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质点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1 质点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4-05-19 16:06: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质点》教学设计
教学任务分析
教材分析
《质点》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一第一章第一节,结合本教材来看,质点是学生在高中阶段接触的第一个理想化模型,教材对质点的教学分四个环节:(一)提出问题:以雄鹰飞翔以及足球滚动为例,若要准确的描述物体上各点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有没有困难?(二)猜想与假设:要是吧物体看做没有大小形状的点,这些困难是不是自然消失了呢?(三)举例研究(四)总结出质点概念。
课标分析
不仅要认识质点,而且要体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思想。
内容分析
质点在《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属于二级要求,是运动的描述重要组成部分。该内容具体要求学生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到质点是一种理想模型,在具体的情境中会判断一个物体能否视为质点。
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心理分析 :
质点对高一的学生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对于理想模型的概念及判断一个实际物体能否成为质点是学生较难理解的内容,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学生易于理解的情景,启迪学生的认知,帮助学生快速建立概念。
知识和能力分析:
质点是学生在高中学习的第一个理想化模型,虽然在生活中学生有时会利用这个模型, 但是对概念还是首次学习。所以我们要把学生已有的前概念科学化,变成具体的物理概念,学生在后续学习中才会有科学的研究方法。
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教学主要采用讨论法,即教师根据教学需要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认识,在交流中相互启发,引导学生建立质点是理想模型的概念,掌握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及对质点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目标
1. 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知道参考系的概念。知道对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考系时,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2. 通过对质点的认识,了解物理学研究中物理模型的特点;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认识在哪些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成质点。
3. 体验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科学抽象,养成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和科学的态度,学会在研究问题中突出主要矛盾的哲学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质点概念以及初步建立质点概念所采用的抽象思维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并运用将一个实际的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
教学器材
Ppt,教材,粉笔,黑板
课型课时
采用ppt及老师讲解,并板书,课时15min。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思想
导入(2min) 【引入】 我们知道,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对于生活中无时无刻处处发生的运动的现象,我们在生活中是如何去描述的呢? 首先从语言上说,我们会形容小明同学跑步跑得快,可说风驰电掣。其次比如说我画一辆小车,可以通过作图在小车后面加一下线条来表示小车在运动,那么,我们如何精确的去描述运动呢?在初中,大家学过用速度、时间、位移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可是要准确的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一起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1:什么叫机械运动? 问题2:如何准确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思考:如何精确描述一辆在公路上奔驰的小车的运动?它的车身和车轮运动状态是一样的吗?如果不一样,我们怎么描述小车整体的运动状态? 学生思考讨论问题 从生活出发,理解生活中对物体运动的描述
提出问题(1min) 在自然界中,在某些情况下,根据所要研究问题的性质,是否可以忽略某些物体的大小和形状,而把他们看作“点”呢? 学生思考 引发学生思考,带动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教学 (10min) 首先我们来举个例子,请一位同学描述一下,今天你从家里到学校上学这段距离的运动。 但是问题又来了,你在从家到学校这段时间内的运动,你甩了多少次胳膊,你的脚是怎么运动的,你是不是没有说明,也就是说,你在这段距离的运动描述概括了你的一个整体,你可以尝试告诉我,你身上每一个部位是怎么运动的? 那你认为运用我刚刚提出的问题是否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呢? 很好! 就是说虽然我们物体都是由许多部分组成,且他们的运动可能不一样,但是我们在有目的的描述物体的运动时,我们可以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进而描述物体的运动! 那再举个例子,一辆车从南京开到上海,怎样描述他的运动呢?要不要考虑轮子的转动和自身车长呢? 那考虑它过一座桥的时间的运动呢? 很好,我们发现,根据具体的问题,我们有时候需要把运动的物体以整体考虑,看作一个点,有时看作一个点又行不通。那现在我们看这个点,在我们物理中是一个怎样的概念? 对! 质点: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物质点,这样的点叫做质点。 接下来大家尝试小组交流讨论一下,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是什么?或者说什么时候可以用质点这样一个物理模型,等效运动的物体? 再据此判断一下以下情形: (A)比如做花样滑冰的运动员 (B)研究地球绕太阳转动 (C)研究地球的自转 (D)测定火车通过南京长江大桥的时间。 总结一下,质点模型适用情况: 物体的大小形状在研究问题时可以忽略不计 物体的各点运动状态相同(平动) 学生:我按一定路线,从家走到学校,大概一千米,花了20分钟的时间。 学生:手没动,脚向前迈......老师,每个部位运动情况不一样,我不知道怎么描述 学生:把我自己看成一个点吗? 学生思考理解 学生:不要 学生:要考虑车身长 学生看书回答:质点 学生学习思考 学生在老师的分析引导下做出回答 学生观看ppt作答并说出原因,老师纠正并总结 引导 学生学习新的物理知识,以对物体运动的描述为目的,介绍质点
总结与说明(2min) 质点是一种理想的物理模型,并非客观存在的点。 物体能否看成质点与自身的体积大小、质量多少、运动的快慢无关。 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研究问题的性质,同一个物体有的情况下可以看成质点,有的情况下则不能。 学生阅读教材P11右上角,阅读理解理想模型内容。学习思考并提问,老师作答 巩固质点的内容,加深学生对质点的理解与运用
板书设计
机械运动
质点概念
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忽略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它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
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
物体的大小形状在研究问题时可以忽略不计
物体的各点运动状态相同(平动)
对质点的说明
理想模型
与自身性质无关
取决研究问题的性质
说明:把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板书在黑板上,先回顾了机械运动引出描述运动,提出问题怎么描述物体的具体运动,研究问题作出回答,得到质点概念,写出板书对最后总结课堂知识时一目了然,思路清晰,也方便学生记笔记。
九、作业设计
1、关于质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体积很小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B.只要物体运动不是很快,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C.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时,可将物体看作质点
D.质点是客观存在的
设计理念:让学生理解质点概念并会运用,掌握对质点理想模型的运用,以及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