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浙江省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测试(五)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 四川广汉三星堆迪址被称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既有与中原夏商王朝类似青铜器和玉璋、玉琮、玉戈等,又有独特性青铜神像、金杖、面具、神树等,由此可知,三星堆遗址体现( )
A. 文明起源具有多元特征 B. 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特征
C. 分封制度促进区域联系 D. 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发展
2. 秦简《封诊式》中,将里、伍连称者共二十四处;秦简《傅律》中还记载了里的负责人里典和伍的负责人伍老。下列各项中对“伍”解读正确的是( )
①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 ②其中的民众互相监督
③是编排户口的一种办法 ④是社会救济的专门机构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3. 张载“横渠四句”表达为天地确立起生生之心,为百姓指明一条共同遵行的大道,继承孔孟等以往的圣人不传的学问,为天下后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对该思想理解正确的是( )
A. 强化了儒学的哲学性和思辨性 B. 提倡个性自由蔑视权威
C. 促进树立儒学基本价值观 D. 隐含一定的平等叛逆色彩
4.《资治通鉴》记载:“先计州县每岁所应费用及上供之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为行商者,在所州县税三十之一,使与居者均,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材料中的赋税制度( )
A. 减轻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B. 助推唐朝统一全国
C.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百姓负担 D. 将人口税彻底废除
5. 郑州在清代属于开封府管辖下的州,地位不是很高。随着京汉和陇海两大铁路的通车,郑州处于两大南北和东西交通干线的交汇处的优势开始显现出来,很快成为中原地区大宗土特产的集散地,交易量较大的有棉花、粮食等产品以及由沿海商人经销内地的轻工业产品。随着棉花运输的发展,郑州也逐渐出现棉纺织加工业,还带动了面粉业等轻工业的发展。郑州历史地位的变化,表明交通的改进( )
①加强了地区之间的沟通 ②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
③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④导致了专业分工的出现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 晚清时期,汉口的一首民谣是这样唱的:“汉口的姑娘生得傲,麻纱裤子穿一套;红缎子鞋,皮底铰;燕子头,反镜照;新市场里买戏票,三层楼上靠一靠……时装女服不兴长,尺寸先须合体量。窄袖短衣高护领,青裙还要仿西洋。”这首歌谣不能反映( )
A. 娱乐方式世俗化 B. 社会生活近代化转型
C. 西方生活方式的普及 D. 体现了中西结合的特色
7. 在某次列强侵华的战争中,法国军队路遇一队中国人,竟用机枪把人群逼进一条死胡同连续扫射15分钟,不留一人。皇宫和颐和园里珍藏多年的宝物被抢掠。英、法士兵把各类珍宝抢光以后,为搬取大件之物,用大衣包、布袋装,运回驻地。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在逃亡西安途中指定奕劻、李鸿章与列强议和。关于该次侵华战争的影响正确的是( )
A. 北京“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 B. 实现了鸦片贸易合法化
C. 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8. 1938年12月,日本天皇发布命令对中国内地实行轰炸,强调要“攻击敌战略及政略中枢”,“捕捉、消灭最高统帅和最高政治机关”,“坚决实施战略、政略航空战,挫败敌继续作战的意志”。为此,日军集中对下列哪一城市实施了大规模“航空战”( )
A. 南京 B. 太原
C. 武汉 D. 重庆
9.下图是1952年爱国防疫卫生运动蓬勃开展中广泛张贴的宣传海报。由此可知,新中国初期的疫病防治( )
A. 突出以意识形态斗争为核心 B. 体现了卫生工作的时代特色
C. 形成了完整的医疗卫生体系 D. 消除了传染病对人民的威胁
10. 2015年中国倡议成立的某组织,是旨在支持基础设施发展的多边金融机构。它的成立有助于从亚洲域内及域外动员更多得亟需资金,缓解亚洲经济体面临的融资瓶颈,推进亚洲实现持续稳定增长。该组织的成立( )
