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友情提示: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写在其它地方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有对应关系物质或结构,按照单位结构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①脱氧核糖核酸;②染色体;③脱氧核苷酸;④碱基;⑤基因
A. ④①⑤③② B. ⑤④①②③ C. ④③②①⑤ D. ④③⑤①②
【答案】D
【解析】
【分析】1.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2.基因在染色体上,并且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3.每个基因中含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
4.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碱基对)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不同的基因含有不同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详解】由分析可知,一分子的脱氧核苷酸包括一分子的碱基、一分子的脱氧核糖和一分子的磷酸,而脱氧核苷酸是组成基因和DNA的基本单位,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因此上述物质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为④碱基→③脱氧核苷酸→⑤基因→①脱氧核糖核酸(DNA)→②染色体,即D正确。
故选D。
2. 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判断苏氨酸的密码子是( )
DNA双链 T
T G
mRNA
tRNA反密码子 A
氨基酸 苏氨酸
A. TGU B. UGA C. ACU D. UCU
【答案】C
【解析】
【分析】密码子是指mRNA上编码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其碱基序列与DNA模板链上的碱基序列互补配对;tRNA上含有反密码子,能与相应的密码子互补配对。
【详解】tRNA上的反密码子与相应的密码子碱基互补配对,根据tRNA反密码子的第三个碱基可知苏氨酸的密码子的第三个碱基是U;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根据DNA一条链的碱基序列(TGA)可知苏氨酸的密码子的前两个碱基是AC,综合以上分析可知苏氨酸的密码子是ACU,C正确。
故选C。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在DNA分子双链上成对存在
B. DNA可用于亲子鉴定与孩子的DNA来自双亲各一半有关
C. 理论上,人的组织细胞均能用于DNA鉴定
D. 不同个体DNA的碱基配对方式均是相同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为构成DNA分子的四种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特异性主要表现为每个DNA分子都有特定的碱基序列。
【详解】A、基因通常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在DNA双链上不是成对存在的,A错误;
B、DNA可用于亲子鉴定与孩子的核DNA一半来自母亲,一半来自父亲有关,B错误;
C、理论上,人的大多数组织细胞都可以用于进行DNA鉴定,但例如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无核DNA),一般不用做鉴定材料,C错误;
D、不同个体DNA的碱基配对方式和脱氧核苷酸的连接方式是相同的,这是DNA的共性,D正确。
故选D。
4. 果蝇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基因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最多有5种,最少有3种
B. 当 AB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时,核 DNA 和染色体比值是2:1
C. 有丝分裂的2个子细胞都含有 Aa,减数第一次分裂的2个子细胞不可能都含有Aa
D. 当细胞中有2条Y染色体时,一定同时含有2个A基因和2个a基因
【答案】B
【解析】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染色体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果蝇有3对常染色体和1对性染色体,故果蝇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最多有5种,最少有4种,A错误;
B、当A、B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时(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具有姐妹染色单体),核DNA和染色体比值是2:1,B正确;
C、有丝分裂的2个子细胞含有全套遗传物质,都含有Aa,而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如果发生染色体互换,那么A和a可能存在于一条染色体上,那么形成的子细胞就会同时含有Aa,C错误;
D、当细胞有2条Y染色体时,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是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所以不一定同时含有2个A基因和2个a基因,D错误;
故选B。
5. 真核生物的细胞核中,某基因转录过程如右图所示,其中A表示RNA聚合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A沿着DNA链向右移动
B. A能断裂磷酸二酯键和氢键
C. C链长度与B链相同,碱基序列与之互补
D. D是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是转录所需的原料
【答案】A
【解析】
【分析】基因的表达是指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需要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翻译是指在核糖体上,以mRNA为模板、以氨基酸为原料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还需要tRNA来运转氨基酸。
【详解】A、由图可知,C链为单链结构,因此C为mRNA,其左端从模板DNA链上释放下来,说明其转录方向是由左到右,A代表的RNA聚合酶应沿着DNA链顺着转录方向即向右移动,A正确;
B、A代表RNA聚合酶,其作用是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同时能催化DNA双链的碱基对之间的氢键断裂,B错误;
C、转录是以基因为单位的,一条DNA上包含多个基因,因此转录形成的mRNA即C链长度远小于其模板链B链长度,C错误;
D、由图可知,D参与mRNA的形成,因此D是游离的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D错误。
故选A。
6. 孟德尔和摩尔根等科学家利用假说-演绎法总结出了遗传学“三大定律”。下列有关孟德尔和摩尔根等遗传学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提出,与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的杂交实验密切相关
B. 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证明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 在孟德尔的研究过程中“预测F1与隐性纯合子的测交结果”属于演绎推理的内容
D.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提出假说的核心内容是“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①1866年孟德尔提出遗传定律时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②1903年萨顿采用类比推理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
