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1.1三角形的再认识
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能够辨认三角形的边、角以及外角;2.经过探究总结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会根据三边关系判定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会确定第三边的取值范围.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三边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三边关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重视实践的意识,和善于观察、敢于猜想的精神.
重点 1.三角形的概念;2.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过程.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说明 活动目的
活动1 由实际情境感知三角形. 从实际情境中引出三角形.
活动2 三角形的概念. 学习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活动3 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动手实验,探究三边关系.
活动4 回顾与反思.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课前准备
教具 学具 补充材料
电脑、投影仪 长度分别为3cm,4cm,6cm,8cm的木棍. 课件资源、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与情景 师生行为 设计意图
活动1 由实际情境感知三角形请同学们看课本P138中观察与思考第1题.1.根据第⑴题的图片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地方有三角形?2.请指出第⑵题每一个图形中的三角形的个数.3.三角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从实际情境中引出三角形.
活动2 三角形的概念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平面图形叫做三角形(triangle).三角形有三个内角、三个顶点和三条边. 教师讲述. 学习三角形的有关概念.
请指出上图中三角形的三条边、三个顶点和三个角.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边有两种表示方法;讲述:相邻的两条边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角).三角形的一条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三角形用三顶点表示,三角形的符号是“△”,如三角形ABC可以记作“△ABC” . 教师讲述. 学习三角形的表示方法.
请同学们做课后练习(P140)第1题和课后习题的第1题. 学生解答,教师点评. 及时巩固三角形的概念.
活动3 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请拿出准备好的木棒,组成三角形,并填写下面表格:分组能否组成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3cm,4cm,6cm3cm,4cm,8cm3cm,6cm,8cm4cm,6cm,8cm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动手感知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能组成三角形有几组?它们任意两边之和与第三边有什么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我们还可以得出: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总结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我们把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相等的边叫做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把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或正三角形). 教师讲述. 学习特殊的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并体会三角形的从属关系.
请同学们做课后练习(P140)第2题. 学生解答,教师点评. 及时巩固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1.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3cm,5cm.⑴第三边一定小于多少cm?⑵第三边一定大于多少cm?⑶你可以确定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吗?2.如果三角形的两边分别为a,b,那么第三边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学生解答,教师点评. 深化对三边关系的认识.
活动4 回顾与反思1.请你说一说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那些概念?2.三角形的三边有怎样的关系?3.可以根据两边的长确定第三边的取值范围吗?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P140)第2、4题.
A
B
C
D
内角
边
顶点
a
b
c
外角
三角形
不等边
三角形
等腰
三角形
等边
三角形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