①标志着中国对外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②体现中国在国际金融中影响力的提升
③是对既有国际金融体系的有益补充 ④表明中国开始推进人民币走向国际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东罗马帝国因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又称拜占庭帝国。君士坦丁堡位于下图(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2. 随着社会结构的急剧变化和社会财富的快速增长,诸多新的社会现象也随之产生,如不平等的加剧、劳动者依附性的加强、劳资双方的冲突与对立、资本投机性的盛行、社会问题的增多等。由于对此理解的视角不同,当时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批判与辩护的激烈交锋。下列相关解读不正确的是( )
A. 这些现象是资本原始积累时的衍生物 B. 批判者希望建立合作平等和谐的社会
C. 辩护人认为自由竞争能增进社会财富 D. 他们的思想成为后人思考的宝贵遗产
13. 雅尔塔会议后不久,英国人发表了名为《今天感觉好些了吗?》的漫画:斯大林、罗斯福和丘吉尔正在探视躺在病床上缠着绷带的地球。三巨头对“生病”的地球嘘寒问暖,画面和谐而友爱。以下解读准确的是
①“缠着绷带的地球”反映了战争对人类社会的严重破坏
②建立联合国是三巨头对地球“嘘寒问暖”的表现之一
③画面“和谐而友爱”反映出苏、美、英战时同盟关系
④三巨头共同“探视地球”寓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 下表为1960~1980年美国雇佣劳动力的职业分布情况,据此可知( )
百分比(%) 数量(千人)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1960年 1970年 1980年
白领工人 43.4 48.3 52.2 28522 38024 51882
专家与技术人员 11.4 14.2 161 7469 11149 15968
经理与行政人员 10.7 10.5 11.2 7067 8295 11138
销售人员 6.4 6.2 6.3 4224 4857 6303
办公室职员 14.8 17.4 18.6 9762 13723 18473
蓝领工人 36.6 35.3 317 24067 27807 31452
服务业工人 12.2 12.4 13.3 8023 9719 13228
农业工人 7.9 4.0 2.8 5176 3127 2741
A. 美国农业的生产经营日益消退 B. 滞胀危机使美国贫富差距扩大
C. 乡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速度加快 D. 科技发展带来社会结构新变化
15.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社会认识到,现有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必须进行改革和完善,必须将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经济体国家纳入其中,由此,成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具有系统重要性国家之间非正式对话的新机制”。这一“新机制”是( )
A. 世界贸易组织 B. 亚太经合作组织
C. 二十国集团 D. 新开发银行
二、选择题(共6小题)
16.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汉口公共汽车运营调度时刻表,根据图表信息,我们可以推出( )
站名 车到分秒 车开分秒 停车分秒 乘客人数
六合路 31分25秒 31分55秒 30秒 13
华清街 35分50秒 36分55秒 1分5秒 30
青年会 40分5秒 40分50秒 45秒 30
A. 汉口实现了交通运营的机械化 B. 城市主权独立是交通发展的前提
C 近代城市化注重时间观念 D. 节约时间得到普通民众一致认同
17. 2004年,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提出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2005年,中国政府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阐明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2007年10月,“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被写入中共十七大报告。这表明21世纪初的中国( )
A.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B. 在外交领域推行多边外交
C 以和平方式应对世界各种挑战 D. 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关系
