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北冥有鱼》同步练习(答案 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1课《北冥有鱼》同步练习(答案 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4-05-19 12:02:03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21课 《北冥有鱼》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
B.《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外篇中的《秋水》。
C.“鹏”的形象出自《庄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九万里风鹏正举”就用了这一意象。
D.《庄子》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成语“鲲鹏展翅”起源于《庄子》中的传说,比喻前程远大,不可限量。
2.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中的鲲、鹏寄托着作者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觉进入他所创造的意境,受到感染。
B.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写鹏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壮阔。
C.文中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夸张,这样写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D.丰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中的“海运”指的是航海运输。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下视也亦若是则已矣。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B.其翼若垂天之云
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D.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5.默写。
(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
(2)天之苍苍, ?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3)庄子在《北冥有鱼》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 ”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
(4)庄子在《北冥有鱼》中形象地说明现实生活中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 , 。
6.阅读文字,填空。
顾诵芬,91岁的飞机空气动力学家,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新中国航空工业体系的构建的参与者与见证者,被评委感动中国人物。这是一位“冲天鹏翅阔”的航天人,“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志在冲天。振长策,击长空,诵君子清芬”是盛赞他的颁奖词。
“振长策,击长空”是化用 的《逍遥游》中的句子。原句是“鹏之徙于南冥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
7.鲲鹏,在中国人的人文情结里,是源远流长的。今人贺喜,常会说“鹏程万里”,而俗语也有“学做鲲鹏飞万里,不做燕雀恋子巢”的说法。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华为鲲鹏920作为业界首颗兼容Arm架构的64核数据中心处理器,凭借高性能、高吞吐、高集成、高能效等特性通过大会评委的一致认可,荣获领先科技成果奖,这是继华为麒麟960、昇腾310AI处理器获奖之后,华为再一次捧得领先科技成果奖奖杯。
请联系庄子的《北冥有鱼》,推测华为集团将芯片取名为“鲲鹏”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庄子集释》)
【乙】《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选自《庄子·内篇·逍遥游》)
8.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一处)
其 翼 若 垂 天 之 云。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志怪者也 _________________
(2)腹犹果然 _________________
10.蜩和学鸠为什么讥笑鲲鹏呢?(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庄子对蜩和学鸠的态度是怎样的?哪句话表现最为明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你更敬佩鲲鹏还是更敬佩蜩和学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文本一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节选自庄子《北冥有鱼》)
文本二
河之鱼,有豚其名者。游于桥间,而触其柱①,不知远去②。怒其柱之触己也③,则张颊竖鳍④。鼓腹而浮于水,久之莫动。⑤飞鸢过而攫之,磔其腹而食之。⑥好游而不知止⑦,因游而触物,不知罪己⑧,妄肆其忿⑨,至于磔腹而死,可悲也夫!⑩
(选自苏轼《河豚之死》)
【注】①触:碰到,这里指撞。②去:离开。③(河豚)恼怒那柱子撞了自己。④颊:面颊,这里指鱼腮。鳍(qí):此指鱼颔下两侧的鳍。⑤鼓起腹部漂浮在水面上,很久不动。⑥鸢(yuān);老鹰。攫:(jué)抓取。磔[zhé]:原指分裂,此指撕裂。食:吃。⑦止:停止。⑧不知道反省自己的过错。罪:错误;此指怪在……错在……⑨胡乱发泄它的怒气。肆:发泄。⑩导致被撕裂肚腹而死,多么可悲啊!至于:因此,以至于。可:令人。夫:语气词。
13.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的意思。
(1)怒而飞 飞:_________________
(2)去以六月息者也 以:_________________
14.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简要概括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本一和文本二都是在说明道理,但采用的方法,说明的道理却不相同,请结合语段内容分别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选自《庄子集释》)
