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4-05-19 16:30: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单元
第7课 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部编版高中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本课共三目,分别是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赋税制度。三个子目都属于制度范畴,是政治经济制度的具体表现,呈并列关系。但教科书将选官制度置于第一子目,可以理解为官吏是统治的基础,先讲如何选官,再讲国家政权的官僚机构是如何组织的,最后一子目讲述国家经济方面的管理手段,即赋税制度是如何发展演变的。本课旨在从选官制度、三省六部制、赋税制度三个方面,说明汉唐间制度发生的重要变化、隋唐制度的创新之处以及在历史上作用,建构历史发展的前后联系,探寻历史发展变化的原因及规律。
本课内容涉及部编初中历史新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2课。(1.隋朝的统一与灭亡;2.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学情分析】
本课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正式开始历史学习的第7课。高一学生正处在15—16岁之间,他们思维活跃,有强烈的好奇心。因此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调动他们身上的积极因素,鼓励他们以各种形式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高一学生在思维上已经从以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思维为主过渡,具有一定的抽象分析和比较能力,而且,经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就本课而言,本课所涉及的隋唐政治制度中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是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概念,但是赋税制度却比较陌生,对于本课衍生出来的历史概念的理解会对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构成一定挑战。虽然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在初中教材上有所涉及,但是学生对相关的学习内容普遍停留在结论式的“了解”或“知道”层面,缺乏认识和理解的深度。
基于这样的学情,本课拟采用丰富多样的典型历史素材创设历史情境。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教材、史料进行分析和解读,梳理历史逻辑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隋唐制度创新的史实、变化趋势以及制度创新对中华文明演进的历史影响,为后面的学习作好铺垫。
【教学目标】
1.通过总结隋唐制度创新所面临的挑战与应变,学生能够理解“制度不会是一成不变的,设计的理想与实践的现实互动推动了制度演变与创新”。
2.过分析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及两税法产生背景、内容,认识到三种制度的产生离不开隋唐独特的时空环境。
3.通过对隋唐时期选官制度、中央官制以及赋税制度演变过程的学习,学生认识到隋唐大一统帝国正是在制度创新的背景下实现了繁荣强盛,借此培养学生民族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概括隋唐选官制度、中央官制、赋税制度等演变的重要史实,理解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是大一统帝国重建中面临挑战而应变的结果;制度创新是大一统王朝鼎盛辉煌的根源。
教学难点:隋唐赋税制度的变化。
【教学立意】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制度创新是在挑战中应变的结果,与时俱进,务实创新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国家强盛与民族复兴有赖于制度的创新和与时俱进。隋唐五代时期是我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承上启下、趋向完备的时期。隋唐统治者系统地总结了秦汉以来的旧制,革弊创新,建立了一系列新的制度,极大地加强国家的控制能力,从而也使皇权进一步加强,这是隋唐国力鼎盛的重要原因。
以古鉴今,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制度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动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蠹》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韩非子·心度》
这是《韩非子》里面的两句话,同学们明了其中的含义吗?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解读一下这两句话呢?(随机抽一名学生解读)是的,韩非子想说的是时代变了,一切事物也会随之变化,因此治理国家的制度和方式也应与时俱进,如此才能有好的成效。(法度应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社会才能治理得好;社会治理与社会实际相适应,才能取得成效。)回望中国历史上历代王朝的治乱兴衰,这是一条基本规律。制度创新,与时俱进是一个政权走向强盛的重要保障,而制度的沉沦与因循守旧往往是一个政权走向覆灭的深刻根源。历史上,制度创新历来是时代巨变带来的挑战及其应变的结果。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隋唐大一统帝国重建过程中制度创新所面临的挑战和应变。
[过渡语]今天我们所要了解的隋唐制度创新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PPT教学目录展示)
1.趋于公平的选官制度——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
2.趋于理性的中央官制——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
3.趋于简约的赋税制度——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
【新课教学】
一、趋于公平的选官制度——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
1.1 帝国重建所面临的选官挑战
来看这两段材料,经过昨晚的预习,我想让一位同学为大家解惑,根据材料,隋朝的选官面临哪些挑战?或者缺陷呢?(指定一位同学回答)根据你的了解,应该如何应对这种局面?(同一位学生回答)
材料1: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魏晋]左思《咏史·郁郁涧底松》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晋]刘毅《请罢中正除九品疏》
材料2:
自三方未一,四海交争,不遑文教,唯尚武功。设官分职,罕以才授,班朝治人,乃由勋叙,莫非拔足行阵,出自勇夫……是非暗于在己,威福专于下吏,贪冒货贿,不知纪极,蠢政害民,实由于此。
——《隋书卷四 帝纪第四 炀帝下》
问:根据材料1、2,梳理出当时的选官有何缺陷?你认为应该如何应对?