③1910年摩尔根采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详解】A、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的杂交实验提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证明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正确;
C、孟德尔在他的豌豆杂交实验中,“预测F1与隐性纯合子的测交后代比例”属于演绎推理的内容,此后还需通过测交实验进行验证,C正确;
D、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提出假设的核心内容是“生物体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D错误。
故选D。
7. 某科研小组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保温时间适宜,搅拌充分。下列错误的是( )
A. 噬菌体营寄生生活,不可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 用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则子代中含有放射性的噬菌体比例大
C. 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则沉淀物和上清液中均有放射性
D. 该实验能够说明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如果对35S标记的噬菌体甲组不进行搅拌,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就不能从细菌表面脱落,离心后蛋白质外壳随细菌到沉淀物中,导致甲组沉淀物中出现较强放射性;如果对32P标记的噬菌体乙组保温时间过长,通过半复制保留产生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组装形成的子代噬菌体就会从细菌中释放出来,离心到上清液中,从而使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
【详解】A、噬菌体属于病毒,无细胞结构,营寄生生活,不可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A正确;
B、DNA复制为半保留方式复制,用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原料无放射性,只有亲代DNA的两条链含有放射性,复制后有2个DNA分子含有放射性,因此如果该DNA复制n次,子代中含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占2/2n,比例较小,B错误;
C、DNA和蛋白质都含有N元素,用15N标记的噬菌体DNA和蛋白质都被标记,因此沉淀物(含子代噬菌体)和上清液(亲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中均有放射性,C正确;
D、该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也能说明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D正确。
故选B。
8. 如图甲、乙、丙表示细胞内正在进行的新陈代谢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恰当的是( )
甲 乙 丙
A. 正常人体细胞内不会进行④、⑥、⑦过程
B. ①④⑥⑧⑩过程均需要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
C. ①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③过程需要DNA聚合酶参与
D. 病毒体内不能单独进行图甲、乙或丙所代表的新陈代谢过程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图文:①、⑧为转录过程,②、⑤、⑨为翻译过程,③、⑩为DNA分子复制,④、⑥为RNA复制, ⑦为逆转录过程。
【详解】A、正常人体细胞内不会进行(④、⑥)RNA复制以及⑦逆转录过程,A正确;
B、①和⑧均为转录,④和⑥均为RNA复制,⑩为DNA复制,转录与RNA复制的产物均为RNA,均需要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DNA复制的产物是DNA,需要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B错误;
C、①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③DNA复制过程需要DNA聚合酶参与,C正确;
D、病毒营胞内寄生生活,不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所以其体内不能单独进行图甲、乙或丙所代表的新陈代谢过程,D正确。
故选B。
9. 如图是电镜下原核生物转录过程中的羽毛状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为由右向左
B. 转录而来的RNA需脱离DNA后,才能进行蛋白质合成
C. 当RNA聚合酶到达终止密码子时,RNA合成结束
D. DNA虽然能和核糖体接触,但也必须通过RNA传递信息
【答案】D
【解析】
【分析】转录以DNA一条链为模板,以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RNA的过程。
翻译以mRNA为模板,以游离的氨基酸为原料,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详解】A、根据mRNA的长短,可判断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为由左向右,A错误;
B、原核生物的基因表达可边转录边翻译,即转录尚未结束,就能进行蛋白质合成,B错误;
C、当RNA聚合酶到达终止子时,RNA合成结束,而终止密码子位于mRNA上,C错误;
D、DNA虽然能和核糖体接触,但也必须通过RNA传递信息,D正确。
故选D。
10. 如图是某家系中甲病、乙病的遗传图谱,甲病、乙病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其中一种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Ⅲ-5含两条X染色体,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乙病均为隐性遗传病,且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
B. 只考虑甲病,Ⅱ-1与Ⅲ-2的基因型一定相同
C. 只考虑乙病,Ⅱ-2与Ⅲ-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D. Ⅲ-5含有的两条X染色体均来自I-3
【答案】D
【解析】
【分析】系谱图分析:根据I-1和I-2甲病正常,II-2患甲病,可确定甲病为隐性遗传病;根据II-1和II-2号乙病表现正常而他们女儿III-3患乙病,确定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再根据题干“其中一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推断控制甲病的A、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详解】A、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可判断,两病均为隐性遗传病;对于乙病,Ⅲ-3患乙病,而其父亲并未患乙病,因此乙病一定位于常染色体上,又知其中一种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因此甲病位于X染色体上,A正确;
B、只考虑甲病,Ⅱ-1与Ⅲ-2的基因型均为XAXa,B正确;
C、只考虑乙病,由于Ⅱ-1和Ⅱ-2基因型为Bb,Ⅲ-2不患乙病,因此其基因型是Bb的概率为2/3,C正确;
D、Ⅲ-5含两条X染色体且患有甲病,则其基因型可表示为XaXaY,则Ⅲ-5两条携带甲病致病基因的X染色体可能一条来自Ⅱ-3、一条来自Ⅱ-4,也可能是Ⅱ-4的X与Y染色体未分开,D错误。
故选D。
11. 某考研小组将S型肺炎链球菌进行如图所示的处理,将获得的液体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进行转化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能得到R型细菌的是甲、乙、丙、丁、戊、己 B. 能得到S型细菌的是甲、乙、丙、丁、戊
