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任务式联读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0.《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任务式联读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9 15:37: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每一代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时代赋予每一代人特定的使命。
流亡在英国的马克思依旧不忘自己身负的责任,发表热情洋溢的演说,宣告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来共同了解为人的抱负和他身上肩负的使命。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联读







学习目标:
1.梳理文章的结构,了解马克思的丰功伟绩,从中获得人生启迪。
2.揣摩重要语句,品味语言含义,向伟人学习。
卡尔·马克思,全名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德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家和社会学家。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第一国际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创者。
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学习任务一:了解伟人的生平
题目 文体 地点 时代背景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马克思墓前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
学习任务二:从标题里了解伟人光辉
1856年4月14日,马克思作为流亡伦敦的外国革命人士的代表参加《人民报》创刊四周年宴会。他利用请他讲话的机会,发表了关于无产阶级的世界历史使命的演说。1852年至1856年这段时期,《人民报》始终是捍卫工人阶级的利益和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马克思参加《人民报》创刊纪念会这件事明确说明了马克思极力在思想上影响英国无产阶级并且帮助宪章运动的领袖,以使英国工人运动在社会主义的基础上复兴起来。
1883年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马克思去世。三天后,被安葬在伦敦海格特公墓。恩格斯主持葬礼,并用英语发表了这篇讲话。
补充:文体知识及特点
文体 定义 特点
演讲词
悼词
演讲者在某些公众场合或集会上,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主张和见解,表达自己的情感或阐述某种事理时所依据的讲话文稿。
悼词是对死者表示哀悼的话或文章。
①针对性
②鼓动性
③条理性
①文章结构固定化
②针对性
③条理性
学习任务三:从文体中了解伟人光辉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是一篇演讲词。 演讲词一般要根据听众以及要解决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属于悼词。悼词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开头要介绍死者的生前身份、逝世时间、地点、原因等;主体应追述死者的经历和主要成就、贡献;结尾要表达对死者的哀悼之情等。
请从文体角度按要求回答问题。
学习任务三:从文体中了解伟人光辉
1.快读阅读文章,根据演讲的针对性,归纳《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针对的对象和针对的问题以及得出的结论。
演讲的对象
针对的问题
得出的结论
志同道合的革命友人
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无产阶级是执行人
2.快读阅读文章,根据悼词的一般结构,梳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文章结构。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开头
主体
结尾
介绍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情形
追述马克思的成就和贡献
赞颂马克思的品德
第1段
第2—7段
第8、9段
学习任务四:从文章内容中了解伟人光辉
快读阅读《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按要求填表
段落 伟人的真知灼见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四段
作者在1848年的革命中发现了一个秘密——无产阶级革命将要到来
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加速这一革命的到来
19世纪工业社会矛盾的现实加速这一革命的到来
无产阶级成为历史审判的执行人
快读阅读《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概括马克思的卓越贡献。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革命家
科学家
出版进步报纸和小册子
在巴黎等地组织工作
所研究的每个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
创立伟大的国际工人协会
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发现剩余价值
革命实践
科学理论
思想家
他的英明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学习任务五:从文章表达技巧中了解伟人光辉
恩格斯说马克思的英明和事业将永垂不朽。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和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两篇文中都运用一定的表达技巧来展现伟人的光辉,请按要求进行总结归纳。
讨论: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和《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开头方式上有何不同?
(1)《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中,马克思旨在阐述无产阶级革命的原理,他却宕开一笔,首先从1848年革命谈起。是因为1848年革命的壮烈场面、浩大声势还深深印在听众心中。因此,从听众的接受心理来看,马克思对1848年革命的评价与听众的接受期待产生了巨大的落差,从而一开始就紧紧地抓住了听众的注意力。
(2)《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开门见山,叙述了马克思逝世的时间、地点和情景。
思考:马克思认为1848年革命“吵吵嚷嚷、模模糊糊地宣布无产阶级解放这个19世纪的秘密”,接下来却宕开一笔,讨论工业和技术的发展;恩格斯认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却在悼词中先评价他作为“科学家”的一面。思考作者这样安排的好处。
①宕开一笔的安排:这样可以让听众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然后比较不同党派面对矛盾的态度,推出工人是真正的新生力量的结论;再进一步阐述无产阶级革命是资产阶级的执行者就水到渠成了。
②因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室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先从“科学家”写起,突出马克思不仅在理论上探究真理,更重视实践。
学习任务五:从重点语句中了解伟人光辉
1.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
2.蒸汽、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3.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
4.我可以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赏析语句,分析深层含义
1.在看来似乎坚硬的外表下面,现出了一片汪洋大海,只要它动荡起来,就能把由坚硬岩石构成的大陆撞得粉碎。
马克思运用比喻的手法,用“坚硬的外表”比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貌似强大,但已是外强中干”,用“汪洋大海”比喻“无产阶级解放运动”,这样生动形象地在宴会上给与会者说明了无产阶级的强大,能彻底摧毁资产阶级的反动统治,体现出马克思的睿智思想。
2.蒸汽、电力和自动走锭纺纱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马克思运用拟人和对比的手法,直观且生动形象地指出了当时的“经济的社会形态”的变革给当时带来的变化更加巨大,不仅让志同道合的革命友人明确这一变化,更增强了他们的信心和决心。
3.他对这一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蛛丝一样轻轻拂去。
这句话表明马克思一生光明磊落,不谋私利。他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他的敌人全部是因革命斗争而来。这句话热烈赞扬了马克思把毕生精力献给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崇高精神。
4.我可以大胆地说:他可能有过许多敌人,但未必有一个私敌。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恩格斯用具体形象的“蛛丝”来代替抽象的“诽谤”和“诅咒”,表现了马克思的无畏气概和对敌人的极大蔑视,也表明了马克思把全部的精力都集中在革命事业上。
结束语
马克思通过总结1848年革命的经验,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阐述了社会革命的主要力量是无产阶级,高瞻远瞩地向世界宣告了无产阶级是审判资本主义执行者的伟大使命,有预见性地证明无产阶级革命最终将在全世界取得胜利。
马克思的人格如此迷人,革命者向他致敬,无产者对他表示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