材料1反映的是九品中正制下世族与庶族之间的矛盾,在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日益凸显,士族长期把持着高位,真正有才之人往往被埋没底层;材料2反映了北朝独特的武功与文治的矛盾,也就是军功贵族长期掌控高级官职,武夫当政的局面与天下初定需要文治的现实需求严重矛盾。(备注:从另一面来看,当时北朝奖励军功是对门第选官的一种冲击,打开了选官制度变革的一个突破口)整个选官制度无论南北,都碍于选官的封闭性。所以当时选官制度的改革就是要解决过去选官的封闭性问题,而比较务实的应变之法就是考试取才。
教学设计意图:从大一统帝国重建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出发,创设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对隋唐选官制度变革必要性的深刻认识。重点是学生可以根据材料去概括旧的选官制度存在的弊端,强化对历史逻辑的理解,提升历史解释素养。
[过渡语]其实,早在实行察举制的两汉时期,就有考试这样一个辅助性的环节,到了魏晋时代,倒退到全凭中正官作出一个模糊评语的地步,结果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隋唐时期,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从南北朝时代考试取士措施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科举制便在这样的氛围中确立。
1.2 趋时应变:隋唐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
我们都知道是隋朝创立了科举制,为此后历朝所逐渐完善,一直到晚清才最终退出历史舞台。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结合教材知识填充下边这个图示,梳理科举制在隋唐时期的演进过程。(PPT以图示展示)
教学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基础知识落实,学生梳理教材填充图示,明白科举制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趋时而变以致发展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唯物史观得以渗透,学生意识到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
[过渡语]然而科举制为什么能够取代九品中正制而延续近1300年呢?它相比于九品中正制有何进步性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根据教材内容填充一下这张表格,体会科举制的创新之处。
1.3从九品中正制到科举制
时期 选官制度 选官方式 选官标准 选官范围 选官权力归属
魏晋南北朝
隋唐
根据所学知识我们清楚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叫做?(学生回答:九品中正制)是的,隋唐以来呢?(学生回答:科举制)很好;那么选拔方式又分别是什么呢?根据教材我们可以找到九品中正制是由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官职。简单概括一下就是:“官员推荐,朝廷授官”。而科举制呢?是朝廷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通过吏部或兵部主持的铨选(对由各种路径而来的准官员进行复试)后再正式授官。其实通过科举只是获得官员出身的一种路径,还有通过许多其他路径取得出身的情况(比如门荫、军功等);但他们最终都得通过铨选这一关才能正式任官,所以说铨选更能体现通过考试选官的精神和原则。因此,科举制的选拔标准,我们可以概括为“分科考试,朝廷考核”。继续看选拔标准,九品中正制起初是家世、道德、才能并重,后来沦落为几乎只看?(学生回答:家世),是的,注重家世使它沦为士族掌权的工具;而科举制选拔标准又是什么呢?(学生回答:主要看才能)。在选才范围上,九品中正制是以哪群人为主要选拔对象呢?(学生回答:士族)是的,士族这个群体;而科举制呢?则不分士、庶。最后来看选官权力归属,九品中正制起初是由中央任命专职的中正官选才,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最终还是被世家大族把持了选官权,权操于下。而科举制则反之,将中央至地方官员的选拔权收归中央,权操于上。
【探究1】根据表格,结合教材知识指出科举制相比于九品中正制有何创新之处?并进一步说明科举制的积极影响。(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环节2-3分钟)
创新之处:
①选官方式 化 ——>积积影响①:
②选官标准 化 ——>积极影响②:
③选官范围 化 ——>积极影响③:
④选官权力 化 ——>积极影响④:
抽两名同学逐条回答科举制的创新之处,并对应回答相应的积极影响。