C. 该实验自变量控制中使用了“减法原理” D. 实验思路是单独研究S型细菌各种成分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S型肺炎链球菌粉碎后→放入甲试管,除去糖类→ 乙试管, 加酯酶→丙试管,加蛋白酶→丁试管,加RNA酶→戊试管,加DNA酶→己试管,由于是对试管依次进行处理,可列如下表格表示各试管中的物质:
试管编号 甲 乙 丙 丁 戊 己
试管内含有物质 多糖、脂质、蛋白质、RNA、DNA 脂质、蛋白质、RNA、DNA 蛋白质、RNA、DNA RNA、DNA DNA 无
【详解】A、根据题意,各试管是与R型细菌混合,故每支试管都能得到R型细菌,A正确;
B、由于“转化因子”是S型细菌的DNA,所以试管中有S型细菌的DNA,与R型细菌混合后,才能有少量 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因此能得到S细菌的是甲、乙、丙、丁、戊,B正确;
C、该实验的自变量是S型细菌的不同物质,由题图可知,该实验是依次去除前一支试管中的某一物质,而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所以该实验自变量控制中使用了“减法原理”,C正确;
D、实验思路是通过排除法确认S型细菌不同成分对R型细菌的转化能力,D错误。
故选D。
12. 如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相对含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c段细胞不能进行基因的表达
B. ij段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
C.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分别体现在de段和hi段
D. Ⅱ和Ⅲ的生理过程保证了后代具有多样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分析曲线图:Ⅰ阶段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规律;Ⅱ阶段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核DNA含量变化规律;Ⅲ阶段表示受精作用,其中ml表示受精作用后DNA数目加倍,m点之后表示有丝分裂过程中核DNA数目变化规律。
【详解】A、ac段为分裂间期,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进行基因的表达,A错误;
B、ij段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时,每条染色体上含有1个DNA分子,B错误;
C、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对应的时间段在gh段,C错误;
D、Ⅱ为减数分裂,Ⅲ为受精作用,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具有多样性,受精过程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也增加了后代的多样性,D正确。
故选D。
【点睛】
13. 某个肺炎链球菌的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 )
A. 四种含氮碱基A:T:G:C=4:4:7:7
B. 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
C. 含腺嘌呤30个
D. 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答案】C
【解析】
【分析】已知一条链上A∶T∶G∶C=1∶2∶3∶4,即A1∶T1∶G1∶C1=1∶2∶3∶4,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2∶T2∶G2∶C2=2∶1∶4∶3。双链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则A1=T2=10,T1=A2=20,G1=C2=30,C1=G2=40,即该DNA分子中A=T=30个,C=G=70个。
【详解】A、由以上分析可知,该DNA分子中A=T=30个,C=G=70个,则四种含氮碱基A∶T∶G∶C=3∶3∶7∶7,A错误;
B、该DNA分子中碱基比例已经确定,所以碱基排列方式小于4100种,B错误;
C、由以上分析可知,该DNA分子中含有腺嘌呤30个,C正确;
D、肺炎链球菌为原核生物,其DNA分子为环状,没有游离的磷酸基团,D错误。
故选C。
14. 某种二倍体植物不含性染色体,但花的发育受等位基因G、g的调控,当基因G存在时发育为雄花序(雄株),仅有基因g时发育为雌花序(雌株)。该植物的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上述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宽叶雄株的基因型有2种,窄叶雌株的基因型有1种
B. 若子代中既有宽叶又有窄叶,则父本的基因型有4种
C. 窄叶雄株与杂合的宽叶雌株杂交,子代中窄叶雄株占1/4
D. 两宽叶雌、雄植株杂交,子代中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所占比例相同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两对基因独立遗传,说明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已知当基因G存在时演化为雄花序即雄株,仅有基因g时演化为雌花序即雌株,由于雌株不能产生G基因,因此雄株的基因型为Gg,雌株的基因型为gg。
【详解】A、已知当基因G存在时演化为雄花序即雄株,仅有基因g时演化为雌花序即雌株,由于雌株不能产生G基因,因此雄株的基因型为Gg,雌株的基因型为gg,宽叶雄株的基因型有GgMM和GgMm,共2种,窄叶雌株的基因型有ggmm,1种,A正确;
B、由(1)可知,雄株的基因型为Gg,雌株的基因型为gg,若子代中既有宽叶M-又有窄叶mm,说明父本可产生m配子,则父本的基因型为GgMm或Ggmm,则父本的基因型有2种,B错误;
C、窄叶雄株Ggmm与杂合的宽叶雌株ggMm杂交,子代中窄叶雄株Ggmm占1/2×1/2=1/4,C正确;
D、两宽叶雌、雄植株杂交,子代中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所占比例可以相同,如GgMM×ggMM杂交,子代中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各占一半,D正确。
故选B。
15. 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的交叉互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F1个体的基因A与c位于同一条染色上
B. F1个体基因a与c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C. 基因B/b与C/c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 基因A/a与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答案】A
【解析】
【分析】F1为AaBbCc,测交是与隐性的个体杂交(aabbcc),从测交的结果可知,F1产生的配子为abc:ABC:aBc:AbC=1:1:1:1。
【详解】A、F1产生的配子为ac:AC=1:1,F1个体的基因a与c位于同一条染色上,A错误;
B、F1个体的基因a与c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B正确;
C、F1产生的配子bc:BC:Bc:bC=1:1:1:1,可知基因B/b与C/c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C正确;
D、F1产生的配子ab:AB:aB:Ab=1:1:1:1,可知基因A/a与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D正确。
故选A。
16. 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其中A链中的氨基酸有m个,B链中的氨基酸有n个。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胰岛素基因中至少有碱基6(m +n)个
B. 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
C. 胰岛素mRNA中至少含有的密码子为(m +n)个
D. A、B两条肽链可能是经蛋白酶的作用后形成
【答案】B
【解析】
