的阅读和由此引起的视网膜模糊可以造成近视,而且指出近视还和遗传有关。
12.对第4自然段中“人的受教育水平与近视的患病率及严重程度也有关系”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随着人们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近视的患病率相应提高,近视的程度也相应加重。
B.人们受教育水平提高后,更懂得保护视力,因而近视的患病率相应降低,近视程度也相应减轻。
C.人们受教育水平提高后,阅读时间更长,近视的患病率相应增高,但他们眼睛近视了能积极治疗,近视的程度未必加重。
D.人的受教育水平与近视的患病率及严重程度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因人而异,不宜作机械的判定。
13.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过早阅读容易变成近视眼”的理论并不能解释花同样多的时间看电视、读报纸和玩电脑的人群中,有的人近视、有的却不近视的原因。
B.导致近视的因素有:过早阅读,遗传,怀孕的母亲感染、早产或受到不正常的光线照射等。
C.造成近视的确切原因、近视能够遗传的内在原因、治疗近视眼的安全而有效的方法,都是有待科学家研究解决的课题。
D.治疗近视眼的前景可以乐观,将来近视患者通过服药就能治好,不必再戴眼镜或做手术。
三、文言文阅读(共28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题目。
朱然,字义封。尝与权同学书 ( http: / / www.21cnjy.com ),结恩爱。至权统事,以然为余姚长。后擢山阴令,董五县。权奇其能,分丹杨为临川郡,然为太守。会山贼盛起,然平讨,旬月而定。
建安二十四年,从讨关羽, ( http: / / www.21cnjy.com )别与潘璋到临沮禽羽,迁昭武将军。虎威将军吕蒙病笃。权问曰:“卿如不起,谁可代者 ”蒙对曰:“朱然胆守有余,愚以为可任。”蒙卒,权假然节,镇江陵。魏遣张郃等攻江陵,郃围江陵,然中外断绝。时然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郃等起土山,立楼橹临城,弓矢雨注,将士皆失色。然晏如而无恐意,方厉吏士,伺间攻破两屯。江陵令姚泰领兵备城北门,见外兵盛,城中人少,谷食欲尽,因与敌交通,谋为内应。垂发,事觉,然治戮泰。郃等不能克,乃彻攻退还。由是然名震于敌国,改封当阳侯。
赤乌五年,征柤中。魏将蒲忠、胡质各将数 ( http: / / www.21cnjy.com )千人,忠要遮险隘,图断然后,质为忠继援。时然所督兵将先四出,不暇收合,乃将帐下见兵八百人逆掩。忠战不利,质等皆退。九年,复征柤中。魏将李兴等闻然深入,率步骑六千断然后道,然夜出逆之,军以胜反。先是,归义马茂怀奸,觉诛,权深忿之。然临行上疏曰:“马茂小子,敢负恩养。臣今奉天威,事蒙克捷,欲令所获,震耀远近,方舟塞江,使足可观,以解上下之忿。惟陛下识臣先言,责臣后效。”权时抑表不出,然既献捷,群臣上贺。权乃举酒作乐,而出然表曰:“此家前初有表,孤以为难必,今果如其言,可谓明于见事也。”遣使拜然为左大司马。
然长不盈七尺,气候分明,内行修洁。常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寝疾二年,后渐增笃。权昼为减膳,夜为不寐。自创业功臣疾病,权意之所钟,吕蒙最重,然其次矣。年六十八,赤乌十二年卒。权素服举哀,为之感恸。
(选自《三国志·吴书》,有删改)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虎威将军吕蒙病笃 笃:忠诚
B.伺间攻破两屯 伺:趁
C.由是然名震于敌国,改封当阳侯 由是:因此
D.时然所督兵将先四出 督:统帅
15.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卿”是对他人的敬称,“陛下”是对皇上的敬称;“愚”是对自己的谦称,“臣”也是谦称。
B.“拜”指授予官职。古时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迁”“谪”“转”“徙”“改”“移”“补”等,其中“迁”“谪”都指贬官。
C.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
D.《三国志》和《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其中《史记》分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部分。
16.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
B.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
C.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
D.常在战场/临急胆定/尤过绝人/权特使然总为大督/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
1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朱然多次征战,屡立战功。他曾平定山贼,讨伐关羽,两次征讨柤中,尤其镇守江陵时,以少敌多,迫使魏将张郃等人无功而返,自己由此声名远播。
B.朱然指挥作战,常有奇策。第一次征讨柤中面对不利局势时,率领八百人突然袭击;第二次征讨柤中时,又率领军队夜间出击。两次征战都取得了胜利。