老师总结:不论从何种角度来看,科举制相比于之前的九品中正制在大一统帝国的重建过程中具有明显的优势和适配性:①选官方式公开化——考试选官,这样一来便打破了士族特权和垄断;②选官标准公平化——注重才学,如此一来便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也促进社会形成积极向学之风,带动教育的发展。;③选官范围扩大化——不分士庶,便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官吏来源),也为社会阶层流动创造了条件。④选拔权力集中化——权归中央,如此一来便加强了中央集权。
当然科举制也并非尽善尽美,其局限性在封建社会后期逐渐凸显出来,待到我们说到明清时期再来讲解。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列表对比,学生细化对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的内容认识。重点是老师引导学生梳理出魏晋至隋唐选官制度变化的历史趋势,明了科举制相比于九品中正制的进步性或者“创新之处”,并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对科举制的积极影响进行评价(一一对应,提高学习效率);在这一过程中,着重训练学生对比分析和归纳概括能力。
[过渡语]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隋唐大一统帝国通过科举制这一重大制度创新,成功地应对了选官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接下来再让我们一起来看隋唐帝国所面临的第二个挑战——中央官制。我们先从隋文帝的困境讲起,来看一下这段材料。
二、趋于理性的中央官制——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
2.1 帝国重建初期皇帝面临的挑战
材料3:彧见上(隋文帝杨坚)勤于听受,百僚奏请,多有烦碎,因上疏谏曰:“比见四海一家,万机务广,事无大小,咸关圣听。陛下留心治道,无惮疲劳,亦由群官惧罪,不能自决,取判天旨。闻奏过多,乃至营造细小之事,出给轻微之物,一日之内,酬答百司,至乃日旰忘食,夜分未寝,动以文簿,忧劳圣躬”。
——《隋书》卷六二《柳彧传》
问1:据材料3,隋文帝面临怎样的挑战?
抽一名学生回答,答案预设:隋文帝政务繁忙,过于劳累。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统一王朝建立之初的皇帝往往都非常累,例如秦始皇、隋文帝、宋太祖、明太祖等等,他们固然有勤政的个人素养,但是从根本上来说皇帝的忧劳是由于旧体制不适应新形势所造成的。
接下来我们不妨推测一下大量政务推向皇帝可能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问2:大量政务推向皇帝可能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指引所有学生思考该问题,答案预设:导致中央的行政效率下降,决策失误增多等。
[过渡语] 由于大量政务推向皇帝,即使皇帝百般勤劳也很有可能导致中央的行政效率下降,决策失误增多等不良后果。那么怎样才能克服皇帝所面临的困局呢?我们一起来看唐太宗基于历史反思的应变之策。
2.2 基于历史反思的理性应变
材料4: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岂如广任贤良,高居深视,法令严肃,谁敢为非?因令诸司,若诏敕颁下有未稳便者,必须执奏,不得顺旨便即施行,务尽臣下之意。
——《贞观政要》卷一《政体》
问3:据材料4,唐太宗认为应该如何变革中央官制?
通过阅读材料,我们可以发现唐太宗至少提出了两个重要的制度创新思路:①军国大事不能由君主一人独断,需由宰相合议;也就是材料所谓:“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画”。②需要建立纠正决策失误的机制;也就是材料中所提:“若诏敕颁下有未稳便者,必须执奏,不得顺旨便即施行”的含义。那么这套想法具体是怎样操作的呢?(学生可以回答:三省六部制)是的,就是三省六部制,我们知道早在隋唐以前的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三省体制便逐渐形成了,隋朝在此基础上初创三省六部制,但三省的运作机制当时并不健全,所以皇帝很累。是唐朝使得这一制度最终成熟且定型下来,具体说来就是在唐太宗执政的贞观年间。
教学设计意图:本部分教学依旧凸显本课主题,挑战与应变造就了制度创新。通过梯次创设历史情境,形成问题链;学生逐步分析大一统帝国建立之初皇帝(具体到隋文帝)所面临的挑战,引出隋唐时期中央官制变革的必要性,以及应变思路。学生意识到三省六部制的制度创新其实是基于历史反思的对现实挑战理性应变的结果。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历史思维得到训练,历史解释素养得以提升。
[过渡语]以下,让我们一起看见识一份唐太宗时期真实的诏书格式,从中我们可以了解三省六部制的决策和行政程序,还可以从中发现一些细节问题,丰富我们对三省六部制的认知。
2.3从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
贞观十五年封临川郡公主诏书刻石
(1972年出土于陕西省礼泉县唐昭陵临川长公主墓)
问1:你认为诏书格式上附加全部颁行程序,其目的有哪些?