【分析】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其中A链中的氨基酸有m个,B链中的氨基酸有n个,两条多肽链中氨基酸总数是(m+n),所以DNA中对应碱基数至少为6(m+n)。胰岛素基因转录的mRNA是一条,而形成的两条肽链中氨基酸共有(m+n)个,根据密码子和氨基酸的一一对应关系(不考虑终止密码子)可知,与之对应的胰岛素mRNA中至少含有的密码子应该为(m+n)个。
【详解】A、胰岛素基因编码的两条多肽链中氨基酸总数是(m+n),所以DNA中对应碱基数至少为6(m+n),A正确;
B、一个基因在编码蛋白质的过程中,只有一条链作为模板链,B错误;
C、胰岛素基因转录的mRNA是一条,而形成的两条肽链中氨基酸共有(m+n)个,根据密码子和氨基酸的一一对应关系(不考虑终止密码子)可知,与之对应的胰岛素mRNA中至少含有的密码子应该为(m+n)个,C正确;
D、A、B两条肽链可能是形成一条肽链之后,经蛋白酶作用使肽键断裂,然后再加工成胰岛素的,D正确。
故选B。
【点睛】该题考查有关蛋白质的计算问题,要求学生会灵活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17. 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果蝇缺失1条IV号染色体 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下列关于F1果蝇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白眼雄果蝇占1/4
B. 红眼雌果蝇占1/2
C. 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4
D. 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
【答案】D
【解析】
【分析】伴性遗传: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
【详解】如果Ⅳ染色体缺失用Ⅳ-表示,红眼基因用B表示,则亲代红眼雌果蝇可以表示为ⅣⅣ-XBXb,红眼雄果蝇可以表示为ⅣⅣ-XBY,子一代中Ⅳ染色体的组型是ⅣⅣ:ⅣⅣ-:Ⅳ-Ⅳ-=1:2:1,其中Ⅳ-Ⅳ-死亡,后代个体中ⅣⅣ占1/3,ⅣⅣ-占2/3;对于果蝇眼色来说,XBXb和XBY交配后代的基因型为XBXB:XBXb:XBY:XbY=1:1:1:1。因此后代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3/4×1/3=1/4,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2/3=1/6。
故选D。
18. miRNA是一种小分子RNA,某miRNA能抑制W基因控制的蛋白质(W蛋白)的合成。某真核细胞内形成该miRNA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miRNA基因转录时,RNA聚合酶与该基因的起始密码子相结合
B. W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在细胞核内合成后,进入细胞质用于翻译
C. miRNA与W基因的mRNA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C与G配对
D. miRNA抑制W蛋白的合成是通过miRNA抑制转录所致
【答案】B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miRNA基因在细胞核中转录形成后进行加工,然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再加工后与W基因的mRNA结合形成复合物,进而阻碍W基因的翻译过程的进行。
【详解】A、miRNA基因转录时,RNA聚合酶与该基因首端启动子相结合,A错误;
B、真核细胞内W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在细胞核内加工后,进入细胞质用于翻译,B正确;
C、miRNA与W基因mRNA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U、C与G配对,C错误;
D、miRNA抑制W蛋白的合成,是通过单链结构的miR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miRNA蛋白质复合物,抑制翻译所致的,D错误。
故选B。
19. 将某高等植物(2n=16)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完成第一次有丝分裂,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液中继续完成第二、第三次有丝分裂。结合下图所示染色体被标记情况,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分裂间期时,根尖细胞要进行染色体与中心体的复制
B.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由中期进入后期时,染色体数与染色单体数由1:2变为1:1
C. 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根尖细胞中具有16条b类染色体,没有a、c两类染色体
D. 第三次有丝分裂后期,根尖细胞中具有16条a类染色体与16条b类染色体
【答案】C
【解析】
【分析】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征:有丝分裂前间期: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适度生长,DNA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不变。有丝分裂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有丝分裂中期,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有丝分裂后期,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粒分裂,两条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有丝分裂末期,细胞分裂为两个子细胞,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
详解】A、高等植物根尖细胞没有中心体,A错误;
B、有丝分裂后期没有染色单体,B错误;
C、在经过第一次有丝分裂后,所有的染色体都被标记了(每个DNA只有一条链被3H标记),在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根尖细胞中一共有16条染色体,根据DNA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可知,此时这16条染色体的一条染色单体被标记,另一条没有被标记,属于b类染色体,没有a、c两类染色体,C正确;
D、有丝分裂后期没有染色单体,不会出现a、b、c类染色体,D错误。
故选C。
20. 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①连续自交、②随机交配、③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④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要尽快获得AA纯种小麦,③比④更慢
B. 曲线Ⅱ的F3和曲线Ⅲ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相等
C. 曲线Ⅳ的Fn中纯合体(子)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
D. 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产生A和a的配子比例始终相等
【答案】A
【解析】
【分析】连续自交和随机交配的F1的Aa的基因型频率都是1/2,所以I和IV符合,但是连续自交的结果是纯合子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杂合子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所以I是②随机交配的结果,IV是①自交的结果。曲线II和III在F1杂合子Aa所占的比例相同,这是因为自交和随机交配的结果是一样的,即F1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1/4AA+1/2Aa+1/4aa,淘汰掉其中的aa个体后,Aa的比例变为2/3,AA的比例为1/3;如果自交,则其后代是1/3AA+2/3(1/4AA+1/2Aa+1/4aa),淘汰掉aa以后,得到的后代F2是3/5AA+2/5Aa,Aa所占的比例是0.4;如果随机交配,根据遗传平衡定律(2/3A+1/3a)2,后代是4/9AA+4/9Aa+1/9aa,淘汰掉aa,则F2是1/2AA+1/2Aa,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曲线II是④随机交配并淘汰aa的曲线,曲线III是③自交并淘汰aa的曲线。