18. “任命这一内阁是清廷在行将崩溃时的最后一个孤注一掷的行动。在这个皇族为中心的内阁组成后不到一年,武昌就发动了革命,其后又不到一年,清政府垮了台。”材料论及的这一事件( )
A. 严重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B. 导致清朝中央政府权力的下降
C.使不少立宪人士转而支持革命 D. 宣告清王朝在中国统治的结束
19.下图为殖民扩张和收缩的两个长周期示意图(1500一1975年)。其中殖民扩张期与收缩期说法正确的是( )
①第一个殖民扩张周期的主要原因是新航路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②第一个殖民收缩期的主要原因是拿破仑战争与美洲民族解放运动
③第二个殖民扩张周期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④第二个殖民收缩期主要原因是经济危机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20. 新世纪开始之际,互联网使用者几乎半数在美国,英语则成为统治语言。欧洲和亚洲都有人担心,互联网显示出世界不仅向全球化、也向美国化迈进了一大步。与此同时,也有学者认为,“信息技术正在取消时间和距离的概念”,缩短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距离,即世界各地的人们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做生意。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②发达国家引领信息技术发展
③信息技术改变了商贸经营模式 ④发展中国家机遇与挑战并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1. 唐代刘知几《史通》认为中国古代史书多纪传体编撰,“盖纪者,编年也:传者,列事也。编年者,历帝王之岁月 :列事者,录人臣之行状。”梁启超《饮冰室合集》则认为“历史者”。“叙述人群进化之现象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史学者,“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这说明
A. 历史学家的历史观念影响其对历史的把握与选择
B. 历史学者需坚守自己的专业范围,不为现实利害所扰
C. 历史诠释需坚守客观立场,必须规避历史学家的主观认识
D. 历史事实虽是客观的,但家国情怀往往成为历史研究的出发点
二、非选择题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羁縻府州制度的好处是控制了部族首领就等于控制了全部族,但是如果某些首领背叛或与唐廷发生矛盾,也就变成所属州府的整体行为。东突厥灭亡后,漠北崛兴了薛延陀势力,它试图取突厥而自立,并欲趁太宗东封之际向南用兵,这引起唐朝的警觉,于是唐将在西域设置的都护府体制转用到北部,设置了燕然、瀚海二都护府。都护府的职能是“抚慰诸蕃,辑宁外寇,觇候奸谲,征讨携离”。
——摘编自李鸿宾《唐代的民族交融与政治发展》
材料二 元朝对西藏地区的统治,使西藏地区从政治、宗教、经济等方面产生了心向中原的内驱力。明朝在西藏地区采取了对上层僧俗首领进行普遍封赐的政策,对元朝封任的官员继续承认,使西藏地区各地僧俗首领直接受命于朝廷。针对西藏地区教派林立的现状,明初改变了元朝只倚重萨迦派的做法,封授了一系列的法王、西天佛子、国师、禅师等,以法王为最高僧职,又分封了五个实力强大的政教领袖,使其抚治一方。
——摘编自马啸《明清与西藏政治互动策略之比较》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国家基本法律的形式就多个范畴作出规定,包括中央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关系、香港居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政治和经济体制、对外事务等,落实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摘编自迟福林《中国改革开放全纪录(1978—2012)》
(1)根据材料一,概述唐朝设置燕然、瀚海二都护府的历史背景,并结合所学指出唐朝负责民族事务的中央机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西藏地区在明朝时的正式名称。概括明朝政府对西藏地区的治理举措,并分析明政府采取上述举措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立法原则。简析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的相同点。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要有好的历史解释,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就是放宽历史的视野,把中国放到更大的亚洲、世界的背景里面去。1790年乾隆八十寿庆是清朝的重要事件。从这一事件中,我们可以思考,为什么在不同视野中,庆典会呈现出不同的意义?
