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DNA的结构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3.2 DNA的结构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4-05-19 14:06: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DNA的结构
年 级:高一
学 科:高中生物(人教版)
现代刑侦领域中,DNA指纹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只需要一滴血、精液或是一根头发等样品,刑侦人员就可以进行DNA指纹鉴定,从而确定罪犯。
思考:
1.为什么可以通过比对DNA来确定罪犯呢?
2.DNA作为遗传物质是怎样储存遗传信息的呢?
资料1:1951年,科学界认识到DNA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这4种脱氧核苷酸分别含有A、T、C、G4种碱基。
磷酸
A
脱氧
核糖
1’
2’
4’
5’
3’
脱氧核苷酸种类
命名:碱基名称 + 脱氧核苷酸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任务一】DNA结构的发现历程
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鸟嘌呤脱氧核苷酸
T
问题1:相邻的脱氧核苷酸是以什么方式形成长链呢?
A
G
C
T
A
G
C
T
A
G
C
正确
一条多脱氧核苷酸链
3
5
1
2
4
G
P
A
P
T
P
C
P
5
3’,5’-磷酸二酯键
O
O
O
O
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问题2:DNA分子有几条链?
资料2: 1951年,英国物理化学家富兰克林和生物物理学家威尔金斯率先采用X射线衍射技术拍摄到DNA衍射图谱。
富兰克林
威尔金斯
思考:
1.DNA和弹簧的衍射图谱相似,说明DNA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思考:
1.DNA和弹簧的衍射图谱相似,说明DNA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2.DNA的衍射图谱,第4级条纹消失,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来源引自:孙艳, 杨彬彬. 从"X"形衍射图谱到DNA双螺旋结构——高中生物学跨学科项目化学习[J]. 中学生物教学, 2022(22):24-26.
资料3:富兰克林通过衍射图谱得出DNA螺旋的直径为2nm,经过显微镜测定DNA直径,2条链,3条链的直径都为2nm,由此他推测DNA可能由2条链或3条链构成。接着,他又分别测定2、3条链的含水量,结果2条链DNA与实际的含水量相符。
DNA由两条链螺旋而成!
问题3:DNA两条链的排列方式?
沃森和克里克提出DNA螺旋结构的初步构想
碱基在内外侧都有
碱基在内侧
碱基在外侧
A
C
T
G
碱基
疏水
磷酸
亲水
磷脂分子
结合磷脂双分子层的排布方式思考,
碱基排列在外部的模型为什么会被否定?
磷酸和脱氧核糖构成的基本骨架在外侧
碱基在内侧形成碱基对
资料4:X衍射照片显示,DNA双链之间的距离是一定的。
思考:
1.他们的模型是否科学?
2.推测碱基之间配对的方式?
问题4:碱基配对方式?
嘌呤和嘧啶配对!
嘌呤两个环(更长)
嘧啶一个环(更短)
资料5:
A:G T:C A:T G:C 嘌呤:嘧啶
牛 1.29 1.43 1.04 1.00 1.1
人 1.56 1.75 1.00 1.00 1.0
小麦 1.22 1.18 1.00 0.97 0.99
酵母 1.67 1.92 1.03 1.20 1.0
母鸡 1.45 1.29 1.06 0.91 0.99
沙雷氏菌 0.7 0.7 0.95 0.86 0.9
鲱鱼 1.43 1.43 1.02 1.02 1.02
资料6:查哥夫发现:
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
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
2个氢键
3个氢键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问题5:DNA的两条链是同向还是反向?
资料7: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给DNA拍了多张X射线衍射图谱,他们发现DNA翻转180°后的图谱与未翻转的一模一样。
翻转180°
翻转180°
翻转180°
正确
DNA由两条链组成,
这两条链反向平行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任务一】DNA结构的发现历程
1. DNA 分子是由 条长链组成的,这两条长链按 方式盘旋成 结构。
3. 两条链间的碱基互补配对,由 连接。其中,A与T通过 个氢键相连,G与C通过
个氢键相连,这就是 原则。
2.每条链上的 交替连接构成主链的 ,排列在主链的 ,碱基则位于主链 。

反向平行
双螺旋
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
基本骨架
外侧
内侧
2
碱基互补配对
氢键
3
【任务二】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内容
学以致用:
1.DNA分子之间的差异体现在何处?它又为什么能够成为身份证明的关键?
2.警方采取DNA分析比对,耗时较长,但是样本为什么仍能保存完好?
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导致DNA具有多样性
每个人DNA分子都具有自己特定的序列,DNA具有特异性
DNA具有稳定性
DNA分子的基本骨架和碱基的配对方式是稳定不变的
【任务三】DNA分子结构的特性
稳定性:两条链反向平行盘旋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成基本骨架
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多样性:不同DNA的脱氧核苷酸数量不同,碱基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
特异性:每个DNA分子中碱基对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
【任务三】DNA分子结构的特性
沃森、克里克和物理学家威尔金斯因发现生命的奥秘 --DNA的双螺旋结构而荣获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早凋的“玫瑰”——
人类不能忘记富兰克林伟大而无声的贡献。
科学研究需要不断修正完善。
合作和交流是科研的捷径,或许也是做事的捷径。
1.“链”: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
2.“内外”:内侧是碱基,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3.“配对”:两条链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遗传信息编码在DNA分子上
【梳理提升】
一、DNA分子结构的发现历程
二、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内容
三、DNA分子结构的特性:多样性、特异性、稳定性
遗传信息编码在DNA分子上
【梳理提升】
一、DNA分子结构的发现历程
二、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内容
三、DNA分子结构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