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汨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
1.我国北魏时期的农学家贾思勰在《齐民要术 种谷》中写道:“凡谷,成熟有早晚,苗秆有高下,收实有多少,质性有强弱,米味有美恶,粒实有息耗。”意思是水稻、豌豆等谷物不仅成熟期有早晚,而且在多种性状上都有着差异。下列关于性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谷物的显性性状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B.“成熟期”不同的谷物同时具有多对相对性状
C.某种谷物的“质性”与“米味”是一对相对性状
D.控制豌豆“粒实”性状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
2.黑龙江“酸汤子”中毒事件是椰毒假单胞杆菌产生的米酵菌酸引起的。米酵菌酸的化学式 为 C28H38O7,其耐热性极强,一旦使人中毒就会抑制患者线粒体的功能,使ATP的生成减少或消失,导致细胞或机体的死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米酵菌酸中毒导致细胞或机体死亡与细胞供能不足有关
B.椰毒假单胞杆菌合成米酵菌酸所需的能量直接来自ATP
C.椰毒假单胞杆菌与人体细胞产生ATP的场所存在差异
D.米酵菌酸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合成场所在核糖体
3.番茄的紫茎和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具有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获得F1,让F1与双隐性类型进行测交,通过该测交实验不能了解到( )
A.F1的遗传因子组成 B.F1产生配子的数量
C.F1产生配子的种类 D.F1产生配子的比例
4.图甲表示由磷脂分子合成的人工膜的结构示意图,图乙表示人的红细胞膜的结构示意图及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情况,图丙中A为1mol/L的葡萄糖溶液,B为1mol/L的乳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丙中的半透膜若采用甲为材料,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右两侧液面相等
B.若图乙所示细胞处于无氧环境中,则图中葡萄糖和乳酸的跨膜运输会停止
C.若图甲中贯穿有图乙的蛋白质①,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高于右侧液面
D.若图甲中贯穿有图乙的蛋白质②,再用作图丙的半透膜,则液面不再变化时,左侧液面高于右侧液面
5.某植物花色由基因D(褐色)、d(白色)控制,萼片形状由基因E(卷)、e(直)控制,叶形由基因F(缺刻叶)、f(全缘叶)控制,三对基因独立遗传且属于完全显性遗传。基因型为ddEeFF与DdEeFf的个体杂交,其子代表型与双亲相同的个体占全部后代的( )
A. B. C. D.
6.如图甲为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单位时间内O2的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的变化,其中AB=BC。图乙为CO2浓度一定、环境温度为 25℃、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得的小麦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甲曲线上P点的生物学含义是无氧呼吸消失点
B.图甲中C点时,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无氧呼吸的
C.图乙中B点时叶肉细胞中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D.当植物缺镁时(其他外界条件不变),图乙中的B点将右移
7.基因主要位于染色体上,且二者的行为存在平行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等位基因会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D.所有非等位基因会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
8.转分化是指一种已分化的细胞转变成另一种分化细胞的现象。将发育中的蝾螈晶状体摘除,虹膜上一部分含黑色素的平滑肌细胞会失去黑色素和肌纤维蛋白,然后转变为能产生晶状体蛋白的晶状体细胞,最终再生晶状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晶状体的再生过程发生了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B.晶状体的再生说明虹膜上的平滑肌细胞具有全能性
C.与转分化之前相比,转分化后的细胞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但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D.一些哺乳动物在体内缺乏Cu2+的条件下,胰岛外分泌细胞会转化为肝细胞,这个过程是一种转分化现象
9.洋葱(2n=16)根尖细胞的细胞周期约为12小时。制片后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拍摄照片如图所示。下列操作及分析正确的是( )
A.a细胞含有2个中心体,其发出的纺锤丝牵引姐妹染色单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B.可向右方移动装片将b细胞移至视野中央,以继续观察其染色体的动态变化
C.b细胞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可观察到32条染色体
