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类型:A
高 三 四 轮 检 测
地 理 试 题 2024.05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为我国某中学生在手机APP上查询到的“当地实时太阳位置与日出日落相关信息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被方框遮挡的月份是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
高三地理试题 第 1页(廿一页)
2.该同学所在地最可能是
A.北京 B.上海 C.成都 D.拉萨
3.该时刻可能是北京时间
A.7:00 B.10:00 C.12:00 D.15:00
热带气旋“弗雷迪”入选2023年国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下图为“弗雷迪”移动路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4.热带气旋“弗雷迪”
A.受南赤道暖流推动不断向西运动 B.逆时针旋转,中心气流辐合上升
C.生成于南印度洋东部的热带洋面 D.2月19日势力最强,之后逐渐减弱
5.图示天气系统
A.标志着澳大利亚进入水循环活跃季节
B.加快了大洋洲到非洲船只航行速度
C.可能导致马拉维遭受风暴潮灾害袭击
D.可能引发马达加斯加滑坡、泥石流灾害
柑橘是亚热带水果,喜光、忌涝、怕寒,主产区在江西、湖南等南方省区。河南淅川是我国柑橘分布的最北界,当地柑橘园主要分布在海拔300~400米之间,300米以下区域分布较少。下图示意淅川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6.淅川成为我国柑橘分布最北界的主要条件是
①全年降水丰富 ②受冬季风影响小 ③水库的调节作用 ④气温年较差大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7.当地海拔300米以下区域橘园分布较少的主要原因是
A.光照缺乏 B.逆温频繁 C.土壤贫瘠 D.水源不足
根据不同等级聚落之间的联系,可以将广东省分为城区型、近郊型、远郊型三类聚落体系。珠三角地区以城区型聚落体系为主,近年来,其聚落数量逐渐减少。下图示意城区型、近郊型、远郊型三类聚落体系的空间结构与联系。完成下面小题。
8.广东省形成三类聚落体系差异的关键因素是
A.聚落之间的交通联系
B.各级聚落的产业分工
C.中心聚落的辐射能力
D.边缘聚落的数量规模
9.远郊型聚落体系能形成乡村集群化发展格局,主要原因可能是这些乡村
A.位置偏僻 B.等级较高
C.设施齐全 D.收入较低
10.推测珠三角地区城区型聚落体系中的聚落数量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为
A.产业转移 B.聚落合并
C.土地治理 D.环境保护
冷链是指冷藏冷冻类物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环节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物品质量和性能的一项系统工程。1970-2020年,韩国首尔都市区共建成67个建筑面积较大的冷链仓库。下图示意不同阶段首尔都市区新增冷链仓库数量占比空间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高三地理试题 第 3页(共7页)
11.从阶段一到阶段二,首尔都市区新增冷链仓库选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市场 B.交通 C.地租 D.设施
12.从阶段二到阶段三,首尔都市区新增冷链仓库布局变化反映出
A.冷链运输时效要求提高
B.市区冷链企业规模减小
C.市区土地功能不断更新
D.市场道路拥堵状况改善
位于南岭附近的江西南康市是传统的“木匠之乡”。2008年以来逐渐形成了“乡乡成片家具厂”的格局,2011年南康市筹建了家具共享智能备料中心,向家具企业提供不同规格家具零部件产品,并相继引进众多家具设计机构。2020年该市重点打造的某家具龙头企业成功上市。完成下面小题。
13.建设共享智能备料中心主要利于家具企业
①缩短生产流程 ②提高生产技术 ③提高品牌知名度 ④降低运输成本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众多家具设计机构集聚南康市,主要是因为该市
A.技术基础好 B.市场广阔
C.原材料充足 D.劳动力丰富
15.南康市打造家具龙头企业主要是为了
A.扩大生产规模
B.降低营销成本
C.丰富产品款式
D.引领行业发展
高三地理试题 第4页(共7页)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海洋温度锋是温度明显不同的两种或多种水体间的狭长过渡带,当锋面两侧温度差异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导致锋面两侧海水交换。受沿岸流和黄海暖流的影响,我国东部陆架区在冬春季节存在显著的温度锋。温度锋的强弱与海雾的强弱有相关性,黄海海雾在每年3月开始逐渐增多,4~7月是频发月份,8月之后海雾明显减少。下图示意我国东部陆架区冬季(12月至翌年3月)平均海表温度。
(1)在图中适当的位置画出影响a海域的黄海暖流。随黄海暖流强度的增加,a海域温度锋先增强后减弱,请分析原因。(6分)
(2)分析我国东部陆架区存在的温度锋对渔业资源的有利影响。(4分)