【材料二】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①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选自《庄子译注 )
【注】①斥鴳(yàn):生活在沼泽中的小雀。
【材料三】
上李邕①
唐·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②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③犹能畏后生④,丈夫未可轻年少。
【注】①李邕,唐玄宗开元年间渝州刺史。②黛却,激起。③宣父,指孔子。④畏后生,语出《论语 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材料四】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7.阅读材料一、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怒而飞 _________________
②志怪者也 _________________
③未有知其修者 _________________
④负青天 _________________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且适南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阅读材料一、二,用自己的语言将下面文段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在庄子笔下,“鹏”与“斥鴳”的形象具有相对性。“鹏”的外形 ,而“斥鴳”的外形渺小;“鹏”志存高远,而“斥鴳” ,“斥鴳笑之曰”可以看出,斥鴳对大鹏远飞持有 的态度。
20.阅读材料一、三,在下面表中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大鹏”这个意象,出自庄子《逍遥游》,文中这样描写大鹏展翅的场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传承↓创新
李白在《上李邕》中对以上两个场景进行再创作,写下了诗句: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a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水击三千里:b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1.材料三、四都是诗人呈给当朝权贵的诗,两首诗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①。于是焉河伯②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③而叹曰:“野语④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⑤者。’我之谓也。”
注释:①不辩牛马:形容河面阔大,两岸景物模糊不清。辩,通“辨”。②河伯:黄河之神。③若:海神。④野语:俗语。⑤莫己若:即莫若己,没有谁比得上自己。
22.解释加点的词。
(1)北冥有鱼 _________________ (2)怒而飞 _________________
(3)顺流而东行 _________________ (4)河伯始旋其面目 _________________
23.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鹏之徙于南冥也/两涘渚崖之间 B.怒而飞/望洋向若而叹曰
C.去以六月息者也/能以径寸之木 D.其翼若垂天之云/其真不知马也
24.翻译。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甲】文中“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告诉我们的道理是:(1) 。
【乙】文中的故事后来演变为一个成语,是(2) 。
26.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文笔汪洋恣肆(文章、人物气度或气势宏大磅礴),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请从【甲】【乙】两文中,任选一处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河伯是个怎样的人?给你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
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
B.《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外篇中的《秋水》。
C.“鹏”的形象出自《庄子》,对后世影响深远,“九万里风鹏正举”就用了这一意象。
D.《庄子》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成语“鲲鹏展翅”起源于《庄子》中的传说,比喻前程远大,不可限量。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掌握。
B.有误,《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内篇中的《逍遥游》;
故选B。
2.下列对课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中的鲲、鹏寄托着作者的思想,使人不知不觉进入他所创造的意境,受到感染。
B.文章开头写鲲的神奇变化,鹏的遨游太空,想象十分奇特。写鹏的南徙,一“击”,一“抟”,“三千里”“九万里”,“扶摇”直上,意境壮阔。
C.文中写鹏鸟南飞“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是夸张,这样写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D.丰富的想象使文章汪洋恣肆,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中的“海运”指的是航海运输。
【答案】D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中的“海运”是指“海水运动,这里指汹涌的海涛”,不是指航海运输。据此,答案为D。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下视也亦若是则已矣。
【答案】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下视也/亦若是则已矣。
【详解】本题考查断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应有停顿,此外,文言文中的关联词,在它们前面也要断开。