D.根据多个视野中a细胞数的比例,可估算细胞分裂后期的时长
10.如图表示小鼠(2n=40)睾丸中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染色单体和核DNA分子数目的柱状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所处的时期,细胞内一定有同源染色体
B.乙所处的时期,细胞内不可能有四分体
C.丙所处的时期,细胞内不可能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D.丁所处的时期,细胞需要变形后才能完成受精
11.骨骼肌受牵拉或轻微损伤时,卫星细胞(一种成肌干细胞)被激活,增殖、分化形成新的肌细胞后与原有肌细胞融合,使肌肉增粗或修复损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卫星细胞为未分化细胞,不进行基因选择性表达
B.在肝细胞中不含有肌动蛋白基因,无法合成肌动蛋白
C.激活的卫星细胞中,核糖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代谢活跃
D.胚胎干细胞和成肌干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完全不同
12.果蝇群体的子代经药物甲处理后雌性明显少于雄性,某同学提出两点假说:①药物甲能选择性杀死部分雌性果蝇;②药物甲能使部分雌性果蝇性反转为雄性,但不改变其遗传物质。现以若干红眼和白眼的雌、雄果蝇(均为纯合)为材料,探究上述哪种假说正确,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
A.红眼(♂)×白眼(♀),经药物甲处理子代后,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
B.红眼(♂)×白眼(♀),经药物甲处理子代后,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
C.白眼(♂)×红眼(♀),经药物甲处理子代后,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
D.白眼(♂)×红眼(♀),经药物甲处理子代后,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
13.赫尔希和蔡斯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一组实验中,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组实验说明噬菌体进入大肠杆菌的物质只有DNA
B.完成该组实验需要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C.只有部分含32P的新噬菌体获得了亲代的遗传信息
D.保温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上清液的放射性
14.下列有关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孟德尔“提出问题”是建立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基础上的
B.孟德尔“作出假说”依据了减数分裂的结果
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属于“假说”内容
D.“测交实验”是对演绎过程及结果进行的验证
15.用15N标记含有1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液中连续复制4次。下列有关判断错误的是( )
A.含有15N的子代DNA分子有2个
B.含有14N的子代DNA分子单链占
C.第4次复制时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240个
D.复制过程中共需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600个
16.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表信息可预测,图中Ⅱ3和Ⅱ4所生子女是( )
BB Bb bb
男 非秃顶 秃顶 秃顶
女 非秃顶 非秃顶 秃顶
A.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
B.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
C.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
D.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0
二.解答题(共4小题,共52分)
17.“多酶片”是经特殊工艺制成的双层药片,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如图为多酶片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为充分发挥多酶片的作用,使用时应 (填“整片吞服”或“嚼碎服用”),理由是 。
(2)某同学为了验证多酶片中胃蛋白酶的作用,设计了以下实验。
材料用具:多酶片,蛋白块,pH=l.5 的缓冲溶液,pH=8.5 的缓冲溶液,蒸馏水,恒温水浴箱等。
实验步骤:
①制备胃蛋白酶溶液:取多酶片放入盛有 的烧杯中,几分钟后糖衣溶解,取上层溶液备用;
②取试管A加入适量制备的胃蛋白酶溶液,试管B加入 作为对照;
③分别加入大小相同的蛋白块,在 37℃恒温水浴箱中保温30分钟。
④观察两支试管中蛋白块的体积变化。
预期结果: 。
18.玉米是一种雌雄同株的植物,其顶部开雄花,下部开雌花。自然状态下的玉米可以同株异花传粉(自交),也可以在植株间相互传粉。图1为A、B两棵玉米植株进行了Ⅰ、Ⅱ、Ⅲ三种传粉实验,实验所获得玉米粒颜色如图2所示。(12分)
(1)上述Ⅰ、Ⅱ、Ⅲ三组实验中能够判断玉米粒的颜色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的是 ,其中显性性状是 。
