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十四单元14.可爱的动物 核心素养教案+课件+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美术一年级下册第十四单元14.可爱的动物 核心素养教案+课件+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4-05-20 09:27:0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可爱的动物》教学设计
课题 可爱的动物 单元 第14单元 学科 美术 年级 一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与设计·应用相互转换的课程。主要引导学生运用黏土,以捏、揉、搓、压、切、粘等多种捏塑的方法表现可爱的动物,进行造型表现的训练。在学生之前掌握彩泥制作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欣赏图片、作品,充分调动学生的大胆想象,用简单的形状、漂亮的色彩捏塑出可爱的动物。
学习目标 审美感知:认识捏塑是一种独特的造型表现形式,了解各种动物的形象特征。艺术表现:观察生活中各种动物的形象,欣赏不同造型、色彩各异的优秀泥塑作品与表现方法。创意实践:运用捏、揉、搓、压、切、粘等捏塑造型的方法,制作立体彩泥动物。文化理解:使学生感受捏塑造型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艺术。
重点 对捏塑造型的方法运用与掌握。
难点 有创意地表现捏塑动物的趣味性。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段动画片,想看吗?(播放动画片)动物园里的动物多不多啊!小动物们都很可爱!在学生各种各样的回答后,教师板画几种动物的尾巴,让学生猜猜看,分别是哪种动物的尾巴?师:你们的回答是否正确呢?请看黑板,(老师快速填画出动物的头、身体)这些小动物今天来和我们一起上课了,这节咱们就共同来学习“可爱的动物” (板书课题) 此环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一个欢快的导入情境,给孩子们一个充满阳光、充满快乐的开场,这样的设计是为增加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下个环节欣赏观察动物的形状、颜色做铺垫
讲授新课 引导启发、开阔视野1.观察欣赏各种动物图片师:你喜欢哪些动物呢?(出示图片,学生欣赏观察各种不同的动物)你认识这些动物吗?你喜欢哪些小动物?为什么?这些可爱的小动物都有什么特征?想一想大自然中的这些可爱的小动物都有什么特征。如:大象的长鼻子,犀牛的角。2.找出小动物特征观察常见小动物,思考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有什么特征?特征? 预设:猴子的脸型不同及细长的尾巴,兔子的长耳朵,猪的短鼻子上有两个鼻孔等。 师:孩子们这些小动物特征很重要,如果捏塑一只小动物,只要抓住特征,并且夸张它的特征,小动物就非常形象了。你们想试一试吗?自主学习、挥洒个性1.欣赏古代陶瓷作品 了解捏塑艺术 捏塑造型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种在民间广为流传、群众喜闻乐见的有着深厚传统文化根基的民间艺术。鸡、鱼两种动物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有着特别的寓意,鸡即“大吉大利”、鱼即“连年有余”,象征着吉祥、富有。两尊小动物作品造型概括、生动可爱、别有趣味。2.现代雕塑家的作品小组共同探讨、相互交流:捏塑动物的特征。汇报总结,并板书:简化、夸张、美化师:捏塑造型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种在民间广为流传,群众喜闻乐见的有着深厚传统文化根基的民间艺术。欣赏捏塑作品时,小组讨论各种动物的捏塑方法。教师示范 师:捏塑动物首先应该捏塑哪个部分?(大结构头、身体)观察可以把动物的头、身体概括成什么样形状?(球 椭圆)那么一个圆形我能作出这么多的小动物,你们相信吗?让学生观察用多种方法制作好的动物。小组讨论探究:各种动物的制作方法。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捏、揉、搓、压、切、粘等技法。 出示大量的图片,使孩子们生产强烈的视觉刺激,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增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从形、色、花纹、动态等方面进行欣赏,探索可爱动物的特征。了解捏塑艺术。激发学生学习情趣和创作欲望。通过直观演示、作品赏析,更清楚地感受创作的过程。让孩子们参与到绘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与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自然也得以突破。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做了提前预测,进行重点强调,避免问题的发生。
课堂练习 1.作业要求:(1)抓住动物的特征,运用捏、揉、搓、压、切、粘等技法制作不同的立体彩泥动物。 (2)能有创意的表现有趣的可爱的动物。 2.学生作品展示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人合作能力及欣赏能力。体验创作的乐趣。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所以我们要热爱动物,保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和谐美好!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8张PPT)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可爱的动物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认识捏塑是一种独特的造型表现形式,了解各种动物的
形象特征。
艺术表现:观察生活中各种动物的形象,欣赏不同造型、色彩各异
的优秀泥塑作品与表现方法。
创意实践:运用捏、揉、搓、压、切、粘等捏塑造型的方法,制作
立体彩泥动物。
文化理解:使学生感受捏塑造型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培养
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艺术。
新知导入
看视频 谈感受
动物园里的动物多不多啊!小动物们都很可爱!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新知讲解
同学们喜欢哪些小动物呢?