学生回答:防止有人篡改诏书、保证诏书的严谨性,合法性。
问2:你认为诏书的合法性需要具备哪些必要条件?反映哪些关系的制衡?
指引学生回答:诏书的合法性需要皇帝的认可、门下省盖印认可、三省长官附署名、走通完整的程序。这反映了皇帝与门下省之间(皇权与相权之间)、中书省与门下省之间(相权之间)的制衡。
[过渡语]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图示法一起再总结梳理一下有关三省六部制的基本问题:
阅读教材,根据上述材料结合图示思考:
(1)三省分工如何?(PPT动画演示)
(2)三省如何运作?(PPT动画演示)
(3)三省长官的地位如何?(地位均为宰相)
(4)群相制下,如何防止低效率?(政事堂)
教学设计意图:对历史概念的讲解历来是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难点和痛点之一,解决这种难点问题尤其需要创设好历史情境。具体到对“三省六部制”这个历史概念的解读,在常规课教学中一线教师经常用的一种处理方式是根据教材让学生直接填充“三省六部制示意图”,这样处理会显得平淡而欠缺历史感,学生也不会深入理解到这一制度的内涵。换一种方式,我们导入《贞观十五年封临川郡公主诏书刻石》这一典型史料去解读“三省六部制”似乎更具有合理性和历史感。对该史料进行如上问题链的解读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晰地感知这一历史概念,尤其是三省六部制的运行程序问题;学生还可以从中品味到三省六部制这一制度创新的过程中所蕴含的政治理性。如此一来我们就避免了对抽象历史概念的生硬解读,从而提升了这堂课的历史感;并为下一步探讨三省六部制的创新之处作铺垫。
[过渡语]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对比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找出这套新的体制有何创新之处。
【探究2】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指出与三公九卿制相比,三省六部制有何创新?
注:
提示学生分别从三个方面对比:①职责分工(具体到九卿和六部的职责对比)、②决策过程与效果(具体到关注政事堂这一新事物)、③相权与皇权的关系(具体到相权的大小、对皇权的制约效果)。
参考答案:
三省六部制下:1.职责分工:家、国事务分离,进一步明确政府机构的职责——专业化
2.决策过程:集体议政,减少决策失误,提高工作效率——科学化、高效化
3.君相关系:程序化分权,既分散削弱相权又可制约君权——理性化
我们知道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其实还有明显的“家天下”色彩,九卿之中很多职务是家国不分的,例如奉常,掌宗庙礼仪;宗正,掌皇家亲属事务;太仆,掌皇帝的舆马。皇帝的家事也当作国事处理,官员职责上还有浓厚的皇帝家臣特征。但是三省六部制下政府机构职责分明,三省六部官员俨
然成为当时的国家“公务员”,不再管理皇家事务,专业化倾向十分明显。
三省六部制下,中央政府设政事堂作为宰相的议事机构,一切重大事务,都要由政事堂会议讨论,经皇帝批准后颁行。集体议政,一方面减少了决策失误,提高了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注意三省的首长:中书令(中书省)、待中(门下省)、左右仆射(尚书省),都是宰相,以后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也是宰相,他们都带有参知机务、参知政事等头衔,所以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宰相可以多至一二十人。因宰相是政事堂集体议事,三省在程序上分工明确,相权分散而互相牵制,避免了个别宰相专权。三省制度下皇帝与三省互相制约,共同理政,构成了相对和谐和理性的政治体制。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图示对比秦汉三公九卿制和隋唐三省六部制的运作方式,学生调用所学知识,在合作讨论或是老师引导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归纳提炼三省六部制的创新之处。(难度偏大)
[过渡语]通过以上学习,我们知道隋唐帝国通过三省六部制这一重大制度创新,成功地应对了当时以皇帝为核心的中央官制所面临的挑战;接下来再让我们一起来关注隋唐帝国的赋税制度又是如何应对时势变化所提出的挑战的。
三、趋于简约的赋税制度——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
3.1 从租调制到租庸调制
首先来看这样一幅图示,理清三个基本概念——“租”、“调”和“庸”。
【知识补充:均田制】均田制是一种土地制度,它发端于北魏(孝文帝)延续至唐初,其要义是政府分配土地给农民并依据人丁征税。均田制是租庸调制赖以实施的前提,它需要政府掌控足够数量的土地并且将人丁束缚在土地上。(学案、课件上均有)
