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华池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生物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试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2(第3章—第4章)+选择性必修3(第1章—第2章第1节)。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1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某一时间的食物网,图2表示图1某条食物链中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1中的蛇和鹰有两种种间关系
B.若图1中狐的数量大量减少,则一段时间内鹰的数量会增加
C.图2中的甲、乙、丙、丁可能分别表示的是图1中的蛇、鼠、鹰和草
D.图1中蛇的种群质量增加10kg,则至少消耗草100kg
2.我国大力推行庭院经济,庭院经济是农民以自己的住宅院落及其周围为基地,以家庭为生产和经营单位,进行蔬菜、果树等生态种植,畜禽养殖(以农作物、蔬菜等的茎、叶、子粒为食),罐头、粉条加工等多业并举的庭院经济格局。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畜禽属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
B.畜禽获得了茎、叶、子粒有机物中的全部能量
C.畜禽养殖加快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D.畜禽粪便的充分利用提高了生态系统能量的利用率
3.某一生态系统遭到某外来植物物种入侵,生态学专家研究发现,该入侵物种能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它植物生长发育,同时能引起昆虫和动物拒食,随即开展了轻度、中度和重度入侵区的群落植物多样性调查,发现群落植物丰富度随外来物种入侵程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之间构成了种间竞争关系
B.入侵物种分泌化学物质能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本地植物逐渐被替代的过程中,入侵物种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D.外来入侵物种与本地物种间的选择过程能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4.城市高架桥桥底空间光照和降水相对较少,汽车尾气污染较重,管理维护频率低,常为城市管理的“灰色地带”。某城市积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对桥底空间进行改造,将“桥下灰”转变为了“生态绿”。在改造过程中,相关措施与原理相匹配的是
A.选择不同类型的植物搭配种植并合理布设,符合协调原理
B.选择种植生长缓慢、长久不落叶、生长周期长的植物,符合循环原理
C.选择种植耐阴、耐热、耐旱、抗污染能力强的植物,符合自生原理
D.设置雨水收集系统用于植物浇灌,增设民众游乐设施,符合整体原理
5.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高于果醋发酵
B.制作果醋利用了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产生醋酸
C.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繁殖
D.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
6.下列有关腐乳制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产生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 ②用含水量过高的豆腐制腐乳,不易成形 ③腐乳外部有一层致密的“皮”,对人体是有害的 ④腐乳制作后期酒精含量过低使腐乳成熟时间延长 ⑤装瓶密封瓶口时,最好进行灼烧灭菌,以防止瓶口污染 ⑥可用豆腐本身渗出的水加盐腌制成绵软油滑﹑异臭奇香的青方腐乳
A.①②③⑤ B. 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⑥ D. ②④⑤⑥
7.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基的描述,正确的是
A.微生物在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可形成肉眼可见的菌落
B.各种微生物培养基都含有的营养物质包括水、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无机盐
C.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
D.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依次是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8.为探究青霉素对大肠杆菌的选择作用,将大肠杆菌培养液加到培养基上涂布均匀后,在2、3、4号位贴上沾有0.5mg/mL青霉素溶液的滤纸片。如图为第一代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1处起对照作用,2、3、4处可提高实验的可信度
B.应从抑菌圈边缘的菌落上挑取大肠杆菌继续培养
C.培养大肠杆菌的培养皿应倒置于37℃的恒温箱中培养
D.连续培养几代后,2、3、4号位的抑菌圈平均直径将会变大
9.某研究小组用马铃薯琼脂培养基对新酿米酒中的酵母菌进行初步分离,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a中下一次划线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首端开始
B.配制马铃薯琼脂培养基时,其pH需要调节到碱性