中国史 角度 经过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个精明强干的统治者的治理,到1790年举行盛大、铺张和奢华的庆典,似乎正是这个18世纪盛世的最好象征。
亚洲史 角度 朝贡圈内国家安南、朝鲜等派使团参加庆典。对于受到特别恩遇的安南国王及使团,朝鲜使臣相当不满。1790年,这个以大清为中心的朝贡圈实际上并不像乾隆想象的稳定和坚固。大清维持朝贡圈秩序的权威和力量,其实在日益衰退。
世界史 角度 朝鲜使臣在赴京途中看到繁华背后的困窘:“饥民之号丐者,至燕京相续,昨冬酷寒,皇城内冻死者甚众。”康乾盛世尽管可以数出好多成就,遗憾的是成就背后有阴影,这些阴影导致19世纪大清的“衰落”。就在乾隆志得意满的时候,中国之外的世界已发生根本转变,欧洲正从传统帝国逐渐转向现代国家。
——据葛兆光《朝贡圈最后的盛会》整理
(1)根据材料和所学,放宽历史的视野,解读乾隆八十寿庆的不同意义。
(2)以材料为范例,对辛亥革命的意义进行历史解释。
23. 西方国家的基层治理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有所调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期城市在管理经济案件时,领主不懂商业事务,故而要求一些专业人员参加,商人们风尘仆仆地赶来,脚上还带着泥土,故这种法庭在英国被戏称为“灰脚法庭”。早期大部分城市法庭的审判权主要在民事方面。涉及刑事上的案子则多上交国王法庭等审理。10世纪时,城市法庭的主持者主要由市民选举产生。随着特许状的获取,城市法庭也取得了刑事审判权。
——摘编自陈恒等《西方城市史学》
材料二 依据宪法,美国政府体系由联邦、州和地方(包括县、市、镇、学区和特区)三级政府组成。由于在大多数乡镇中,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当地政府提供的各种服务就越来越多,而这些有许多是州或县没有办法提供的,因此就只有把这些权力下放给镇,镇在发展的过程中就逐渐拥有更多更大的权力。县作为区域内范围较大的地方政府单位对县域内其他政府单位有协调作用,但乡镇在职权范围内不受县的直接干预。
——摘编自王玉龙《美国乡镇建制及运作》
材料三 到20世纪70年代早期,英国“社区发展项目”的数量猛增,居民和其他团体加强了在社区项目中的参与程度,利用他们的能量执行特殊的任务。到20世纪80年代,对社区能力的理解被发展为减少政府支出的一种手段,“社区”只是成为国家撤回公共服务的一个象征。在实际中强调对社区经济的发展,试图使政府摆脱庞大的财政开支。
——摘编自吴坤《英国的社区发展与城市复兴(20世纪—21世纪初)》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世纪英国城市法庭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乡镇在美国政府体制中的功能及其与县的关系。分析上述关系形成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80年代英国政府对社区功能的定位,并结合所学,分析上述功能定位形成的时代背景。
答案
一选择题
1—15 BBCAB CADBB BAADC
16—21 CACCD A
二、非选择题
22.(1)历史背景:羁縻府州制度的缺陷;薛延陀势力的兴起(防备少数民族势力的需要);西域都护府体制的借鉴。
中央机构:尚书省的礼部及鸿胪寺。
(2)名称:乌思藏。
举措: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任用当地上层人士进行管理;设立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军民事务。
原因:元朝治理措施的有效性;适应西藏地区的宗教社会状况;加强对西藏的管辖(加强中央集权的考虑)。
(3)原则:“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答出2点即可)
相同点:都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享有一定自治权;受中央人民政府管辖。
23.(1)意义:显示了清朝康乾盛世的局面;清朝在亚洲确立的朝贡贸易体制并不牢固;社会弊端显露,落后于西方。
(2)中国史角度:是中国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亚洲史角度:辛亥革命是亚洲觉醒的重要体现,中华民国是亚洲最早的共和制国家;世界史角度:辛亥革命促进了世界各地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斗争,具有重要的世界性意义。
23.(1)变化:由领主主导到市民主导(工商业者主导);处理案件的领域拓宽。
原因:城市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城市与封建主的合作(城市从封建主中获取自治权;城市争取自治权的斗争);城市管理的专业性。
(2)功能:承担着除司法之外的所有公共服务功能。
关系:在职权范围内不受县的直接干预(不存在上下级关系,近似平行关系)。
原因:美国是联邦制国家;地方自治的传统;州或县不能很好地满足乡镇居民的需要。
(3)定位:减少政府支出的手段。
时代背景:二战以后社区已成为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志愿者和非政府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发生经济危机,陷入“滞胀”,政府减小“福利国家”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