(二)引导启发 开阔视野
新知讲解
同学们都喜欢哪些小动物呢?
新知讲解
同学们喜欢哪些小动物呢?
新知讲解
同学们喜欢哪些小动物呢?
这么多的小动物特征都不一样,都很可爱!
新知讲解
想一想大自然中的这些可爱的小动物都有什么特征?
犀牛:有角
大象:长鼻子
新知讲解
观察常见小动物,思考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有什么特征?
新知讲解
观察常见小动物,思考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有什么特征?
新知讲解
特征很重要
如果捏塑一只小动物,只要抓住特征,并且夸张它的特征,小动物就非常形象。
新知讲解
汉代《彩绘陶公鸡》
宋代《褐釉瓷鱼形哨》
欣赏
古代
陶瓷
作品:
捏塑造型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种在民间广为流传、群众喜闻乐见的有着深厚传统文化根基的民间艺术。鸡、鱼两种动物在中国民俗文化中有着特别的寓意,鸡即“大吉大利”、鱼即“连年有余”,象征着吉祥、富有。两尊小动物作品造型概括、生动可爱、别有趣味。
(三)自主学习 挥洒个性
新知讲解
现代雕塑家的作品
新知讲解
捏塑动物特征:简化、夸张、美化
新知讲解
捏塑造型艺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种在民间广为流传,群众喜闻乐见的有着深厚传统文化根基的民间艺术。
新知讲解
小组讨论各种动物的捏塑方法
新知讲解
制作方法
捏塑动物首先应该捏塑哪个部分?大结构 头、身体。
观察可以把动物的头、身体概括成什么样形状?
01
02
03
04
——球体、椭圆
——揉、捏、搓、压、切、粘等
老师这有个球体,老师的球体能变成以下各种动物,大家相信吗?
新知讲解
课堂练习
作业要求:
1.抓住动物的特征,运用捏、揉、搓、压、切、粘等技法制作不同的立体彩泥动物。
2.能有创意的表现有趣的可爱的动物。
(四)多维评价、促进发展
课堂练习
学生作品互评
课堂总结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所以我们要热爱动物,保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和谐美好!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可爱的动物
特征:简化、夸张、美化
技法:捏、揉、搓、压、切、粘
作业布置
救救我们吧!
为什么?
白鳍豚
课后拓展
(五)培养品质 课堂延伸
作业布置
已被宣布“功能性灭绝”
在长江生活了2500万年,因为数量稀少被列为中国一级野生保护动物。
白鳍豚
作业布置
濒危物种
生活在野外,红狼早在1980年就已经灭绝,如今仅存的220只被圈养在美国。
红狼
作业布置
北部濒危动物之首——白犀牛
北部白犀牛的前景不容乐观,无论是野生还是饲养。最后一头白犀牛由40位武警24小时全副武装保护,即使如此也改变不了因为年龄太大无法繁衍的结果。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