【详解】A、连续自交和随机交配的F1的Aa的基因型频率都是1/2,所以I和IV符合,但是连续自交的结果是纯合子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杂合子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小,所以I是②随机交配的结果,IV是①自交的结果。曲线II和III在F1杂合子Aa所占的比例相同,这是因为自交和随机交配的结果是一样的,即F1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1/4AA+1/2Aa+1/4aa,淘汰掉其中的aa个体后,Aa的比例变为2/3,AA的比例为1/3;如果自交,则其后代是1/3AA+2/3(1/4AA+1/2Aa+1/4aa),淘汰掉aa以后,得到的后代F2是3/5AA+2/5Aa,Aa所占的比例是0.4;如果随机交配,根据遗传平衡定律(2/3A+1/3a),后代是4/9AA+4/9Aa+1/9aa,淘汰掉aa,则F2是1/2AA+1/2Aa,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曲线II是④随机交配并淘汰aa的曲线,曲线III是③自交并淘汰aa的曲线。要尽快获得AA纯种小麦,应选择连续自交并淘汰aa最快,结合分析可知,即③比④更快,A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曲线Ⅱ是④随机交配并淘汰aa的曲线,F3中Aa的频率为2/5,曲线Ⅲ是自交并淘汰aa的曲线,F2中Aa基因型频率为2/5,B正确;
C、曲线IV是自交的结果在Fn代纯合子的比例是1-(1/2)n,则比上一代Fn-1增加的数值是1-(1/2)n –(1-(1/2)n-1)= (1/2)n ,C正确;
D、曲线Ⅰ和Ⅳ随机交配和连续自交,各子代产生A和a配子的比例都不会改变,D正确。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
21. 下列甲图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图可看成DNA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此过程遵循了__________原则。
(2)指出乙图中序号代表的结构名称:1___________,7__________,8_________,10___________。由乙图可看出DNA的基本骨架由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交替连接而成
(3)甲图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其中A是_________酶,B是_________酶。
(4)已知G和C之间有3个氢键,A和T之间有2个氢键,若某DNA片段中,碱基对为n,A有m个,则氢键数为__________。
(5)若图乙中亲代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A,则该DNA分子经过3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半保留方式 ②. 碱基互补配对
(2) ①. 胞嘧啶 ②.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③. 碱基对 ④. 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 ⑤. 5和6
(3) ①. 解旋酶 ②. DNA聚合酶
(4)3n-m (5)1/2
【解析】
【分析】甲图表示DNA的复制,a、d为模板链,b、c为子链,A表示解旋酶,B表示DNA聚合酶。
乙图中:1为C,2为A,3为G,4为T,5为脱氧核糖,6为磷酸,7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8为碱基对,9为一条脱氧核苷酸链。
【小问1详解】
分析甲图可知,a、d是DNA复制的模板链,b、c是新合成的子链,因此DNA复制的方式是半保留复制。该复制遵循碱基的互补配对原则即A-T、C-G配对。
【小问2详解】
乙图中1表示胞嘧啶,7表示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8表示碱基对,10表示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由乙图可看出DNA的基本骨架由5脱氧核糖和6磷酸交替连接而成。
【小问3详解】
A的作用是断裂氢键,使DNA解旋,因此为解旋酶;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所以为DNA聚合酶。
【小问4详解】
若n个碱基对中有m个A,说明有m个A-T碱基对,n-m个C-G碱基对,氢键的数目为2m+3(n-m)=3n-m。
【小问5详解】
若图乙中亲代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G变成了A,则以该链为模板形成的子代DNA分子的两条链均不同于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而以另一条链(正常的)为模板形成的子代DNA分子的两条链均与亲代DNA分子的两条链相同,所以该DNA分子经过n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1/2。
22. “如果说生物是上帝创造的,那么果蝇就是上帝专门为摩尔根创造的”。果蝇(2N=8)是一种小型蝇类,体长3~4mm,在制醋和有水果的地方常常可以看到。生物学家常用它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请回答下列有关果蝇的问题:
(1)摩尔根在研究中采用了________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研究果蝇的基因组需研究5条染色体,则研究玉米(染色体数为2n=20条)的基因组需要研究________条染色体。
(2)果蝇长翅和短翅是一对相对性状(不考虑X、Y同源区段)。科研人员将长翅与短翅果蝇分别进行正交和反交,再将F1中的长翅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发现F2无论雄性还是雌性,长翅果蝇与短翅果蝇的比例均为2:1。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果蝇的长翅基因位于________(填“常”或“X”或“Y”)染色体,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长翅基因A所在染色体上还存在一个隐性基因b,该基因可能与致死有关,但不影响存活个体的其他性状,F1长翅果蝇的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甲。为了解释F2果蝇长翅与短翅的性状分离比为2:1,有人提出两种假设,一种假设是AA纯合致死,另一种假设是bb纯合致死。现有下图所示的四种基因型的果蝇为实验材料,需要通过一代杂交实验来证明一种假设成立、另一种假设不成立(不考虑其他致死原因及交叉互换)。请完成有关的实验思路:
①思路一:将________(填“甲、乙、丙、丁”中的一种)基因型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若子代长翅:短翅=2:1,则AA纯合致死;若子代________,则bb纯合致死。
②思路二:分别将甲与丙、甲与丁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前者的子代长翅:短翅=1:1,后者长翅:短翅=2:1,则AA致死;若前者________、后者________,则bb纯合致死。
【答案】(1) ①. 假说-演绎法 ②. 10
(2) ①. 常 ②. F1中的长翅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代雄雌长翅果蝇与短翅果蝇的比例均为2:1
(3) ①. 乙 ②. 全为长翅 ③. 长翅:短翅=1:2 ④. 长翅:短翅=3:1
【解析】
【分析】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正反交实验的结果相同,证明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正反交结果不同,证明位于性染色体上。
【小问1详解】
摩尔根在研究中采用了假说—演绎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果蝇雌雄异体,2N=8,故研究果蝇的基因组则需研究3+X+Y共5条染色体。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没有性染色体,要研究玉米(染色体数为2n=20条)的基因组,需要测定10对同源染色体中的各一条,即10 条染色体。
【小问2详解】