C.朱然面临险境,英勇无畏。江陵之战时,敌军箭如雨下,将士们都惊恐失色,朱然却镇定自若,毫无惧意,激励士卒,并趁机攻破了敌军两个军营。
D.朱然深受赏识,无人能比。他先后担任山阴令、昭武将军、左大司马等官职,孙权对他恩遇有加,他去世时孙权素服举哀。
1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尝与权同学书,结恩爱。至权统事,以然为余姚长。后擢山阴令,董五县。
(2)因与敌交通,谋为内应。垂发,事觉,然治戮泰。
19.根据原文,补写下列句子。(共6分,每空1分)
(1)寻梦? , ,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再别康桥》)
(2)《沁园春·长沙》中表现革命者关注国家大事的言行的句子: , 。
(3)《荆轲刺秦王》中表现荆轲慷慨赴难的句子: , 。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17分)
2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一代名士张伯驹
张伯驹(1898—1982),河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项城人,生于官宦世家,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一起被称为“民国四公子”,是我国老一辈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堪称“京华老名士,艺苑真学人”。
张伯驹7岁时被过继给其伯父长芦盐运使张镇芳。当时科举刚刚废除,新式学堂方兴未艾,但张镇芳仍沿用旧式家塾教育,请来名师为张伯驹启蒙。他从《三字经》《千字文》等学起,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记忆力和领悟力:九岁时,一部《古文观止》倒背如流;3000多卷的《二十四史》二十多岁时已读了两遍;354卷的《资治通鉴》可以从头讲到尾,如数家珍;唐诗宋词,更是脱口而出。
良好的家世和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使这位翩翩 ( http: / / www.21cnjy.com )公子能够悠然自得地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摒弃世俗,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中:填词作诗,写字作画,学唱京剧……凡是喜爱的事情,他都一心钻研,并且做到极致。
张伯驹天资超逸,利用闲暇时间写下大量古体诗词和音韵、戏曲论著。其主要著作有《丛碧词》《洪宪纪事诗注》《丛碧书画录》《素月楼联语》等。另外,张伯驹对中国书法艺术的研究颇深,著有《中国书法》一书。他本人亦擅长书法, 其书法源学于王羲之《十七贴》,融真、草、隶、篆于一炉,晚年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用笔飘逸,如春蚕吐丝,被人称为“鸟羽体”。
张伯驹在京剧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自幼喜爱京剧,后跟李佩卿学戏,从钱宝森、王福山习武功。学戏其间,他严守传统,苦下功夫,吊嗓子、打把子、文武昆乱无所不学,只一年就能登台演出,1930年与李石曾、齐如山、梅兰芳、余叔岩等组织“国剧学会”。
张伯驹的生活被人形容为现代中国最后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名士生活,由于他对世俗生活相当淡泊,在他人眼中,张伯驹的言谈举动便十分“怪异”,不循常规。高朋满座之时,众人谈笑风生,他若觉得话不投机,就坐在一边摸下巴颏儿,一根一根地拔胡子。他生活在政治大家族里,却始终与各派政治力量保持一段距离。身为盐业银行董事、总稽核、老板,他对“毛票换大洋”的生意经丝毫没有兴趣,完全是个甩手掌柜,总经理有事来问,他不住点头说:“是,是,是;好;可以,可以,你看着办吧。”虽拥有偌大家业,但其生活朴素得令人难以置信:不抽烟、不喝酒、不赌博、不穿丝绸,也不西装革履,长年一袭长衫;饮食也非常随便,有大葱炒鸡蛋就认为是上好的菜肴了;他对汽车的要求是只要有四个车轮而且能转就行了。因为这些,朋友给他起外号叫“张大怪”,张伯驹每有呼必欣然应允。
也许,正是这份狂狷和洒脱,促使他后来用尽毕生精力,散尽毕生财力来收藏古字画,成为“天下第一收藏家”。
民国时期,中国政局混乱,许多古董商唯利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图,致使大量国宝流落国外。张伯驹对此深为痛惜,所以为了收集古字画一掷千金,哪怕变卖家产或借贷也在所不惜。他曾花四万大洋买下中国传世最古墨迹西晋陆机的《平复贴》;变卖了自己最喜爱的宅院甚至妻子潘素的首饰,用110两黄金收藏范仲淹的《道服赞》,以240两黄金保住了中国传世最古画迹隋展子虔的《游春图》……尽管此后他债台高筑,但是直至后来,即使他当时被匪徒绑架,生命堪虞时,犹称“宁死魔窟,决不许变卖家藏”。经他收藏的书画名迹有118件之多,建国后,这些名贵的收藏大都被他捐给了故宫博物院和吉林博物馆,为此,时任文化部长的沈雁冰专门为其夫妇颁发了褒奖令,这纸褒奖令被他细心悬挂在家中屋顶靠近房梁的地方。
“文革”期间,张伯驹被诬陷,遭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了不公对待,一度失去了北京户口,也失去了工作,只能变卖家中残存家当度日;但张伯驹照样上香山,爬鬼见愁,游西安访古人遗迹,吟诗填词,不改其乐。著名画家黄永玉为此称赞他:“富不骄,贫能安,临危不惧,见辱不惊……真大忍人也!”