“天”作主语,“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其”表选择,所以“天之苍苍”应与后面内容断开;“邪”句尾语气词,应与后面内容断开;“其下视也”中“其”是代词,指大鹏,“也”表明语音上的停顿,应与后面内容断开。这句话的意思是: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从地面看天一样罢了。根据意思可以断句为: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下视也/亦若是则已矣。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B.其翼若垂天之云
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D.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答案】C
【详解】A.代词,代鲲;
B.代词,代鹏;
C.表选择;
D.代词,代鹏;
故选C。
5.默写。
(1)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 。
(2)天之苍苍, ?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3)庄子在《北冥有鱼》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 ”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
(4)庄子在《北冥有鱼》中形象地说明现实生活中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 , 。
【答案】 其翼若垂天之云 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野马也 尘埃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翼、邪、抟、埃”等字词容易写错。
6.阅读文字,填空。
顾诵芬,91岁的飞机空气动力学家,两院院士,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新中国航空工业体系的构建的参与者与见证者,被评委感动中国人物。这是一位“冲天鹏翅阔”的航天人,“心无旁骛,一步一个脚印,志在冲天。振长策,击长空,诵君子清芬”是盛赞他的颁奖词。
“振长策,击长空”是化用 的《逍遥游》中的句子。原句是“鹏之徙于南冥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
【答案】 庄子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和文学常识。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1)《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可作为《庄子》一书的代表。《逍遥游》的主题是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作者认为,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文章先是通过大鹏与蜩、学鸠等小动物的对比,阐述了“小”与“大”的区别;在此基础上作者指出,无论是不善飞翔的蜩与学鸠,还是能借风力飞到九万里高空的大鹏,甚至是可以御风而行的列子,它们都是“有所待”而不自由的,从而引出并阐述了“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的道理。文章最后通过惠子与庄子的“有用”、“无用”之辩,说明不为世所用才能“逍遥”。全文想象丰富,构思新颖,雄奇怪诞,汪洋恣肆,字里行间里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
(2)(3)注意“抟”等字的正确书写。
7.鲲鹏,在中国人的人文情结里,是源远流长的。今人贺喜,常会说“鹏程万里”,而俗语也有“学做鲲鹏飞万里,不做燕雀恋子巢”的说法。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华为鲲鹏920作为业界首颗兼容Arm架构的64核数据中心处理器,凭借高性能、高吞吐、高集成、高能效等特性通过大会评委的一致认可,荣获领先科技成果奖,这是继华为麒麟960、昇腾310AI处理器获奖之后,华为再一次捧得领先科技成果奖奖杯。
请联系庄子的《北冥有鱼》,推测华为集团将芯片取名为“鲲鹏”的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庄子《北冥有鱼》中创造出来的鲲鹏,能展翅九万里,形象宏大,志存高远,善借长风。华为集团将芯片取名为“鲲鹏”,蕴含了该集团敢于创新,追求卓越,积极探索未知的企业精神。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创新科技,必将凭借时代新风,在未来处于世界科技的最前沿。(少于50字要扣分)
【详解】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
结合庄子《北冥有鱼》中创造出来的鲲鹏的形象分析。从《北冥有鱼》中“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可以看出庄子笔下的鲲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展翅九万里、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结合“华为鲲鹏920作为业界首颗兼容Arm架构的64核数据中心处理器,凭借高性能、高吞吐、高集成、高能效等特性通过大会评委的一致认可,荣获领先科技成果奖”可知,华为集团将芯片取名为“鲲鹏”,蕴含了该集团敢于创新,有远大的志向,追求卓越,积极探索未知的企业精神。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选自《庄子集释》)
【乙】《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选自《庄子·内篇·逍遥游》)
8.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一处)
其 翼 若 垂 天 之 云。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志怪者也 _________________
(2)腹犹果然 _________________
10.蜩和学鸠为什么讥笑鲲鹏呢?(用自己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庄子对蜩和学鸠的态度是怎样的?哪句话表现最为明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你更敬佩鲲鹏还是更敬佩蜩和学鸠?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8.其翼/若垂天之云。 9. 记载 饱足的样子 10.因为鲲鹏胸有大志,人深海,翔九天,而蜩和学鸠却只能遇树而止,它们不理解鲲鹏所为,更不理解鲲鹏的志向,所以会讥笑鲲鹏。 11.庄子讽刺蜩和学鸠的目光短浅。“之二虫又何知”这句表现最为明显。 12.示例一:我更敬佩鲲鹏。因为鲲鹏胸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搏击长空,纵横大海,就像范仲淹,诸葛亮,毛泽东等历史人物,他们以天下苍生为己任,推动历史向前发展。