科研人员将长翅与短翅果蝇分别进行正交和反交,再将F1中的长翅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发现F2无论雄性还是雌性,长翅果蝇与短翅果蝇的比例均为2:1,分析该结果:F1中的长翅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代雄雌长翅果蝇与短翅果蝇的比例均为2:1,该性状与性别无关,说明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小问3详解】
F1中的长翅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发现F2代无论雄性还是雌性,长翅果蝇与短翅果蝇的比例均为2:1,本来是3:1,说明存在致死效应,可能是AA致死或bb致死,通过给定的材料进行杂交实验判断是AA致死还是bb致死,则选取的材料杂交后应得到含AA或bb的基因型,则可以选取的材料进行的杂交实验为:
思路一:将乙基因型(子代有AA、bb类型)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由于其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AB:ab=1:1,正常情况下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1:2:1,若AA纯合致死,则子代长翅:短翅=2:1,若bb致死,则子代全为长翅。
思路二:将甲(配子为Ab、aB)与丙(配子为aB、ab)、甲(配子为Ab、aB)与丁(AB、aB)杂交,甲×乙→AaBb:Aabb:aaBB:aaBb=1:1:1:1,甲×丁→AABb:AaBb:AaBB:aaBB=1:1:1:1,若AA致死,前者的子代长翅:短翅=1:1,后者长翅:短翅=2: 1;若bb纯合致死,前者的子代长翅:短翅=1:2,后者长翅:短翅=3:1。
23. 遗传印记是指同一个基因由于来源于父本与母本的不同而产生表达差异的现象。DNA甲基化是指不改变DNA序列,通过碱基连接甲基基团来抑制基因表达,是遗传印记的重要原因之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基因是最早发现的印记基因,位于小鼠7号常染色体上,存在有功能型的A基因和无功能型的a基因,A基因能促进小鼠生长,而a基因无此功能。Igf2基因在雌鼠形成配子时印记重建为甲基化,在雄鼠形成配子时为去甲基化,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基化后的DNA片段,其(A+T)/(G+C)的比值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雌鼠在形成配子时,A和a基因遵循___________定律,由图示配子形成过程中印记发生的机制,可以断定亲代雌鼠的A基因来自它的___________(填“父方”“母方”或“不确定”),理由是____。
(3)某研究小组要验证雌配子形成过程中A基因印记重建为甲基化。现有小鼠若干:
①纯合的生长正常雌鼠②杂合的生长正常雌鼠③杂合的生长缺陷雌鼠④纯合的生长正常雄鼠⑤纯合的生长缺陷雄鼠,请选择一个杂交组合并预期实验结果。
杂交组合(写序号):___________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鼠毛色褐色(B)对黄色(b)为显性,且基因B、b没有遗传印记。将基因型为AaBb的雌雄小鼠杂交,根据子代生长情况和毛色可以推知基因B、b是否在7号染色体上:
若子代生长正常褐色鼠:生长缺陷褐色鼠:生长正常黄色鼠:生长缺陷黄色鼠=___________,则基因B、b不在7号染色体上;反之则在7号染色体上。
【答案】(1) ①. 不变 ②. 碱基甲基化并不改变碱基的序列
(2) ①. 分离 ②. 父本 ③. 在雄鼠形成配子时为去甲基化,在雌鼠形成配子时印记重建为甲基化,雌鼠的A基因未甲基化,可以断定亲代雌鼠的A基因来自它父方
(3) ①. ①×⑤(或②×⑤) ②. 子代全为生长缺陷
(4)3:3:1:1
【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可知,雄配子中印记重建去甲基化,雌配子中印记重建甲基化,据此答题。
【小问1详解】
由于碱基甲基化并不改变碱基的序列,因此甲基化后的DNA片段,其(A+T)/(G+C)的比值不变。
【小问2详解】
A和a基因为一对等位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由图中配子形成过程中印记发生的机制可知,在雄鼠形成配子时为去甲基化,在雌鼠形成配子时印记重建为甲基化,雌鼠的A基因未甲基化,可以断定亲代雌鼠的A基因来自它父方。
【小问3详解】
为验证雌配子形成过程中A基因印记重建为甲基化,可以选择纯合的生长正常雌鼠或杂合的生长正常雌鼠与纯合的生长缺陷雄鼠杂交得到F1,观察并统计F1的表现型及比例,若F1全为生长缺陷鼠,说明雌配子形成过程中A基因印记重建为甲基化。
【小问4详解】
基因型为AaBb的雌雄小鼠杂交,分别考虑两对基因的遗传,雌鼠产生的配子中A基因不能表达,雄鼠产生含A和a的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则子代生长正常:生长缺陷=1∶1,褐色∶黄色=3∶1,则子代生长正常褐色鼠:生长缺陷褐色鼠:生长正常黄色鼠:生长缺陷黄色鼠=3:3:1:1。
24. 当人体细胞受到某些因素影响,其内的DNA分子受损时,细胞会通过特殊途径修复或清除受损DNA。该过程的关键是一种核基因P53,它被称为细胞的“基因组卫士”。其相关过程如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指的是________过程。此过程中可充当模板的有________。
(2)图中②过程需要________酶,产生的IncRNA之所以称为非编码长链,是因为它不能用于________过程,只能起到调控作用。
(3)据图可知,P53蛋白还可以启动细胞内的修复酶基因。DNA分子进行修复所需要原料是________。
(4)据图可知,P53蛋白还具有________功能,进而阻止DNA的复制。
(5)若某DNA分子损伤未完全修复,导致某种酶无法正常合成,而影响到生物的性状,这种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可称为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控制。除此之外,基因还可以通过控制________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答案】(1) ①. 基因的表达(基因的转录和翻译) ②. P53基因以及其转录形成的RNA
(2) ①. RNA聚合 ②. 翻译 (3)脱氧核糖核苷酸 (4)启动P21基因
(5) ①. 间接 ②. 蛋白质的结构
【解析】
【分析】分析题图:当某些因素导致人体细胞DNA受损时,P53基因被激活,通过①过程控制合成的P53蛋白,其作用途径有:
(1)P53蛋白通过结合某DNA片段调控某DNA片段合成IncRNA,进而促进过程①使其合成更多的P53蛋白;
(2)P53蛋白通过启动P21基因的表达阻止DNA的复制;
(3)P53的蛋白可启动修复酶系统修复损伤的DNA。
【小问1详解】
图中①是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过程,即基因表达过程;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过程的模板是P53基因的一条链,翻译过程的模板是P53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
【小问2详解】
图中②是以DNA为模板合成RNA的转录过程,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该过程产生的IncRNA之所以称之为非编码长链,是因为它不能用于翻译过程,只能起到调控作用。
【小问3详解】
DNA分子进行修复过程中所需原料是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P53蛋白还具有启动P21基因功能,进而阻止DNA的复制。
【小问5详解】
若某DNA分子损伤未完全修复,导致某种酶无法正常合成,而影响到生物的性状,这种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可称之为间接控制,即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影响代谢,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除此之外,基因还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来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厦门双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友情提示: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写在其它地方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有对应关系的物质或结构,按照单位结构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