均田制下,政府将其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成为国家的编户,并承担相应的赋税以及徭役。魏晋以来到隋朝实行租调制:其中以粮食的形式征收的田亩税,称为“租”;以帛或者布等纺织品的形式征收的户税称为“调”;唐代在赋税制度上作了变通,在租调制的基础上允许成年男子缴纳绢、布以免于服徭役,称为“庸”,形成所谓“租庸调制”。
问1:根据图示,阅读教材说明“庸”制的实施有何进步意义?
(抽一名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事实上,“庸”制的实施有利于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农民有了充足的时间投入农业生产才能提供租、调,从而保障政府的赋税收入。
但是整个租庸调制度的实施是建立在两个基本前提之下的:“地”和“人”——一个是政府要掌握足够数量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并将他们束缚在土地上;另一个是政府要有严密的户籍制度,掌握准确的户籍、田籍信息。一旦这两个前提缺失一个,租庸调制便会瓦解。来看以下材料: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图示法理清赋税制度教学所涉及的几个关键概念“均田制”、“租”、“调”、“庸”;均田制不求深究,但一定要让学生知道其基本含义:学生明了均田制是租庸调制的实施前提,以人丁为标准征收赋税的原则以为下一步教学做铺垫。
3.2 唐中期赋税制度面临的挑战与应变
材料5:
由于土地兼并逐步发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农民很多。农民逃亡,政府往往责成邻保代纳租庸调,结果迫使更多的农民逃亡,租庸调制的维持已经十分困难。……公元780年,唐朝推行两税法,两税法的主要原则是只要在当地有资产、土地,就算当地人,上籍征税。同时不再按照人丁的原则征租庸调,而是按贫富等级征财产税及土地税,将贵族也纳入征税范围。
——黄永年《唐史十二讲》
根据我们对材料的分析,结合之前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唐中期以来,尤其是安史之乱以来,严重的社会动荡冲击了旧的体制,租庸调制面临严重挑战。我们不妨通过图示来梳理一下这个过程:
土地买卖兼并盛行——>大量农民失去土地,逃亡避税——>均田制瓦解——>租庸调制无法维持——>唐政府财政危机。
那么应变之策是什么呢?那就是改变过去已认定为标准的赋税制度,顺应现实变化趋势——舍丁身而税田亩——“惟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这也就是两税法的要义。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图示法理顺租庸调制走向瓦解的原因,也就是两税法的历史背景。再一次回到挑战与应变的教学主题:学生认识到任何制度都会面临挑战,需要及时作出应变,务实创新。此过程锻炼学生的历史思维,对历史逻辑的梳理。
[过渡语]两税法是唐中期一次重大的赋税制度变革,是根据当时形势变化而采取的务实措施,其许多做法对后世赋税制度产生深远影响。我们通过下边这段材料来认识两税法的内容。
3.3 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
材料6:
炎因奏对,恳言其弊,乃请作两税法,以一其名,曰:“凡百役之费,一钱之敛,先度其数而赋于人,量出以制入。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不居处而行商者,在所郡县税三十之一,度所与居者均,使无侥利。居人之税,秋、夏两征之……其租庸调、杂徭悉省……其田亩之税,率以大历十四年垦田之数为准而均征之。
——刘昫等撰《旧唐书·列传》
问3:据材料6,结合教材知识概括两税法的内容。
(老师引导学生直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根据材料,两税法的基本内容如次:(PPT动画演示)①量出制入,中央依据财政支出来制定总税额,②按人丁、资产定户等收户税,③行商也要纳税,④分夏秋两次纳税,⑤取消租庸调、杂徭、杂税,⑥按田亩缴纳地税等。从总体来看两税法的核心在于“舍丁身而税田亩”、“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这是在当时土地兼并严重失控状态下务实的经济主张。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此前的租庸调制,从各方面对比两税法的内容,观察下表。同学们一起根据表格内容探讨一下两税法的创新之处。
【探究3】根据下表,结合教材知识概括两税法的创新之处,在此基础上指出其积极影响。(学生分组讨论2-3分钟)
项目 租庸调制 两税法
征税标准 人丁 土地、财产
征税项目 租、庸、调、杂税杂役等 地税、户税
征税时间 旬输月送,不固定 夏、秋两季
征税对象 授田农民 不分主客、农商一律纳税
征税形式 实物为主 货币为主