示例二:我更敬佩蜩和学鸠。因为蜩和学鸠知足常乐,淡泊名利,高洁伟岸,就像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隐居山野,采菊东篱;就像普通的劳动者,他们爱岗敬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贡献。(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8.本题考查划分文言句子朗读节奏的能力。解答时,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有感情的朗读文言文,培养语感并能根据句子中词语的意思含义来划分句子节奏。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句意:那展开的双翅就好像悬挂在天空的云。“若垂天之云”是个完整的比喻句,在其前断开;
故划分为:其翼/若垂天之云。
9.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记载怪异事物的书。志:记载;
(2)句意为:肚子还没饿。果然:饱足的样子。
10.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一句可见,蜩和学鸠碰到榆树和檀树就停止,有时飞不上去,落在地上就是了。何必要飞九万里到南海去呢?由此体现了蜩和学鸠的目光短浅。“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这是蜩和学鸠用自己飞翔的状态来嘲笑鲲鹏,它们认为鲲鹏飞得太远,太费力,太辛苦,这也恰恰是它们目光短小的表现。
1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结合文中“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分析,寒蝉与小灰雀不明白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再而向南飞。文段末尾句“之二虫又何知”意思是: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当然不懂得这些道理。表现出庄子讽刺蜩和学鸠的目光短浅。
1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语言表达。答案不唯一,结合文章内容谈出自己的观点,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即可。先表明观点,然后阐述理由。敬佩鲲鹏,可以从其理想、抱负等方面去分析。佩蜩和学鸠可以从知足常乐,淡泊名利,高洁伟岸等特点进行分析。
示例:我更敬佩鲲鹏。因为鲲鹏胸有大志,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同时能付诸行动,它们入深海,翔九天,达到了其他的鸟类无法达到的高度,也见识到了其他鸟类无法见识到的风景,它们的人生更精彩。
【点睛】参考译文: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好像悬挂在天空的云。这只鹏鸟啊,在海水运动的时候将要飞到南海去。南海是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本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齐谐》记载说:“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而离开。”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有生命的万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中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齐谐》记载说:“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而离开。”蝉和斑鸠讥笑大鹏鸟说:“我们奋力而飞,猛然窜上榆树和檀树,有时没飞上去,那么就降落到地面上而已,何必要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再向南而去呢?”到近郊去的,晚餐前就可以返回,肚子还没饿;到百里以外的地方去,要花费一宿时间准备粮食;到千里以外的地方去,要花费三个月的时间准备粮食。蝉与斑鸠这两种小鸟又哪里懂得这些道理。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小题。
文本一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徒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节选自庄子《北冥有鱼》)
文本二
河之鱼,有豚其名者。游于桥间,而触其柱①,不知远去②。怒其柱之触己也③,则张颊竖鳍④。鼓腹而浮于水,久之莫动。⑤飞鸢过而攫之,磔其腹而食之。⑥好游而不知止⑦,因游而触物,不知罪己⑧,妄肆其忿⑨,至于磔腹而死,可悲也夫!⑩
(选自苏轼《河豚之死》)
【注】①触:碰到,这里指撞。②去:离开。③(河豚)恼怒那柱子撞了自己。④颊:面颊,这里指鱼腮。鳍(qí):此指鱼颔下两侧的鳍。⑤鼓起腹部漂浮在水面上,很久不动。⑥鸢(yuān);老鹰。攫:(jué)抓取。磔[zhé]:原指分裂,此指撕裂。食:吃。⑦止:停止。⑧不知道反省自己的过错。罪:错误;此指怪在……错在……⑨胡乱发泄它的怒气。肆:发泄。⑩导致被撕裂肚腹而死,多么可悲啊!至于:因此,以至于。可:令人。夫:语气词。
13.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的意思。
(1)怒而飞 飞:_________________
(2)去以六月息者也 以:_________________
14.请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简要概括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本一和文本二都是在说明道理,但采用的方法,说明的道理却不相同,请结合语段内容分别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飞翔;凭借 14.乘着旋风盘旋飞翔至九万里的高空。 15.作者笔下的“鹏”是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 16.文本一借物说理。鲲鹏展翅高飞必须凭借六月的大风,说明“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一定的条件,其活动都有所凭借,都有局限性”的道理。文本二借事说理。借河豚撞柱不知反思,反而迁怒柱子,最后死去的故事,告诫人们遇事不要一味迁怒他人,而要先从自身查找原因。
【解析】13.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1)怒而飞: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飞:飞翔。
(2)去以六月息者也:凭借着六月的大风而离开。以:凭借。
14.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翻译完整,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展现出来,适当调整语序,补全内容。