①脱氧核糖核酸;②染色体;③脱氧核苷酸;④碱基;⑤基因
A. ④①⑤③② B. ⑤④①②③ C. ④③②①⑤ D. ④③⑤①②
2. 根据表中的已知条件,判断苏氨酸的密码子是( )
DNA双链 T
T G
mRNA
tRNA反密码子 A
氨基酸 苏氨酸
A. TGU B. UGA C. ACU D. UCU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基因在DNA分子双链上成对存在
B. DNA可用于亲子鉴定与孩子的DNA来自双亲各一半有关
C. 理论上,人的组织细胞均能用于DNA鉴定
D. 不同个体DNA的碱基配对方式均是相同的
4. 果蝇体细胞中部分染色体及基因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正常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中染色体形态最多有5种,最少有3种
B. 当 AB 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时,核 DNA 和染色体比值是2:1
C. 有丝分裂的2个子细胞都含有 Aa,减数第一次分裂的2个子细胞不可能都含有Aa
D. 当细胞中有2条Y染色体时,一定同时含有2个A基因和2个a基因
5. 真核生物的细胞核中,某基因转录过程如右图所示,其中A表示RNA聚合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A沿着DNA链向右移动
B. A能断裂磷酸二酯键和氢键
C. C链长度与B链相同,碱基序列与之互补
D. D是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是转录所需的原料
6. 孟德尔和摩尔根等科学家利用假说-演绎法总结出了遗传学“三大定律”。下列有关孟德尔和摩尔根等遗传学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提出,与孟德尔利用豌豆进行的杂交实验密切相关
B. 摩尔根利用果蝇进行杂交实验证明了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 在孟德尔研究过程中“预测F1与隐性纯合子的测交结果”属于演绎推理的内容
D.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提出假说核心内容是“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7. 某科研小组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保温时间适宜,搅拌充分。下列错误的是( )
A. 噬菌体营寄生生活,不可用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 用一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则子代中含有放射性的噬菌体比例大
C. 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则沉淀物和上清液中均有放射性
D. 该实验能够说明DNA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8. 如图甲、乙、丙表示细胞内正在进行的新陈代谢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恰当的是( )
甲 乙 丙
A. 正常人体细胞内不会进行④、⑥、⑦过程
B. ①④⑥⑧⑩过程均需要核糖核苷酸作为原料
C. ①过程需要RNA聚合酶参与,③过程需要DNA聚合酶参与
D. 病毒体内不能单独进行图甲、乙或丙所代表的新陈代谢过程
9. 如图是电镜下原核生物转录过程中的羽毛状现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RNA聚合酶的移动方向为由右向左
B. 转录而来的RNA需脱离DNA后,才能进行蛋白质合成
C 当RNA聚合酶到达终止密码子时,RNA合成结束
D. DNA虽然能和核糖体接触,但也必须通过RNA传递信息
10. 如图是某家系中甲病、乙病的遗传图谱,甲病、乙病分别由基因A/a、B/b控制,其中一种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Ⅲ-5含两条X染色体,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乙病均为隐性遗传病,且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
B. 只考虑甲病,Ⅱ-1与Ⅲ-2的基因型一定相同
C. 只考虑乙病,Ⅱ-2与Ⅲ-1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
D. Ⅲ-5含有两条X染色体均来自I-3
11. 某考研小组将S型肺炎链球菌进行如图所示的处理,将获得的液体分别与R型细菌混合进行转化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能得到R型细菌的是甲、乙、丙、丁、戊、己 B. 能得到S型细菌的是甲、乙、丙、丁、戊
C. 该实验自变量控制中使用了“减法原理” D. 实验思路是单独研究S型细菌各种成分的作用
12. 如图表示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相对含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c段细胞不能进行基因的表达
B. ij段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
C. 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分别体现在de段和hi段
D. Ⅱ和Ⅲ的生理过程保证了后代具有多样性
13. 某个肺炎链球菌的DNA分子中含有200个碱基,一条链上A:T:G:C=1:2:3:4,则该DNA分子( )
A. 四种含氮碱基A:T:G:C=4:4:7:7
B. 碱基排列方式共有4100种
C. 含腺嘌呤30个
D. 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14. 某种二倍体植物不含性染色体,但花的发育受等位基因G、g的调控,当基因G存在时发育为雄花序(雄株),仅有基因g时发育为雌花序(雌株)。该植物的宽叶(M)对窄叶(m)为显性,上述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宽叶雄株的基因型有2种,窄叶雌株的基因型有1种
B. 若子代中既有宽叶又有窄叶,则父本的基因型有4种
C. 窄叶雄株与杂合的宽叶雌株杂交,子代中窄叶雄株占1/4
D. 两宽叶雌、雄植株杂交,子代中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所占比例相同
15. 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1:1:1:1.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的交叉互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F1个体的基因A与c位于同一条染色上
B. F1个体的基因a与c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C. 基因B/b与C/c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 基因A/a与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16. 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是由一个基因编码的,其中A链中的氨基酸有m个,B链中的氨基酸有n个。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胰岛素基因中至少有碱基6(m +n)个
B. 胰岛素基因的两条DNA单链分别编码A、B两条肽链
C. 胰岛素mRNA中至少含有的密码子为(m +n)个
D. A、B两条肽链可能是经蛋白酶的作用后形成
17. 果蝇的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果蝇缺失1条IV号染色体 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下列关于F1果蝇的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
A. 白眼雄果蝇占1/4
B. 红眼雌果蝇占1/2
