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丽水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6.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4-05-19 13:45: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浙江省丽水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若复数z满足(i为虚数单位),则z的虚部为( )
A.0 B.1 C.-1 D.
2.若,为非零向量,则“ ”是“ ”的( )
A.充要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3.在空间几何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B.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平行
D.过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垂直
4.已知在中, 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边上的高等于,则的面积为( )
A. B.9 C. D.
5.已知点O为所在平面内一点,且,,,则为( )
A.直角三角形 B.等腰三角形
C.等边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6.已知m、n为异面直线,平面,平面,若直线l满足,,,则( )
A., B.,
C.直线r, D. 直线r,
7.已知A、B、C三点在以O为圆心, 1 为半径的圆上运动, 且,M为圆O所在平面内一点,且,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的最小值是1 B.为定值
C.的最大值是10 D.的最小值是8
8.设A、B、C是函数与数函的图象连续相邻的三个交点, 若是锐角三角形,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二、多项选择题
9.已知针角中,若,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0.若复数,满足(i为虚数单位),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B. C. D.
11.已知正方体的棱长为 2 ,点P是的中点, 点M是正方体内(含表面) 的动点,且满足,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动点M在侧面内轨迹的长度是
B.三角形在正方体内运动形成几何体的体积是2
C.直线与所成的角为,则的最小值是
D.存在某个位置M,使得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为
三、填空题
12.已知向量,且,则________________.
13.高为1的圆锥,侧面积为,则过其顶点的截面面积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___.
14.已知在锐角中,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则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四、解答题
15.已知在中, 三个内角A 、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
(1)若,求b;
(2)求证:.
16.如图在三棱台中,等腰梯形平面,,.
(1)求三棱台的体积;
(2)求平面与平面夹角的余弦值.
17.欧拉公式:(i为虚数单位,),是由瑞土著名数学家欧拉发现的。它将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扩大到了复数,建立了三角函数和指数函数之间的关系,它被誉为“数学中的天桥”.
(1)根据欧拉公式计算;
(2)设函数,求函数在上的值域.
1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E,F分别为和上的动点(包含端点),且,.
(1)若
①请用,表示
②设与相交于点G,求.
(2)若,求的取值范围.
19.“风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距今已有 2000 多年的历史。相传在东周春秋时期, 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 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到南北朝时, 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 从隋唐开始, 由于造纸业的发达, 民间开始用纸来 糊风筝; 到了宋代的时候, 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风筝主要由骨架、风筝面、尾翼、提线、放飞线五部分组成。如图(1)就是一个由菱形的风筝面和两个直角三角形尾翼 和所组成的风筝。其中,,,,.现将此风筝的两个尾翼分别沿、折起, 使得P与点Q重合于点S,并连结, 得到如图(2)所示的四棱锥.
(1)求证:平面.
(2)若E为棱上一点,记.
①若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
②是否存在点E使得直线与直线所成角为, 若存在请求出的值,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
2.答案:B
解析:
3.答案:D
解析:
4.答案:A
解析:
5.答案:C
解析:
6.答案:C
解析:
7.答案:D
解析:
8.答案:B
解析:
9.答案:AC
解析:
10.答案:ABD
解析:
11.答案:ABC
解析:
12.答案:
解析:
13.答案:2
解析:
14.答案:
解析:
15.答案:(1)2
(2)
解析:(1)由得:,
,
结合余弦定理得:.
,,.
(2)由(1)得,
,
,
,由可知,,
,即.
16.答案:(1)
(2)
解析:(1)记与的面积分别为和,
则由题可得,.
如图过点作,垂足为O,
等腰梯形平面,
易得平面,
,,
,
.
(2)过点作,垂足E, 连结,
由(1)得平面,
为平面与平面夹角的平面角.
由题可得,
,
平面与平面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17.答案:(1)
(2)
解析:(1).
(2)
18.答案:(1)
(2)
解析:(1)
.
设,则
,G,E三点共线,
.
(2)
.
19.答案:(1)见解析
(2)
解析:(1)连结, 交于点O,
底面为菱形,
由题可得,且于点D,
平面
于点D
平面.
(2)连结交于点G,由(1)得平面
为直线与平面所成角
,,,
,
,,,
,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连结
或其补角为直线与直线所成角
由题得,
,
解得
存在使得直线与直线所成角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