(2)实验 为测交实验,根据孟德尔遗传规律,后代紫红色玉米粒:黄色玉米粒=1:1的主要原因是 。
(3)现有紫红色玉米粒种子,其中杂合子占,随机播种,长成的植株在自然状态下,F1中的杂合子占 。
(4)玉米叶绿素的合成受到细胞核中基因Y和y的控制,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基因型为YY、Yy的植株叶片分别为深绿色、浅绿色,基因型为YY的植株在光照较弱时表现为浅绿色,基因型为yy的植株叶片为黄色,但三种基因型的植株在遮光条件下均为黄色。
现有一浅绿色植株,为确定该植株的基因型,请设计遗传实验方案,并预期结果及结论。
实验方案: 。
结果及结论:①若后代 ,说明该植株的基因组成为YY;
②若后代 ,说明该植株的基因组成为Yy。
19.环境中的污染物能使处于分裂期的染色体发生断裂,当子细胞进入下一次分裂间期时,缺失着丝粒的染色体片段便浓缩在细胞核核之外,形成微核(如图1中箭头所示)。洗甲水是由一种或多种有机溶剂加入少量的上光油和抗氧化剂配制而成,用于去除指甲油,为研究市售的某款洗甲水对植物细胞分裂指数(分裂期细胞数与观察细胞总数的比值)及产生微核的影响,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开展了相关实验,主要步骤如下:(14分)
①大蒜生根:选取大小相近、鳞茎饱满的紫红色皮的洋葱,底部浸没于蒸馏水中,室温下培养,每天换水2次,待植物根尖长至2~3cm。
②洗甲水处理:选取等量、初生根长势一致的洋葱鳞茎分别放入浓度为0、5%、10%、15%和 20%的洗甲水溶液中,室温培养24h 后,清洗并放入蒸馏水中恢复培养24h。
③染色制片:切取洋葱根尖顶端1~1.5 cm的幼根,经固定、酸解、漂洗和染色后,制成临时装片。
④镜检统计:选取视野清晰、细胞分散均匀的装片进行显微观察,每张装片统计大约500个细胞,记录每张装片中分裂期细胞和产生微核的细胞数目,并计算分裂指数及微核率。结果如图2、图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微核的化学成分主要是 。
(2)步骤②中,初生根经不同浓度洗甲水处理后需在蒸馏水中恢复培养24h,其目的是 。
(3)步骤③中,酸解的目的是 ,染色所用的染液是 。
(4)图 2 结果中,洗甲水浓度为20%时,细胞的微核率发生下降,结合题干和图1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
20.已知黑腹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黑腹果蝇的翅型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眼色由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R、r控制。图1甲、乙为不同表型的雌雄黑腹果蝇,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两组杂交实验,结果如下。(12分)
实验一 实验二
P 残翅红眼♀×长翅白眼♂ P 残翅红眼♂×长翅白眼♀
↓ ↓
F1 长翅红眼♀长翅红眼♂ F1长翅红眼♀长翅白眼♂
个体数927 921 个体数 930 923
(1)通过对实验一与实验二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黑腹果蝇的翅型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 ,翅型、眼色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 定律,实验一中F1长翅红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 。
(2)让实验二中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则F2个体中表现上图甲性状的概率为 ,表现上图乙性状的概率为 。
(3)研究发现,XXY个体为雌性可育。在实验二的F1中出现了1只例外的长翅白眼雌果蝇(AaXrXrY),形成该果蝇的原因是 (填“雌性”或“雄性”)亲本减数分裂过程中X染色体未分离导致,该果蝇会产生 种类型的配子。
(4)已知黑腹果蝇刚毛(D)对截毛(d)是一对相对性状,现有一只红眼刚毛雄性个体和白眼刚毛雌性个体多次交配,子代中红眼刚毛♀:红眼截毛♀:白眼刚毛♂=1:1:2,请在图2中画出雄性亲本中D、d和R、r这两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5:CDBAB 6-10:CDBDC 11-15:CBDBC 16:D
二.解答题(共4小题)
17.(1)整片吞服 整片吞服使肠溶衣在胃液中不被破坏,确保肠溶衣包裹的酶在肠溶液中发挥作用 (2)pH=l.5的缓冲溶液 等量pH=1.5的缓冲溶液 A试管的蛋白块体积变小/消失,B试管蛋白块基本不变
18.(1)Ⅰ;紫红色玉米粒
(2)Ⅲ;植株A产生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产生比例为1:1的两种配子
(3)
(4)让该植株自交,将获得的后代在正常光照条件下培养,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①全部为深绿色植株;②深绿色:浅绿色:黄色植株=1:2:1
19.(1)DNA和蛋白质
(2)使更多发生染色体片段断裂的细胞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的间期
(3)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离 甲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
(4)浓度为20%的洗甲水处理可能导致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染色体发生断裂减少,使得形成的微核细胞数目减少
20(1)长翅 自由组合 AaXRXr
(2)
(3)雌性 8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