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课题:§7.2.1 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会推导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
(2)会区分整式加减与同底数幂的乘法;
(3)会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进行计算.
2.能力目标:
(1)在性质形成过程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归纳、猜想、论证的能力,使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实际,理解引入幂的运算的必要性,了解“特殊---一般---特殊”的认识规律,体现和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
(2)提高学生的运算和口算的能力.
3. 德育目标:
(1)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做到步步有据;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思维的严谨性.
教学重点: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的推导过程及应用.
教学难点: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的推导过程;与整式加减的区别.
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练习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1) 旧知识的复习
1. 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其中分别叫做什么
强调:可以是数、单项式、多项式.
2.说出下列各式的底数、指数及表示的含义?
(1); (2); (3); (4); (5).
强调:(1)(2)(3)的底数的区别.
(2) 新知识的教学
1. 问题的提出:
在生活和其它领域中,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有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钟可以做次运算,那么秒钟可以做多少
次运算呢?
想一想:(学生思考后回答,可能出现两个问题)
问题(1)
(2)怎样进行这种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呢?(板书课题)
做一做:(学生完成,说出每个运算步骤的根据,并观察条件和结论中指数的关系)
猜测: (学生猜测结果,并推导过程,说明每步根据)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运算性质的语言表述、式子表示以及注意的问题)
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
语言表述:同底数的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式子表示:a·a= a (m,n都是正整数).
注意问题:(1)底数a可以表示数、字母、代数式;
(2)m,n都是正整数;
(3)适用条件:①底数相同;②乘法运算;
结论: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想一想:(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换意见后回答)
(1) 当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同底数幂相乘时,是否也符合上述性质?请你把三个
同底数幂相乘的性质用公式表示出来:
强调:只要符合条件,幂的个数不受限制.
(2) 运算性质反之是否成立?如何表示?
逆向应用:
2.应用举例:
例1. 计算:(过程略)
(A组)(1);(2);(3);(4).
(B组)(1);(2).
(C组)(1);(2); (3);
(4);(5);(6).
想一想:(1)表示的意义是什么?能否去掉中的括号?
(2)与中的“-”号在意义和运算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思考后回答)
(1) (渗透分类讨论思想)
(2)意义上的不同:相反数的符号和底数性质符号;
运算上的不同:一个带进指数运算,另一个不带进指数运算.
例2. 计算:.
解:原式=
强调:有同类项要合并同类项(结果要最简),合并时要注意与同底数幂的乘法的区别.
(3) 巩固练习:
1. 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说明理由,并改正:
(1); (2); (3);
(4); (5); (6);
(7); (8).
同底数幂乘法与整式加减的区别:(学生总结)
同底数幂乘法:只要求同底数即可,运算时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整式加减:不仅要底数相同,指数也必须相同,实质是合并同类项的过程,“幂不变,系数相加”.
2.光的速度约为3×105千米/秒,太阳光照射到地球大约需要5×102秒.地球距离太阳大
约有多远?
3.填空:
(1) 若,则 = ; (2);
(3)若,则 = ; (4)已知,则=_________;
(5)已知,则 =_________.
(4)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学生畅所欲言后,教师总结)
知识方面: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式子表示、推导过程,
会应用性质计算、应用中注意的问题,弄清与整式加减运算的区别;
能力方面:推导公式的能力,计算能力,
数学思想方面: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是将高一级运算转化为低一级运算,体现了“化归转化”的数学思想.
(5) 作业:书P74/1、2、3(A组); P75/B 1、2、3(B组).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