C.浸泡在酒精中消毒的涂布器使用前需要在火焰上灼烧
D.图a、图b的方法都可以实现对酵母菌的分离和计数
10.下列有关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描述错误的是
A.土壤中的细菌,绝大多数分布在距离地表约3~8cm的土壤中,取样时一般铲去表层土
B测定土壤中细菌的数量,一般选用102、103、104倍数的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
C.取土样用的小铁铲和盛土样的信封在使用前都需要灭菌
D.在稀释土壤溶液的过程中,每一步都要在火焰旁操作
11.如图为滤膜法测定大肠杆菌数目的大致流程:用滤膜过滤待测水样→水样中的细菌留在滤膜上→将滤膜转移到伊红—亚甲蓝琼脂平板上培养→统计滤膜上菌落数目。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伊红—亚甲蓝琼脂培养基属于鉴别培养基
B.为防止杂菌污染,过滤装置使用前需灭菌
C.为将细菌尽可能留在滤膜上可用蒸馏水多次冲洗滤杯
D.若过滤100mL样液的结果如图所示,则1L水样中含大肠杆菌约170个
12.青霉素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其工业化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的过程①、②都属于扩大培养,目的是增加菌种的数量
B.过程③可以用化学药物进行灭菌处理,防止培养基中掺杂其他微生物
C.青霉菌在罐内发酵是中心环节,该发酵过程高耗氧,要严格监控溶解氧
D.过程④常用的方法是过滤和沉淀,分离出的菌体可再投入发酵罐使用
13.如图是以二倍体兰花花药为外植体,经植物组织培养过程获得兰花植株的流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②属于再分化过程
B.秋水仙素处理是为了让染色体数目加倍
C.花药离体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D.图中的技术可以用于快速繁殖
14.如图是利用高产的作物甲、耐盐的作物乙两种植物为材料,通过植物细胞工程技术培育具有两种优良性状的杂种植株的流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需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细甲种植物细胞胞壁,获得甲乙两种原生质体
B.形成愈伤组织的过程又称为脱分化,该过程没有发生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图示固体培养基中加入浓度为0.6%的钠盐是为了筛选出耐盐的细胞
D.形成c的过程中一般需要光照,进行d选择时要将植株种在高盐环境中
15.科学家将天竺葵(二倍体)的原生质体和香茅草(二倍体)的原生质体诱导融合,培育出驱蚊香草。下列关于驱蚊香草培育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方法培育获得的驱蚊香草植株减数分裂过程不能产生可育配子
B.驱蚊香草植株培育过程中产生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
C.杂种细胞培育过程需添加一定量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来调节发育
D.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可用离心法、电融合法、高Ca2+—高pH融合法等
16.利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可获得植物细胞的某些次生代谢物。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的原理是细胞增殖
B.植物细胞培养过程中,必需添加葡萄糖提供碳源
C.次生代谢物是植物生长所必需的,植物细胞一般都能产生
D.该技术能提高单个细胞次生代谢物的含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10分)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包括结构和功能上的稳定。如图中“置位点”为生态系统所具有的某个理想状态,其中P、A、B、C、D、E表示其生物成分,箭头表示物质的传递方向。
(1)如图所示,构成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生物有____________,它们之间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网),能量流动沿着该渠道进行。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每一营养级的同化量中不能被其他生物再度利用的能量是_________;未利用的能量在生物体内的存在形式是_________。
(2)若B中的能量不变,将D的食物比例由B:C=1:l调整为2:l,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D的能量是原来的______倍。假设A摄入的能量为a,其粪便中的能量为b,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则由A流入B的能量最多为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碳元素在B、E间以________形式传递。虽然氮元素是不断循环的,但农田生态系统仍需不断施加氮肥,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0分)建立人工湿地公园是解决城市水污染的一种有效途径,如图是某人工湿地构造示意图(箭头示水流方向)。回答下列问题: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工湿地的上行池和下行池中栽有芦苇、香蒲、莒蒲、美人蕉等具有一定净化污水能力的湿地植物,这些人工湿地植物一般宜选用本地物种,避免__________________,以保证当地生态系统的安全性。根据污水中成分含量的变化,从进水口到出水口的不同地段,分别种植不同的湿地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结构。