抟:盘旋而上。扶摇:一种旋风,又名飙,由地面急剧盘旋而上的暴风。九:九:表虚数,不是实指。
15.本题考查写作对象形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可以直接摘取对“鹏”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
根据文本一“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可知“鹏”硕大无比;根据“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可知“鹏”力大无穷、善借长风;根据“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可知“鹏”志存高远。
16.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
从文本一的“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而离开。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可知,大鹏要凭借六月的长风才能迁徙到南海,“野马”“尘埃”也是生物用息吹拂的结果,这是运用了借物说理的方法,说明了万物运行都要有所凭借,有所借助,都有局限。
从文本二的“因游而触物,不知罪己,妄肆其忿,至于磔腹而死,可悲也夫(因为游玩而碰到别的东西上,不晓得怪罪自己,认识不上去是自己的过错,反而错误地妄自发泄自己的愤怒,以至于落得被剖腹吃掉丢掉小命的下场,这实在是太可悲了)”可知,河豚游泳而撞到柱子却不知道反思,反而迁怒柱子,最后丢掉了性命,作者借用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检查自己的过失,不能一味迁怒他人,运用了借事说理的方法。
【点睛】参考译文:
文本一: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好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云。这只鹏鸟啊,在海水运动的时候将要飞到南海去。南海是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本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齐谐》记载说:“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而离开。”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中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文本二:河里有一种鱼,名字叫河豚。有一只河豚在桥墩之间的桥洞里游泳,突然撞到桥柱子上,碰到桥墩不知道游开,它不怪自己不知道离得远些,反而忿恨桥柱子,怪罪它撞疼了自己。于是,它就张开两腮,炸开了鳍,鱼鳍竖竖着,气咕咕地胀大了肚子,因生气肚子圆滚滚哒,气鼓鼓地漂浮在水面上久久不动。这时,忽然有一只老鹰飞来,一下子俯冲下来,猛扎下水去,把它抓住叼走,撕开它的肚子,把它吃了。喜好游弋而却不知道约束自己,不懂得适可而止,因为游玩而碰到别的东西上,不晓得怪罪自己,认识不上去是自己的过错,反而错误地妄自发泄自己的愤怒,以至于落得被剖腹吃掉丢掉小命的下场,这实在是太可悲了!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选自《庄子集释》)
【材料二】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①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选自《庄子译注 )
【注】①斥鴳(yàn):生活在沼泽中的小雀。
【材料三】
上李邕①
唐·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②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③犹能畏后生④,丈夫未可轻年少。
【注】①李邕,唐玄宗开元年间渝州刺史。②黛却,激起。③宣父,指孔子。④畏后生,语出《论语 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材料四】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7.阅读材料一、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怒而飞 _________________
②志怪者也 _________________
③未有知其修者 _________________
④负青天 _________________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且适南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请阅读材料一、二,用自己的语言将下面文段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在庄子笔下,“鹏”与“斥鴳”的形象具有相对性。“鹏”的外形 ,而“斥鴳”的外形渺小;“鹏”志存高远,而“斥鴳” ,“斥鴳笑之曰”可以看出,斥鴳对大鹏远飞持有 的态度。
20.阅读材料一、三,在下面表中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大鹏”这个意象,出自庄子《逍遥游》,文中这样描写大鹏展翅的场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传承↓创新
李白在《上李邕》中对以上两个场景进行再创作,写下了诗句: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a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水击三千里:b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21.材料三、四都是诗人呈给当朝权贵的诗,两首诗分别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歌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7. 奋起的样子,这里指鼓起翅膀。 记载 长 承载 18.①那展开的双翅就好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云。
②将要飞到南海去。 19. 硕大伟岸 目光短浅 否定 20. 大鹏一日同风起 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 犹能簸却沧溟水 21.《上李邕》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的作品。此诗通过对大鹏形象的刻画与颂扬,表达了李白的凌云壮志和强烈的用世之心,对李邕瞧不起年轻人的态度非常不满,表现了李白勇于追求而且自信、自负、不畏流俗的精神。全诗语气直率不谦,充满了初出犊儿不怕虎的锐气。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
