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称 | 四川省南充市西充县部分校2024届高三5月高考模拟联考理科数学试题 (原卷版+解析版) | | |
格式 | zip | ||
文件大小 | 1.9MB | ||
资源类型 | 教案 | ||
版本资源 | 人教A版(2019) | ||
科目 | 数学 | ||
更新时间 | 2024-05-19 09:55:38 |
所以执行程序框图,n=1,S=0;S=1,1=3;S=1+3=4,n=5;S=4十5=9,n=7,结束循环,
则p的取值范围为(4,9].
9.D【解析】本题考查复合函数以及三角函数的图象,考查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以及运算求解
能力.
因为f(一x)=f(x),所以f(x)是偶函数,①正确;f(x十π)=2r+川+)=2 sin≠
f(x),②错误;当x∈[x,平]时,f(x)=2mm=2nm=2,因为2x∈[2x,],所
【个高三数学·参考答案第1页(共7页)理科个】南充市西充县部分校2024届高三高考模拟联考数学试题(理科)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复数满足,则复数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已知椭圆的离心率为,则( )
A. B. C. D.
3.若集合,,若,则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4.设,是两个不同的平面,,是两条不同的直线,且,则“”是“且”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充分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若,满足约束条件则目标函数的最小值为( )
A. B. C. D.2
6.记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 )
A.140 B.70 C.160 D.80
7.三人被邀请参加同一个时间段的两个晚会,若两个晚会都必须有人去,去几人自行决定,且每人最多参加一个晚会,则不同的去法有( )
A.8种 B.12种 C.16种 D.24种
8.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后,输出的值为7,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9.已知函数,现有下列四个结论:
①是偶函数;
②是周期为的周期函数;
③在上单调递减;
④的最小值为.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是( )
A.①③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0.设,是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若直线与直线关于直线对称,则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平方为( )
A. B. C. D.
11.已知奇函数的定义域为,,且,则在上的零点个数的最小值为( )
A.7 B.9 C.10 D.12
12.在长方形中,,,点在线段上(不包含端点),沿将折起,使二面角的大小为,,则四棱锥体积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第Ⅱ卷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中的横线上.
13.若,则________.
14.已知0是函数的极大值点,则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15.已知点是的重心,,,,则________.
16.假设在某种细菌培养过程中,正常细菌每小时分裂1次(1个正常细菌分裂成2个正常细菌和1个非正常细菌),非正常细菌每小时分裂1次(1个非正常细菌分裂成2个非正常细菌).若1个正常细菌经过14小时的培养,则可分裂成的细菌的个数为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17~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60分.
17.(12分)
在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
(1)求的值;
(2)若,证明:为直角三角形.
18.(12分)
现统计了甲12次投篮训练的投篮次数和乙8次投篮训练的投篮次数,得到如下数据:
甲 77 73 77 81 85 81 77 85 93 73 77 81
乙 71 81 73 73 71 73 85 73
已知甲12次投篮次数的平均数,乙8次投篮次数的平均数.
(1)求这20次投篮次数的平均数与方差.
(2)甲、乙两人投篮,每次由其中一人投篮,规则如下:若命中则此人继续投篮,若未命中则换为对方投篮.无论之前投篮情况如何,甲每次投篮的命中率均为,乙每次投篮的命中率均为.已知第一次投篮的人是甲,且甲、乙总共投篮了三次,表示投篮的次数,求的分布列与期望.
19.(12分)
如图,在三棱柱中,,四边形为菱形,,.
(1)证明:.
(2)已知平面平面,求二面角的正弦值.
20.(12分)
已知函数.
(1)讨论的单调性;
(2)若,恒成立,求的取值范围.
21.(12分)
已知为坐标原点,经过点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异于点)两点,且以为直径的圆过点.
(1)求的方程;
(2)已知,,是上的三点,若为正三角形,为的中心,求直线斜率的最大值.
(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第22,23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题目计分.
2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0分)
已知直线:(为参数),曲线:.
(1)求的普通方程和曲线的参数方程;
(2)将直线向下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直线,是曲线上的一个动点,若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最小值为,求的值.
23.[选修4-5:不等式选讲](10分)
已知函数.
(1)当时,解不等式;
(2)当时,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