C. 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4
D. 缺失1条IV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
18. miRNA是一种小分子RNA,某miRNA能抑制W基因控制的蛋白质(W蛋白)的合成。某真核细胞内形成该miRNA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miRNA基因转录时,RNA聚合酶与该基因的起始密码子相结合
B. W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在细胞核内合成后,进入细胞质用于翻译
C. miRNA与W基因的mRNA结合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A与T、C与G配对
D. miRNA抑制W蛋白的合成是通过miRNA抑制转录所致
19. 将某高等植物(2n=16)根尖细胞在含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完成第一次有丝分裂,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液中继续完成第二、第三次有丝分裂。结合下图所示染色体被标记情况,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分裂间期时,根尖细胞要进行染色体与中心体的复制
B. 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由中期进入后期时,染色体数与染色单体数由1:2变为1:1
C. 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根尖细胞中具有16条b类染色体,没有a、c两类染色体
D. 第三次有丝分裂后期,根尖细胞中具有16条a类染色体与16条b类染色体
20. 用基因型为Aa的小麦分别进行:①连续自交、②随机交配、③连续自交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④随机交配并逐代淘汰隐性个体,根据各代Aa基因型频率绘制曲线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要尽快获得AA纯种小麦,③比④更慢
B. 曲线Ⅱ的F3和曲线Ⅲ的F2中Aa基因型频率相等
C. 曲线Ⅳ的Fn中纯合体(子)的比例比上一代增加(1/2)n
D. 曲线Ⅰ和Ⅳ的各子代间产生A和a的配子比例始终相等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
21. 下列甲图中DNA分子有a和d两条链,将甲图中某一片段放大后如乙图所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甲图可看成DNA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此过程遵循了__________原则。
(2)指出乙图中序号代表的结构名称:1___________,7__________,8_________,10___________。由乙图可看出DNA的基本骨架由____________(填图中序号)交替连接而成
(3)甲图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酶,其中B能将单个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其中A是_________酶,B是_________酶。
(4)已知G和C之间有3个氢键,A和T之间有2个氢键,若某DNA片段中,碱基对为n,A有m个,则氢键数为__________。
(5)若图乙中亲代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A,则该DNA分子经过3次复制后,发生差错的DNA分子占DNA分子总数的___________。
22. “如果说生物是上帝创造的,那么果蝇就是上帝专门为摩尔根创造的”。果蝇(2N=8)是一种小型蝇类,体长3~4mm,在制醋和有水果的地方常常可以看到。生物学家常用它作为遗传学研究的实验材料。请回答下列有关果蝇的问题:
(1)摩尔根在研究中采用了________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研究果蝇的基因组需研究5条染色体,则研究玉米(染色体数为2n=20条)的基因组需要研究________条染色体。
(2)果蝇长翅和短翅是一对相对性状(不考虑X、Y同源区段)。科研人员将长翅与短翅果蝇分别进行正交和反交,再将F1中的长翅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发现F2无论雄性还是雌性,长翅果蝇与短翅果蝇的比例均为2:1。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果蝇的长翅基因位于________(填“常”或“X”或“Y”)染色体,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长翅基因A所在染色体上还存在一个隐性基因b,该基因可能与致死有关,但不影响存活个体的其他性状,F1长翅果蝇的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甲。为了解释F2果蝇长翅与短翅的性状分离比为2:1,有人提出两种假设,一种假设是AA纯合致死,另一种假设是bb纯合致死。现有下图所示的四种基因型的果蝇为实验材料,需要通过一代杂交实验来证明一种假设成立、另一种假设不成立(不考虑其他致死原因及交叉互换)。请完成有关的实验思路:
①思路一:将________(填“甲、乙、丙、丁”中的一种)基因型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若子代长翅:短翅=2:1,则AA纯合致死;若子代________,则bb纯合致死。
②思路二:分别将甲与丙、甲与丁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前者的子代长翅:短翅=1:1,后者长翅:短翅=2:1,则AA致死;若前者________、后者________,则bb纯合致死。
23. 遗传印记是指同一个基因由于来源于父本与母本的不同而产生表达差异的现象。DNA甲基化是指不改变DNA序列,通过碱基连接甲基基团来抑制基因表达,是遗传印记的重要原因之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Igf2)基因是最早发现的印记基因,位于小鼠7号常染色体上,存在有功能型的A基因和无功能型的a基因,A基因能促进小鼠生长,而a基因无此功能。Igf2基因在雌鼠形成配子时印记重建为甲基化,在雄鼠形成配子时为去甲基化,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甲基化后的DNA片段,其(A+T)/(G+C)的比值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雌鼠在形成配子时,A和a基因遵循___________定律,由图示配子形成过程中印记发生的机制,可以断定亲代雌鼠的A基因来自它的___________(填“父方”“母方”或“不确定”),理由是____。
(3)某研究小组要验证雌配子形成过程中A基因印记重建为甲基化。现有小鼠若干:
①纯合的生长正常雌鼠②杂合的生长正常雌鼠③杂合的生长缺陷雌鼠④纯合的生长正常雄鼠⑤纯合的生长缺陷雄鼠,请选择一个杂交组合并预期实验结果。
杂交组合(写序号):___________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鼠毛色褐色(B)对黄色(b)为显性,且基因B、b没有遗传印记。将基因型为AaBb的雌雄小鼠杂交,根据子代生长情况和毛色可以推知基因B、b是否在7号染色体上:
若子代生长正常褐色鼠:生长缺陷褐色鼠:生长正常黄色鼠:生长缺陷黄色鼠=___________,则基因B、b不在7号染色体上;反之则在7号染色体上。
24. 当人体细胞受到某些因素影响,其内的DNA分子受损时,细胞会通过特殊途径修复或清除受损DNA。该过程的关键是一种核基因P53,它被称为细胞的“基因组卫士”。其相关过程如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①指的是________过程。此过程中可充当模板的有________。
(2)图中②过程需要________酶,产生的IncRNA之所以称为非编码长链,是因为它不能用于________过程,只能起到调控作用。
(3)据图可知,P53蛋白还可以启动细胞内的修复酶基因。DNA分子进行修复所需要原料是________。
(4)据图可知,P53蛋白还具有________功能,进而阻止DNA的复制。
(5)若某DNA分子损伤未完全修复,导致某种酶无法正常合成,而影响到生物的性状,这种基因对性状的控制可称为________(填“直接”或“间接”)控制。除此之外,基因还可以通过控制________来控制生物的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