【解析】17.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怒:奋起的样子,这里指鼓起翅膀;
(2)句意为:记载怪异事物的书。志:记载;
(3)句意为:没有人能够知道它有多长。修:长;
(4)句意为:背负青天。负:承载。
18.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1)句重点词语:翼:翅膀;若:像;垂天之云:悬挂在天空中的云。
(2)句重点词语:且:将要;适:往,到;南冥:南海。
1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第一空,结合“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可概括为:硕大伟岸;
第二、三空,结合“斥鴳笑之曰(斥鴳讥笑它说)”“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它打算飞到哪儿去?我奋力跳起来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盘旋于蓬蒿丛中,这也是我飞翔的极限了。而它还打算飞到什么地方去呢?)”可知,大鹏有崇高理想,追求广大、高远、自由,而斥鷃不能理解大鹏展翅高飞的理想境界,结合“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可知它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对大鹏远飞持否定(讥笑)的态度。
2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水击三千里”:激起的浪花有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
《上李邕》中“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意思是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霄云外。对应“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意思是即使待到风停下来,其力量之大仿似能将沧海之水簸干。对应“水击三千里”。
2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情感把握。
《上李邕》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的作品。大鹏是李白诗赋中常常借以自况的意象,它既是自由的象征,又是惊世骇俗的理想和志趣的象征。前四句中李白以大鹏自比。诗的后四句,是对李邕怠慢态度的回答:“世人”指当时的凡夫俗子,显然也包括李邕在内,因为此诗是直接给李邕的,所以措词较为婉转,表面上只是指斥“世人”。“殊调”指不同凡响的言论。李白的宏大抱负,常常不被世人所理解,被当做“大言”来耻笑。李白显然没有料到,李邕这样的名人竟与凡夫俗子一般见识,于是,就抬出圣人识拔后生的故事反唇相讥。《论语·子罕》中说:“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这两句意为孔老夫子尚且觉得后生可畏,你李邕难道比圣人还要高明?男子汉大丈夫千万不可轻视年轻人呀!后两句对李邕既是揄揶,又是讽刺,也是对李邕轻慢态度的回敬,态度相当桀骜,显示出少年锐气。“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写出了年轻的李白敢于向大人物挑战,充满了初出犊儿不怕虎的锐气。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前四句“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意思是:八月湖水盛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烟波浩淼的洞庭湖,表现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然而却没有舟楫,为下边“言志”做铺垫;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将想渡过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找不到船与桨类比成自己想做官而无人引荐,运用比喻的修辞,诗人含蓄委婉的向张丞相表明心志,表明自己出仕的志愿;后句写自己因不能为国效力而苦恼,写自己希望得到张丞相的引荐;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是: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在此指张丞相;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暗喻自己有出来做一番事业的愿望,只怕没有人引荐,表现了诗人想得到张丞相的帮助和引荐,一展才华,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宏伟抱负。
【点睛】参考译文:
材料一:
北海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体积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叫做鹏,鹏的脊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好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云。这只鹏鸟啊,在海水运动的时候将要飞到南海去。南海是个天然形成的水池。《齐谐》是一本专门记载怪异事物的书。《齐谐》记载说:“大鹏迁徙到南海的时候,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浪花有三千里,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而离开”。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中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材料二:
那里有一种鱼,它的脊背有好几千里,没有人能够知道它有多长,它的名字叫做鲲,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鹏,它的脊背像座大山,展开双翅就像天边的云。鹏鸟奋起而飞,翅膀拍击急速旋转向上的气流直冲九万里高空,穿过云气,背负青天,这才向南飞去,打算飞到南方的大海。斥鴳讥笑它说:“它打算飞到哪儿去?我奋力跳起来往上飞,不过几丈高就落了下来,盘旋于蓬蒿丛中,这也是我飞翔的极限了。而它还打算飞到什么地方去呢?”
材料三:
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霄云外。
即使待到风停下来,其力量之大仿似能将沧海之水簸干。
世人见我好发奇谈怪论,听了我的豪言壮语皆冷笑不已。
孔圣人还说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少年人啊!