(3)分析每年8月之后黄海海雾明显减少的原因。(4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武夷山国家自然保护区以山势雄伟和生物多样而闻名于世,总面积为56527.4公顷。保护区内的残夷山脉绵延550km,地势险峻,最高峰黄岗山海拔2160m,是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一些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山区的角摊属鸟类,在相距较远的武夷山发现了孤立的种群,这被称为“武夷山现象”。角雉属乌类中的黄腹角雉最大种群就位于武夷山海拔1200-1500米的针望花交林中。与其他角雉不同,它更偏爱高大乔木作为觅食和筑巢的场所。下图示意武夷山植被垂直分布和黄腹角雉及其生存环境。
高三地理试题 第5页(共7页)
(1)分析武夷山亚热带原生性森林生态系统得以保存的条件。(4分)
(2)说明黄腹角雉在高大乔木上筑巢繁殖的原因。(6分)
(3)请从物种扩散角度解释角雉属鸟类“武夷山现象”的成因。(4分)
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
侵蚀沟发育与分布是地形;气候;耕作等多种因意些国作用的结果。在北震土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被誉为“耕地中的大熊猫”,20世纪80—90年代以枭,昌盛是的航业垦殖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形成大面积的侵蚀沟。某专家小组对吉林省东辽县总面积为 的4个小流域进行了科学研究,发现该区域为典型的低山丘险地貌山丘顶部坡度最大,保留有一定面积的次生林,侵蚀沟数量最少,中下段多被开垦、这地多米用糖秆覆盖的方式减缓慢蚀沟的发育。下图为该研究区低山丘边区不同波向侵蚀沟分布情况和低山丘陵区景观图。
(1)分析该区域低山丘陵区顶部侵蚀沟数量最少的原因。(6分)
(2)指出低山丘陵区侵蚀沟发育强烈的坡向并分析其自然原因。(5分)
(3)该地采用秸秆覆盖的方式减缓侵蚀沟发育,请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原因。(4分)
高三地理试题 第6页(共7页)
19、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位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断层发育。.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该地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仅10km,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地震发生后,与积石山县接壤的青海省民和县发生了次生灾害——“砂涌”。下图为震中及周边地区图和“砂涌”形成过程示意图。
(1)说明本次地震造成重太人员伤亡的原因。(6分)
(2)说出“砂涌”现象的形成过程。(6分)
高三地理试题 第7页(共7页)高三四轮检测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24.05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12
345
678
10
1112
13
1415
B
D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
16.(14分)
(1)如下图。(2分)
118
120
122
124
126
128
图例
八75八等溜线
40
+沿岸
39
38
37
东
36
35
34
随着黄海暖流增强,其与沿岸流的温度差异逐渐增大,导致锋面强度增强:增强到一
定程度后,锋面两侧水体交换,温度差异减小,锋面强度减弱。(每点2分,共4分)
(2)温度锋出现时,两侧海水交换频繁,海水扰动强,锋区内营养盐类物质富集,浮游
生物丰富,从而为鱼类提供充足的饵料,有利于海洋生物大量繁殖和生长;温度明显不同
的水体交汇,海水温差大,提供了多样的海洋环境,利于多种海洋生物繁殖和生长。(每点
2分,共4分)
(3)8月以后,偏南风势力减弱,水汽输送明显减少;黄海偏北风势力增强,水汽扩散
快等。(每点2分,共4分)
17.(14分)
(1)山区面积大,相对高度大且较陡峭,气候及生态环境相对稳定;位于自然保护区,
人口分布稀疏,人类活动少,保护得当,干扰破坏少。(每点2分,共4分)
(2)黄腹角雉活动空间主要在高大乔木上;乔木上枝叶多,昆虫多,食物丰富;乔木树
权多,利于筑巢穴;远离地面,利于躲避地面天敌。(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3)西南山区环境多样性好,角雄属鸟类数量、密度过大(生存空间有限,种群竞争激
高三地理试题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烈,食物短缺);角雉属鸟类迁移能力较强,寻求新的栖息地而迁移扩散至环境相似的武
夷山区。(每点2分,共4分)
18.(15分)
(1)顶部植被覆盖率较高,有利于保持水土,减弱流水侵蚀;顶部坡度较大,汇水面积
小,径流量小,侵蚀能力较弱,侵蚀沟较少;顶部坡度大,土层薄,不易形成侵蚀沟。(每点2
分,共6分)
(2)坡向:南坡(阳坡)。(1分)原因:阳坡积雪融化较快,水流集中,流水侵蚀强;阳坡昼
夜温差大,土壤在反复的冻结和融化过程中,土质变疏松,易被侵蚀;阳坡位于夏季风迎风
坡,降水多,受侵蚀冲刷强烈。(每点2分,任答两点得4分)
(3)覆盖秸秆可分散、截获径流,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大地表粗糙度,减缓流
速。(每点2分,共4分)
19.(12分)
(1)震级较大:震源深度较浅:地震发生在深夜,大多数人处于休息状态;冬季气温
低,天气寒冷;本地距震中近;该地断层发育,加剧了地震的破坏程度;次生灾害加剧了破
坏程度等。(每点2分,任答三点得6分)
(2)地下深处存在含水量大的泥砂层;在地震震动作用下,含水量大的泥砂层液化,
形成高压的泥浆(砂浆);高压泥浆(砂浆)沿裂隙通道喷涌而出,形成“砂涌”现象。(每点2
分,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