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答案
单选:DDBAB BDDDB AB
多选:CD ABD AC ABD
17.(1)去雄防止豌豆外来花粉的干扰
(2)性状分离
(3)
高茎:矮茎=1:1
(4)1/2
2/3
18.(1)BC
EF
(2)有丝分裂后期
卵原细胞
CD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
色体自由组合
19.(1)自由组合
(2)
AAbbaaBB
AAbb或Aabb
(3)基因型为aabb的大鼠(米色大鼠)全部为黑色
黑色:米色=1:1
20.(1)繁殖速度快;易于饲养: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子
代数量多便于利用统计学分析(答对一点2分)
(2)
灰身分离
(3)红眼(全为红眼)
既有红眼又有白眼(红眼:白眼=1:1)
21.
(1)XBXb、XBY
1/2
7/8
(2)母亲女儿交叉遗传2023-2024 学年蓝天高一下学期生物期中考试试卷 A.人的身高和体重 B.小麦的抗条锈病与易染条锈病
C.棉花的细绒与粗绒 D.狗的白毛与黑毛
一、选择题 5.下列关于孟德尔对豌豆的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实验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一)单选题(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A.“F1自交,F2为何出现了 9:3:3:1 的性状分离比”属于“提出问题”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B.由 F2出现了 9:3:3:1 性状分离比,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
1.豌豆比玉米更适合作为遗传杂交实验材料的原因是( ) 离, 不成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属于“提出问题”
A.都是单性花
C.若 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不成对遗传因子自由组合,则测交后代会出
B.都是自然状态下即有纯种又有杂种
现四种性状比接近 1:1:1:1 属于“演绎推理”
C.都是自然状态下既能进行自交又能杂交
D.孟德尔用黄色圆粒的双杂合的 F1与亲本的绿色圆粒测交后,发现子代比值约
D.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
1:1:1:1 属于“实验验证”
2.下列有关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提出分离定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6.水稻香味性状与抗病性状独立遗传。香味性状受隐性基因(a)控制,抗病(B)对
A.“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观察现象,提出假说
易感病(b)为显性。为选育抗病香稻新品种,研究人员进行了一系列杂交实验。亲本
B.“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分析问题,提出问题
无香味易感病植株与无香味抗病植株杂交后代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
C.“测交实验的结果”——分析问题,演绎推理
的是( )
D.“分离定律的本质”——归纳总结,得出结论
3.在甲、乙两个桶内放有标记 A和 a的小球进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 )
A.甲、乙两个小桶代表的是雌雄生殖器官
A.香味性状一旦出现就能稳定遗传
B.甲、乙两个小桶中 A或 a小球数量必须相等
B.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 aaBb、AaBb
C.从甲、乙两桶中每次取出来的球必须放回去
C.两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为 0
D.此实验需要多次重复进行,预期组合结果为 AA:Aa:aa = 1:2:1
D.两亲本杂交得到的子代自交,后代群体中能稳定遗传的有香味抗病植株所占比例
4.下列各对生物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为 3/64
{#{QQABKYAQggCAAIIAARgCAwVgCACQkBACCIoOBBAAoAIAiBFABAA=}#}
7.下列关于孟德尔遗传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艾滋病病毒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A.每一对遗传因子的遗传都一定不遵循分离定律 B.人类 XY 染色体同源区段的基因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B.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F2中有 5/8 的个体基因型与亲本相同 C.鸟类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C.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F1自交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 9种 D.人类线粒体肌病的遗传方式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D.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中,F2中有 4种表型,且杂合子占 3/4
8.某生物实验小组对某动物(2n=6)的切片进行显微镜观察后,绘制的一个细胞分裂 (二)多选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4分,共 16 分。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
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出正确选项,全部选对得 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 0分。)
A.高等植物细胞也是由中心体释放星射线构成的纺锤体 13.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B.上图中 DNA 数目与染色体数目相等 A.与有丝分裂不同,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
C.上图中四分体数为 3、染色单体数为 10 B.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同是分裂前会发生染色体的复制
D.上图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 C.减数分裂Ⅱ与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的染色体行为变化都不相同
9.李明是一名高一的学生,为了做观察减数分裂各时期的特点的实验,请问他最好选 B.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Ⅰ后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择的实验材料是( ) 14.如图是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以下说法错误是( )