(2)挺水植物能通过__________________抑制水中藻类的繁殖,挺水植物如香蒲、美人蕉等还能向水中分泌萜类化合物、类固醇等,抑制藻类的生长,也能开鲜艳的花,吸引昆虫,这体现了生态系统信息传递能__________,维持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
(3)人工湿地生态系统能消除污染、净化水源,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价值。若某化工厂违规排放大量污水,引起部分浮游动物死亡,会进一步加重污染,进而导致更多生物死亡,该过程属于_________调节。
(4)好氧性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净化污水的重要途径,为了提高分解效率,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和控制污水流入人工湿地的速率。这样既有利于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分解,还有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0分)以鲜苹果汁为原料利用发酵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如图1所示,请分析回答:
(1)图1中甲过程利用的微生物是________,其细胞结构中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线粒体。甲过程发酵温度控制在18~30℃,经过10~12d,样液中是否含有酒精,可以用________来检验,其原理是在________条件下,该物质和酒精反应呈现________色。
(2)若利用图2所示装置制作果醋,制作过程中充气口应_________,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苹果酒制作苹果醋的反应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0分)某兴趣小组试图从土壤中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相关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分离得到尿素分解菌,需要配制培养基,培养基中加入的尿素能为微生物提供的营养成分是____________。
(2)配制好的培养基,采用____________法进行灭菌,待平板冷却凝固后需要将平板____________(填放置方式),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点)。
(3)据图分析,该兴趣小组设置了三个培养皿进行接种,所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培养一段时间后,经过统计,在培养基表面分别形成了51、42、45个菌落,据此计算,l g土壤样品中约有分解尿素的细菌____________个。
(4)从土壤中分离尿素分解菌的相关流程都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以防影响实验结果。
21.(12分)下面为“番茄—马铃薯”的培育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运用传统有性杂交(即用番茄、马铃薯杂交)能否得到可育的杂种植株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利用杂种细胞培育杂种植株的过程中,运用的技术手段是_________。
(3)过程①要用到酶为__________________,与过程③密切相关的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为_________过程④相当于_________,过程⑤相当于_________,其涉及的细胞分裂方式为_________。
甘肃省华池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
期中考试·高二生物学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D 2.B 3.B 4.D 5.C 6.C 7.C 8.D 9.C 10.B 11.C 12.B 13.A 14.B
15.A 16.A
17.(除注明外,每空2分)
(1)P、A、B、C、D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1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1分)
(2)1.375(a—b)×20%或(c+d)×20%(1分)
(3)含碳有机物(1分) 氮元素不断通过产品输出生态系统,因此要往农田中不断施加氮肥
18.(除注明外,每空1分)
(1生产者(湿地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和污水中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外来物种入侵(对当地生态系统生物生存造成威胁) 水平
(2)速光和吸收N、P等矿质元素 调节种间关系
(3)间接 正反馈
(4)向水体中通入适量的空气(氧气)
无机盐被充分吸收,有毒物质减少、提高水中溶解氧、重金属污染物的吸收等(2分)
19.(除注明外,每空1分)
(1)酵母菌 含有 重铬酸钾 酸性 灰绿
(2)打开 避免空气中其他微生物进入发酵装置(或防止空气中的微生物污染,2分)
(3)(2分)
20.(除注明外,每空2分)
(1)碳源和氮源(1分)
(2)高压蒸汽灭菌(1分) 倒置(1分)
避免培养基表面的水分过快地蒸发;防止皿盖上的冷凝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3)稀释涂布平板法(1分) 4.6×107
(4)无菌/防止杂菌污染
21.(除注明外,每空1分)
(1)不能 不同物种的植物存在生殖隔离(2分)
(2)植物组织培养(2分)
(3)纤维素酶和果胶酶(2分)高尔基体 脱分化 再分化 有丝分裂(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