张伯驹博雅通脱、坦荡超逸的传奇一生,浓 ( http: / / www.21cnjy.com )缩了近代中国的风云变幻,也书写了一代名士的大德懿行。“它折射出来的那种文化及人格力量,足以穿越历史的尘烟,绽放一种耀眼的光芒,也温暖着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记忆。”
(摘编自任凤霞《一代名士张伯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良好的家世和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使张伯驹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记忆力和领悟力,并能摒弃世俗,悠然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
B.张伯驹自幼喜爱京剧,曾师从名家,苦心学戏,后与梅兰芳、齐如山等人组织“国剧学会”,最终在京剧艺术方面达到很高的造诣。
C.民国时为防止国宝流失,张伯驹债台高筑、生命堪虞之时仍坚守收藏,建国后他却几乎倾囊而捐,书写了一代名士的大德懿行。
D.“文革”期间,张伯驹遭受了不公正的对待,失去了北京户口和工作,日常生活都难以维持,但他却并不在意,依然自得其乐。
E.本文通过记述张伯驹博雅通脱、坦荡超逸的传奇人生,旨在展现他动人的文化和人格力量,展现近现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
(2)张伯驹作为“一代名士”,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
(3)作者写张伯驹在名士圈中被朋友称为“大怪”,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五、语言运用(6分)
21、请描述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写出它的寓意。
(1)描述画面内容: (4分)
(2)寓意: (2分)
六、作文(60分)
22、请以“遇见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记叙性散文。
要求:自主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中试卷
语文参考答案
A(B.“眦”读zì;C.“共”读gōng;D. 瞋目(chēn))
2.D(“攒”的音应为cuán。)3.D(阴谋诡计。)
4.C(A嬉戏;B怄气,D坐收渔利)
5、D 6、B 7、C
8. 选B。A项“改弦更张” ( http: / / www.21cnjy.com )比喻改革制度和变更方法。C项“为虎作伥”比喻给坏人当帮凶,帮助干坏事。D项“胸无城府”多比喻襟怀坦白,没有什么隐藏。应改为“胸无点墨”。
9. 答 D.(A.“家中皆是妇孺与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幼之人”,“妇孺”即指妇女和儿童,再在其后加上“年幼之人”赘余。B.“摄制人员最难以忘怀的是文物专家们严谨的治学态度使人钦佩”结构混乱。C.“无疑不是一个大难题”,误用否定句。“无疑”是“毫无疑问”并无否定之意。应将“不”删掉。)
10. 答 C(整段文字都在谈父亲教育的职责,先用母亲的比喻加以区分,然后依次写父亲教育的内涵,冒号连缀③②,②是对③的解说)
11C(A项“过早阅读容易变成近视眼”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戈德斯密特1990年提出的理论。B项戈德斯密特对近视问题作过全面的研究,B项第一句说法不对。D项弗雷德里克并未提出近视和遗传有关。
12.A
13.D(原文说“或许将来”“就能”,D项意为完全“能”,成了必然判断,故错。)
14. A 病重
15. B “迁”既可指升迁,也可指贬官。
16. D
17. D “无人能比”说法绝对,原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说“功臣名将存者惟然,莫与比隆”,意即功臣名将这个时候还健在的只有朱然,没有谁能够比得上朱然受到的恩宠,而且原文还说“自创业功臣疾病,权意之所钟,吕蒙最重,然其次矣”。
18.(1)朱然曾经与孙权一同学习,结下深厚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友谊。到了孙权统领事务时,孙权任用朱然担任余姚长官。后来升迁为山阴令,监管五个县。(“学书”1分,“恩爱”1分,“统事”1分,“董”1分,句意准确连贯1分)
(2)(姚泰)于是和敌人勾结,谋划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为内应。将要起事时,事情被发现了,朱然治姚泰的罪,杀了姚泰。(“交通”1分,“垂”1分,“治戮”1分,补充省略主语1分,句意准确连贯1分)