A.小鼠卵巢 B.鸡的肝脏 C.洋葱表皮 D.小鼠睾丸
10.下列有关说法叙述错误的是( )
A.受精作用是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B.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不会导致不同配子中遗传物质的差异
C.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D.同一双亲后代的多样性与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有关
A.若有一对等位基因同时位于 1、2号染色体上,则遗传时与性别无关
11.下列关于基因发现过程中各位科学家的贡献的叙述,错误的是( )
B.控制果蝇红眼或白眼的基因只位于 2号染色体上
A.孟德尔为解释豌豆杂交结果,提出了“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的假说
C.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不是都能符合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
B.约翰逊提出了表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D.果蝇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是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
C.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15.已知 A与 a、B与 b、C与 c 3 对等位遗传因子自由组合,且表现为完全显性。遗传
D.摩尔根通过果蝇眼色性状杂交实验证实了“基因在染色体上”
因子组成分别为 AaBbCc、AabbCc 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
12.下列有关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的是( )
{#{QQABKYAQggCAAIIAARgCAwVgCACQkBACCIoOBBAAoAIAiBFABAA=}#}
A.表现型有 8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 1/8 叫 。
B.基因型有 18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 1/16 (3) 若将 F1与矮茎豌豆杂交,子代 (标明性状及比例)。
C.基因型有 18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 1/16 (4)在 F2中,杂合子所占的比例是 ,其占显性性状个体的比例是 。
D.表现型有 18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 1/16
16.图 1为某种遗传病的家系图,图 2为图 1中家庭成员的 DNA 经限制酶处理后不同片 18 如图 1表示某雌性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种物质的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图 2
段的电泳条带图(若只呈现一条带,说明只含有基因 B或 b),不考虑基因突变与染色 表示其体内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体片段互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1)图 1中的纵坐标表示核 DNA,其中 DNA 复制发生在 段,染色体的着丝粒分裂
B.Ⅱ-2 与女性携带者婚配,子代女儿全部患病 发生在 段,受精作用发现在 HI 段。
C.Ⅱ-1 不存在患病基因 (2)图 2 中的甲细胞所处的时期为 (用文字叙述),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图 2
D.Ⅱ-2 的患病基因可能来自于 I-1 甲所示的细胞分裂方式得到的子细胞属于 (填细胞名称)。乙细胞位于图 1曲线
中的 段,试描述该时期的染色体的行为特点 。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5小题,共 60 分)
17 图示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过程。请分析回答相关问 19.大鼠的毛色由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A/a、B/b)控制,基因 A存在的个体会表
题: 现出黄色,基因 B存在的个体表现出黑色,基因 A会抑制基因 B的表达,基因 B也会抑
制基因 A的表达。黄色大鼠与黑色大鼠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实验过程中,要对母本进行 再套袋处理,套袋
目的是 。
(2) F1自交,F2出现高茎、矮茎两种表现型,这种现象
{#{QQABKYAQggCAAIIAARgCAwVgCACQkBACCIoOBBAAoAIAiBFABAA=}#}
雄果蝇和白眼雌果蝇杂交,则子代雌果蝇表型是 ;若让这子一代雌果蝇和亲
代红眼雄果蝇杂交,则子二代雄果蝇表现为 。
21.血友病是人类常见的一种位于 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基因用 B/b 表示),请回
答下列相关问题。
(1)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血友病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这对夫
妇的基因型为 ,其女儿是纯合子的概率是 ,其女儿与一个表现型正常
(1) 由信息知,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遵循 定律。
的男子结婚,生出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
(2) 亲本中黄色大鼠、黑色大鼠的基因型分别为 。F2黄色个体
(2)在某血友病男孩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中,除祖父是血友病外,其他人均正常。
的基因型为 。
这个男孩的血友病基因只能从 填(“父亲”或“母亲”)那里传来,以
(3)现有 F2中一表型为黑色的大鼠,试设计实验判断其基因型(可选择 F2中的正常个体)。
后只能传给 ,这种遗传在遗传学上称为 。
①简要叙述实验过程: 让该黑色大鼠与 F2 中的 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
的表现型及比例。
②实验结果及对应的结论:
若后代 ,则其基因型为 aaBB;
若后代 ,则其基因型为 aaBb。
20.摩尔根于 1907 年在哥伦比亚大学建立了著名的“蝇室”,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大的
果蝇遗传学研究中心。
(1)果蝇作为经典遗传学研究材料的优点是:
(答出两点即可)。
(2)果蝇的灰身和黑身,受到位于常染色体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一只灰身雄果蝇与一
只灰身雌果蝇杂交,统计子代结果为灰身∶黑身=3∶1,说明 是显性性状,并且
这对性状的遗传遵循 定律。
(3)已知果蝇的眼色位于 X染色体上,且红眼(D)对白眼(d)为显性。若有一只红眼
{#{QQABKYAQggCAAIIAARgCAwVgCACQkBACCIoOBBAAoAIAiBFABAA=}#}