从征税标准来看:它不以丁身为本;如此一来就放松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按资产定户等差别征税显然比计算人丁而税的税制进步且公平许多;这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当时社会现实的。
从征税项目来看:两税法简化了税收名目,一定时期内减轻了农民负担。
从征税时间来看:两税法固定了税收时间,也是税制简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同样在一定时期内减轻了农民负担。
从征税对象来看:两税法扩大了收税对象,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收入。
从征税形式来看:以货币定税额,货币地租的实行适应并助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趋势。(以货币税替代实物税的尝试是一种大胆而卓越的经济主张。)
[过渡语]当然,一项重大的社会改革方案在其实施后,不可能一蹴而就。虽然出现了久不定户、户去税存、钱重物轻、随意折纳、法外加征、税额乱涨等种种弊端,最终也致使人民负担不断加重,但它依然是适应当时社会进步的改革,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列表对比,直观展示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的区别(依旧是使用之前两个子目突破教学重难点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分析对比表格内容,找出两税法的创新点,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历史评价。此一过程锻炼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历史解释素养。
【结课环节】
本课我们选取了隋唐制度创新的三个切面——选官制度、中央官制以及赋税制度进行了解读。
从历史来看,隋唐帝国的辉煌源于其制度创新,面对时代提出的各种挑战能够适时应变。
隋唐五代时期是我国古代以皇权为中心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承上启下、趋向完备的时期。隋唐统治者系统地总结了秦汉以来的旧制,革弊创新,建立了一系列新的制度,极大地加强国家的控制能力,这是隋唐国力鼎盛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现实来看,制度创新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重要动力。
习总书记如是说道:“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是因为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PPT展示习总书记讲话节选)从古至今,制度创新始终是治国理政的重大课题,任何制度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才具备持久的生命力。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课三个子目均为本单元学生需要掌握的重点内容,而本课教学重在理清隋唐制度的变化趋势及其创新之处。本课要想在有限的40分钟内完成教学是有不少挑战的,例如概念密集、对比点较多、要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率等。实际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我通过列表对比的方式来集中处理重点教学内容——隋唐制度的变化。(具体对比了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三公九卿制和三省六部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学生在对比中提炼隋唐制度的创新之处或是变化趋势,如此一来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另一方面抓住关键变化的历史逻辑,为学生补充背景材料,训练学生的历史思维。在史料实证素养方面,可以找到实物证据——贞观十五年封临川郡公主诏书刻石(1972年出土于陕西省礼泉县唐昭陵临川长公主墓),为学生理解三省六部制提供更直观的史料素材,真正做到“论从史出”。本课完全遵循“纲要”式的讲法,学生能够明了从秦汉至隋唐相关政治制度或经济制度的变化趋势,对关键历史概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比较全面地训练了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秦朝三公九卿制示意图
唐朝三省六部制示意图
12 / 12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