(四)阅读【甲】【乙】两文,完成小题。
【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乙】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①。于是焉河伯②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③而叹曰:“野语④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⑤者。’我之谓也。”
注释:①不辩牛马:形容河面阔大,两岸景物模糊不清。辩,通“辨”。②河伯:黄河之神。③若:海神。④野语:俗语。⑤莫己若:即莫若己,没有谁比得上自己。
22.解释加点的词。
(1)北冥有鱼 _________________ (2)怒而飞 _________________
(3)顺流而东行 _________________ (4)河伯始旋其面目 _________________
23.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鹏之徙于南冥也/两涘渚崖之间 B.怒而飞/望洋向若而叹曰
C.去以六月息者也/能以径寸之木 D.其翼若垂天之云/其真不知马也
24.翻译。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甲】文中“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告诉我们的道理是:(1) 。
【乙】文中的故事后来演变为一个成语,是(2) 。
26.庄子的文章,想象奇幻,文笔汪洋恣肆(文章、人物气度或气势宏大磅礴),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请从【甲】【乙】两文中,任选一处进行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河伯是个怎样的人?给你怎样的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2. “冥”同“溟”,海 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向东 转过 23.B 24.(1)鹏鸟迁徙到南海之时,翅膀击水而行,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2)在这种情况下,河伯非常高兴,沾沾自喜,认为天下的美好之处都在自己一边了。 25.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 望洋兴叹 26.甲文以雄奇的想象、奇特的夸张,塑造了鲲鹏的宏大形象。“不知其几千里也”“三千里”“九万里”,都极力渲染鲲鹏之硕大无比,展现了大鹏“徙于南冥”的磅礴气势。想象奇幻,文笔汪洋恣肆。
乙文形容“百川灌河”之景时说,河面阔大,两岸景物都模糊不清,形容北海是“不见水端”,都突出了景物的气势宏大磅礴,文笔汪洋恣肆。 27.河伯:骄傲自大,但又知错能改。启示:做人不要狂妄自大,更不能好高骛远,要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解析】2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尤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现象。
(1)句意:北海有一条鱼。冥,同“溟”,海。
(2)句意:振动翅膀奋起直飞。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3)句意:河伯顺着水流向东而去。东:向东。
(4)句意:河伯开始转变原来欣然自得的表情。旋:掉转,转过。
23.本题考查一词多义,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
A.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结构助词,的;
B.都是连词,表修饰;
C.介词,凭借/介词,用;
D.代词,指大鹏鸟/副词,表推测语气;
故选B。
24.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到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
(1)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徙:迁徙;于:到;水击:击水,拍打水面;抟:盘旋飞翔;扶摇:旋风。
(2)于:在;是:这;欣然:高兴的样子;以:认为;之:结构助词,的;美:美好;尽:全,都。
2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
第①问:这句话的意思是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天地间的尘雾,都是生物呼吸不断而起。“野马”“尘埃”的运动也必须依靠气息,这里和鹏相比,说明万物均要有依靠,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说明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条件。
第②空:结合文章“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可知,从本文演变为一个成语:望洋兴叹。原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现多比喻做事时因力不胜任或没有条件而感到无可奈何。
26.本题考查对文章艺术手法的分析。
甲文:想象奇特,意境开阔。“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和“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可知,文章充满了奇异的想象、夸张的笔法,描绘了鲲形体硕大、变化神奇、展翅翱翔的画面,显现出其浩大的声势和广阔的意境。神奇壮美,充满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乙文:结合文章“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可知,采用夸张的修辞,写河面广阔,两岸景物模糊不清,形容北海则是“东面而视,不见水端”,表现出景物的磅礴气势,可见庄子的文章充满想象力,文笔恣肆,气势恢宏,让人耳目一新。
27.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和看法启示。
第一问:河伯在“百川灌河”之时,以为“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傲然自喜,可见他骄傲自大;当看到大海之时,“望洋向若而叹”,终于认识到自己错误,可见他有自知之明,能够知错能改。
第二问:文中的河伯在秋水到来的时候,黄河水势大涨,就认为天下之美尽在己身,于是洋洋自得,看到汪洋大海之后,才领悟到自己的渺小与可笑。从中可得主旨:个人现有的意识往往是有局限性的。如果我们只是囿于已有见识,就难免骄傲自满,贻笑大方;有比较才有鉴别;不要坐井观天,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要有广阔的胸襟和远大的志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据此概括回答即可。
【点睛】参考译文:
甲文:北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非常巨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也不知道有几千里长;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齐谐》这本书,是记载一些怪异事情的书。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天地间的尘雾,都是生物呼吸不断而起。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大鹏从天空往下看,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
乙文:秋天里洪水按时到来,千百条江河注入黄河,直流的水畅通无阻,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景物模糊不清。在这个情况下河伯高兴地自得其乐,认为天下一切美景全都聚集在自己这里。河伯顺着水流向东而去,来到北海边,面朝东边一望,看不见大海的尽头。在这个时候河伯转变了原来欣然自得的表情,面对海神若仰首慨叹道:“有句俗话说,‘听到了许多道理,就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