【参考译文】
朱然,字义封。曾经与孙权一同学习,结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厚的友谊。到了孙权统领事务时,孙权任用朱然担任余姚长官。后来升迁为山阴令,监管五个县。孙权非常惊奇朱然的才能,把丹杨划分到临川郡,朱然担任太守。适逢山贼兴起作乱,朱然讨伐他们,十天就平定了。
建安二十四年,跟随讨伐关羽,另外和潘璋到临沮擒获了关羽,升迁为昭武将军。虎威将军吕蒙病重。孙权问:“爱卿如果一病不起,谁可代替您 ”吕蒙回答说:“朱然胆识不凡,我认为可以接任。”吕蒙去世,孙权授予朱然节杖,镇守江陵。魏派遣张郃等将进攻江陵,张郃包围了江陵,朱然内外断绝。当时朱然城中士兵有许多得了浮肿病,能够作战的只有五千人。张郃等堆起土山,靠近城池立起楼橹,弓箭如下雨般射入城内,将士都大惊失色。朱然镇定自若无一丝恐惧,激励官吏士兵,趁隙攻破了魏军两座军营。江陵令姚泰带领军队在北门防守,见敌人众多,城中人少,粮食几尽,于是和敌人勾结,谋划作为内应。将要起事时,事情被发现了,朱然治姚泰的罪,杀了姚泰。张郃等人不能攻克江陵,于是撤兵返回。从此,朱然名震敌国,改封为当阳侯。
赤乌五年,征讨柤中。魏将蒲忠、胡质各带领数千人,蒲忠在险峻的地方拦截,图谋截断朱然的退路,胡质作为蒲忠的援兵。当时,朱然所统率的兵将先前已经派出去了,来不及收拢集合,于是带领帐下现有的士兵八百人突然袭击。蒲忠战败,胡质等都撤退了。九年,又征讨柤中。魏将李兴等听到朱然孤军深入,率领步兵、骑兵六千人截断朱然的后路,朱然在夜间出击,军队反而取得了胜利。在这之前,归义人马茂怀有奸诈之心,被发现后诛杀了,孙权非常愤怒。朱然临出发时上奏折说:“马茂小子,竟敢辜负国恩。我如今承奉天威讨伐,战事定能取得胜利,所缴获的物品,能够震耀远近之人,方舟塞满江面,使战利品蔚然可观,以消解上上下下的愤怒。希望陛下记住我说的话,看我以后的行动。”孙权当时收起奏折没有拿出来。如今朱然献上捷报,群臣上贺,孙权才举酒作乐,拿出朱然的奏折说:“这个人先前就有奏折,我认为这一定难以办到,如今果如其言,朱然真可说是个明于见事的人啊。”派遣使者授予朱然为左大司马的官职。
朱然身高不满七尺,气度不凡,品行高洁。每 ( http: / / www.21cnjy.com )次在战场,面临危急情况能够镇定自若。孙权特地让朱然担任总大都督,功臣名将这个时候还健在的只有朱然,没有谁能够比得上朱然受到的恩宠。生病二年了,后来病情渐渐加重。孙权白天为朱然的病情茶饭不思,晚上为朱然的病情睡不着觉。自创业功臣病重,孙权情意所集中的,吕蒙最重,朱然其次。年六十八岁,赤乌十二年去世。孙权素服举哀,为之悲痛不已。
19、(1)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2)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3)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0.(1)(5分)【参考答案】C 3分,B 2分,D1分;A E均不得分。
A项逻辑错误,“张伯驹自幼展现出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非凡的记忆力和领悟力”与“深厚的文学文化底蕴”之间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D选项不够准确,是“一度”成为失去了北京户口和工作; E选项的“旨在展现近现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错。
(2)①他热爱国家,多才多艺,对感兴趣的事坚持执着,是老一辈文化名人中集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于一身的文化奇人。
②他为人狂狷洒脱,又淡泊名利,生活简朴,富有奉献精神,书写了一代名士的大德懿行。
③他生性豁达乐观,恬退隐忍,“富不骄,贫能安,临危不惧,见辱不惊”,具有强大的文化和人格力量。(每答出一点给2分)
(3)①表明张伯驹对世俗淡漠,言谈举动不循常规,十分“怪异”;
②突出张伯驹不追求升官发财、生活崇尚简单、为人率真单纯的性格特征;
③结构上承上启下,说明他将精力多用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每答出一点得2分)
21、画面描述:两个人坐在同一张沙发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面对面热烈地交谈着,放在沙发后面的手里各拿着一个面具,右上角写着“朋友”两个字。(得分要素:面对面交谈;手里拿着面具; “朋友”两个字;句意连贯流畅)
寓意点评:朋友就是那种能够摘下面具真心谈笑坦诚相见的人。(得分要素:“摘下”(或“不戴”)面具;朋友)
22、评分要求
(1)改变题目扣5分
(2)文体不明或不合要求不得超过40分
(3)其余按高考要求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